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苏轼读苏轼 悟人生悟人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缥缈孤鸿苏轼:缥缈孤鸿 我们大多都知道苏轼的这样一句名言: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东坡先生果然平等而爱人。我想,“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是一种极高境 界,表明他已超越了动辄从道德角度对人下判断的中国知识传统,他对人的人生选 择有了更多的宽容与同情。 但我们还要知道东坡先生的另一面:好骂。这被他的同代人作为他文章的缺点 提出来的特点,则正是东坡先生脾气的活写真。他说他眼中无一个不好人,但并不 表明他没有是非观念,更不表明在他眼里这世界一切都是可爱的。不,不可爱的人
2、与不可爱的事到处都有。我等俗人碰到了,往往隐忍不发,甚至一些人还把这鼓吹 为修养。大家视东坡先生的修养如何?但他一遇到这类事便会骂,他生性不耐烦, 我觉得“不耐烦”是人性纯洁的标志之一。他说他碰到不喜欢的人与事,就“如蝇 在食,吐之乃已”。反过来想,能把蝇自吞下肚去的,大概不是修养高,而正可能 是人恶心。我有一个自以为是的观点:伟大的作家一定具备看似矛盾的两点:一是 他须具有慈悲心肠,有广博的怜悯与推己及人的宽容;二是他又须具有嫉恶如仇、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无畏精神。庄周先生不正是这样的人?孟轲先生不正是这样 的人?鲁迅先生不正是这样的人?东坡先生也具有这类品质。 当然,这后一点往往给作家带
3、来很多的麻烦。但人生在世,以一己个幸存在于 广大的世间,岂能没有麻烦?岂能没有与他人及社会的冲突?恰恰相反,人格越伟 大,这种冲突越激烈,麻烦也就越大。当东坡先生一再写诗,对他所见所闻的王安 石新法流弊进行批评时, 御史台的小官僚们便有了莫大的 “道德义愤” 作为臣子, 怎么能谤讪圣上?舒亶在上给皇帝的表状中诘问道:“轼之所为忍出于此,其能知 有君臣之义乎?”所以他“不胜忠愤恳切之至”地要求神宗“付轼有司,论如大不 恭,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南宋朋九万乌台诗案)。于是,皇帝派人赶 往湖州,革去刚刚到湖州上任的苏轼的官职,押回京师审问。这就是有名的“乌台 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代称)。 苏
4、轼从元丰二年(1709)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八月十八日被送进监狱,到十二 月二十九日,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限制居住,不得擅离,并且无权签署公文。第 二天,也就是除夕这一天,出狱。再一日,即元丰三年(1080)新春初一,前往黄 州。苏轼一生中政治上最黑暗的岁月到来了,但他文学上最辉煌的时刻恰在此时此 地开始。 刚到黄州时,他没有住处,便暂时寓居在定惠院,写下了名篇卜算子黄州定 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幽人是谁?作者?孤鸿?“影”是什么影?是“孤鸿”之影?抑或“孤鸿”本 来即是“幽人”之影?关于本篇的主
5、旨,说法很多,其实,不过是东坡先生“自写 在黄州之寂寞” (黄蓼园蓼园词选)。你看他写的意象,月为缺月,桐为疏桐, 这世界就这样稀疏、零落、残缺。人为幽人,鸿为孤鸿,一分伶仃,十分孤傲,是 世界抛弃了他,还是他自绝于世界?“幽人”已寂寞,却又“独往来”,蹑手蹑脚, 怕惊动世界,还是怕惊醒自己的寂寞?幽人独往来,却又“谁见”,躲躲闪闪,是 无颜见世界还是不忍见世界?已然安静,却又“惊起”,是幽人惊了世界,还是世 界惊了幽人?惊起却回头,这一回头,是对这世界回眸一笑,告知世界“我欲乘风 归去”,还是在疑惑“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到底有留恋啊,可这份缠绵却 又“有恨无人省”,哪怕我们舍不得这世界
6、,这世界又何曾是我们的巢穴?哪怕我 们愿意栖止在这个世界,可这世界之枝,是“寒”的,是让人“心寒”的。我们不 肯栖,却又在不肯栖之前,已是“拣尽寒枝”,且还要“拣”下去。可见我们的缠 绵,可见我们的不舍,可见我们的耐心,又可见我们多么寒心。 再看他的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一诗: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清诗独吟还自和,白酒已尽谁能借。不辞青春忽忽过,但恐欢意年年谢。 自知醉耳爱松风,会拣霜林结茅舍。浮浮大甑长炊玉,溜溜小槽如压蔗。 饮中真味老更浓,醉里狂言醒可怕。但当谢客对妻子,倒冠落佩从嘲
7、骂。 这一次他是明确地告诉我们他自己就是“幽人”了。这幽人在夜半三更时幽幽 地走出屋子,来追逐清风,沐浴月辉,让灵魂从桎梏中出来放放风。此刻,他看到 的世界一片宁静,这万籁俱寂的夜的世界,是属于他一个人的。这世界仍是那么丰 富,有诗意,但他的心境,却已被破坏他不无后悔地想起自己醉中的失态,以 及妻子的嘲骂。 他那“可怕”的醉里狂言是什么?大约总是“骂人”吧。他从“乌台诗案”一 出来,他的弟弟苏辙就暗示他从此以后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但他真是无可救药。苏 轼之可爱,不仅在于他境界高,还在于他从不作“高人”姿态。这种真实、真醇, 是他的天性,也可能是从陶渊明那里悟来的。 初到黄州的苏轼,一如初到永州的
8、柳宗元,还没有和贬谪之地建立感情,作为 流放地,这黄州是他苦难与失败的象征,是人生黑暗的象征。看他的寓居定惠院 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一诗: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
9、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大约在他的想象中,他也如同一株名花,为幽独地遗落“陋邦”而苦,此诗境 界未必高,但情怀真实。 后得故人马正卿帮助,“为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这片地位 在黄州城东,故名“东坡”,他为之作东坡八首。他是陶渊明之后亲执耒锸的 诗人。“东坡”的别号,亦由此来。实际上,在中国民间,“苏东坡”比“苏轼” 更为知名。这是元丰四年(1081)的事。 “东坡”自此便成苏轼在黄州生存之依靠,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他不 仅自己在上面劳动,甚至弄得“垦辟之劳,筋力殆尽”,而且闲暇时,还在上面徜 徉,躺在上面看云卷云舒,农人会提醒他不要睡得太沉,以免牛羊踩着他。看他的 临江仙:
10、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 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他在东坡与人饮酒,醉醺醺地在月下回到家门口,却又在敲门不应之下,回转 身来,静听江水之声。这事件的小小转折,使他没能进屋睡觉,而是在月色、江声 以及人的鼾声中静观世界,并了悟“此身”的荒谬。我们当感谢这个贪睡的家童, 是他促成了这首词的诞生。 同年的三月七日, 苏轼与朋友们去沙湖, 归途中遇雨, 而雨具却被先行者带走, 一时大家都很狼狈。但只有他不以为意:人生的大风大浪都经历过,这点风雨算什 么呢?看他为此写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 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可以从中读出苏东坡对人生中碰到的无聊倾轧的轻蔑,可以从中读出他的 傲慢与坦荡,当然还有自信既是道德上的自信,也是智力上的自信。这种“吟 啸且徐行”的人生太高贵,太优越了,李定、舒亶等一帮小人对他无端加之的种种 打击与碾压,不仅不能使他气馁与不安,倒更使他坚定与宁静。人生固有“萧瑟” “狼狈”之时,但是当我们的心灵足够坚定与超脱,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苏 轼的这种心态当然是自足的,自涉的,但同时也是他涉的,因为这简直是视对方如 无物,这是无以复加的轻蔑:轻蔑对手,轻蔑人生的
12、一切挫折,甚至轻蔑命运 我自有我的坚定。 后来,章惇就是从苏轼的从容里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的轻蔑,从而被激怒,再把 苏轼从惠州贬到海南以泄愤。 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一场赤壁夜游,前赤壁赋诞生。如果 说,“赋”这种文学形式,自枚乘、司马相如以来便带有一种原罪的话,那么,只 要有一篇赤壁赋,就可赎尽一切罪愆。有了赤壁赋,谁还能说“赋”这种 形式不能与诗、词、曲及散文、传奇并肩而立,自立于文学之林? 这是诗情、画意、哲学水乳交融的美文,在 1082 年的农历七月十六日夜,大自 然奉献出清风、明月、流水,而苏轼则参之以万端感怀与智慧。他无比的寂寞、失 意与被遗忘的恐惧都在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13、。全文由乐到乐极生悲,再到“喜”, 是他几年来内心世界矛盾斗争而终至于平静又不平静的缩影。是的,这是一篇心灵 之文,是心灵的外化。 开头一节写赤壁夜游,天上一轮,地下万顷,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小舟而凌茫茫万顷,又如神如 仙,如醉如痴。这一切让他飘飘欲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这一歌,便 是乐极生悲的楔子。“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一切让他迷恋,可他仍 在眺望远方,他的心在那“天一方”的“美人”能救他出此禁锢之地的神宗皇 帝身上。所以,我们说,他的心灵,是平静的,又是不平静的。东坡的麦苗青 郁,可以娱心悦意,却不能让他心满意足
14、。他还缺少成就感,还缺少事业。在赤壁, 在这一曾经“一时多少豪杰”的地方,在这一成就英雄与事业的地方,对比前人的 辉煌与煊赫,遭受严重挫折的他不免顾影自怜,心理失衡。最终引出有名的“水月 之辩”,在哲学的安慰下,重新得到心灵的平静。 大约也写于此时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了同样的主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对比手法的精彩运用是此词的中要特点,可以说,对比在此词中不仅是
15、一种修 辞手法,而且还是谋篇布局的关键。具体来说对比在此词中表现为三个方面: 就人物言,是古今人物对比:古代的周瑜少年得志,功业盖世,而今日的自己 老来荒唐,一事无成。 就赤壁言,是古赤壁与今赤壁的对比:当初(赤壁大战时)的赤壁是英雄云集, 天下注目,而今日的赤壁则是唯“我”独在,被人遗忘。 即便是“游”,也是身游与神游的对比:对今赤壁,是身游,一切寓之于目。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浪花千叠,大江滔滔,是以景物取胜,但景中自然含有六朝 旧事随流水,唯有青山如壁的感慨。而对古赤壁,当然是“神游”,作者一边以目 观今赤壁之风光,一边遥想当年英雄,那些已被时光淘尽的英雄人物,尽在怀想中 复活。 在这些
16、对比中, 比出了人生感慨, 比出了今不如昔, 比出了自己的渺小与失败, 比出了心理上的严重失衡。怎么办?“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以一杯酒浇灭 一切苏轼本来就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这一年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年,到了十月,苏轼的后赤壁赋诞生。 由于前赤壁赋太优秀、太有名了,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写于同年十月十五 日的后赤壁赋。其实这一篇赋,自有拓出的意境,正如写于七月十六日夜秋凉 中的前赤壁赋还带着夏的余温,还有未尽的热情,这写于冬季的后赤壁赋 则尽带冬的寒冷,冷静、客观、峻刻而悲怆。全赋可分为四段: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 叶尽脱,人影在地
17、,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 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 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 时之须。 从雪堂归临皋,中间这一段过木叶尽脱的黄泥之坂因为有明月,有朋友,有心 境而变得极有诗意。明月在上,人影在地,诗情画意,不禁且行且歌。但他们还是 很快发现了在这“有”中的“无”:虽有客,却无酒;便有酒,也无肴。这岂不辜 负了月白风清?可是,这缺憾很快就得到了弥补:佳客有鱼,贤妻有酒。人生亦有 如意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
18、江山不可复识矣! 文章若至此结束,虽不能说太好,也是见好就收,因为既一切皆“有”,下文 能写出的,也就是如何消受这既“有”的一切。月白风清,美酒佳肴,还有贤妻良 朋的关照与陪伴。如此,苏轼在黄州真不乏绝,不,真是极其丰富。但这样写来, 就极有可能落入前赤壁赋的思路: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我享我有。但苏轼居 然在第三节毫无道理地转折而去,竟然转出一片新天地: 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山旁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 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
19、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 予舟而西也。 从叙事言,这一段有一大问题:上文写到携酒与鱼,与朋友复游赤壁,下文应 写如何与朋友饮酒食鱼, 共游赤壁。 可这一段却写他突然抽身而去, 既不写鱼与酒, 亦不写客,直与上文事不相关,只写他自己独自“摄衣而上”,一路披荆斩棘,履 险涉难,一意孤行,固执己见,直至弄得“二客不能从焉”。他突然对酒、鱼、客 都没了兴致,他从这些“有”中剥离了出来,剥离出赤条条孤独独的一个人:一切 都去了,只剩自己,他顿然失去了寻欢作乐的兴致,而去追寻那份孤独。月白风清 没了,美酒佳肴没了,同游的朋友没了,只有自己独步孤绝之境,“悄然而悲,肃 然而恐”此境界方
20、为人生真相也! 但此境界可偶一睹其峥嵘面目,岂可久留?苏轼毕竟属于世俗。所以他“反而 登舟”,又回到朋友中间,但他显然已没有与他们打成一片的心境。他的心仍在孤 游,此时竟心灵感应一般,一孤鹤横江东来,戛然哀鸣,掠舟而西。这真是一鹤吗? 抑或是心灵的幻影? 第一段、第二段,写寻欢作乐的兴致,如此大张旗鼓,似乎不达目的,决不收 兵,而终止于如此偃旗息鼓,兴味索然,无一言可记,最后作鸟兽散。盖他未及“对 酒当歌”,即已悟彻“人生几何”了。李白寻欢作乐,源自他天真的心灵:他真诚 地相信人生本该如此,作为大自然的孩童,这人生一场,如同游园,当以寻欢作乐 为目的。他是热情洋溢的。苏轼寻欢作乐,则自有其理性
21、在,有其思考在。盖其自 知人生不过尔尔,则何为不乐?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 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 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他回到了现实,“须臾客去,予亦就睡”,何其萧条,甚至颇为无聊。好在还 有一梦,聊可慰寂寥之怀。偏双方各有一问,而双方又各自不答:他不答道士,道 士亦不答他,只相视一笑,而已莫逆于心在“惊悟”之后,开户视之,看到了 什么?空寥寥的天地,本来无一物! 如果说前赤壁赋是写因旷达而乐:人生何处不可歇;那么,这后赤壁赋 则是写悄然而悲:人生到头一场空。 赤
22、壁之游乐乎?此真乃自古一大问题。写完后赤壁赋后差 3 天一整年的“元 丰六年(1083)十月十二日”,苏轼又写了一篇短小的笔记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 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经过一番磨难与升华,在黄州的苏轼果然脱胎换骨,这篇游记写得如此从容, 如此平和。 解衣欲睡时, 见月色入户, 便欣然起行, 兴致挺好。 但 “念无与为乐者” , 便隐隐透出寂寞之感。寻到张怀民,两人相与步于中庭,却似乎都在沉默,似乎是 为了不打破这无边的
23、寂静。这月夜的静谧如此美好,谁忍心破坏?但也让人隐隐觉 得这两人心中各有隐痛,各自在月下咀嚼。 最后的议论真是意味深长,何处无美景?只是缺少有闲人,缺少那悠闲赏景的 心境。这已经够有哲理了。但再往深处一想,这两个“闲人”,真的那么闲雅吗? 这个“闲”字里面,是不是也有“投闲置散”的无奈与牢骚?发牢骚而能如此羚羊 挂角,无迹可寻,是一等牢骚。 11 年之后,苏轼被贬惠州,寓居惠州嘉祐寺,山上有一亭,叫松风亭,他想去 游玩: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 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 “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
24、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 也不妨熟歇。(记游松风亭) 此地有什么歇不得处?是的,我们记得他曾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吓得徐太守以为他真的在此处安身不得而远遁了。但人生在世,此处彼处,有何区 别?我们还知道他不久就去汝州了,以后又去了更多的地方,还被流放到岭南,甚 至海南岛。他曾说过“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迁居临皋亭),当他到海 南时,他还曾写过一则寓言,说覆杯水于坳堂之上,浮小草其上,一个小蚁抱草求 救,须臾水干,遇他蚁,泣曰:没想到还能相间。人生真如一梦!但我们还是回到 他的年轻时期,他在 24 岁时即已写下这样的句子,像是他一生的谶言: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我们不断从此处移到彼处,此处为何不能歇?为何我们总要生活在别处?这个 大疑问,苏轼已经发出,并且已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