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8232878 上传时间:2025-01-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名篇品读一:寇准求教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选自宋史寇准传)注张咏:北宋太宗、真宗两朝的名臣。严:尊敬。具:备办,准备。待:接待。霍光传:出自汉书。霍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同父异母之弟。微言大义寇准是“奇材”,但他当了宰相后仍虚心求教,值得称颂。谦逊好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当别人给我们指出问题

2、之所在时,千万不能文过饰非,应虚心学习,及时改正。【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闻准人相( )(2)及准出陕( )(3)咏徐曰( )(4)准莫谕其意(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断两处)咏 适 自 成 都 罢 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2)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 4.从文中可以看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言方舟“将”的释义将要。如本文中“咏将去,准送之郊”。扶持,扶助。如木兰诗中“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将领。如陈涉世家中“项燕为楚将”。领兵。如陈涉世家中“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取,拿。如赤壁中“自将

3、磨洗认前朝”国学广角不学无术“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能力。出自汉书霍光金日殚传赞。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此书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亡(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学经学,没有著作,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名篇品读二:王冕夜读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

4、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选自元史王冕传)注诸暨(j):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陇:通“垄”,田埂。蹊田:践踏田地。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执策:拿着书。“策”,通“册”。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通“披”,穿。微言大义王冕的成功,诠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内涵。文章告诉我们:王冕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我们学习也应好学不倦、专心致志。【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

5、中加点的词,(1)父命牧牛陇上( )(2)亡其牛( )(3)或牵牛来责蹊田( )(4)门人事冕如事性(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4.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文言方舟“或”的释义代词,代人或代事物。如本文中“或牵牛来责蹊田”。有时。如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或者,也许。如岳阳楼记中“或异二者之为”。国学

6、广角王冕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尤攻墨梅。他画的梅简练洒脱,别具一格。有墨梅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名篇品读三:刘羽冲读书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好讲古制,实迂阔不可行。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注迂阔:迂腐。说:劝说

7、。沟洫:沟渠。恒:常常,经常。微言大义刘羽冲读书的故事启发我们:读书不要读死书,也不要死读书,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要不断总结,学会融会贯通和创新。【一试身手】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自谓可将十万(率领,带领)B.会有土寇(聚集,会合)C.人几为鱼(几乎)D.沟洫甫成(刚刚)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 (2)恒独步庭院,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 3.结合文中刘羽冲的治学态度,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文言方舟“会”的释义恰巧,适逢。如本文中“会有土寇”;又如口技中“会宾客大宴”。应当。如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

8、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领悟,理解。如五柳先生传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聚集,会合。如陈涉世家中“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将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国学广角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清代纪昀编写成的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花妖狐精、鬼怪神异故事,间杂考辨。对宋儒之苛察,有所讽刺。阅微草堂笔记在清代大量的笔记小说中独树一帜,成为唯一能够与聊斋志异相媲美的作品,人们把这两部作品誉为清代笔记小说中的“双璧”。名篇品读四:读书之法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看者,如尔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

9、是也。读者,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诸经,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慎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字者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看书如子夏之“日知所亡”相近,读书与“无忘所能”相近,二者不可偏废。(选自曾国藩家书告纪泽书)注密咏恬吟:形容读书时静下心来,默默地吟诵,细心体会其中含义。密,静寂,默默地。恬,安静。日知所亡: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日知其所亡(w),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

10、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微言大义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谈到了什么是看书,什么是读书,认为两者不可或缺。我们应根据书的不同,选择“看”还是“读”。【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读书则在家慎守( )(2)二者不可偏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2)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土宇者也。 3.根据文章内容写出“看书”“读书”中“看”和“读”的具体意思。 4.“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5. 文中画线句

11、从诗文两方面列举了多位文学名家,请你分别写出其中一位的姓名及作品名。(1) “李杜韩苏之诗”,如 的 。(2)“韩欧曾王之文”,如 的 。文言方舟“类”的释义类别。如本文中“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是也”。像。如核舟记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道理。如公输中“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国学广角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权威的典籍,它们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和中华文明的精神基础,同时也是先秦历史

12、、文化、思想的记录和总结。名篇品读五:李生论善学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还(xun):通“旋”,转身。冀:希望。迨:至,

13、到。微言大义这是一篇讨论如何进行有效学习的文章,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贵在善于思考。最忌讳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我们应趁现在改正自己的缺点,否则等年纪大了,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一试身手】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尊君在不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李生故寻王生”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B.故渔者歌曰C.故时有物外之趣D.桓侯故使人问之3.翻译下列句子。(1)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 (2)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

14、”?(用原文回答) 文言方舟“谢”的释义认错,道歉,谢罪。如本文中“王生惊觉,谢曰”。告,问。如陌上桑中“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衰退,凋落,死亡。如芙蕖中“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国学广角座右铭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如文中王生把李生的话当作座右铭,再如中国现代杰出画家徐悲鸿的座右铭是“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名篇品读六:徐伯珍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

15、张淹并加礼辟,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摘出尚书滞义,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宅南九里有高山,班固谓之九岩山,后汉龙丘苌隐处也。二年,伯珍移居之。门前生梓树,一年便合抱。家甚贫窭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建武四年,卒,年八十四。受业生凡千余人。(选自南史卷七十六,有删节)注琅琊王县生、吴郡张淹:与下文的“吴郡顾欢”都是地名人名。辟:征召(为官)。龙丘苌(chng):人名窭(j):贫穷。微言大义陈伯珍面对山洪,毫无惧色,诵书不辍。徐伯珍勤奋读书的精神令我们赞叹不已,同时也启发我们: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刻苦读书。【一试身手】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断两处

16、)家甚贫塞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时人呼为四皓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伯珍少孤贫( )(2)学书无纸( )(3)山水暴出( )(4)建武四年,卒(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 4.这篇短文给了你哪些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文言方舟“并”的释义都。如本文中“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一起,一并。如陈涉世家中“并杀两尉”;狼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且。如观潮中“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国学广角古代官员升迁贬谪用语辟:由中央官署征聘并向上举荐,任以官职。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拔:提拔,选

17、拔。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左迁:降职。黜:罢免官职。名篇品读七:杨时好学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灏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颗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杨时传)注南剑:州名。今属福建省。翕然:一致的样子。赴告:报丧。赴,通“讣”微言大义杨时少年时,聪颖好学,善诗文,人称“神童”。这段文字不仅赞扬了杨时

18、勤奋好学的精神,还歌颂了他尊重老师的优秀品格。【一试身手】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能属文( )(2)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益慕圣贤之道C.颐既觉 既加冠D.而以书赴告同学者 足肤皲裂而不知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4.“吾道南矣是思想家程颢望着学生杨时远去的背影时所说的话。当时程颗说这句话时应该是怎样的心情?并举例说明程颢有如此心情的原因。 文言方舟“属”的释义撰写。如本文中“幼颖异,能属文”。通“嘱”,委

19、托,交付。如岳阳楼记中“属予作文以记之”类。如桃花源记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似。如核舟记中“神情与苏、黄不属”。国学广角程门立雪宋代杨时和游酢在下雪天拜谒著名学者程颐,程颐瞑目而坐,二人不敢惊动,在门外站立等待。程颐醒来,门前积雪已经一尺深了。后来用“程门立雪”形容尊师重道,恭敬求教。专题:读书治学参考答案:一、寇准求教1.(1)听说。 (2)等到。 (3)缓慢,慢慢地。 (4)明白。2.咏/适自成都/罢还3.(1)寇公是位奇才,可惜学问不够啊。(2)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4.寇准是一个宽容大度、谦虚谨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有自知之明的人。参考

20、译文起初,张咏在成都时,听说寇准升为宰相,便)对他的幕僚们说:“寇公是位奇才,可惜学问不够啊。”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便在厅堂内张挂帷帐,打扫得清洁严整,准备酒食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开,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话要教导我吗?”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到府中取出霍光传读起来,当读到“不学无术”这几个字时(恍然大悟),笑着说:“这是张公要对我说的啊。”二、王冕夜读1.(1)放牧。(2)自己(他)的。(3)责怪。(4)对待。2.解析C 项中的“以”和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动作,可翻译为“来”。A项中的“以”和“为”组合在

21、一起,是“认为”的意思;B项中的“以”是介词“把”的意思;D项中的“以”是介词“用”的意思。3.(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借着(佛像前的)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2)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闻的儒生。4.解析第一段,开头至“曷不听其所为”写的是第一件事,写王冕在田埂上放牛时溜进学舍听学生们读书,概括时要抓住核心词“放牛”“听读书”;从“冕因去”至段末为第二件事,写王冕坐在佛像膝上伴长明灯夜读,概括时要抓住核心词“佛像膝上”“夜读”。答案写了王冕在田埂上放牛时溜进学舍听读书以及坐在佛像膝上伴

22、长明灯夜读两件事。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溜进学堂,听学生们读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下来。傍晚回家,(王冕)丢失了牛。有人牵着丢失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很生气,打了他一顿。不久后(他又)恢复老样子。(他的)母亲说:“这孩子痴迷读书到了这种地步,为什么不由着他呢?”王冕因此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借着(佛像前的)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大多是泥塑的,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

23、虽)是小孩儿,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闻的儒生。韩性死后(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就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来赡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回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拉着母亲的车,自己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路两旁讥笑(他),王冕自己也笑。三、刘羽冲读书1.解析B “会”应解释为“恰巧,适逢”2.(1)恰巧(这时)有地方土匪(作乱),刘羽冲便(自己)训练了一队乡兵与他们战斗,(结果)全军溃败覆灭,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2)(刘羽冲)常常独自在庭院里漫步

24、,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3.刘羽冲盲从典籍,泥古不化,落得可悲的下场,我们要引以为戒,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参考译文刘羽冲是沧州人,性格孤僻,喜欢讲古制,实际上迂腐不切实际,根本行不通。(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左右,(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巧(这时)有地方土匪(作乱),刘羽冲便(自己)训练了一队乡兵与他们战斗,(结果)全军溃败覆灭,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伏案读了一年左右,(又)自称可以把千里(贫瘠的土地)改造成良田。(他)画了图依次劝说州官。州官也喜欢多事,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洪水大量涌来,顺着渠

25、道灌入村庄,村里人差点儿成为(水里的)鱼。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刘羽冲)常常独自在庭院里漫步,摇着头自言自语:“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像这样每天说上千百遍,只有这几个字。不久,便得病死了。四、读书之法1.(1)小心谨慎,慎重。(2)荒废。2.(1)读书的方法(中),“阅读”“朗读”“抄写”“作文”这四种方法,每天都缺一不可。(2)用战争来打比方,看书就是攻城略地,开拓疆土。3.【解析】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所谓看,就是博览群书,年年所读各不同。所谓读,首先要根据作者与文体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李白、杜甫等的诗如果不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概,韩愈、欧阳修等的文章,如果不反复斟酌,很难

26、领会其中深远的韵味。答案看:阅读。读:朗诵。4.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作用:强调应针对不同的作品使用相应的读书方法,这样才能领略不同作品的妙处。5.(1)示例:李白 将进酒(2)示例:欧阳修 醉翁亭记参考译文读书的方法(中),“阅读”“朗读”“抄写”“作文”这四种方法,每天都缺一不可。所谓看,就是像你去年看史记、汉书、韩文和近思录,今年看周易折中之类。所谓读,就是像“四书”诗书易经左传等经典,昭明文选,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的诗,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人的文章,不高声朗诵,很难领略其中雄伟的气概;不反复吟咏,很难领会其中深远的韵味。用有钱人家贮备米来打比方,看书就是在外贸易,可获三倍之利

27、;读书就是在家慎守家财,轻易不去花费。用战争来打比方,看书就是攻城略地,开拓疆土;读书就是深挖沟、筑坚垒,得到土地以后能守住。看书与子夏的“日知所亡”相近,读书则与“无忘所能”相近,两者不可偏废。五、 李生论善学1. 解析B A、C、D三项中的加点词与题目中的“亡”均为通假字。A 项,“说”通“悦”,高兴;C项,“志”通“识”,记住;D项,“不”通“否”,和肯定词对用时,表否定。2. 解析D 例句和D项中的“故”的意思相同,都解释为“特意”。A项中“故”的意思是“旧的,原来的”;B、C两项中“故”的意思都是“所以”。3. (1)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好的东西遵

28、从,希望听到真理啊。(2)学习最大的忌讳,莫过于自我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4.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但是没有掌握合适的办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了,说:“只要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讲的知识,却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借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恼怒,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好的东西遵从,希望听到真理

29、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去,几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最大的忌讳,莫过于自我满足,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到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六、徐伯珍1.解析划分节奏时先用现代汉语翻译这个句子,弄句子的意思,然后按现代汉语的结构划分。这个句子说了三层意思,一是徐伯珍家境贫寒,二是他们兄弟四人的情况,三是当时的人对他们的评价。按照这个意思去划分即可。答案家甚贫赛/兄弟四人皆白首相对

30、/时人呼为四皓2.(1)小时候。 (2)写字(书法)。(3)突然。 (4)去世。3.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4.示例:不为名利等外物所惑,坚持自己的选择:只有勒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人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学识修养,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答出两点即可)【参考译文徐伯珍,字文楚,是东阳太末人。徐伯珍小时候丧父家境贫困,学习写字没有纸,经常在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习写字。山洪突然暴发,淹没了房屋,村里邻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经过十年,徐伯珍)对经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游学的人大多跟随他。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以礼征召(他为官)

31、,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引退,这样做共有十二次。吴郡人顾欢挑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很有条理,儒学之士对他极为敬仰。(他的)房屋南边九里处有座高山,班固称之为九岩山,是后汉龙丘苌隐居的地方。两年后,徐伯珍移居这里。(他家)门前长着一棵梓树,一年便很粗壮,须两人合抱。(徐伯珍)家境很贫困,兄弟四人都白首相对,时人称之为四皓”。建武四年,(徐伯珍)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接受(他)教诲的人共有一千余人。七、杨时好学1.(1)撰写(写作)。 (2)书信。2.解析C C项,两个“既”都是“已经”的意思。A项,第一个“于”是“在”的意思,第二个“于”是“向”的意思。B项,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

32、个“之”是结构助词,意思是“的”。D项,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意思是“却”。3.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偶然坐着睡着了,杨时与游酢在一旁站着不离开,程颐醒后,(发现)门外的雪已积有一尺深了。4.程颢的心情:对自己的思想能薪火相传的欣慰。原因:杨时的求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相得甚欢”)。参考译文杨时,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人。幼年时(就)特别聪明,能写文章,年岁稍大,就潜心攻读经书史籍。熙宁九年(1076)(杨时)考中进士。当时正当熙宁末年到元丰初年,河南府程滪与弟弟程颐讲授一时中断的孔、孟之学,黄河与洛河一带的读书人都集结在那里拜他们为师。杨时被选调官职却不赴任,以学生拜见老师的礼仪在颖昌府拜见程颢,师生相处得很融洽。(杨时)回家,程目送他离开时说:“我的学说思想现在向南传播了。”四年以后,程去世,杨时听到这个消息,供设了灵位,在内堂哀悼,并用书信向同学报丧。到这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杨时大概已有四十岁了。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偶然坐着睡着了,杨时与游酢在一旁站着不离开,程颐醒后,(发现)门外的雪已积有一尺深了。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中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读书治学 课外文言文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