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12 页例 1、例 2 以及随后的“练一练”第 1 题。 【教材简析教材简析】 从教材前后联系分析:从教材前后联系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圆形等基本的二维平面, 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和性质,积累了关于几何图形性 质探究的经验, 同时, 也学习了如何观察物体, 会从不同角度对几何体进行观察, 有比较丰富的操作和思维活动经验; 本单元是学生进一步对“图形与几何”领域中三维立体图形的认识,主要以 长方体和正方体为载体,研究几何体的元素
2、特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 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此之后,学生将继续学习圆柱体和圆锥体以及它们的特征、相关表面积、 体积的计算, 这里的学习, 将为后续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从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板块:第一板块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 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维立体图形的教学,因此, 教材安排了生活中最常见的 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切入点,主要是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探究和相关要 素的认识, 为后续学习做铺垫;第二板块是在充分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 础上, 进一步研究长方体正
3、方体的平面展开图, 化三维立体图形为二维平面图形, 从而促进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进一步认识,积累活动经验; 第三板块是关于长方 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基于第二板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第 四板块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先对体积和容积的概念进行教学,然后尝 试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部分内容也是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学生第一次 接触体积和容积概念,通过这一板块的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体积和容积概念, 还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 用于生活。 从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从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对三维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
4、经接触过很多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了一定的感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认知基础,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入,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接着从几何元素入手,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 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课的教学在内容编排上, 遵循了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入手, 抽象出几何图形, 再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元素进行深入探究,探讨出一般特征;在学习路径上,遵循 了从生活中常见的物入手,抽象出几何图形,再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元素进行深入 探究,探讨出一般特征;在研究方法上,也是从静态分析引入研究的策略,促进 学生对几
5、何图形的全面理解。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观察,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主要元素及其特征,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之间的包含关系。 2.使学生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计算、 交流、讨论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维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 维。 3.使学生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研究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倾听,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教学重点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教学教学难点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比较 【教学教学准备准备】学生准备:直尺、记录纸;教师准备:pp
6、t、长方体和正方体 模型等。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激活经验 形成表象 出示:ppt 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引导:说一说这些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板书:长方体)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实物引入长方体,接着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 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长方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学生头脑中关于长方体 的表象形成,有利于进一步探究。 】 二、合作探究 充分感知 1.认识相关元素 (1)观察面 出示:长方体模型(每个小组一个) (图 1)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 再问:从不同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学生活动并交流结
7、果。 (2)认识棱和顶点 (图 2) 说明: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提问: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 生数出后交流。 小结: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2.探究元素的特征 引导: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各有什么特点?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 并与同学交流? 预设 1:长方体的 6 个面都是长方形,并且上面和下面完全相同,前面和后 面完全相同,左面和右面也完全相同。 出示: ( 图 3) 引导: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 预设 2:长方体的 12 条棱可以分为 3 组,每组的 4 条棱长度相等。 小结: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也可以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
8、对的面完全 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图 4) 说明:长方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它的长、宽、高。 并在这里介绍通常定义长、宽、高的方法(面朝自己的一面底边的棱长叫做长, 侧面底边的棱长叫做宽,竖直的那条棱的长叫做高。) 【设计说明:借助具体实物模型,基于学生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引导学 生有序观察,并在观察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合作,掌握长方体几个 元素的特征,对长方体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 数学活动经验。 】 三、自主迁移 深化认识 1.自主研究正方体的基本元素 出示:ppt 出示正方体 (图 5) 引导:请
9、同学们结合刚才对长方体特征的研究,自主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提问:你打算从几个角度来研究? 生交流。(完善板书:和正方体) 出示:ppt 呈现问题 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交流。 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结果: (1)正方体也有 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2)正方体的 6 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3)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2.沟通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提问:我们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有怎样 的关系呢? 生交流。 预设 1:正方体也具有长方体的特征。 预设 2:正方体的面、棱
10、、顶点个数与长方体相同。 预设 3:正方体相对的面也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提问:如果用下图所示的方式,把所有正方体都放在一个椭圆里,那个,长 方体所在的椭圆应该怎么画? ( 图 6) 生思考后,交流想法。 ( 图 7) 师生互评。 正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迁移运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的 活动经验和研究方法,自主探究正方体的特征,也是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回顾反思 长方体的探究过程,促进对几何体特特征探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数学操作 经验和思维经验的积累。 通过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找出两者之间的区别, 沟通彼此之间的联
11、系,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进一步认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 四、回归生活 提升思维 1.回归生活,再次从数学的角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问题:找到一个长方体实物,指一指它的面、棱和顶点,并量一量它的 长、宽、高。再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量出它的棱长。 2.总结反思,学会用数学方法研究具体实物。 提问:本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你运用了哪些方法? 你从其他同学身上学到了什么? 【设计说明:本环节,首先通过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带着数学的眼光,用 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次回到生活中,对常见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进行再认,促 进学生认识的提高和思维的螺旋上升。通过回顾与反思,促进学生对经验的再回 味和自我总结,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图形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6 12 8 正方体 6 12 8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正方体 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