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新和谐公社”蓝图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俄(联)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十月革命时期、新经济政策时期、斯大林模式时期、二战时期、二战后社会主义改革时期)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核心素养1.1.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程;2.2.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理解十
2、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历史意义。(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梳理并掌握俄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重大历梳理并掌握俄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史事件;(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识列宁主义的形成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认识列宁主义的形成是俄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解释)(历史解释)结合史料了解战士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苏结合史料了解战士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以及苏联模式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其历史作用与影响;联模式的内容与特点,理解其历史作用与影响;(家国情怀)
3、(家国情怀)认识关键时刻伟大人物的历史作用。认识关键时刻伟大人物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一、列宁主义的形成经济政治阶级思想组织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沙皇专制统治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产生)工人阶级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是“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2.确立:1.条件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系 继承 与发展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
4、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且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能成功。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3.内容:一、列宁主义的形成(1)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2)创造性
5、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4.意义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二、十月革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爆发条件:(1)客观条件:一战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2)主观条件: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2、革命过程:1917年3月(俄历2月)1917年4月1917年7月1917年11月(俄历10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
6、能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的战略u1917.11.7革命武装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u1917.11.8,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权二、十月革命2、革命过程: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革命性质打击对象结 果两者联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3.革命意义 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远比1789年更
7、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英)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超过德、英、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过程,开创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大国崛起为俄国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重要前提)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即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二、十月革命(1)对俄
8、国:(2)对世界:十月革命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中国的也帮助了全世界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从1918-1923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在东方,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从1918年-1923年间,中国、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印尼、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兴起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以反帝反
9、封建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二、十月革命3.革命意义(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经济政策3.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背景时间目的措施评价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苏俄陷入内战当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战后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191819211 9 2 1 年 1 9 2 7(1928)1936年形成集中力量,保证战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发展经济,巩固政权实现工业化,增强国防,提高国际地位农业上实行余粮征集制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一定程度发展;以租让
10、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高度集中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巨大国际声誉;但也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影响了苏联发展(成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农业上,实行余粮征集制(保证了前线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工业上,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商业上,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劳动制度上,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进步性:适应了战时需要,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
11、了苏维埃政权局限性:损害了农民利益,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利于生产发展,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引发了严重的经济与政治危机特点:采用军事行政命令方法,排斥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农业上农业上实行粮食税实行粮食税(利于(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工农联盟)工业上允工业上允许私营企业发展,并以租让许私营企业发展,并以租让制形式引入外国资本制形式引入外国资本商业商业上上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贸易分配制度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特点(实质或核心
12、):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思考:新经济政策是要在苏俄发展资本主义吗?不是。新经济政策是在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因此新经济政策只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并非真正要发展资本主义1924年初,列宁逝世;苏联外有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威胁,内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经济困难;专制主义传统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特点:高度集中,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1)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1925年,联共(
13、布)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8年正式实施“一五计划”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到1937年,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工业强国苏联工业化的实现,为后来卫国战争(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思考:苏联与西方工业化之路的不同之处?过程:西方具有渐进性,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时间长速度慢;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时间短速度快。资本来源:西方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积累大量资本原始积累;苏联通过行政手段和农业集体化,保证多
14、投资与高积累 结果:西方工业体系较为健全;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概况):(2)农业集体化原因:苏联落后的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提出: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农业全盘集体化(类似于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1929年下半年开始,1937年完成 原因:农业生产越来越不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错误的本质: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规律 影响:进步性:暂时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局限性:违背了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苏联农业长期不景气思考: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在农业方面的三项举措?
15、十月革命后的余粮收集制;1921年的粮食税;1927年的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过程(概况):掌握: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肩负的责任思考:苏联的探索之路,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启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经济建设要按比例协调发展(2)经济建设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即要使生产关系与生
16、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3)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4)经济建设要注重保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手段,应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来发展经济苏俄(苏联1922底)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进程:(2020新高考全国卷13)表2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A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B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D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链接高考方式时间 手播(%)马拉播种机(%)拖拉机牵引播种机(%)1928年74.425.40.21932年51.728.320.0C (2020新高考江苏卷19)1921至1
17、922年苏俄农民要上缴的实物税有18种。1921年苏俄约有79个省级行政单位,完税后能实现自由交换和买卖粮食、饲料的省份,约占总数的一半多,而能够自由交换和买卖马铃薯、干草的省份各只有16个。这反映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初期()A.余粮收集效果良好 B.数省保持经济独立地位C.农民税收负担较重 D.农民无权支配税后粮食链接高考C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项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作用和实践效果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绝对计划调节经 济 运 行 机制多种分配形式平均主义分配分配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
18、,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生 产 资 料 所有制间接过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方式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含义 1898年 1900年 1903年 1917年3月 4月 11月 1918年 1921年 1922年 1924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列宁主义形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四月提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列宁逝世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十月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列宁创办火星报二月革命“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基本实现“工业化”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
19、实践时间轴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一、列宁主义的形成列宁主义: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和新的历史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练习】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
20、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6分)(3)评价积极作用:苏联模式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1941年,希特勒发动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人类社会自此有了两种现代化途径,即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途径和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途径。前者走的
21、是轻工业先行,通过市场调节经济生活的道路,后者走的是重工业先行的道路,中央政府通过强有力的计划手段对包括经济活动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进行全面干预。沈宗武所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 材料 粮食产量在1927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平均每年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轻工业产值虽然1940年比1913年增加3.6倍,但同期重工业却增长12.4倍。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材料 在列宁格勒生产一粒纽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消极作用: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排斥市场经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业集体化中采取强制手段,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