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模拟作文导写: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本试卷阅读的材料二中说:“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你是否同意上述说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导写此次作文为读写结合类作文,写作命题材料来自试卷阅读材料二丰子恺的文章美与同情。材料二既是写作命题的来源,也是审题立意的支架。如果单看材料句“人类本来是艺术的,本来是富于同情的。只因长大起来,把这点心灵阻碍或消磨了”,对生活敏锐或者认
2、真阅读的考生,都能读出这句话的含义:“艺术”即是美,“同情”即是“善”,人性本向美向善,只是成长中被后天的环境磨损了。这种理解也应在“彀中”,但如果回到语境本身,完整解读关联材料的内涵,对写作材料句的理解或许会更丰盈。丰子恺这篇文章中,探讨艺术家独有的心灵世界,不仅有一种欣赏的审美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对于世间一切事物都给以热诚的同情”,这种“同情心”,不限于对生命体的悲悯和“善”,而是指一种“共情”,对自然的、社会的一切事物,有一种平等的坦诚和敏感的体察。而常人通过艺术的修养,可以再度体会到幸福、仁爱,进而创造和谐的世界。丰子恺又以“儿童的同情心”类比这种艺术家的审美自觉,让读者能够从共有的经
3、验中,理解这种生命的觉悟和感动。换言之,艺术家的“同情心”亦是孩童的“赤子之心”。这跟朱光潜在谈美中所讲到的“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观点相近,即我们对事物有实用的、科学的、审美的不同态度,而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某种角度上说,“道德”或者“善”也是一种美。西方哲人在讨论“善”时,认为“至高的善”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即自由的无功利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境界。那么结合以上对文本的分析,再理解作文材料,会有更深的思考。然而,此次写作任务不是来解读和演绎这句话,而是对该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或评价。考生可以认同这一观点,如果认可就要追问,这一艺术的、同情的“本心”,是怎么在成长中被“阻碍或消磨”
4、的,以及如何复苏这种高贵的心灵。也就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作文。当然,考生也可以质疑该观点,这种本心的消失并不是“只因长大起来”,“长大”并不是“元凶”,或者有其他更深的缘由,比如“外部饱受压迫”“个体的自我矮化”。也可以联系源文本的后文,说明人们可以也确实“保藏着这点可贵的心”。但倘若要否定人性非艺术的、同情的,谈“性本恶”,那就强词夺理,离题万里了。此次写作命题具有以下特征:紧扣课标,具有育人价值。作文倡导考生思考“美与善”的意义,自觉提高审美意识,追求健全人格,从而落实美育和德育,体现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紧扣教材,体现教考衔接。其命题语料与部编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5、第二单元人皆有恻隐之心和选必中第一单元怜悯是人的天性人性本善的主题密切相关。回归教材,但又超越教材,考查学科素养,彰显思维品质,具有格局和温度。关切社会现实,重视精神构建。“发疯文学”“牛马语录”的盛行,体现出普通人对内卷现实的一种自觉“突围”。而“口袋公园”“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公园二十分钟”的流行,也体现出社会对于民众审美心理和文化需求的关注和回应。“美”,正在归位,成为社会共识。整体而言,此次作文命题富于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唤回了难得的“语文味”。 佳作展示打捞那盏“童心”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谓赤子之心,即是“童心”。它意味着“绝假纯真”,与万物谐和,是一派天真烂漫的气
6、象。无论个体还是人类,都曾有过本真的童心,只是“日暖月寒来煎人瘦”,有些人磨损了,有些人遗忘了,唯赤诚者恒有之。不管零落成泥还是青云直上,有些人总不失烂漫心肠。陶渊明写稼穑的欢喜“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杜甫写故友的热络“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都有着素朴的情味,这是多么赤诚的胸怀。于谦一身硬骨,仍可在书卷中寄托意趣,为“我庐别有春”而孩童般自得,这是多么烂漫的心境。林觉民家世贵重,婚姻美满,因不忍天下人生离死别,而笔醒山河抛家舍命,“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是多么悲悯的情肠。沈从文、叶嘉莹走过人生的风霜,一个看到“有情的历史”,用赤子之心传承器物衣裳之美,一个洞察“此瓦不自由”,以悲悯之心走
7、向丰美的生命气象,这是多么柔韧的襟怀。这都让人热泪盈眶。他们并没有因为长大或老去而消磨心灵,失去孩童时代的诗意和真诚。“归来仍是少年”,并不指容颜或体格,而是仍有孩童那份对自然的亲近,对美的敏感,对生命的真诚。然而,我们似乎只能在前人的故事里留连和复习这份童真。那么,我们自己的“童心”是如何遗失的呢?诚然,功利主义、绩优主义风气之下,个体很难独善其身。正如张炜在走得遥远和阔大所说,人们“越来越乐于嘲笑纯粹的人和事,对待一切率直、真实、完美与朴素,避之唯恐不及”。这种“可怕的误解”会破坏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失去绚丽、烂漫、无比美好的精神世界。我们每个人也可能会像别里科夫那样,在被“规训
8、”中成为一堵“墙”,贴满了患得患失的“备忘录”。但是,当我们自动“工具化”,心里没有“源头活水”,又怎会有清明的“天光云影”呢。我们该如何保养生命的诗意,打捞这份蒙尘的童心呢?围炉夜话有云,“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即使是“牛马”,也不应该困于圈里,哪怕不能在浩荡天地间撒欢,至少可以驰骋于心灵的草原。因为“搬上椅子挪几步,随时可以观赏到夜幕降临和晨光熹微,只要你愿意”。而当下大热的Citywalk和“公园二十分钟”,即是生命自觉的回归。在人与自然与城市的真实链接中,找回“消失的附近”,找回生命的活力和心灵的柔软。当然,也有人在率性地“做自己”,如周轶君、李子柒、房琪,反倒在天长水阔里造起了“大锅”,安顿了心灵,也唤醒了文化和人心。在扰扰俗世里,想“肝胆皆冰雪”,一派天然,何其不易。不妨像董桥那样,“既不孤芳自赏,也不随波逐流,性情和生计都能保住”。时不时捞捞那盏“童心”,在月光下擦洗。有自洽的心灵逻辑和生命节奏,虽未必如莲萼舒瓣,日月放光,但至少不是那朵“没有温度的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