1、 - 1 - 2017-2018 学年尤溪七中高三第三次“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6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默写( 10 分,每处 2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庄子 ?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_,_” 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_。 二、 选择题( 40 分,每题 4 分) 2.下列 对诗词运用修辞格判断 有误的一项是 ( ) A 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 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 C
2、 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 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3.下列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B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C欲辟土地,朝秦楚 D莫春者,春服既成 4.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是( ) A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燕、赵之收藏 C韩、魏之经营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下列各句中 加点 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而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 图穷而匕首 见 B又欲肆其西 封 函 封 之 C壮士一去兮不复 还 秦王 还 柱而走 D 使 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使 使以闻大王 6.下列句中 加点的 词 语 与 例句中加点的词语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君为我呼
3、入,吾得 兄 事之 A素 善 留侯张良 B范增数 目 项王 C常以身 翼 蔽沛公 D 籍 吏民,封府库 7.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2 - 挟太山 以 超北海 加之以师旅, 因 之以饥馑 申之 以 孝悌之义 若民,则无恒产, 因 无恒心 A 两个 “ 以 ” 字相同,两个 “ 因 ” 字相同 B 两个 “ 以 ” 字相同,两个 “ 因 ”字不同 C 两个 “ 以 ” 字不同,两个 “ 因 ” 字相同 D 两个 “ 以 ” 字不同,两个 “ 因 ” 字不同 8.下列 各句中的 “ 之 ” 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公从之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许
4、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行李之往来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将焉取之 唯君图之 A / / / B / / / C / / / D / / / 9.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月出于东山之上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B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君既若见录 C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渐见愁逼迫 D 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高余冠之岌岌兮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杜甫的“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B.“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三苏”(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C.我国文学史上向
5、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它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 - 3 - D.史记按体例可分为本纪、世家、列传;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11.下列对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 家经典著作。 B 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 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 古代以山之南为阳,水之南为阴,反之,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如华阳在
6、华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三、 文言文阅读( 50 分) (一) 阅读下文,完成 12 16 题 (共 24 分 )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 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 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 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
7、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2. 下列句子中,加线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是( )
8、( 4 分) A. 山原旷其盈视 B. 川泽纡其骇瞩 C. 闾阎扑地 D. 舸舰弥津 13. 下列语句都含有 “ 穷 ” 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4 分) 响穷彭蠡之滨 穷且益坚 穷睇眄于中天 岂效穷途之哭 - 4 - A.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 B. 与 相同, 与 不相同 C. 与 相同, 与 也相同 D. 均不相同 14. 找出与例句对偶句结构相同的一项( ) ( 4 分)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5. 对下列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4 分) A
9、. “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 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 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云碧水 ,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日暮色之美。 D. “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 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16. 翻译下列句子。 ( 8 分) (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
10、坚,不坠青云之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 20 题(共 26 分)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 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 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 首相 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 建储 ,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盍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 有司 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
11、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 不肯赴。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 5 - 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
12、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 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节选自 宋史曾公亮传 1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 A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 B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他境 /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 C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 /诘盗 /公亮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 D 为政有能声 /盗悉窜 /他境至夜户不闭 /尝有使客亡橐中物 /移书诘盗 /公亮 报 /吾境不藏盗 /殆从者之廋耳 /索之 /果然 / 1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 A 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 “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