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2018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南宋范成大在醉落魄栖乌飞绝中云:“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此乃一绝妙的境界,花影扶苏,淡云拂地,月光绰绰。而苏轼的水龙吟也具此类风韵:“?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朦朦胧胧,迷离忧愁,自有独特的美感。 雾里看花,乃中国美学的一种境界,它构成了中国含蓄 美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曲径通幽,以婉转委曲的传达,产生优雅流畅的美感;
2、雾敛寒江在于从艺术形式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从而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雾里看花,则通过迷离恍惚产生独特的美感,与西方美学中的朦胧美有着相似的内涵,但却略有不同,它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 谢榛谓作诗“妙在含糊”,董其昌谓作画“正如隔帘看花,意在远近之间”;恽南田曰“山水要迷离”?这些论述均意在说明,迷离微茫能产生比清晰直露更妙的美感。 中国古代有三远之说,北宋郭熙以平远、高远和深远为画之三远法。郭熙稍后的 韩拙又提出三远说:“郭氏曰:山有三远?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 韩拙眼中,迷远被视为
3、一种重要的山水境界。阔远,弥望的是无边的山色,幽远更是“微茫飘渺”,也具有迷远的审美特征。故可说,韩氏“三远”突出了迷远的地位,使中国画的朦胧处理从激发而走向理论自觉。 唐宋山水画就有很多重迷远的例子,如李思训善画云雾飘渺之态,历代名画记说他:“其画山水树石,云霞缥缈,时睹神仙之事,窅然岩岭之幽。”李成更以平远迷离 山景见长,苏辙谓其:“缥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二米(米芾、米友仁)将迷远之景推向极致,他们所创造的“云山墨戏”,就是以迷离漫漶之景为形式特色。 中国画到了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说,推崇南宗,其中二米的风格就被当做南宗画的2 代表之一。在董其昌等人看来,二米的“云山墨戏”做
4、的是一种“宇宙的游戏”,它使人能看到宇宙初开之象,在其朦胧恍惚的传达中看出鸿蒙的意味。如米友仁的潇湘图卷如同一个梦中的世界。全幅画以淡淡的水墨染出,轻云出没有无间,雾气飘渺,树木唯留恍惚的影,山只存若隐若现的轮廓。 园林艺术中也如此,园林中点点皆实景,你不能在园中起一丝云烟,也无法在山前看一片梦幻,但中国许多园林创造恰恰就是为了飘渺的云,为了迷离的雨,为那山前的暮霭,为那萧寺的岚气设计的,看看他们为园景的命名就知道他们的用意。如“浮翠阁”“远香堂”“涵碧山房”“寄啸山庄”等,景皆实,但起意皆虚,实景虚意,妙出玲珑。虚意构思使园林给人留下更丰富的想象空间。 节选自朱良志曲院风荷(中国艺术十讲)
5、1下列有关“中国含蓄美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范成大在醉落魄 ?栖乌飞绝中云:“花影吹笙,满地 淡黄月”、苏轼的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等所描绘出的朦胧迷离的景象,就具有含蓄美的特征。 B在作者看来,曲径通幽、雾敛寒江与雾里看花构成了中国含蓄美的三种形式,其中“雾里看花”与西方美学中的朦胧美同中有异,不过西方的朦胧美具有独特的哲学思想内涵。 C曲径通幽以婉转委曲为表现形式,雾敛寒江重在从艺术形式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雾里看花借助迷离恍惚而产生独特的美感,三者在表达朦胧的美感上异曲同工。 D苏州园林建造中,在有限的实景基础上,建造者从“浮翠阁”“远香堂”这样
6、的园景命名等角度使之具有 虚意,这样就在园林的虚意构思中使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得以拓展。 2下列理解或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 A选文中,谢榛、董其昌、恽南田等人,均是各自领域中的佼佼者,但对绘画艺术美得理解上,他们眼中的含蓄美具有一致性:迷离微茫比清晰直露更具美感。 B郭熙与韩拙均对绘画中“远”的画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由郭氏“三远”到韩氏“三远”的山水画法的转变,使中国画的朦胧处理从技法而走向理论自觉。 C“二米”将山水的迷远之境推向了极致,如米友仁的潇湘图卷就体现“云山墨戏” 以迷离漫漶之景为形式特色的艺术 特征,这种画风为董其昌等画家所推崇。 D李思训的绘画以善画云雾飘渺之
7、态见长,李成的绘画以平远迷离山景见长,被后世视为唐宋山水画看重迷远的例证,历代名画记与苏辙对他们的绘画成就的评价都很高。 3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诗句描述的景象与选文中作者重点描述的审美观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 分) 3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C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二)文学 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 题。 蒙娜丽莎的微笑 【俄罗斯】诺里斯塔夫 女孩说,我叫蒙娜丽莎。凯莉便笑了,有种想要接近女孩的冲动。 凯
8、莉是一名画家,去拉马拉本是看望男友,却没想到刚踏上这片土地便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傻傻地朝着你笑,但那张脸上却有很多疤痕,显然与真正的“蒙娜丽莎”扯不上半点关系。 “蒙娜丽莎,你家住在哪呀?”凯莉蹲下身子问道。可女孩却不说话了,一双眼大概是被大风刮久 了,红通通浸着泪水,勉强才吐出三个字:“杜米斯。” 杜米斯经常出现在国内各大报刊上,那是这个地区最大的一座难民营。凯莉的脑海瞬间出现一幅图画:眼前的女孩躺在一堵烂墙下,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的味道,一只苍蝇停在她的脸上,但她却一动不动。 女孩一定饿了,凯莉把包里所有的压缩饼干都拿出来,塞在对方手里,想了想,又把脖子上的围巾取下,紧紧地裹在女孩身上,然后满意
9、地点点头,看着女孩幸福的样子,忍不住当场拿出画架,刷刷几笔,一幅凯莉版蒙娜丽莎的微笑便完成了。 “这是我来拉马拉的第一幅作品。”凯莉在男友面前炫耀,但男友却 不置可否,不断叮嘱她要小心,拉马拉城的小孩比大人更危险。凯莉认真地点点头,毕竟男友是真正为自己着想的人。但第二天,凯莉便改变了看法,因为在比瑞德街头,她再次看到了蒙娜丽莎,她捧着那条围巾,就像捧着圣物一样,看到凯莉便奔过来说:“真主保佑你。”接着便把围巾交还给凯莉。 蒙娜丽莎很丑,但却是一个特别的女孩,望着前面飞奔的背影,凯莉再次陷入沉思,第二幅微笑图瞬间在脑海里成形。这就是收获,一个画家最想要的便是这种灵感。她就地创作,完成以后,随手把
10、围巾套在脖子上,却突然觉得脖颈一阵刺痛。 4 被一滴鲜血染红了的围巾里, 竟然包裹着一个尖利的铜钉。太可恶了,早就在报纸上看过报道,艾滋病患者为了报复这个世界,常常把沾满自己血液的钉子放在路边的凳子上,很多行人都平白无辜受害。没想到这样的悲剧竟然降临到自己头上,而且对方还以怨报德,太可恨了。 这世界疯了,连小孩都干这种勾当。凯莉气愤地说:“不就是杜米斯吗?我偏偏就是要过去把她找出来,蒙娜丽莎,没想到连微笑都是假的。” 杜米斯的管理者是个英国人,名叫普雷第,听了凯莉的投诉后,先是一阵惊愕,接着便对身边的人说,把蒙娜丽莎叫过来,太不像话了。 可是,蒙娜丽莎没有来,有人向普雷第报告,蒙 娜丽莎宁愿不
11、吃饭,死死抓着宿营广场的栏杆不肯过来,手都快抓断了。凯莉彻底被激怒了,她对普雷第说,既然她不愿来,我就过去,倒要看看,小小年纪到底是受谁指使干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在广场,当凯莉站在蒙娜丽莎面前,结果却并没有按着原来的计划走下去,蒙娜丽莎显然刚刚垂死地挣扎过,脸上毫无血色,但看到凯莉,却一下子兴奋起来:“求你,以真主的名义,请您亲手把那颗铜钉交给我吧!”到了这个时候,她还在提要求,凯莉带着愤慨与不屑,问:“凭什么?” 接下来,凯莉简直无法理解,蒙娜丽莎竟然弱弱地说:“我想有个妈妈。”还好,有普雷第 在,这位谙熟拉马拉文化的慈善服务者解释,在这个地区,铜钉代表母爱,你把铜钉交到她手里,就代表着你对
12、她女儿一般的爱。接着,普雷第还指着铜钉上面的字母“ M”说,看,这就是证明。 蒙娜丽莎所做的一切,当然不是为了真的要凯莉做母亲,而是想让杜米斯难民营的其他孩子看到凯莉送她铜钉的情景,哪怕这一切都是假的,因为这些年来,大多数孩子都被远方来的白人资助甚至收养了,但蒙娜丽莎却因太丑而变得愈发孤单。 她太需要我们的爱了,凯莉拿着手里的第三幅画对男友说:“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抵不过她的真情。”我以真主的名义发誓。 4. 下 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当凯莉听说女孩叫蒙娜丽莎时,她笑了,但这笑中并没有嘲笑和鄙夷,表达的是善意和亲切,这使女孩对她很信任。 B. 女孩
13、之所以给自己起名叫蒙娜丽莎,是因为她的脸上有很多伤痕,但她想让自己像 蒙娜丽莎一样漂亮,表现了她对美的追求。 C. 文章第段插叙报纸上的相关报道,目的在于说明当时凯莉的愤怒,为下文揭示真相作5 铺垫,同时与下文的真相形成对比。 D. 小说中写到蒙娜丽莎将图钉放到凯莉的围巾里,想借此引起凯莉的注意。蒙娜丽莎这样做只是想在孩子们面前夸 耀自己。 5. 凯莉对蒙娜丽莎的态度前后有哪些变化?小说描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作用?( 5 分) 6. 小说以“蒙娜丽莎的微笑”为题,含蓄蕴藉,请简要分析。( 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912 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