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2018 高考 高 三 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 06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8 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 3) ,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4)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 ( 5)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 5 题。( 15 分) 报任安书(节选)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 固 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 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猛虎处深山,百兽震恐,及在穽槛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入;削木为吏,议不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
3、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 ,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已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 激 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即任安)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
4、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若仆之不得已乎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恨 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即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 2 -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
5、无能之辞,网罗 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无乃 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
6、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谨再拜。 2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固主上所戏弄 固:本来 B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激:激愤 C 恨私心有所不尽 恨:痛恨 D.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 亡:丢失 3以下句子,不能表明作者“隐忍苟活”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 B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 C 古者富贵而 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D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猛虎处境变化来打比喻,说明有些人的志气会在困辱中逐渐衰微,而他自己的意志勇气决不会在受辱中消减。 B文中充分运用
7、西伯、仲尼、屈原等典故,说明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可能受辱,受辱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暗示自己为了高尚的事业要像这些古人一样,受辱不死。 C文中介绍了史记的体例和宗旨,再次强调自己忍辱负重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这里寄托了成书之后 的希望,同时透露出无限的苍凉和感慨。 D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但他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著述史记的大业。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 1)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译文: ( 2)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 译 文: ?
8、 三、古代诗歌赏析( 7 分) 6.阅读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 3 -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释】江城:泛指水边的城,这里指宣城。唐代江南地区的方言,无论大水小水都称之为“江”。 两水:指宛溪、句溪。宛溪上有 凤凰桥,句溪上有济川桥。 北楼:即谢朓楼,是南朝齐代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故址在陵阳山顶。 本诗作于天宝十二年( 753 年)秋天。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弃官而去后,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 . ( 1)请从诗中任选两句,从炼字的角度来赏析。( 3 分) 答: ( 2)诗人为什
9、么怀念谢脁?怎样抒发这份怀念之情?( 4 分) 答: 四、文学名著阅读考查。( 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 正确 的两项是( ) A觉新与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后来觉新屈从于家长的意志与瑞珏结婚,而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寡回到娘家。军阀开战,梅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而死。 B 鸣凤内心深爱着觉慧,她希望能够永远与他厮守在一起,但是她知道他们之 间隔着一堵不能推倒的墙。这是造成鸣凤之死的最直接的原因。 C、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由于她很得贾母的欢心,再加上有娘家做靠山,所以她在贾府为所欲为,不仅害死了尤二姐、尤三姐,而
10、且还逼得贾琏事事听命于她,最终断送了贾府的大好前程。 D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 宝钗因平时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不离 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与宝钗锁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正好是一 对儿。(红楼梦) E子夜中, “笑面虎”冯云卿到上海避难,投资公债市 场,亏损八万多元, 到了破产的境地。在何慎庵教唆下,冯云卿劝说 17 岁的女儿冯眉卿使用“美人计” 去探听赵伯韬的秘密,最后冯云卿人财两空。(子夜) 8、简述题。( 5 分) 关羽被杀后,吴、蜀两国水火不容,但是后面出现了转机。请
11、简述吴、蜀关系和好的过程。 - 4 - 五、文化经典阅读考查。 (6 分 ) 9、阅读下面的选 段,回答问题。 哀公问於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 (颜渊十二) 【注】彻:西周时期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 1)下列各项中的说法不符合上文的一项是( )( 3 分) A、这一章直接反映出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 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减轻老 百姓的负担。 C、按照时令,役民以时,老百姓才会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
12、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 2)阅读以下选段,结合上文,指出两个选段共同反映的思想并简要分析。( 3 分)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答: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 10 分) 历史的母本 余秋雨 在中国文化史上,让我佩服的人很多,让我感动的人很少。 这很自然。因为文人毕竟只是文人,他们或许能写出不少感动人的故事,自己却很少有这种故事。 有时仿佛也出现这种故事了,例如有的文人舍己救驾,有的文人宁死不降,但这又与文化史关系不大。他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以忠臣或守将的身份进入了政治史和军事史,而不是以文人的身份推进着文 化史。 既能够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够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在哪里? 还有比墨子和屈原更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吗? 有。他叫司马迁。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