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力1物理观念:(1)认识力的概念,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2)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初步形成力的相互作用观念。(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知道力的三要素,并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2科学思维:(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2)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3)通过对相关现象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3科学探究:(1)通过认识生活中各种现象和动手实验,探究力的作用效果。(2)在探究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实验中,加深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4科学态度
2、与责任:(1)培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乐趣。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认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教学难点:知道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画力的示意图。多媒体课件等。用多媒体播放拔河比赛视频教师提问:赢的一方是依靠什么获得胜利的呢?学生回答:赢的一方的人力气更大一些。教师提问:“力”这个字大家太熟悉了,同学们知道含有“力”的词语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力量、力气、能力、理解力、战斗力、“给力”、力不从心、力所能及、身体力行、身强力壮、力争上游、四肢无力在同学们说出的这么
3、多的“力”中,力的含义各不相同。在物理学中,“力”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探究点一什么是力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这些情境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拉、提、压、吸引等,都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我们将这种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作力。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力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归纳总结:1.一个力总是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2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不一定相互接触;静止在桌面上的桌球虽然相互接触,但球和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这表明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8
4、拓展阅读的内容,并认识如图所示的人物。教师讲解:牛顿继承和发展了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力的单位。总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两枚普通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1 N。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 N。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起飞推力达1107 N。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发生作用时,两个物体之间的受力情况是怎样的?归纳总结:物体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同时也受到后者对它的反作用力,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
5、消失,没有先后之分。探究点二力的作用效果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手拉弹簧,弹簧变长;人站在跳板上,跳板向下弯曲;人手拉弓,弓变弯曲。这些现象表明什么?学生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如图所示。提出问题:物体由静止到运动,由运动到静止,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这些现象表明什么?学生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效果有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拓展提问:想一想,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呢?学生回答:通过观察物体是否发生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探究点三力的三要素观察:如图所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情境。提出问题:观察上图
6、情境,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学生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归纳总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探究点四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观察:如图所示。教师讲解: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作力的图示法。2在有些情况下并不需要严格地按照力的图示法画出力的大小,只要把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表示出来就可以了,这种图叫作力的示意图。归纳总结:1.力的图示的作图步骤。2画力的示意图不需要确定标度,可简化为以下两步:(1)弄
7、清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画线段(从力的作用点开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第一节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力的符号:F;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4力的作用效果:能够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5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开端,只有把这一节学好了,后面的力学知识才能够学得相对轻松一些。学生很难理解“力”的概念,也很难理解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另外,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等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需要多举一些生活当中有关“力”的例子,让学生们多画一些力的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这一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