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7 届建瓯市高三下学期语文试题 第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本质特征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这种凝聚力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生存斗争,繁衍生息 ,在创造灿烂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积累凝聚而成的。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 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刚健奋发的民族气派 ,“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 的民族气节,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高尚抱负 ,“ 为人民利益而死,
2、重于泰山 ” 的高贵品德 ,兼容宽厚、世界大同的恢宏气度 ? 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 ,是哺育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经久不衰、发扬光大的根底所在。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 “ 合力 ” 是多向的、合一的 ,大体说来可分为纵向力和横向力两种。纵向力是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凝聚力 ,有大一统的社会结构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精华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中华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的自立、 自强六个方面。横向力是纵向力这一纵向系统的积淀 ,表现为某种剖面的横向结构;这种剖面横向结构由中华
3、民族领导核心内部的内聚力、核心对核外群体个体的吸引力、核外群体个体对核心的向心力、核外群体个体之间的亲和力、中华民族的总体协合力五项力构成。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历史的产物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或历史存在 ,它具有历史性。与此同时 ,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凝聚力又都离不开该时代的特定现实 ,离不开该时代的时代背景。它在历史中形成 ,却要在特定的时代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并且体现该时代的时代精神 ,因此 ,它又具有时代性。历史性与时代性在中华 民族凝聚力中得到了紧密的统一。 中华民族凝聚力作为连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力量 ,是一种传统。既然是一种传统 ,它就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这种稳定性和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两个
4、方面:其一,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结构不改变的同时 ,内容中会有新的成分增加 ,如当代就增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容;其二,中华民族凝聚力不可能消逝 ,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度会发生变化 ,可能增2 强,也可能减弱 ,这与传统文化是否被重视有关。极力宣扬民族虚无主义 ,削弱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久而久之会导致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减弱 ,相反 ,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就会致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群体 ,就是这个巨大群体形成了凝聚力。中华民族这个范畴下面又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群体 ,它们都有自己的群体性凝聚力 ,当然还有个体性凝聚力。中华民族凝聚力包含或大或小
5、的群体性 ,也包含个体性 ,不能狭隘地取其一 ,而群体性和个体性凝聚力之间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 ,这种关系就如同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这中间的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 ,必须通过个体来体现;它既是一种外在性实体,又是一种内在性灵魂;既是一种普遍性存在 ,又是一种共体性存在。 (节选自当代中国凝聚 力大典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 “ 中华民族凝聚力 ” 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是团结、维系和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力量 ,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流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 B. 它作为一种 “ 合力 ”, 存在多向、合一的特征;作为一种力量 ,它连通过去、
6、现实和未来 ,具有稳定性和变化性。 C. 它不可能消逝 ,但强度既可能增强 ,也可能减弱 ,通过重视、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传统就可以使之增强。 D. 它必须通过个体来体现,既是一种外在性实体、一种普遍性的存在 ,又是一种内在性 灵魂、一种具体性存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国各族人民经过漫长的生存斗争 ,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过程中积累沉淀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B. 中华民族凝聚力内容丰富,包含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民族自信心、自尊心 ,爱国主义等在内的横向力,是其构成内容之一。 C. 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当代增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容 ,
7、而其结构没有改 变,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稳定性和变化性。 D. 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巨大群体形成了凝聚力 ,在这之下 ,又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群体, 它们再形成较小一些的群体性凝聚力。 3.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3 等是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B. 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的横向力是纵向力这一纵向系统的积淀 ,表现为某种剖面的横向结构,因此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纵向力更为重要。 C. 任何一个时代的民族凝聚力都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特定现实、时代背景 ,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是这样 ,必然
8、具有它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D. 中华民族凝聚力中群体性和个体性相互联系、对 立统一 ,关系就如同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 ,此两者具有辩证的联系特性。 【答案】 1. D 2. B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重要概念能力 。 D 项,偷换概念。选项中 “ 它 ” 指中华民族凝聚力,原文指 “ 它既是一种外在性实体,又是一种内在性灵魂;既是一种普遍性存在 ,又是一仲共体性存在。 ” 陈述的是 “ 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 ” 。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
9、,二看选项所答 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 项, “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爱国主义等 ” ,属于 “ 纵向力 ” 而不是 “ 横向力 ” 。 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如本题 B 项 , “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爱国主义等 ” ,属于 “ 纵向力 ” 而不是 “ 横向 力 ” 。
10、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 项,强加因果。 “ 因此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纵向力更为重要 ” ,原文无此信息。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昨天,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简称 “ 中制协 ” )授权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首次明确将美人私房菜收视不佳归结为 “ 制作方没有购买收视数据,结果这个一直在全国排名4 前 5 的优质播出平台,一夜间掉到了第 22 名 ” ,并借势声讨 “ 收视
11、率俨然成为评价中国电视剧优劣的唯一标准。收视高不论真假就可以领奖杯、拿奖金,获得高收益、高赞誉;否则便一败涂地。 ” 这份声明痛揭收视率造假黑手并未止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了 “ 黑产业链 ” 各个环节都是 “ 共谋 ” 的事实。据调查,目前购买收视率的价格已攀升至每集 30 万至 50 万元人民币。以全国排行前 20 家卫视频道每年播出 13000 集电视剧计,全年有 40 多亿人民币被这股黑势力非法窃取。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二: 近日,中制协发表声明表示 ,针对我国电视剧市场上购买、播出电视剧业务中存在的收视率造假现象,将坚决打击造假行为,努力打造电
12、视剧播出新环境。 收视率调查原本是为广告商向电视台投放广告服务的,并非电视节目优劣的评价标准。但是在我国,一些电视台广告部为争夺广告资源,开始收视率造假行为,之后愈演愈烈。 (节选自 2016 年 12 月 19 日人民日报 海外版) 材料三: 电视剧收视率作假现象由来已久,主管部门多次开会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但收效甚微,该现象依然呈不断蔓延之势。 本着 “ 打铁先要自身硬 ” 的原则,中制协在关于坚决抵制收视率作假的自律承诺书 中说:今后凡我会会员单位参与收视率作假,一经查实立即列入企业信用黑名单,通报全行业。情节严重者依据协会章程给予开除会籍处分,并报告政府主管部门,建议取消其电视剧经营制作
13、资质。承诺书要求全体会员坚决与收视率作假现象作斗争,有责任向法务委员会提供线索和证据,全力配合调查。与会的会员单位均表示响应协会倡导,并在这份承诺书上签了字。 中制协会长尤小刚表示, “ 我们也同时希望,国家尽快建立收视率调查的大数据系统,采用统一的、合理的、有效的收视率调查方式,让中国电视剧制作者能一门心思地提高电视剧的质量,真正让电视剧凭质 量说话! ” (节选自 2017 年 1 月 4 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收视率仅仅是一项效果指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多少人看了某节目或频道、看了多长时间等情况。然而,除节目本身因素外,收视率还受时段、编排等因素的影响,仅凭收视率高5 低无法判断节目质量优劣。况且,观众的观看感受多样复杂,收视率的冰冷数字无法判断观众是 “ 身心愉悦 ” 还是 “ 边看边骂 ” 。其实,业界对收视率能否真实可信地反映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收视情况的质疑由来已久。收视率造假一事只是再次提醒我们,不应将收视率当成判定电视台和电视节目优劣的唯一标准,业界亟须出台更专业 、科学的电视评价体系,引入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在收视统计领域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更多的收视统计机构加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维护客观公正的收视评价体系,建设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 收视率造假的问题关键不只在收视率这个衡量标准本身,还在于电视从业者的态度。电视行业片面追求收视率的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