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影像学 第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参照统编七版教材)注:内有动画设置,用幻灯放映格式观看声明:本PPT中的内容仅供教学参考,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或诊断依据。用户在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医生的意见,并承担因使用本PPT可能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一、检查技术X线平片:正,侧,斜位,切线位,颅底位(很少应用)脑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采用DSA技术,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一)X线检查一、检查技术平扫CT:常规检查方法增强CT:(1)普通增强;(2)CTA;(3)CT灌注图像后处理技术:对容积数据的多种后处理(二)CT检查一、检查
2、技术平扫检查:普通平扫检查:特殊平扫检查:(1)水抑制检查;(2)脂肪抑制技术;(3)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增强检查:MR血管成像(MRA)检查: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功能性MRI(fMRI)检查:(1)扩散加权成像(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2)灌注加权成像(PWI)检查;(3)脑功能定位检查(三)MRI检查二、正常影像表现平片检查(略)血管造影检查:(一)X线检查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二、正常影像表现平扫CT颅骨脑实质脑室系统蛛网膜下腔(二)CT检查二、正常影像表现 CT增强扫描 普通增强检查 CTA检查 CT灌注检查(二)CT检查CT增强检查CT平扫加增强对
3、照CBF(脑血流量):右侧脑组织血流减慢CBV示双侧血容量无明显差异MTT示右脑组织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延长CT血管造影(CTA)CT灌注成像图中 代表正常区域二、正常影像表现 MRI平扫检查脑实质、含脑脊液的结构、颅骨、血管(三)MRI检查二、正常影像表现 MRI增强检查鼻粘膜、血管、硬脑膜、脉络丛可见强化(三)MRI检查二、正常影像表现 MRA检查:类似脑血管造影或CTA表现(三)MRI检查二、正常影像表现 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三)MRI检查正常MRS图像正常DWI图像二、正常影像表现 DWI和DTI检查(三)MRI检查正常DTI图像DWI图ADC图 PWI检查:同CT所见三、
4、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在在病理状态下,依照影像检查各自不同的成像原理,而呈现的异常的影像学表现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与影像学相关疾病,均是依照这些异常的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后作出诊断与鉴别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脑血管DSA检查:血管狭窄、闭塞;局限性隆起扩张;异常增粗;受压移位(一)X线检查MRA图 平扫CT:密度的改变(高、等、低)脑结构的改变(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增强CT:普通增强(强化:均匀、非均匀、环形、无)CTA检查(其异常表现类似于DSA)CT灌注检查(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的变化)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二)CT检查 平扫CT:密度的改变(
5、高、等、低)密度的改变(高、等、低)脑结构的改变(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增强CT:普通增强(强化:均匀、非均匀、环形、无)CTA检查(其异常表现类似于DSA)CT灌注检查(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的变化)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二)CT检查 平扫CT:密度的改变(高、等、低)密度的改变(高、等、低)脑结构的改变(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增强CT:普通增强(强化:均匀、非均匀、环形、无)CTA检查(其异常表现类似于DSA)CT灌注检查(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的变化)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二)CT检查 平扫CT:密度
6、的改变(高、等、低)密度的改变(高、等、低)脑结构的改变(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增强CT:普通增强(强化:均匀、非均匀、环形、无强化)CTA检查(其异常表现类似于DSA)CT灌注检查(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的变化)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二)CT检查 平扫CT:密度的改变(高、等、低)密度的改变(高、等、低)脑结构的改变(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增强CT:普通增强(强化:均匀、非均匀、环形、无强化)CTA检查(其异常表现类似于DSA)CT灌注检查(脑血流量、血容量、平均通过时间的异常变化)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二)CT
7、检查 平扫检查:信号的改变:与成分有关(肿块、囊肿、水肿、出血、梗死)脑结构的改变(与CT同,即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与CT比各有特点)增强检查:(其表现及分析同CT)MRA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A)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代谢物峰值异常 DWI和DTI检查:所有导致病变区水分子弥散受限者均弥散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DTI上神经纤维束受压移位或破坏(良、恶性或梗死)PWI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灌注成像)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三)MRI检查 平扫检查:信号的改变:与成分有关(肿块、囊肿、水肿、出血、梗死)脑结构的改变(与CT同,即占位效
8、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与CT比各有特点)增强检查:(其表现及分析同CT)MRA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A)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代谢物峰值异常 DWI和DTI检查:所有导致病变区水分子弥散受限者均弥散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DTI上神经纤维束受压移位或破坏(良、恶性或梗死)PWI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灌注成像)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三)MRI检查 平扫检查:信号的改变:与成分有关(肿块、囊肿、水肿、出血、梗死)脑结构的改变(与CT同,即占位效应、萎缩、脑积水)颅骨改变(起自本身、颅内病变累及,与CT比各有特点)增强检查:(其表现及分析同CT)
9、MRA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A)1H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代谢物峰值异常 DWI和DTI检查:所有导致病变区水分子弥散受限者均弥散图高信号、ADC图低信号;DTI上神经纤维束受压移位或破坏(良、恶性或梗死)PWI检查:(其表现及意义同CT灌注成像)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三)MRI检查w胆碱/肌酸choline/creatine 3/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 脑部疾病诊断疾病诊断1、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rs)属于神经上皮组织起源的肿瘤,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 临床与病理 按照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分为-级,级分化良好
10、,边缘清楚肿瘤血管较成熟;、级分化不良,呈弥漫侵润生长,轮廓不规则;级介入其间。临床:癫痫、颅压高 影像学表现 CT:级低密度灶,边界清,无或轻度强化(毛细胞型和室管膜下巨细胞型除外);-级混杂密度,边界不清,瘤周水肿显著。增强:不均匀、壁结节、花环状,也可无强化。MR:T1WI稍低或混杂,T2WI均或不均匀高信号;增强类似CT;恶性高,弥散受限明显;DTI白质纤维束破坏 诊断与鉴别 约80%可定性,级需与脑梗死、胆脂瘤、蛛网膜囊肿区别;环状强化需与脓肿、转移瘤鉴别(一)脑肿瘤 右侧额叶星形细胞瘤 CT平扫及增强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MRI平扫、增强 CT平扫 CT增强星
11、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CT平扫及增强 级星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MRMR平扫加增强平扫加增强T1WIT2WI增强扫描级星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MR平扫加增强平扫加增强小儿:小脑髓母细胞瘤小儿:小脑髓母细胞瘤w胆碱/肌酸choline/creatine 3/1.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峰降低 1 lesion 采样 2 normal 采样级星形细胞瘤级星形细胞瘤(左侧神经纤维束破坏)(左侧神经纤维束破坏)疾病诊断2、脑膜瘤(meningioma)约占颅内肿瘤的 15-20%,多见于中年女性 临床与病理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多居脑外,有其好发部位,少见于脑室内,肿瘤包膜完整,多由脑膜动脉供血
12、,血运丰富。组织学有多种亚型 影像学表现 CT:肿块为等或略高密度,边界清,可有钙化化,广基底与脑膜相连;瘤周可有或无水肿;颅板增生或破坏。增强:均匀显著强化 MR:T1WI等或稍高肿块,T2WI等或稍高信号;同CT,可见脑膜尾征;MRA可显示静脉窦压迫程度及静脉窦内血栓 诊断与鉴别 诊断较容易,少数不典型者需与星形细胞瘤、转移瘤、脑脓肿等鉴别(一)脑肿瘤随增强随增强时间的时间的延长延长,肿肿瘤呈渐瘤呈渐进的均进的均质强化质强化平扫平扫大脑镰旁脑膜瘤的 CT 及 MR 表现CT平扫MR平扫MR 增强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凸面脑膜瘤累及颅骨、颅外疾病诊断3、垂体瘤(pituitary tumor)约
13、占脑肿瘤的10%左右,多见于30-60岁,无性别差异 临床与病理 依有无激素分泌而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腺瘤,后者有泌乳素、生长激素、性激素、ACTH腺瘤.10mm以下者为微腺瘤,10mm以上者为大腺瘤,肿瘤可有坏死、囊变。肿瘤可向上入鞍上池,下侵蝶窦,两侧侵海绵窦。临床:垂体功能异常;视野缺损 影像学表现 CT:微腺瘤平扫不易显示,多用冠状薄层增强:强化垂体内的低、等或略高密度结节;间接征为垂体高度8mm、垂体柄偏移。大腺瘤为明确的肿块及压迫或侵犯邻近。增强:均匀、不均或环状强化 MR:微腺瘤优于CT。平扫可见垂体内小的异常信号;增强早期为垂体内低信号灶。大腺瘤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
14、或稍高信号;增强: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A可显示肿瘤对Willis环形态或血流的影响 诊断与鉴别 95%可诊断,少数需与脑膜瘤、颅咽管瘤等鉴别。微腺瘤依赖MRI (一)脑肿瘤垂体及周围解剖关系垂体瘤CT平扫加增强冠状平扫及增强轴位增强正常垂体垂体大腺瘤垂体微腺瘤伴囊变注意:垂体柄偏移疾病诊断4、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inoma)系成人常见的后颅窝肿瘤,约占脑肿瘤的8-10%,男多于女,儿童少见 临床与病理 多起源于听神经前庭支的神经鞘;早期在内耳道内,以后长入桥小脑角池,可出血、坏死、囊变,多为单侧。临床:听力损害、前庭功能紊乱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桥小脑角池内等、低或混
15、杂密度肿块;瘤周可有轻度水肿,四脑室受压移位,甚至幕上脑积水。骨窗内耳道扩大。增强:均匀、不均或环状强化 MR:除信号特点外,其余和CT相似。MRI可检出很小的微小肿瘤 诊断与鉴别 位置特征,容易诊断,肿瘤较大时需与该区的脑膜瘤、胆脂瘤、三叉神经瘤等鉴别(一)脑肿瘤听神经瘤示意图内耳道增大正常左侧听神经瘤右侧听神经瘤T1WIT2WIT1W矢状T1WI增强右侧听神经瘤MR平扫及增强疾病诊断5、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是颅内较常见的肿瘤,约占脑肿瘤的2-6%,男多于女,儿童和青年多见 临床与病理 起源于胚胎颅咽管残余细胞的良性肿瘤;多位于鞍上,可分为囊性和实性,以囊性为主多见
16、,囊壁和实性部分可有钙化。临床:生长发育障碍、视力改变、垂体功能底下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鞍上池内肿物,多为囊实性病灶,可见钙化;可伴脑积水。增强:瘤壁和实性部分强化 MR:T1WI依成分可为低、高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和CT相似 诊断与鉴别 结合多有钙化的特点,较易明确诊断,发生在鞍内与鞍上时,需与垂体瘤等鉴别(一)脑肿瘤囊实性颅咽管瘤囊性颅咽管瘤疾病诊断6、转移瘤(metastatic tumors)较常见,占脑肿瘤的20%左右,男稍多于女,老年人多见 临床与病理 脑转移瘤多来自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经血行转移,常为多发,易出血、坏死、囊变,瘤周水肿明显。临床:头痛
17、、颅压高症状,视乳头水肿等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脑内多发或单发结节,等或低密度灶,出血可致密度高,瘤周水肿重;增强:病变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 MR:平扫瘤灶为T1WI低、T2WI高信号,瘤内出血可致T1WI高信号。较CT更能发现脑干、小脑的瘤灶。增强扫描和CT相似 诊断与鉴别 结合原发肿瘤很易诊断,需要与其他多发性肿瘤及多发性脑脓肿等鉴别(一)脑肿瘤肺癌脑转移瘤病例1病例2胰腺癌脑转移瘤单发性脑转移瘤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
18、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1 1、脑挫裂伤、脑挫裂伤 含两种病理:脑挫伤(含两种病理:脑挫伤(cerebral contusion)脑散在出血、)脑散在出血、肿胀、静脉淤血;若伴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肿胀、静脉淤血;若伴脑膜、脑或血管撕裂,则为脑裂伤(cerebral laceration)CT:低密度水肿区内,散在斑点状高密度出血灶,伴占位效应,也可表现为广泛性脑水肿或脑内血肿 MRI:水肿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出血灶的信号改变与期龄有关(二)脑外伤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
19、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2 2、脑内血肿(、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常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组)常位于受力点或对冲部位脑组织内,常位于额叶、颞叶,与高血压血肿的好发部位不同织内,常位于额叶、颞叶,与高血压血肿的好发部位不同 CT:CT:急性血肿为边界清楚的类急性血肿为边界清楚的类 圆形高密度灶圆形高密度灶 MRI:MRI:血肿的信号改变与期龄有关血肿的信号改变与期龄有关(二)脑外伤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
20、、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3 3、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多由硬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多由硬脑膜血管损伤所致;血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由于硬膜与颅骨附着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液聚集硬膜外间隙,由于硬膜与颅骨附着紧密,故血肿较局限,呈梭形 CT平扫:颅板下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多位于骨折附近,不跨越颅缝 MRI:血肿信号改变与期龄有关。CT等密度灶,在MRI则T1WI、T2WI高信号(二)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硬膜CT 急性硬膜外血肿邻近伴颅骨凹陷骨折冠状示意图亚急性硬膜外血肿MRI疾
21、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4 4、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多由桥静脉或静脉窦损伤所致,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血液聚集于硬膜下腔,沿脑表面广泛分布 CT CT平扫平扫 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脑挫裂伤或脑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常伴脑挫裂伤或脑内血肿;亚急性或慢性内血肿;亚急性或慢性期:呈稍高、等、
22、低或混杂密度灶期:呈稍高、等、低或混杂密度灶 MRI MRI:硬膜下血肿信号依血肿的期龄而异;:硬膜下血肿信号依血肿的期龄而异;CTCT等密度灶在等密度灶在MRIMRI显示显示 T1WI T1WI、T2WIT2WI高信号高信号(二)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硬膜硬膜急性(A)、亚急性(B)、慢性(C)硬膜下血肿 CT2 例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 MRI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5 5、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
23、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由于蛛网膜下腔的皮)由于蛛网膜下腔的皮层静脉破裂所致层静脉破裂所致 CT:CT:平扫表现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纵裂内、脑沟、外侧裂池等;一平扫表现脑沟脑池内密度增高影,纵裂内、脑沟、外侧裂池等;一般般 7 7天左右吸收。天左右吸收。MRI MRI难以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是出血吸收,难以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但是出血吸收,CTCT阴性时,阴性时,MRIMRI仍可仍可发现高信号出血痕迹发现高信号出血痕迹(二)脑外伤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CT亚急性蛛腔出血 MRIT1压水T2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
24、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6 6、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l injury)头突然加速或减速力作用,白)头突然加速或减速力作用,白质与灰质因惯性运动速度不同而发生相对移位,而导致相应部位脑组织撕质与灰质因惯性运动速度不同而发生相对移位,而导致相应部位脑组织撕裂和轴索损伤。镜下见轴索断裂、退缩呈球状。临床:头痛,头晕重者可裂和轴索损伤。镜下见轴索断裂、退缩呈球状。临床:头痛,头晕重者可昏迷昏迷 CT:CT:首次检查多阴性,短期复查可见点状出血
25、灶,常呈双侧性首次检查多阴性,短期复查可见点状出血灶,常呈双侧性 MRI:MRI:灰白质交界区及胼胝体等处散在大小不等斑点状、小片状灰白质交界区及胼胝体等处散在大小不等斑点状、小片状T1WIT1WI低信号、低信号、T2WIT2WI高信号。高信号。SWISWI检查:对微出血敏感,为多发点状低信号灶检查:对微出血敏感,为多发点状低信号灶(二)脑外伤 外伤性轴突损伤:T2WI所见及 SWI发现多发性点状出血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
26、出血 影像学表现 7 7、脑内迟发性血肿、脑内迟发性血肿 伤初影像无血肿的部位,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复查出伤初影像无血肿的部位,在数小时或数日后复查出现血肿,可见于脑内或脑外(现血肿,可见于脑内或脑外(影像学表现同前述影像学表现同前述)8 8、脑外伤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 包括脑软化、脑萎缩、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囊肿包括脑软化、脑萎缩、脑积水、脑穿通畸形囊肿 CT:CT:密度(低密度)和形态(大、小)的改变密度(低密度)和形态(大、小)的改变 MRI:T1WI MRI:T1WI、T2WIT2WI信号(高、低)和形态(大小)的改变信号(高、低)和形态(大小)的改变 增强检查:病变区无强化增强检查:病变区
27、无强化(二)脑外伤疾病诊断 脑外伤是一种严重的脑损害,急性脑外伤死亡率高。CT及MR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 临床与病理 颅内损伤程度、类型不同,如脑挫裂伤、脑内或脑外出血,后者包括硬膜外、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学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较易于明确颅脑损伤类型、程度和范围及其后遗改变。急性外伤出血,较易于明确颅脑损伤类型、程度和范围及其后遗改变。急性外伤出血,CTCT优于常规优于常规MRIMRI,亚急性、慢性期出血,亚急性、慢性期出血MRIMRI优于优于CTCT。SWISWI对微出血的检出对微出血的检出非常敏感非常敏感(二)脑外伤疾病诊断1、脑出血(intracerbral hemo
28、rrhage)属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见于中老年高血压动脉硬化者 临床与病理 四点:病因;好发部位;并发病理异常;血肿演变(急性、吸收、囊变)影像学表现 CT:急性期:高密度、水肿带、占位征。吸收期:出血后3-7天,血肿缩小、密度减低、水肿带增宽。囊变期:出血2月以后,囊腔、局部脑萎缩 MR:信号随期龄变化。急性期:T1WI等、T2WI稍低;亚急或慢性期:T1WI、T2WI均高;囊变期:囊肿形成T1WI低、T2WI高(伴低信号环)诊断与鉴别 突发症状;不同时期CT/MRI互补;注意与肿瘤鉴别(三)脑血管疾病破入脑室破入蛛网膜下腔小脑出血、并发脑积水血肿破入脑室、蛛网膜下腔疾病诊断2、脑梗死(c
29、erebral infarction)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在脑血管中居首位 临床与病理 脑组织缺血性坏死。病因:血栓形成、脑栓塞、低血压和凝血状态。病理上分为:缺血性、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 影像学表现 缺血性脑梗死:CT:24h后显示低密度灶;增强:早期灌注异常;脑回样强化;1-2月为囊腔。MRI:1h由DWI发现病灶,6h以后T1WI低、T2WI高信号。MRA:主要血管分支闭塞;DTI显示神经束破坏 出血性脑梗死:多在梗死一周后,CT:梗塞灶中出现高密度;MRI:梗死灶中出现T1WI高信号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依赖MRI,超急期由DWI发现 诊断与鉴别 不典型时应注意与星形细胞瘤、病毒性
30、脑炎等鉴别(三)脑血管疾病以下分别对缺血性、出血性、腔隙性脑梗死看图讲解缺血性脑梗死(超急期)CT平扫无异常(平扫无异常(5小时小时)、增强示右顶叶血管影较少、增强示右顶叶血管影较少CT灌注:右顶叶(CBF、CBV)示血供减少)示血供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出现急性脑血管病症状出现3 3小时,小时,MRIMRI平扫阴性,平扫阴性,DWIDWI明确;明确;MRAMRA示血管重度狭窄示血管重度狭窄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敏感、简便对比一下:哪种方法敏感、简便缺血性脑梗死 CT、MRI常规表现右侧、左侧脑梗死 CTCT、MRI:梗死区脑回样强化T1WIT2WI矢状CTA:血管狭窄陈旧性脑梗死MRI左侧陈旧梗死
31、 CT(囊变)看一看脑梗死的后期表现:囊变期或称软化灶看一看脑梗死的后期表现:囊变期或称软化灶缺血性左侧小脑梗死CT、MRI出血性脑梗死CTMRI腔隙性脑梗死脑梗死导致脑梗死导致神经纤维破坏神经纤维破坏疾病诊断3、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多见于中老年,女略多于男 临床与病理 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附近分支,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多呈囊状,大小不一,瘤腔内可有血栓 影像学表现 DSA检查可直观显示动脉瘤及载瘤动脉。CT:三型:无血栓,高密度,均一强化;部分血栓,偏心或中心高密度,其内血栓无强化;完全血栓,等密度,可有弧形或斑点状钙化,瘤壁强化。间接征:蛛网膜下
32、腔出血 MR:瘤腔呈流空信号;瘤内血栓呈混杂信号。CTA、MRA可显示瘤体及载瘤动脉 诊断与鉴别 CTA或MRA首选(注:对CTA 优于 MRA,学者意见尚不一致),阴性时,DSA可以用于进一步检查并做介入性治疗(三)脑血管疾病动脉瘤 DSA动脉瘤:MR平扫及MRA动脉瘤:CT平扫、增强、CTA疾病诊断4、颅内血管畸形(intracranial vascular malformation)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略多于女 临床与病理 系胚胎期脑血管的发育异常:动静脉畸形、静脉畸形、毛细血管畸形、大脑大静脉瘤、海绵状血管瘤等,以动静脉畸形最常见,由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构成 影像学表现 DS
33、A可见动静脉畸形全貌,可行介入治疗。CT:混杂密度,可有钙化,增强:斑点或弧线形强化;间接征: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萎缩 MR:可见扩张流空的畸形血管团,邻近可有反复出血痕迹。CTA/MRA可见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 诊断与鉴别 颅内动静脉畸形依据CTA或MRA表现可作出诊断;DSA主要用于介入治疗(三)脑血管疾病血管畸形大脑大静脉畸形大脑大静脉畸形 MR、DSA疾病诊断1、脑脓肿(cerebral abscess)化脓性细菌进入脑组织引起的炎性改变并进一步发展而形成脓肿 临床与病理 脑脓肿以耳源性常见,其次血源性、鼻源性、外伤性和隐源性。病理:急性炎症期、化脓坏死期、脓肿形成期。急
34、性期常伴发全身感染症状 影像学表现 CT:低密度灶/无强化;更低密度灶/不均强化;等密度环内低密度或气泡/环状或多房分格状强化 MR:脓腔呈T1WI低、T2WI高信号;DWI:脓腔弥散受限;增强:环状或多房分格状强化 诊断与鉴别 典型影像表现,结合感染等症状易作出诊断(四)颅内感染脑脓肿CT、MRI表现DWI具有特征具有特征疾病诊断2、结核性脑膜脑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 and encephalitis)属于结核病第5型即肺外结核之一,常见于儿童和青年人 临床与病理 结核杆菌引起脑膜弥漫性炎性反应并波及脑实质,基本病理改变:结核性脑膜渗出、肉芽肿。并发:结核球、结核性
35、脑脓肿、脑梗塞、脑积水 影像学表现 CT:结脑:平扫阴性,依赖增强扫描,脑膜广泛强化或/和结节状强化。、结核球或脑脓肿:等或低密度,结节状或环状强化。MR:结脑:T1WI信号增高;T2WI信号更高,压水更清楚;结核球或脑脓肿: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增强与CT相似。或可见其他并发异常 诊断与鉴别 上述脑膜的影像特征,结合病史不难诊断。需与脑膜癌病、其他脑膜炎性病变等鉴别(四)颅内感染CT增强结脑:MR平扫加增强冠矢状增强MR增强结核球:MR平扫加增强脑结核球、结核性肉芽肿:CT:MR疾病诊断3、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脑囊尾蚴病。是最常见的脑寄生虫病。
36、脑的发病率约占囊虫病的80%临床与病理 病因:猪绦虫囊尾蚴在脑内寄生。虫卵-胃消化孵化成幼虫-肠道入血-寄生于全身。脑为其一。脑实质、脑室、脑膜和混合型。多发,4-5mm,囊虫死亡后钙化 影像学表现 脑实质型:脑实质型:CT:多发小囊,其内高密度头节。MR:水信号囊内T1高信号头节。增强:囊壁、头节可强化。CT对死亡囊虫钙化敏感。脑室型:仅表现脑室局部扩大,CT、MR直接征象不多 脑膜型:病变于蛛网膜下腔并脑膜粘连;局部脑池扩大,可见脑膜强化 诊断与鉴别 绦虫病史、囊虫补体结合实验阳性,可做出诊断。需与肉芽肿、脑炎或梗死鉴别(四)颅内感染CT:小囊CT:钙化CT:头节强化T1WIT2WIMRI
37、:头节及囊壁强化疾病诊断4、脑棘球蚴病(cerebral hydatidosis)自学(四)颅内感染疾病诊断5、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炎性反应。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HIV病毒 临床与病理 脑组织出血、坏死、软脑膜少量出血、脑膜渗出。临床: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和精神异常。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明显增多,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实验阳性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为片状低密度灶,轻度占位效应;增强:不强化或不均匀强化 MR:病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其余和CT相似 影像检查也可为阴性 诊断与鉴别 脑脊液病毒特异性抗体实验阳性,结合临床可确诊。影像
38、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主要与细菌性脑炎、早期脑脓肿等鉴别(四)颅内感染好发部位好发部位:这三例病变均在颞叶这三例病变均在颞叶疾病诊断 脱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diseases)是一组以神经组织髓鞘脱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包括髓鞘形成缺陷疾病;正常髓鞘脱失疾病。以下只介绍多发性硬化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脱髓鞘疾病,是中青年非外伤性致残常见原因之一(五)脱髓鞘疾病疾病诊断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临床与病理 有关因素:遗传、病毒感染、环境、免疫异常。累及脑、脊髓灰白质。病理:脱髓鞘、轴突破坏
39、和炎性反应。中青年女性多,临床有癫痫、感觉或运动障碍,病情缓解、复发交替。脑脊液中寡克隆区带多阳性 影像学表现 CT:价值不高。低密度灶;增强:活动期强化;慢性期无强化 MR 具有特征:与侧脑室壁垂直排列的多发斑片状T1WI低、T2WI高信号病灶。增强同CT所见。病灶随时间、治疗、病情变化,而使得病灶大小、数目、分布、强化与否均可发生显著变化。脊髓病灶T1WI、T2WI信号同脑,多位于颈、胸髓 诊断与鉴别 MS诊断需要病灶具有随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变化的特征,多次MRI可先于临床确诊;需与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脑梗死等鉴别(五)脱髓鞘疾病损伤的髓鞘陈旧灶急性期灶急性期灶 病变分布与形状 复发与缓解
40、交替 病灶的新旧不一疾病诊断1、胼胝体发育不良(dysplasia of corpus callosum)是较常见的颅脑发育畸形 临床与病理 完全缺如、部分缺如,常合并脂肪瘤,临床:癫痫或伴随其他先天畸形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可明确。两侧侧脑室间距增宽(蝙蝠翼状),三脑室扩大并前上移位,纵裂下延伸至三脑室顶部。合并脂肪瘤时,纵裂可见CT负值块 MR:多方位可直观显示胼胝体缺如的部位及程度。合并脂肪瘤,可见其脂肪信号特点 诊断与鉴别 影像学具有特征,容易诊断(六)先天性畸形横断位示双侧脑室前角分离,后角扩大T2W矢状位显示胼胝体缺如正常对照疾病诊断2、Chiari畸形(Chiari malfo
41、rmation)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属于先天发育异常 临床与病理 小脑扁桃体变尖延长,经枕大孔下疝至颈椎管内,可合并四脑室和延髓下移、脊髓空洞和幕上脑积水。临床:小脑、脑干和高位颈髓受压症状 影像学表现 CT:不敏感。严重者可发现幕上脑积水、颈椎椎管上端后外部由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成的块影 MR:首选方法,矢状位可直观显示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伴随的异常 诊断与鉴别 标准:小脑扁桃下极位于枕大孔平面以下3mm可疑,5mm以上可诊断(六)先天性畸形Chiari畸形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疾病诊断1、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多在65岁以上发病,女性
42、多。患病率随年龄增加 临床与病理 病因不明,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变。临床:早期不明显,逐渐出现记忆、抽象思维、计算受损;人格行为改变。确诊需依赖神经病理检查 影像学表现 CT:早期无异常;晚期弥漫性脑萎缩,以颞叶前部及海马显著,双侧多不对称,颞角内侧脑实质密度减低(海马透明区)MR:除更敏感地显示脑萎缩外,对海马萎缩体积的定量测量。MRS可检侧早期的代谢异常(NAA含量低、肌醇(MI)含量升高)诊断与鉴别 早期诊断困难,晚期依据影像并临床表现可诊断。需与正常老年脑及多发梗死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鉴别(七)精神障碍疾病左侧海马正常与萎缩左侧颞叶及海马萎缩疾病诊断2、抑郁症(depression
43、)临床与病理 是发病率高、易复发、自杀率高的常见精神疾病,病因不明 影像学表现 CT:无阳性发现 MR:常规检查无异常。DTI检查:发现伴自杀倾向的抑郁症,左侧内囊前肢出现局灶性纤维完全性丧失;具有高分辨力的MR结构成像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达70%;PWI:脑的灌注异常 诊断与鉴别 目前抑郁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作诊断。有望MRI技术对该病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指标(七)精神障碍疾病疾病诊断3、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临床与病理 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占人群的0.5%-1.0%.病机及病因不明,客观诊断和治疗一直为医学界难题 影像学表现 CT:无阳性发现 MR:常规MRI无异常。
44、高分辨力磁共振结构成像检查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者右颞上回及颞中回灰质体积缩小;脑活动功能成像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者脑功能信号的异常 诊断与鉴别 目前精神分裂症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为依据作诊断。开发并应用MRI新技术有望为首发精神分裂症者提供客观的影像学指标(七)精神障碍疾病一、检查技术 脊柱平片:正、侧、斜位 脊髓血管造影:采用DSA技术,检查椎管内血管畸形(诊断的金标准)(一)X线检查一、检查技术1、平扫CT:优于平片;后处理技术有更多价值2、增强CT:很少应用,CTA可用于脊髓血管畸形(二)CT检查(三)MRI检查MRI是脊髓、椎管病变首选和主要检查技术1、平扫检查:常规检查2、增强检查:用于病变
45、鉴别3、MRA检查:用于脊髓血管畸形4、MR脊髓成像(MRM):不常用腰椎平片脊髓血管造影普通造影DSA造影脊柱、脊髓CT颈椎腰椎胸椎二、正常影像表现1、T1WI正中矢状面:脊髓带状中等信号;其前后为低信号条状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旁矢状面:椎间孔有神经根及脂肪充填2、T2WI正中矢状面:脊髓仍中等信号;其前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则为高信号。3、横断面:脊髓、脊神经及周围关系4、MRM:高信号的蛛网膜下腔及走行其中的脊髓和脊神经、向前外走行呈高信号的脊神经根鞘(三)MRI表现椎动脉椎间孔正常颈椎、胸椎脊髓神经根小关节全脊柱硬膜囊水成像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1、脊椎平片:骨性椎管扩大;椎间孔扩大;
46、椎骨破坏2、脊髓血管造影:异常血管影增多、增粗、和迂曲(一)X线表现三、基本病变影像表现1、平扫CT:骨性椎管、椎间孔的异常及意义同平片,但更直观敏感;椎间盘平面可见到硬膜囊前缘或前侧缘受压。脊髓可有低密度(脂肪瘤)2、增强CT:普通增强较少应用。CTA异常表现及意义同DSA(二)CT表现 平扫与增强MRI检查,椎管及脊髓的基本病变表现包括出血、肿块、变形、坏死等,其表现和意义与脑部相似。MRM检查用于判断病变部位(三)MR表现脊髓疾病诊断脊髓疾病诊断 椎管内肿瘤(intraspinal tumors)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5%,发生在椎管内的各个部位,20-40岁多见 临床与病理 病理类型
47、与其部位有关,髓内: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髓外硬膜内:神经源性、脊膜瘤;硬膜外:转移瘤。临床:肿瘤平面以下肢体运动、感觉以及括约肌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 CT:对椎管肿瘤有可能作出提示,价值有限。MR:肿瘤信号:T1WI可等或稍低、T2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依肿瘤类型而异。髓内肿瘤:脊髓增粗,病变区蛛腔对称性窄、闭塞;髓外硬膜内肿瘤:患侧蛛腔增宽,而对侧窄,脊髓受压对侧移位;硬膜外肿瘤:患侧蛛腔变窄,脊髓受压移位。诊断与鉴别 椎管内肿瘤,依据MRI表现,诊断多无困难(一)椎管内肿瘤髓内肿瘤 2 例CT可见钙化髓外硬膜下肿瘤硬膜外肿瘤:转移瘤脊髓疾病诊断 脊髓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占全身损伤
48、的 0.2%-0.5%临床与病理 分为出血性和非出血性损伤,后者仅表现脊髓水肿和肿胀、预后好。脊髓横断损伤可分为部分性或完全性,伴出血。损伤后期合并症:脊髓软化、囊性变、蛛网膜粘连、脊髓萎缩 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可见脊椎骨折、椎体滑脱和椎管连续性中断 CT:可见高密度的脊髓或硬膜内、外出血;骨折、移位及对脊髓的压迫 MR:直观示外伤性椎管狭窄、脊髓损伤类型、部位、范围、程度。脊髓出血、水肿;脊髓软化、囊变、空洞、粘连性囊肿 可有相应不同信号。后期脊髓萎缩 诊断与鉴别 明确的外伤史,脊髓损伤及类型易明确诊断(二)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CT矢状重组图CT提供更多信息,但
49、仍不能直观显示脊髓损伤CT轴位图脊髓损伤是X线盲区,仅显示椎骨骨折或脱位脊髓离断脊髓压迫脊髓损伤脊髓囊变脊髓疾病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on,NMO)是好发于亚洲人的一种脱髓鞘疾病,以视神经、脊髓为主,也可累及脑 临床与病理 女性多,起病急,少数单期病程,多数反复发作。病理:多个脊髓阶段广泛脱髓鞘,并可见空洞、坏死和轴突变性改变。影像学表现 CT:无应用价值 MR:长段脊髓病灶(大于3个椎体阶段);急性期灶区脊髓肿胀增粗,并见T1WI低、T2WI高信号;增强:病灶有明显强化。视神经病变信号及强化同脊髓(需要使用脂肪抑制技术)诊断与鉴别 影像诊断依据:脊髓、视神经
50、同时受累;脊髓的病变段长。临床依据血 NMO-IgG阳性作为诊断的特异性指标。MRI需与MS鉴别(三)视神经脊髓炎脊髓疾病诊断 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属于脊髓慢性退行性疾病,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外伤、感染或肿瘤。好发于20-40岁,男略多于女 临床与病理 病理上包括中央管扩张积水和脊髓空洞形成两型。临床:分离性感觉异常、下肢运动神经元功能障碍 影像学表现 CT:使用价值有限。MR:矢状面确定囊腔部位、大小、流体动力学变化。还可明确其病因,囊腔:T1WI低、T2WI高信号;若囊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则T2WI高信号内出现条状低信号。水抑制T2WI对小的囊腔更敏感 诊断与鉴别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