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选精选 班主任经验经验交流: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经验经验交流:浅谈小学一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所谓习惯,是由于长时间的经验或重复在后天养成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不易 改变的行为倾向。它也是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良好行为习惯的 养成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为 习惯的保证下,学生才能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最终 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只要抓住契机,一定会促使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言传身教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
2、 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 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 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 一个亲昵的动作, 一个微笑, 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一) 、语言引导 孩子是一张白纸,他们天真无邪,不管做什么都以长者马首是瞻。特别是一 年级的学生, 他们对教师的崇拜几近神圣和完美。 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待和依赖, 往往是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 。我们要规范 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
3、“模仿” 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的内在和外显的教 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使用文明用语,都要注意语言的 感染力、亲和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如:教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在日常生活 工作中,教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 教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 (二)行为示范 很多时候,教师就像是一面镜子,是学生对照自己行为的参照,而小学生与 班主任朝夕相处,镜子效应就更容易形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 当地
4、面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教室桌凳歪斜时,我总是整理齐,讲桌不整洁 时,我总是清理干净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 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教室的卫生工具摆放不整齐时,总有学生去摆放好,教室地 面有纸,学生会马上捡起,而且他们还学会开窗、开门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 才是不打扰别人 。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 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 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 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 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二、表扬鼓励 任何规范和要求都仅仅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外因,激发、培养学
5、生进行自我教育、 集体教育才是根本。 低年级的孩子最崇拜老师, 期望当小老师, 小干部,因此,老师要给孩子创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机会。建立值日班长制,检查 卫生。既培养了责任心,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能激发低 年级儿童的进取心。这样的鼓励不止是来自教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班内 可开展了为自己评奖活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 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 引力。 提高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使常规要求落实每一位学生的行动中去。 三、适当处罚,负强化学生行为 在教育中学生犯错,给适当处罚教育。适当处罚教育不是讽刺挖苦,不是体 罚,不以侮辱学生人格,伤害学生和“治”学生为目的。它以尊重和关爱为基础,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 尊重学生情感, 经过可行的教育本领促使学生吸取教训,更好地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树立一种责任感、一种自信、一种健康的心理。 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 要努力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