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新高考历史选考预测模拟测试卷4(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1921年,有学者在奉天(今辽宁)沙锅屯发掘了一处穴居遗址,认为“此一奉天穴居之留遗,与彼一河南遗址,不特时代上大致同期,且正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即吾所谓仰韶文化者也”。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该遗址出土了()A.骨制凿刀B.燧石石器C.炭化稻粒D.彩陶残片2.下表为春秋时期晋、齐、鲁国君主异常退位情况。这反映出当时()诸侯国君主总数异常退位次数异常退位中反对者身份普通臣子权臣争位者敌国
2、晋30142561齐21114520鲁2471402A.君主权力的脆弱 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C.分封制、宗法制瓦解D.官僚政治初步形成3.历史上高层政区都是由非行政区,即监察区或军区演变而来,政区长官也由中央官员转变而来。下列史实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A.汉朝地方行政制度沿袭秦朝的郡、县二级制B.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C.唐朝的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D.明初废行中书省,权力由布政使司等分割4.元人汪大渊曾随船出海,归来写成岛夷志略,记载在交趾(越南北部)、罗斛(泰国南部)、乌荼(位于印度地区)等地,用交钞交易。元史世祖本纪载:“丙辰,遣马速忽、阿里赍钞千锭(即中统钞)往
3、马八图(印度地区)求奇宝。”这主要说明元朝()A.白银货币化的趋势增强B.纸币成为周边国家法定的货币C.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开辟D.货币的国际化促进贸易的发展5.有笔记载:“端、刚纵匪,西太后听其所为,致酿成此辱国赔款之举,则割台澎以后又一国耻也。”其所评论的是()A.鸦片战争的战败B.北京条约的签订C.辛丑条约的签订D.“二十一条”的提出6.下图是19031937年天津人口增长概况。从城市化角度分析正确的有()乡村人口大量涌入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初等教育实现普及城市基础设施发展A.B.C.D.7.下表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阿仡红军亲又亲,红军阿仡鱼水情红军北上打日本。阿
4、仡盼望早回程。贵州仡佬族民歌老鹰急急地飞翔。红军队伍经过我的帐幕。他们亲热地对藏族群众说:回来时给你们带来幸福四川藏族民歌天兵飞渡金沙江。纳西穷人见太阳,纳西人跟着闹革命,管理江山来做主云南纳西族民歌A.中央苏区军民鱼水深情B.长征中的民族团结政策C.全民族抗战的英勇气概D.解放大西南的历史时刻8.1943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向隶属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中央设计局提出建议:战后“新(铁)路线应修成网状,纵横距不宜过远;与海岸线或贴近平行之路线似以暂缓为宜;两线或两线以上之接轨地点似应以在内地为原则”。据此可知,有识之士提出此建议的原因有()对工业化建设的追求促使铁路管理现代化 沿海工业内迁的需要国家
5、安全的现实考量A.B.C.D.9.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三省、唐山和天津等地视察时强调“要开动脑筋,敢于思考怎么样使生产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要搞好民主管理,建立企业的考核制度”。邓小平的讲话()A.成为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B.阐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C.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D.意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放开交通运输市场、建立社会化融资机制方面进行开创性探索,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交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调
6、整产业结构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举措旨在说明()A.促进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趋势B.交通网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C.有利于不同交通有序竞争D.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11.古希腊神话把人的形象、性格特征赋予神的观念,认为神就是人的最完美体现,肯定公民的创造力,提出了“神人同形同性说”,促使古希腊文明带有人本主义思想,有助于哲学科学发展。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有()公民是雅典城邦制度的基础古希腊都实行谷物蔬菜轮作哲学家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借鉴埃及历法以创制儒略历A.B.C.D.12.12世纪后半叶,英格兰推行司法改革,国王将英格兰划分为若干巡回区,分别派遣一组法官组成巡回团,召集郡守、地方
7、贵族、王廷案件督察官、各百户区陪审团、各村庄代表,以及相关案件当事人、证人等参加。这体现出()A.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统一的法律体系确立C.天主教会权威动摇D.王室权威向基层延伸13.对下列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船队从旧世界把各种动物以及病毒和细菌带到新世界,带到新世界的物种逐渐取代了原有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统治地位,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基因池”逐渐干涸,引发各种生态上的巨大转变,在一种缓慢而持续的进程中改变了新世界的生态系统。A.生物竞争改变了新大陆的生态环境B.殖民者对美洲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C.疫病传播改变了旧世界的社会结构D.美洲旧世界开始遭到外来生物入侵14.从1917年1
8、1月到1918年4月,列宁主张采用小资产阶级政党即社会革命党的土地纲领,赞同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强调学习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并借鉴美国的泰罗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可用以说明()列宁政策思想的务实性和温和性建设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巩固苏维埃政权成为迫切任务A.B.C.D.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在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保持经济社会发展。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GDP增长率变化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强化国家干预,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B.20世纪70年代经济持续减速,充分暴露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弊端C.20
9、世纪80年代后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人工智能等技术成为时代潮流D.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平稳,增加福利成为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下图为江苏出土的三国时期随葬品堆塑罐,该罐模拟了九层楼阁,罐腹壁堆贴着鱼、龟、羊、虎等动物,罐口塑有楼阙馆阁,卫楼阁上有持乐器的伎乐人,仓口有狗守卫,有着长衫、高冠的人,另有着短衫、高冠的胡人杂耍表演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佛教文化渗入了世俗社会B.丝绸之路促进文化交融C.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豪强地主庄园生活状态17.钱荒是指
10、流通货币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一种货币危机现象。在我国货币流通史上,第一次钱荒形成于公元785840年间,持续50余年,钱荒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货紧缺,钱重物轻,货币购买力直线上升,物价急剧下跌。对这一时期的钱荒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B.唐政府治国理政效能失衡C.根源在于推行两税法D.导致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18.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瞿秋白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革命中的中枢是农民革命”,并认为无产阶级应以土地革命为中线,理清与各阶级之间的复杂敌友关系,以团结所有支持农民工作开展的力量,从而才能夺取中国革命中的领导权。该文()A.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11、的转型B.表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C.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折射出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发生转移19.下图为公元2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佛教艺术雕像。图中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持拂尘,身着希腊式服装,以佛教护法的身份出现在释迦牟尼的身旁。该雕像()A.代表了希腊化时代的艺术成就B.反映了印欧人迁徙的历史全貌C.凸显了印度文明的世俗化倾向D.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20.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以“斯宾汉姆兰德制”为代表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此后,相继实施了“社区发展工程”、全国健康服务及社区照顾法案、政府与志愿组织及社区组织合作框架协议等相关政策,不断提升社区公民参与
12、度。这表明当时英国()A.政府行政能力的逐渐减弱B.基层治理呈现市场化趋势C.首创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D.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途径21.1930年,苏联共青团真理报以“每个工人都需要强壮的肌肉和敏锐的眼睛”为题刊发文章,号召青年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政府鼓励下,成千上万的苏联人学会了射击、游泳、滑雪、跳伞等运动技能。此时,苏联重视体育旨在()A.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B.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C.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D.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3分,第23题7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明清时期,江南
13、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起和繁盛。嘉定县娄塘镇,“所产木棉、布匹倍于他镇,所以客商鳞集,号为花布码头,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明清两代江南市镇及其四乡生产的生丝、丝绸、棉纱、棉布,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行销海外,在全球化贸易中,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摘编自戴鞍钢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第二卷)江浙沪近代经济地理等材料二杭嘉湖三府属地,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外江商贩接济。雍正朱批谕旨,程元章奏疏大抵日本所须(需),皆产自中国,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
14、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绵布,尤为彼国所重。明姚士麟见只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兴盛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拟定一个研究主题,并说明材料二对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史料价值。(9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81年,基于各种历史因素,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清廷撤回留学生的决定传到美国,以耶鲁大学校长朴德为首的众多美国知名人士联名上书清朝总理衙门,痛陈其不当:“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尽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
15、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职是之故,贵国学生无论在校肄业,或赴乡村游历,所至之处,咸受美人之欢迎,而引为良友。盖诸生年虽幼稚,然已知彼等在美国之一举一动,皆与祖国国家之名誉极有关系,故能谨言慎行,过于成人。美国少数无识之人,其平日对贵国人之偏见,至此逐渐消灭,而美国人对华之感情已日趋于欢洽之地位。”(容闳认为)“以西学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摘编自容闳西学东渐记结合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幼童赴美留学”的认识。(7分)24.殖民主义的本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侵略、占领和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
16、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成百上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当独立后的拉丁美洲人试图起步时,英国人又向他们举起了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双面魔镜,就像后来的美国人挥动的民主自由变色旗有利的一面总是朝着自己。摘编自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材料二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他主张“把整个
17、新世界组成一个国家,用统一的渠道使各个部分同整体相连”,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这是拉美实行一体化的依据。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西蒙玻利瓦尔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团结、联合、统一和整体论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思想的伟人,是拉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者和积极推动者。摘编自洪国起玻利瓦尔主义与拉丁美洲一体化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价格暴跌,墨西哥外汇收入骤减,无法进口工业品,只能在本土生产,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第二次世
18、界大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更因为保护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工业不愿面对外国产品的竞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摘编自美加里杰里菲等制造奇迹:拉美与东亚工业化的道路(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摧毁传统文化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拉丁美洲文化发展演变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美一体化”能够实现的条件,并指出“拉美一体化”的具体诉求。(7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贸易保护对墨西哥工业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同时期为捍卫
19、自由贸易而成立的国际组织。(7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吕思勉先生的中国简史成书于抗战时期,他在结论部分,关于“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中叙述:以欧洲近世文明的发展,而弱小民族,遂大受压迫,国破、家亡甚而至于种族夷灭。这种文明,到底是祸是福?至少在弱小民族方面论起来,到底是祸是福?实在是很可疑惑的了。此种病态的文明,岂可以不思矫正?要矫正他,非有特殊的文化,和相当的实力,又谁能负此使命。中国人起来啊!世界上多少弱小的民族,待你而得解放呢。摘编自吕思勉中国简史材料二“一带一路”宣传画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 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整理根据材料,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
20、关史实,围绕“吕思勉先生之问中国对于世界的使命”,择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12分)1.D据材料可知,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两处遗址时代相同,“属于同一的民族与文化的部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仰韶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D项正确;骨制凿刀、燧石石器在旧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不属于仰韶文化的特征,排除A、B两项;炭化稻粒出现在河姆渡遗址,不属于仰韶文化的特征,排除C项。2.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春秋时期,晋、齐、鲁国君主异常退位现象多见,且异常退位的反对者中有普通臣子、权臣、争位者和敌国等不同来源,说明导致君主退位的影响因素多,
21、这反映出君主权力脆弱,故选A项;材料中是君主异常退位,而非对君主权力的约束和制约,该情况已超出原始民主传统范畴,排除B项;材料中未介绍天子和诸侯的权力义务关系,以及宗法等级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未反映官员任免的信息,排除D项。3.C唐朝的道原本是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与题干相符,故选C项;汉朝的郡县制沿袭秦朝,不属于由虚入实,排除A项;隋朝的州在东汉时期就已经是行政区,排除B项;明朝的布政使司是新设机构,并不是由中央官员转变而来,排除D项。4.D材料中元朝的纸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有相当的影响力,成为贸易通用货币,这可以说明货币的国际化促进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
22、;材料不涉及白银,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纸币成为法定货币,排除B项;汉朝就存在海上丝绸之路,排除C项。5.C根据材料“割台澎以后又一国耻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材料的事件发生在1895年后,根据材料“端、刚纵匪”可知,这指的是义和团,因此材料评论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选C项;鸦片战争的战败是在1842年,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签订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是1860年,排除B项;“二十一条”的提出是在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此时清政府已灭亡,排除D项。6.B根据材料可知,19031937年天津人口增长迅速,尤其是民国
23、时期。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角度分析,天津作为近代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租界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发展并逐渐向城市其他地区扩散,工业发展促使周边乡村人口涌入城市,故符合题意,故选B项;天津人口增长不能得出初等教育的普及,错误,排除A、C、D三项。7.B贵州、四川和云南都是红军长征所经过的省份,根据民歌内容可以看出,红军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良好,反映了长征中的民族团结政策,故选B项;中央苏区与贵州、四川和云南不符,排除A项;这些民歌反映的是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战尚未开始,排除C项;中国共产党解放大西南的部队是人民解放军,已经不是红军,排除D项。8.B抗日战争后期,中国工程师学会认为战后的
24、铁路线应形成交通网,且应侧重内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识之士的建议是吸取战争的教训,基于国家安全的现实考量和对工业化建设的追求,符合题意,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铁路管理现代化,沿海工业内迁在19371940年已经完成,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9.B根据材料“敢于思考怎么样使生产增加,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原材料消耗少,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要搞好民主管理,建立企业的考核制度”可知,邓小平强调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加强民主管理与企业考核,这是对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数量少、质量差、劳动积极性低的一种改革尝试,这也侧面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故选B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
25、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排除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排除C项;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排除D项。10.B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把交通运输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扭转交通运输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被动局面,加快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说明交通网建设已成为国家社会发展的必需,故选B项;材料并未强调城市交通多样化、立体化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不同交通有序竞争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中国健全了交通的运行机制,表述不准确,排除D项。11.B根据材料“促使古希腊文明带有人本主义思想,
26、有助于哲学科学发展”可知,题干观点是古希腊文明的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哲学科学的发展,公民是城邦制度的基础,符合人本主义思想,哲学家用理性思维解释世界,有助于哲学的发展,正确,故选B项。古希腊人在土地肥沃的地方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而不是都实行,不能佐证材料观点;古罗马凯撒借鉴埃及历法创制儒略历,与史实不符,不能佐证材料观点,排除A、C、D三项。12.D针对中世纪地方法庭、教会法庭存在的问题,12世纪后期,英国国王指派官员担任法官,体现了王权的加强,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王室权威向基层延伸,故选D项;民族国家是欧洲中世纪后期出现并在资产阶级时代普遍形成的国家形式,英国的民族国家产生于中世纪晚期近代初期,
27、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确立统一的法律体系,排除B项;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地位举足轻重,“天主教会权威动摇”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13.A根据材料“从旧世界把各种动物以及病毒和细菌带到新世界,带到新世界的物种逐渐取代了原有生物对生态环境的统治地位”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使得美洲之外的物种传往美洲,并极大改变了美洲的生态环境,故选A项;根据材料“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基因池逐渐干涸”可知,美洲物种多样性降低,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旧世界对新世界的影响,没有涉及对旧世界社会结构的影响,排除C项;新世界指的是美洲,旧世界指的是欧洲、亚洲等地,排除D项。14.B列宁主张采用小资产阶级政党的土地纲领
28、,赞同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同时学习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借鉴美国的泰罗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此种方式巩固当时的苏维埃政权,这些政策也体现出列宁政策思想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要目的,具有务实性、温和性,符合题意,故选B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形成于斯大林时期,错误;题干中列宁的思想不符合当时战时共产主义的主张,错误;排除A、C、D三项。15.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取得了较好发展,故选A项;20世纪70年代经济持续减速,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的管控过多导致的,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人工智能等技术并没有成为主流,排除C项;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
29、增长平稳,政府是削减社会福利,并没有增加,排除D项。16.D根据材料中堆塑罐“模拟了九层楼阁”、罐子上体现的各种生活场景等信息可知,反映的是富裕地主之家的社会生活,结合其为三国时期可知,当时庄园经济发达,该堆塑罐反映出当时庄园生活的状态,故选D项;材料未反映出佛教文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未找到文化交融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未体现出统治者不夺农时、轻徭薄赋等休养生息的政策,排除C项。17.B唐朝这种钱荒现象的出现,与两税法的“以钱计税”方式虽有很大关联,但唐政府对此并未采取具体应对措施,并放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结果导致社会货币供应量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基本生活,
30、激化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唐朝走向衰落,这表明唐朝中后期的治国理政效能严重失衡,故选B项;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排除A项;唐朝出现的这种钱荒现象,虽与两税法的推行有一定关系,但不能说根源在于两税法,排除C项;藩镇割据现象的出现始于安史之乱,排除D项。18.A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的中枢是农民革命,主张团结农民的力量,这是认识到了农民的力量,从而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由城市转移至农村,即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转型,故选A项;1927年2月还是国民革命期间,此时党的工作重心还没有转移到农村,排除B项;此时还是国民革命时期,还没有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排除C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一直在国民党手中,
31、并没有发生转移,排除D项。19.D2世纪印度的佛教艺术雕像中有古希腊文化因素,这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第一手史料,见证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故选D项;材料反映印度的佛教艺术雕像上有希腊文化因素,而不是代表了希腊化时代的艺术成就,排除A项;从材料无法得出反映了印欧人迁徙的历史全貌的论断,排除B项;材料突出印度佛教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交流,未讲述印度文明的世俗化,排除C项。20.D根据材料“18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了以斯宾汉姆兰德制为代表的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可知,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尝试并不断强化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和提升公民参与度,这表明英国在探索基层治理的新途径,故选D项;材料涉及英国在基
32、层管理方面的探索,不涉及政府行政能力变化,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不涉及社会保障制度,材料涉及基层治理,排除C项。21.C通过鼓励民众参与体育运动,能够增强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稳定。良好的国民体质和精神风貌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防建设,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故选C项;重视体育不能弥补技术人才的不足,排除A项;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主要依靠的是经济政策和工业发展,体育在这方面的作用相对较小,排除B项;此时距离苏联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还有较长时间,排除D项。22.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江南农村的商品生产特别是手工棉纺织品的生产,促使一批农村市镇兴
33、起和繁盛”可得出,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根据材料“往来贸易岁必万余,装载船只动以百计”可得出,交通便利;根据材料“明清两代江南市镇及其四乡生产的生丝、丝绸、棉纱、棉布,不仅行销全国,而且行销海外,在全球化贸易中,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可得出,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中国被卷入全球贸易网。第(2)问主题,根据材料“杭嘉湖三府属地”,确定地点位于江南地区;根据材料“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外江商贩接济”,确定研究主题: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史料价值,雍正朱批谕旨为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官员的奏疏,作为第一手史料,有助于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江南经济
34、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对市场依赖的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存在一定不足等;见只编为明代士大夫的思考,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及对外贸易情况,反映了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及其对中日贸易的贡献,可用于研究明清手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答案:(1)商品经济繁荣发展;交通便利;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中国被卷入全球贸易网。(4分)(2)研究主题:明清时期江南经济。(2分)史料价值:雍正朱批谕旨为清朝雍正年间政府官员的奏疏,作为第一手史料,有助于我们研究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即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市场依赖的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存在一定不足;见只编为明代士大夫的思
35、考,反映了明代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及对外贸易情况,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的区域分工及其对中日贸易的贡献,可用于研究明清手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7分)23.解析:根据材料“(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可知,“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派遣的赴美留学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赴美留学的背景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暂时出现缓和局面,为赴美留学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洋务运动对军事、科技和翻译等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根据材料“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咸受美人之欢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幼童赴美留学”以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
36、严等品格赢得了美国人的肯定,改变了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象。“幼童赴美留学”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根据材料“基于各种历史因素,留美幼童被清政府勒令归国,大清第一次留美教育事业夭折”可知,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加之清政府惧怕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危及自身统治,第一次留学运动没有最终完成。答案:“幼童赴美留学”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派遣的赴美留学活动。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暂时出现缓和局面,为赴美留学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洋务运动对军事、科技和翻译等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幼童赴美留学”以其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等品格赢得了美国人的肯定,改变
37、了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象。“幼童赴美留学”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于顽固派的阻挠,加之清政府惧怕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危及自身统治,第一次留学运动没有最终完成。(7分)24.解析:第(1)问方式,根据材料一“西班牙人对美洲的征服粉碎当地文明的基石印加帝国时期四通八达的大多数道路,只剩下岩石和荆棘;巨大的公共工程大部分随着岁月而消失,或被抢夺者毁坏”可知,毁坏交通、毁坏公共设施;根据材料一“成百上千的印第安雕塑家、建筑师、工程师和天文学家同众多的奴隶混在一起,被抛到西班牙人的矿井中从事粗笨的、累垮人的采掘劳动”可知,迫害高端人才;根据材料一“西班牙人还规定了印第安妇
38、女服装样式和发式”可知,抑制拉丁美洲的民族文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了欧洲文化主导的多元文化和开放文化。第(2)问条件,根据材料二“拉美一体化思想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独立战争时期,拉美的解放者西蒙玻利瓦尔提出组成一个联邦的思想”可知,拉美国家实现独立、玻利瓦尔个人推动;根据材料二“他认为拉美各国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风俗习惯、共同的宗教信仰以及共同的事业、原则和利益”可知,拉美各国具有共同的文化(或相似的经历)。诉求,根据材料二“在其努力下,1826年6月22日至7月25日,美洲联盟第一次大会在巴拿马举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国家独立;根据材料二“组成一个联邦”可知,实
39、现经济发展。第(3)问影响,根据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发生后墨西哥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大规模工业化在此独特背景下开始了”可知,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根据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成为有意追求的长期政策目标,不仅是因为它确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业化成就”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带来巨大的工业化成就;根据材料三“但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保护主义带来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可知,20世纪80年代,贸易保护造成工业弊端。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答案:(1)方式:毁坏交通;毁坏公共设施;迫害高端人
40、才;抑制拉丁美洲的民族文化。(4分)特点:欧洲文化主导的多元文化和开放文化。(2分)(2)条件:拉美国家实现独立;玻利瓦尔个人推动;拉美各国具有共同的文化(或相似的经历)。(4分)诉求:反对殖民主义;维护国家独立;实现经济发展。(3分)(3)影响: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推动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带来巨大的工业化成就;20世纪80年代,贸易保护造成工业弊端。(5分)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2分)25.解析:首先确定论题,根据材料二“一带一路宣传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确定论题为中国对世界的使命:从和平崛起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然后
41、进行阐述,阐述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从中国的崛起到承担大国责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史实进行说明。最后进行总结即可。答案:中国对世界的使命:从和平崛起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自吕思勉先生发出对世界的疑问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始终承载着对世界的特殊使命。在现代史上,中国通过和平崛起,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展现了其独特的文明魅力和大国担当。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既符合自身国情,也符合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坚持以和平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
42、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始终秉持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国倡导的多边主义和全球合作理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国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不仅在为自身的发展,更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中国也关注全球人民的福祉,积极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和减贫事业,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综上所述,中国对世界的使命在于通过和平崛起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12分)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