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心素养视域下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实施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1。小学语文教材的“快乐读书吧”版块,实现了“整本书阅读”的教材内容具体化。整本书阅读进教材,就是希望儿童整本书的持续阅读可以常态化、课程化地开展。本文以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开展为例,阐释核心素养视域下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实施策略研究。一、整本书阅读的实施困境笔者针对推进整本书阅读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目前部分教师实施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困境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第一,部分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实际意义和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
2、仅关注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明白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价值,但教学课时紧张,整本书阅读又需要持续推进,往往走过场似地布置学生去读书,却没有及时跟进、反馈、评价。第二,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对整本书阅读的开展缺少研究,不知道怎么推进整本书阅读任务群。在开展过程中,缺少方法的指导,对这一任务群的开展有畏难情绪。第三,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要造船,不要招揽人来搬木材,不要给人指派任务和工作,而是要教他们去渴望那广袤的大海2。”个别老师不够重视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这种渴望,学生无法走进作品所创设的丰富的精神世界,使得文本内容与孩子的生活无法产生内在的关联。二、整本
3、书项目式阅读实施的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项目式学习理论主张将学习与生活情境相融合,学生在项目活动,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可见,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是核心素养和项目式学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3。因此,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将整本书阅读教学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的项目式阅读,有助于让学生在基于任务、情境的实践
4、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三、探寻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实施策略如何让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实现核心素养的建构呢?本文以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为例,探寻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实施策略。(一)确立核心素养目标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科普课外书,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开展十万个为什么的整本书阅读应从以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出发。第一,研读课标,明晰方向。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将文本内容进行分类和组织,形成清晰的学习框架,学习猜想、验证、推理等思维方法,就是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目标之一。第二,梳理教材,明确定位。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5、能力。十万个为什么贴近生活且充满趣味,很适合在导读过程中激发学生多问为什么的兴趣及解读为什么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提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成效。第三,了解学情,有的放矢。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非常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因为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欲强,想象力丰富。此外,虽然他们初步具备理解词句的能力,但部分学生更善于读故事类文章,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推进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科普类文章的语言表达特色,即严谨、准确、生动。(二)设计驱动性任务教师可以结合恰切的项目,设置情境,通过任务驱动推动整本书阅读。在开展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时,以驱动性问题“校园里的为什么?”为项目,以生
6、活为基础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当学生读完十万个为什么之后,脑子里也会有很多为什么。学生带着驱动性任务,开启整本书项目式阅读。(三)拆解子项目任务有了具体的驱动性任务,还需要把大项目拆解为一系列的子项目。子项目的推进,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兴趣培养,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创作能力、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校园里的为什么?”这一项目式阅读活动,可以拆解出四个子项目,如图1所示。培养阅读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共读十万个为什么”“像米伊林一样提问”两部分内容指向“我会读”“我会问”,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运用提问策略,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学生要学习从现
7、象的观察中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当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再从问题中选择自己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培养写作和合作能力。“像米伊林一样写作”“创编校园里的为什么”,这两部分内容则指向“我会写”“我会创编”,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合作能力。十万个为什么通过典型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着一个个科学知识。学生要深入阅读文本,发现米伊林科普写作的奥秘。在十万个为什么中,米伊林从耳熟能详的现象入手,一层一层地推进,揭晓核心的科学知识。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每个部分都是以这种结构展开来写的。当学生发现这一点写作的奥秘,就可以尝试用米伊林的习作方式进行科学写作。四、明晰评价标
8、准新课标关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评价要求,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围绕读书的主要环节编制评价量表,制作阅读反思单,引导学生从阅读方法、阅读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项目式阅读同样需要反馈和评估。教师通过设想活动可能出现的各种项目成果,并规划节点,据此倒推项目式阅读的进程。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这些可量化、可展示的阅读成果,就是对学生内在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进行观察和评价的依据。在评价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合作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
9、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根据本次项目式阅读的素养目标,制定的评价标准如表1所示。五、结合跨学科提供助力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任务群,通过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感受阅读整本书的意义。“整本书阅读”项目式阅读以语文课堂为主阵地,以语文学科内部跨越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跨越整合的方式,提高整本书项目式阅读的成效。如何通过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结合项目式学习,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呢?在完成“校园里的为什么?”这一项目时,可以从语文、科学、美术、信息技术等多角度,启发学生完成项目式阅读。当然,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学
10、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一)不同学科之间的外部跨界项目式学习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在十万个为什么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书中的科学知识。例如,为什么用水洗涤?这篇文章中提到:“不是把衣服放到水里就洗干净了,还要搓搓它、揉揉它,有时还得用刷子刷。”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先在两块相同的白毛巾上倒入等量的豆瓣酱、水、洗衣液,再将A组的毛巾用力揉搓,B组不揉搓。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揉搓的时间越长,洗得毛巾越干净。最终得出了实验结论:洗衣液在揉搓的过程中去污能力强,不揉搓去污能力差,从而验证了米伊林的说法。学生在创编校园里的为什么这一文集的过程中,则
11、需要美术、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综合发力。如文集的封面、封底设计,学生可以请教美术老师,并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设计、画图;文集的编辑、排版,学生可以请教信息技术老师,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文集的创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阅读一本书到创编一本文集,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素养。(二)语文学科之内的内部跨越语文学科内部跨越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在学科内部,整合学科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如“阅读+画思维导图”“阅读+写作”“阅读+采访”等方式,推进项目式阅读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技能中的“听、说、读、写、画”互相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整本书阅读结合项目式学习,是整体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