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详细版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1)表现农业的产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先后培育出芋头、水稻、粟(小米)、玉米、南瓜等农作物畜牧业的产生:人类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2)影响农耕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要求有质量更好、更方便实用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
2、理和文化创造工作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2文明产生的标志(1)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在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之外,有了剩余产品,为私有制和剥削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私有制的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己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剥削的产生:为争夺土地和资源,一些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成为最早的阶级对抗形式(2)国家的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 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原来
3、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统治者。人类由此进入奴隶社会(3)文字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专门从事国家管理的官员,成为最初的官僚【特别提示】人类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1)农耕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2)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概况(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指的是古巴比伦、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些国家均发源于大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奴隶制的国家(2)发展状况:在这些
4、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3)特征: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2古代文明的表现(1)两河流域文明(典型:古巴比伦文明)地域范围西亚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兴起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两河流域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的城市国家约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两条河流中间围成了一个肥沃的冲击平原美索不达米亚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制度: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
5、军事,原来的城市大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贡的地方行政单位法律: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涉及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文化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文学: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传说:洪水和方舟传说数学: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建筑:空中花园军事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2)古埃及文明地域范围东北非尼罗河流域兴起过程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自然环境东北非的埃及同样干旱,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
6、业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法老之下,设有官员分别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文化文学:古代埃及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文字:象形文字几乎和楔形文字一样古老历法: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金字塔的建造不仅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而且证明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造纸:尼罗河的特产莎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3)古印度文明地域范围古印度是指喜马拉雅山以南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兴起过程公元前3千
7、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雨水丰沛、植被茂盛的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到公元前6 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自然环境雨水丰沛、植被茂盛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种姓制度形成和特点: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印度发展出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内容:在这种严格的等级制度下,婆罗门主掌宗教祭祀;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首陀罗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婆罗门教的说教,为种姓制度提供了理论和宗教基础。后来,在四个种姓之外,还出现了“贱民”
8、。他们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影响:这种发端于古代的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文化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自然科学:印度人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他们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名称构成及职责婆罗门掌握宗教祭祀刹帝利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吠舍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商人。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首陀罗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在四个种姓之外,处在社会的最低层,被认为是“不可接
9、触者(4)古希腊文明地域范围东南欧,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岛兴起过程公元前2千纪,这里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公元前8前6 世纪,城邦逐渐在这里发展起来。它们数量众多, 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斯巴达和雅典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两个城邦自然环境古代希腊的中心区域是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中的部分岛屿,这里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早期文明发展的表现政治寡头政治: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民主政治: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a表现:在雅典,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b局限性:但是,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
10、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文化文学:优美的神话、严肃的悲剧、诙谐的喜剧, 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史学: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一、古代文明的扩展1.扩展的前提: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2.扩展的表现【概念解析】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是人类史上的第一种文明形态
11、。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古人类的定居生活等的发展,使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第一次生产力的飞跃,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地带主要集中在北纬20度到40度之间。这里也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域。四大文明古国就是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1)农耕文明的扩展:武力战争古代埃及文明的扩展:古代埃及文明主要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朝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并与西亚地区的大国争霸古代西亚文明的扩展:A.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B.亚述: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2)海洋文明(古代希腊文明)的扩展:移民(殖民)【概
12、念解析】海洋文明:海洋文明以古希腊最具代表性。海洋文明需要包括以下条件:一是社会必须是开放性的;二是必须是文明古国;三是各种文明可以相互转换;四是扩张是温和的人性化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扩张和帝国主义的占领;五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方面有系统的成果以及与海洋有关的神话、海洋远航的手段等古代希腊人以移民方式扩大影响:他们利用自己的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器,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在2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邦国家。3.扩展的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奴隶制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思考一】大河文明与
13、海洋文明的拓展方式存在哪些不同?【概念解析】大河文明:大河文明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这些区域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故农业往往很发达。大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本形态,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既是农耕文明又是大河文明)文明类型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扩展区域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扩展方式武力战争移民(殖民)特点被征服者服从征服者殖民城邦独立自主,不受母邦控制影响因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自身组织能力、航海技术和武
14、器的优势;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扩张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国的兴起【思考二】古代大帝国的兴起与文明的扩展是什么关系?奴隶制帝国的兴起源于文明的区域性扩展,帝国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文明的扩展二、古代世界的帝国【概念解析】帝国:这个概念原本来自古罗马人的执行权,即罗马官员的行动区域,后来演化为统治区域、统治权力,特别是一个民族通过武装征服统治其他部落或者族群建立的范围比较广大的国家。如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等。类似的扩张行动有时被称为“帝国主义”1.早期帝国:赫梯帝国、埃及新王国、亚述帝国2.波斯帝国(前6世纪-前4世纪)(1)扩张
15、概况:公元前6世纪,波斯兴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2)制度:君主专制制度中央:继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地方:实行行省制,行政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3.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又名马其顿帝国)(1)扩张概况:公元前4世纪晚期,马其顿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成功灭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欧
16、亚非三洲的帝国(2)制度: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4.罗马帝国(前27年4世纪)(1)扩张概况: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邦。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大批战俘和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发展起来(2)空前繁荣:由于奴隶和广大平民的辛勤劳动、帝国内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12世纪空前繁荣(3)国教: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影响逐渐扩大,到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
17、国教(4)分裂和灭亡:原因:3世纪以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分裂: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灭亡:5世纪后期,在内外夹击下,西罗马帝国灭亡【知识拓展】孔雀帝国(1)兴起的时间与范围:公元前3 世纪,孔雀帝国初步把整个南亚统一起来(2)特点:佛教在孔雀帝国时期得到广泛传播,逐渐演变为世界性宗教制度在帝国扩展的过程中交融,继承与创新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时间BC550年-BC330年BC336年-BC323年BC27年-AD1453年版图范围伊朗高原、小亚细亚、埃及、两河流域 、巴尔干半岛地跨欧亚非三大洲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整个地中海周边制度中央:继
18、承西亚地区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整个政权的核心和最高主宰,他的权力被认为来自神地方:实行行省制,行政总督和军事长官相互监督和制约帝国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波斯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以统治社会发展水平和风俗都非常不同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推广希腊文化实行帝制,大力发展奴隶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基督教兴起,4世纪末成为国教衰亡时间公元前4世纪晚期,被马其顿灭亡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为三个希腊化国家4C末帝国分裂,5C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东AD1453亡三、文明的交流1
19、.文明交往的总趋势:不断加强,相互影响不断扩大2.文明的多领域传播领 域传播途径技术农耕技术西亚的农耕技术,向东传到伊朗高原;向西传入希腊,并进一步传到西欧和北欧;向南传入埃及和非洲冶铁技术冶铁技术最初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人类从此进入铁器时代艺术神话故事西亚的神话曾传入希腊,成为希腊神话的重要内容雕刻艺术希腊最初的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1)产生: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为方便记录,人们发明了由22 个字母组成的文字,这22个字母被称为是“腓尼基字母”(2)演化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
20、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3)影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祖先3.丝绸之路(1)背景:公元前后,汉朝和罗马帝国分别兴起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2)表现两大强国之间缺乏官方的直接往来, 但通过丝绸之路,双方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的班超为经营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在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后,当地商人也有意向东,尝试与汉朝建立直接联系2世纪,已经有来自罗马的商人到达洛阳。此后,罗马商人不断东来,与中国进行贸易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一、西欧封建社会1.背景: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之上,诞生了西欧封建社会2.特征:封君
21、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1)封君封臣制度产生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关系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2) 庄园与农奴制度地位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大小不一耕地类型领主自营地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
22、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农民份地自由农份地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要向领主缴纳租税农奴份地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1.王权地位(1)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2)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3)中古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逐渐稳定,经济增长,西欧各国王权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强化表现(1)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权力,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逐步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2)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
23、征服等手段,到15世纪晚期,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的国家有西班牙和葡萄牙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基督教会(1)地位:在中古西欧占有据举足轻重的地位(2)表现: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税政治: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形成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文化: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3)影响: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3.城市兴起背景(1)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2)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时间1011世纪兴起概况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
24、谋生手段城市自治背景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方式与封建主谈判、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影响(1)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2)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三、拜占庭与俄罗斯1.拜占庭帝国演变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概况工商业发达,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查士丁尼统治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法律编订的查士丁尼法典,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 新法典合称罗马民法大全衰落原
25、因(1)征服活动带来了严重后果,消耗了自身的资源(2)6世纪中期之后,由于游牧部族冲击和内部矛盾,帝国陷入混乱过程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丧失了从叙利亚到北非的大片土地,仅保有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等地区灭亡1453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攻陷,帝国灭亡2.俄罗斯演变发端俄罗斯发端于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一度是东欧最强大的国家兴起(1)13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2)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向周围扩张(3)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伊凡四世统治(1)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2)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
26、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3)俄罗斯继续扩张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建立(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3)到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扩张(1)7世纪中期起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2)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文明表现政治(1)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2)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经济(1)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2)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3)帝国境内城
27、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文化(1)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2)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兴起(1)13世纪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2)14世纪中期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3)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灭亡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4)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文明表现政治最高统治者是苏丹,既是宗
28、教领袖,又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经济宗教上层和封建主是统治阶级,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影响(1)1516世纪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贸易受到一定影响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1.印度笈多帝国时间4世纪初文明表现(1)政局稳定,经济繁荣。(2)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控制区域国王直接控制的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其余大部分地区仍保留原来的藩王,政令不够统一德里苏丹时间13世纪初文明表现(1)以伊斯兰教为国教(2)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3)地方划分
29、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2.日本大化改新背景(1)秦汉之际中国移民,带入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推动日本社会发展(2)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概况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因其年号是“大化”,史称“大化改新”影响(2)从646年开始,日本模仿隋唐律令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幕府统治背景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2世纪末源赖朝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特征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1)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
30、军的家臣(2)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政策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制外来影响3. 朝鲜演变(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3)14世纪末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社会状况(1)仿效中国唐朝制度,中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2)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的儒家经典和词章之学广为传播反抗日本(1)16 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大军侵略朝鲜(2)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3)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壮
31、烈牺牲,中朝军民取得抗击日本侵略的胜利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一、古代非洲文明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名词解释】班图人:非洲最大的民族(“班图”意为人或人民,班图人因说班图语而得名),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1)贡献农业: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畜牧业: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冶铁业:掌握了冶铁技术。(2)文明扩展: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2.古代东非文明(1)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
32、度成为地区强国。(2)其他国家的产生条件:A.经济: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B.宗教:伊斯兰教的传入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经济状况:A.广泛使用奴隶B.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C.对外贸易发达: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等),城市繁荣。3.古代西非文明(1)概况: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2)经济状况:黄金资源丰富,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3)马里和桑海的兴衰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马
33、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相当繁荣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桑海15世纪至16世纪,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16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名词解释】廷巴克图:西非古城,在尼日尔河之北13千米左右,始建于1100年,最初是穿越撒哈拉沙漠商道上的一座城市,因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位于沙漠边缘且有
34、水源供应成为贸易中心,13-14世纪被马里吞并,是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曼萨穆萨朝圣归来后,大量延聘埃及和西班牙等地的学者、建筑师兴建清真寺和学校,著名的桑科尔清真寺即兴建于他统治时期。1468年,桑海夺占该城后,廷巴克图继续保持繁荣,北非的商人和学者蜂拥前往那里交易和讲学。1591年,摩洛哥人攻占了廷巴克图,大肆抢劫,学者或者被捕.或者被杀,许多人被流放,贸易也因周边游牧部落抢劫而逐渐衰落。19世纪末,廷巴克图被法国人攻占。马里独立后,它成为国家的行政管理中心。1988年,廷巴克图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知识拓展】东非和西非的对比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
35、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共同点:黄金资源丰富;出口奴隶;发展对外贸易;受伊斯兰教的影响4.古代南非文明:(1)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2)鼎盛: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知识拓展】非洲人类活动呈现的特点(1)文明遗址主要出现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2)人类生活区域大部分是在沿岸地区,中心区域偏少(3)多沿海沿河分布(4)西非多内陆国家,东非多沿海国家二、古代美洲文明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1)发展农业: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
36、和花生等。(2)创造文明: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前两个属于中美洲)和印加三大文明(南美洲)。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兴盛期约4世纪9世纪玛雅文明达于极盛,建立众多的城市国家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13 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是当时最为强大的印第安人国家。地理范围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今墨西哥地区库斯科地区政治统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阶级关系)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上层阶级垄断官职
37、,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中央: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地方: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以贵族充任;政区之下,再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人口: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交通: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命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人口迁移: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社会经济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以农业为主,发明“浮动园地”,扩大耕地面积;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文化城市建筑:精美,面积广阔,能建造用于祭祀的金字
38、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玛雅人使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可能也知道“零”的概念。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结绳记事结局15世纪中期,逐渐衰落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名词解释】1.玛雅金字塔:玛雅金字塔不是国王的陵墓,而是一种塔庙。玛雅人很早就修建高大的建筑物。他们用大量泥土堆积成巨大的台基,在台基上再修建神庙,形状与埃及的金字塔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那里被视为神降临人世的地方。为
39、便于神灵下降、祭司登上台基接近神灵,土堆四周修建石阶。每逢重大节日,人们聚集在台基四周举行仪式。玛雅金字塔中最著名的是库库尔坎金字塔。库库尔坎的意思是“长羽毛的蛇神”,它的台基四面各宽55米多,分为9层。台基上建有羽蛇神庙。羽蛇神既是太阳的化身,也是风调雨顺的象征,每年玛雅人都在秋分左右举行仪式祭祀羽蛇神。2.浮动园地:印第安人从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增。3.印加:为其最高统治者的尊号,意为太阳之子【知识梳理】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区域
40、国家时间特征/成就非洲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8-15世纪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石头城美洲中美玛雅文明15世纪中期衰落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41、;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南美印加文明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动因历史传统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诸岛屿获取木材、粮食和糖等资源经济根源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随着封建庄园制度的逐渐解体,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中国的富裕,激起一些西欧人对东方和未知海外
42、的发财梦思想根源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宗教根源西欧人希望通过向海外扩张来传播基督教商业危机奥斯曼帝国在建立和扩张的过程中,威胁到东西方之间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也使来自亚洲商品因加价而奇贵条件政治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积极支持海上探险活动技术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和地理知识的丰富造船技术不断提高罗盘和星盘的使用二、新航路的开辟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方向支持国家时间航海家主要贡献向东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葡)绕过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7-1498年达伽马(葡)绕过好望角驶达印度,成为亚欧贸易的主干道之一向
43、西西班牙1492年哥伦布(意)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洲到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三、其他航路的开辟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葡占据了欧洲至亚洲和美洲最有利的通商路线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概况方向支持国家时间航海家主要贡献向北英国1497年卡伯特父子发现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法国16世纪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16世纪巴伦支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详细的
44、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哈得逊(英)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向南英国1578年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荷兰16421643年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影响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在主要航线之外,开辟了众多重要的新航线,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的迁移(1)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知识补充】人口迁移的方向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移民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2)表现: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多种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使美洲成为世界上种族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2.物种的交换(1)原因:人口迁徙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2)表现: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