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文档编号:927685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 怀远一中、颍上一中、蒙城一中、涡阳一中、淮南一中怀远一中、颍上一中、蒙城一中、涡阳一中、淮南一中 20212021 届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届高三“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考试时间:20202020 年年 1212 月月 4 4 日日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卡上的指定位置。卡上的指定位置。 2.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 无效。无效。 3.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985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1987 年,中国申报的世

3、界遗产项目第一次进入“世界 遗产名录” 。截至目前,中国共有 55 处世界遗产,位列世界第一。其中,以 37 项文化遗产(含文化 景观)位居世界第五,仅次于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和法国;以 14 项自然遗产位居世界第一;以 4 项双重遗产与澳大利亚并列世界第一。在遗产总数超过 40 项、排名前 5 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 然、文化与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世界遗产预备清单里,中国有 58 项待提名世界遗产。除这些 物质类世界遗产外, 中国还有 44 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13 项世界记忆遗 产。这些物质类和非物质类遗产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 从宏观来看,凡是

4、人类思维“扫描”过的事物都不可避免地留下文化的印记,这些印记包括精神 文化(含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其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 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然物。 世界遗产就是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器物文化,更蕴含着该国家或民 族的悠久历史所积淀的制度与精神文化。从这个角度看,世界遗产是一种物化性质的符号,是特定共 同体人群赖以表达世界观、 价值观和社会情感交流的媒介。 即便世界遗产本质上有文化和自然的区别, 但不可否认,大多数自然遗产仍寄托着人们某种共通的精神、情感或审美体验,并由此使其价值得到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5、) 2 认知,人文与自然和谐交融,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化遗产作为可以在国内外传播,并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符号,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观念、理念等重要文化资源。如北京天坛反映的宇宙观;西递、宏村及福建土楼等古村落反映的聚族 而居的传统,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表现;曲阜三孔见证儒家思想传承发展的历史进程,是传承儒 家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之一。 纯粹的自然遗产展现了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质地貌和壮丽河川。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梵净山等为中 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提供了绝佳的生存环境;九寨沟、武陵源等是举世罕见的天然名胜奇观;南方地区 喀斯特和丹霞地貌见证了中国地质发育与演化的历程,以此形成多样的罕见地貌。至

6、于混合遗产,如 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的黄山,以“秀山、奇峰、幽谷、险壑”享誉中外的武夷山 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出中国特殊和丰富的地质环境及生物资源,并且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信念 等,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历史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技艺、信仰、习俗等可传播传 承的非物质文化成果。甘肃的花儿等表演艺术体现出强烈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是社会文化生活中 的艺术瑰宝;经由长久社会实践所形成的信仰和节庆文化妈祖习俗、端午节和二十四节气等,蕴 含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些信仰民俗甚至传播到世界诸多国家和地区,为世界人民所 接受并传承至今; 活

7、字印刷术、 宣纸传统制作等传统技艺, 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有着无与伦比的意义;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兼具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中国现有的 13 项世界记忆遗产中,无论是记载历史上某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或是记录一些珍 贵技艺的档案,如“南京大屠杀档案” “清代澳门地方衙门档案”和“近现代苏州丝绸样本档案” “样 式雷”建筑图档等,还是记录着古人智慧和文明结晶的文献古籍,如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等,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记忆,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中国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记忆遗产,都是极为重要且不可或

8、缺的 文化资源,是国家软实力的载体。 (摘编自蔡礼彬、王晨琳世界遗产事业的中国担当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截至目前,中国共有 55 处世界遗产,居世界第一, 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 B.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有形可见的文化,含所有人造物和自然物。 C.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理念的文化资源,可在国内外传播,是得到感知和认可的中国文化 符号。 D.黄山、武夷山等混合遗产,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信念,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思想,也是自然 遗产。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3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

9、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强调了中国世界遗产丰富多样,并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B.文章从中国世界遗产的四个方面分析,阐述中国在世界遗产中的“中国担当” ,论述充分。 C.文章在阐释世界遗产的过程中,既举了大量的实例,又进行了分析、评价,显得有理有据。 D.文章观点明确,论述清晰,既有条理,又能做到层层深入,体现了作者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世界遗产,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待提名的,数量上都居世界前列。 B.文化遗产是传承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物质载体,属于物质文化中的一种。 C.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四种遗产中最能够体现中华民

10、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 D.记忆遗产中记载的重大事件或珍贵技艺档案,值得全人类珍视和保护。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材料一 要让制止餐饮浪费不流于一时一事的形式主义,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粮食的广 泛共识,进而发挥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该以一种全流程思维来检视那 些已经习焉不察的习惯和做法,从而全方位改变浪费的惯性,挖掘各方潜力,堵住餐饮浪费的漏洞。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饭菜在端上桌以前就没有浪费了吗?有统计显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一天的 餐食供应量,

11、许多餐厅在原材料上的浪费率都达到惊人的 30%左右。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经营者 完全可以借助大数据平台建立起有效的客户数据库,甚至优化订餐流程,从而在备货环节尽可能减少 食材的浪费。 商场超市同样是节约粮食的重要一环。 为了加速商品流通, 很多商家都会采取 “买得越多越便宜” 的激励手段,并且推出相应的大包装。同样是加速商品流通,比起简单粗暴地推出同一种食品的大包 装,将不同食品搭配成促销组合,是不是更有利于杜绝浪费呢?商家甚至还可以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 推出一人食、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祖孙三代等不同分量的组合套餐,通过制止餐饮浪费来倒逼很多 环节上的精细化管理。 对于个人来说,即便没有感受到

12、粮食短缺之虞,也应该认识到,节约粮食还事关保护地球环境。 当我们说节约粮食的时候,节约的不仅是粮食,还有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 节约的意识内化于心,践行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当中,并以此为契机,养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4 型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让节约粮食与美好生活并行不悖。 (摘编自邵岭除了餐桌减量,制止餐饮浪费更需要全流程思维 ) 材料材料二二 根据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 2020 , 粮食外主要农产品稳步增长, 居民食品来源日趋多样化。 自 2013 年以来,居民在其他食品方面的人均消费量已经明显超过在粮食或谷物方面的消费量,并呈现稳步增

13、长趋势, 而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继续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2018 年, 其他食品人均消费量比 2013 年增长了 5.3%,而粮食和谷物人均消费量分别下降了 14.5%和 16.3%。这表明,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 构正在加快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 ( 摘自邵海鹏“十六连丰”后的粮食问题:口粮绝对安全遭遇食品消费结构升级 ) 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的粮食安全,其实主要是长远问题,而不是当前问题,换句话说,中国粮食安全当前是有保 障的,但从长远来看,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未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仍

14、将继续,势必将占用一部 分农田,如此,就需要我们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好耕地占补平衡等政策,进一步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 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二是,我们的粮食生产结构和需求结构尚不相适应。如目前我国稻谷和小麦的产量和储量不成问 题, 但细分类目中的优质大米和专用小麦数量存在缺口。 由此反应出的一个问题就是, 在粮食安全上, “量” 的问题解决了, 下一步要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对此, 要进一步深化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5 加大市场对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把优质优价落到实处。 三是,未来中国粮食供应对外依存度仍将上涨,我们要持续促进粮

15、食尤其是饲料粮进口来源的多 元化, “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进一步化解风险。或可向有粮食生产和贸易增长潜力的国家, 缓慢释放中国进口增长的信号,使得潜在对象国有空间和时间对中国的需求增长作出反应,从而提高 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同时也可避免中国大量进口对国际粮食贸易造成干扰。当然,这是一个 长期的过程。 (摘编自叶兴庆中国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而非当前问题 ) 材料四材料四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由于粮食生产存在波动,粮食消费结构不停变化,任何一个 国家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的供需平衡,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来辅以调节,这促进了粮食贸易地位的显著 上升。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

16、量趋紧,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贸易总额、进口额呈现出 较大的体量,出口额相对较小。2018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 11555 万吨,其中,进口大豆 8803 万吨, 占进口量的 76%,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技术瓶颈,单产能力低于玉米等 其他粮食作物,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自给率仅为 7.87%,消费主要依靠进口,对外 依存度较高,这为保障粮食安全留下了隐患。 粮食贸易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进出口数量上, 政治、 经济、 文化与粮食贸易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粮食是所有产业发展的根基,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操控粮食贸易来扰乱其他国家的粮食供需,从而影响 到所有产业,甚至波及到

17、其他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秩序。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密切相关,两者互为 因果、互相制约。不同的粮食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粮食安全水平,而粮食安全水平的变化又推动了新 贸易政策的革新。 (摘自 我国口粮库存处于历史最充裕时期 2020 粮食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4.下列关于我国粮食问题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主要是长远问题,每个人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B.2013 年以来,我国居民粮食或谷物的人均消费量呈逐年不断下降的趋势。 C.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要在保障粮食“量”的前提下追求“质”的提升。 D.目前我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主要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

18、瓶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做到节约粮食,杜绝浪费,要有全流程思维,需要社会各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已由“吃得饱”升级为“吃得好” ,粮食安全已转变为确保多元化的食品 安全。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6 C.手有余粮, 心中不慌。 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要做到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既保产量, 又保产能。 D.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与粮食贸易政策密切相关,必须借助进出口贸易加以调节来达到供需平衡。 6.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就如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几点建议。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

19、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求求你当肇事者求求你当肇事者 侯发山 这天,家杰开车去单位上班。行车途中,他突然看到路边躺着一个老人。现场围观了不少人,但 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看情形像是发生了车祸。完全是下意识的,家杰忙把车停靠在路边,自己走 了过去。有人说,这个老人刚刚被车撞了,肇事司机开车跑了。还有个人说,刚打了报警电话,交警 还没来。家杰发现老人昏过去了,身下正汩汩地流着血,看不清伤在了哪里。家杰忙说,得赶快往医 院送,再晚了怕是有生命危险。旁边有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说,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行好不如 作恶。 “眼镜”的话音一落

20、,立马有不少人同意了他的说法。 类似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媒体上报道不少,家杰不是不知道,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一个鲜活的生 命枯萎了吧?在一个老太太的帮忙下,家杰把受伤的老人抬到自己的车上,然后他开着车向附近医院 奔去。 由于抢救及时,老人转危为安。老人并没有生命危险,大腿有两处骨折了。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 和相关信息后,就开车离去了。 第二天, 一个乡下小伙子来到了家杰所在的单位, 自称是受伤老人的儿子。 家杰的第一感觉就是, 糟了,遇到麻烦了。难道这个小伙子认为家杰就是肇事者?想想人家这样判断也有道理,假如不是你 家杰撞的,你会把人送到医院去吗? 果然,乡下小伙子让家杰暂时充当一下肇事者到医院去一

21、趟。 暂时充当一下?这个小伙子很有心机啊。 家杰冷冷一笑, 心说只怕自己去了医院就真的说不清了, 就弄假成真, 真的成了肇事者。 但是, 那个老人, 还有围观的群众, 他们会证明自己是无辜的。 可是, 如果老人倒打一耙反咬一口,说是他撞的,围观的群众又没人出来作证,那该如何解释? 家杰很是气愤,心说真是行好不如作恶啊。看到乡下小伙子一脸痛苦和无奈,就从钱夹里抽出 5 张 100 元的票子递了过去出于人道,家杰想尽快了解此事。 小伙子摇了摇头,说谢谢叔叔,我不要您的钱。 家杰呆了一下,说那让我去医院干什么?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7 小伙子艰难一笑,说叔叔,我父亲大腿骨折了,需要动手术

22、,可是开车的跑了。我父亲怕花钱, 说腿瘸了就拄根棍子,死活不愿意做这个手术您就装扮成那个逃跑的司机,把这两万块钱送进病 房。小伙子说着话,从胸前的包里掏出了两沓子钱。叔叔,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我 求了好几个人,他们都不愿帮忙 家杰给搞糊涂了,心说难道这其中有什么阴谋?可是小伙子一脸忠厚的样子,也不像要找他麻烦 的人啊。 他摆了摆手, 没有接钱, 说小伙子, 你既然有钱, 为什么不直接交到医院给你父亲做手术呢? 小伙子叹口气,说叔叔,我今年考上了大学,可是家里穷,父亲为了让我上大学,走东家串西家 借了两万块钱。趁着眼下没开学,我和父亲来城里打工我们刚进城,父亲就出了车祸。父亲不愿

23、做这个手术,是想让我上大学啊。说到这里,小伙子就唏嘘有声地哭起来。 原来如此!家杰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感慨之余,他说小伙子,你先把钱收起来,你父亲的事情我 来解决。 小伙子眨巴着眼睛,不明白家杰的话。 家杰诡秘地说,小伙子,你别担心,我现在就是那个肇事逃逸的司机。 下午,小伙子在给父亲喂饭时,主治医生过来告诉他们,说肇事逃逸的司机来到了医院,交了 3 万块钱,还说如果钱不够,他随后再交。 小伙子愣怔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他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他想,等父亲痊愈出院后,再把钱还给 好心的叔叔。他跟人家非亲故,素不相识,人家及时把父亲送到医院就感激不尽了,不能再白白接受 人家的钱。 小伙子的父亲也很高兴,

24、当即同意做手术。 事情也巧,恰巧交警来医院调查这起肇事逃逸事件,遇到了正在办理转账手续的家杰,大家这才 知道事情的原委。有好事的记者就在当地媒体上报道了家杰这种仗义疏财的行为。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一个中年男人主动去交警部门投案自首了他就那位肇事逃逸 的司机,他是看了相关报道后才幡然悔悟的。 (选自2017年第6期 小小说月刊 )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以“求求你当肇事者”为标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同时也向读者透露了这篇小说情节的高潮。 B.小说中写到社会上存在着救人反被敲诈的事件, 而这些事件

25、让不少路人宁愿袖手旁观也不愿救助, 这为小说增添了更加真切的故事背景。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8 C.小说中 “家杰留下自己的电话和相关信息” 一句, 是一处十分重要的细节, 它既塑造了人物形象, 更为下文情节的反转作了必要的铺垫。 D.小说蕴含着一种“感动的力量” ,家杰愿当肇事者,是被父慈子孝的亲情感动,作者通过家杰、 老人和小伙子演绎了弘扬正能量的感人故事。 8.习近平总书记曾言:“文艺作品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家杰 这一正能量形象的。(6 分) 9.“文似看山不喜平” ,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也是小说的独特魅力。请指出本文情节设置上的波折。 (6 分

26、)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夏守赟字子美。初,守恩给事襄王邸,王问其兄弟,守恩言守赟四岁而孤,日侍王邸,不得时抚 养,心辄念之。王为动容,即日召入宫,而怜其幼,听就外舍。后二年,复召入,王乳母齐国夫人使 傅婢拊视之。稍长,习通文字。王为太子,守赟典工作事。及即位,授右侍禁。李继迁叛,命使绥、 夏伺边衅,迁西头供奉官、寄班祗候。帝幸大名,为驾前走马承受。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 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守赟变服入营中,廉问得状,

27、还奏称旨。诏恤保裔家,以守赟为真 定路走马承受公事。帝幸澶渊及祀汾阴,皆为驾前巡检,累迁东绫锦副使。从幸亳州,命修行宫。转 崇仪使、提举仓草场。帝甚亲信之,遣中使问守赟曰: “欲管军乎?为横行使乎?”守赟曰: “臣得日 近冕旒 足矣。 ”寻迁西上阁门使、提举诸司库务,以右千牛卫大将军、昭州刺史 为枢密都承旨,兼领 三班院。每契丹 使至,与杨崇勋迭为馆伴副使,凡十余年。擢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改马军、并代州 都总管。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逾年,徙定州路 都总管,召知枢密院 事。既入见,帝问西事,守赟言: “平时小障屯兵马不及千余,贼兵盛至,固守不暇,安能出门邪? 宜并其兵

28、以据冲要,伺便邀击,功或可成。 ”帝然之。刘平、石元孙败,人有以降贼诬告者。守赟颇 辨其枉,引康保裔事为质,自请将兵击贼。换宣徽南院使、陕西马步军都总管兼经略、安抚、缘边招 讨使,命勾当御药院张德明、黎用信掌御剑以随之。然守赟性庸怯,寡方略,不为士卒所服。寻诏驻 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赟同知院事。卒,赠太 尉,谥忠僖。 (节选自 宋史 夏守赟传 )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9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 守赟/同知院事

29、/ B.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 赟同知院事/ C.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 赟/同知院事/ D.寻诏驻军河中/居数月/徙屯鄜州/其子随为/陕西缘边招讨副使/时晏殊/宋绶知枢密院/又召守 赟同知院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冕旒是古代礼冠中最贵重者,也专指皇冠,因此可作皇帝的代称,文中指皇帝。 B.刺史,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C.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南宋并立,

30、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夏守赟年幼不幸, 颇得爱怜。 他四岁而孤, 其兄夏守恩供职襄王府, 无暇照顾, 襄王悯其孤弱, 两次召其入宫,后来襄王乳母派师傅、婢女抚爱照顾他。 B.夏守赟多次随驾, 深受信任。 他曾以驾前走马承受之职, 随驾到大名; 又凭借驾前巡检的身份, 伴驾到澶渊和汾阴;后帝幸亳州,他亦扈从。 C.夏守赟熟悉边事,建言有识。他曾奉命赴边,侦查边疆地区反叛等事;后来他又向皇帝提出合 并兵力据守冲要之镇,趁机截击敌人的建议,获得认可。 D.夏

31、守赟替人辨枉,竭心尽力。他曾受密诏,乔装深入敌营,查清康保裔被诬陷一事;后有人诬 陷刘平、石元孙降贼,他又极力为他们辨白冤屈,并请求亲率大军击贼。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康保裔与贼战,没,部曲畏诛,声言保裔降贼,密诏守赟往察之。 (2)守恩坐赃废,守赟亦以镇海军节度使罢管军,之本镇。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0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

32、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注】【注】潘郭二生:苏轼在黄州的朋友潘大临和郭遘。女王城:黄州州治东十五里的永安城,俗 称女王城。和(h) :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作诗。赋招魂 :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见弃,作招魂 讽谏楚怀王,希望他悔悟,召还屈原。 (这一说法出自王逸楚辞章句 )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渴望春意的诗人主动“出郊寻春” ,是旧地寻春, “走马”而去。 B.颔联不写寻春所获,却宕开一笔,看似游离,实为全诗的关键之所

33、在。 C.颈联既具体指这次春游的欢聚畅饮,也可概括为苏轼在黄州的生活乐趣。 D.尾联诗人告慰故人自己在黄州很好,并表达自己渴望朝廷召还的急切心情。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_,_” ,意思是月亮有时圆满,有时缺损, 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 (2) 小石潭记中,观鱼时写鱼“似与游者相乐” ,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感情。而 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_,_” ,则是作者抑

34、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3) 氓 中的女子为了摆脱内心的痛苦, 对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 的 “氓” 说出 “_, _” ,决心与男子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1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贵广高铁是 的“艰难”之路。857 公里的全长,穿越珠三角、南岭山脉及云贵高原。其 中一个细节是, 14.7 公里的隧道, 高铁通过仅需 4 分钟, 建设却要 1300 多个日夜。 建设之难, 。 高铁列车冲出隧道,迎来光明的那一刻,屏幕前“数隧道”的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你以为的“平常” 并不平常,更不是理所应当

35、。今天的中国交通网上, “超级工程” , “世界冠军”屡见不鲜, 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贵广高铁正是典型的中国式发展奇迹。 ( )曾经的山高林密、峡高谷深,如今,买一张票就能说走就走,自在地奔向诗和远 方,饱览壮美山河。建设者们不管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 能只体现在一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对于在全世界范围内率先战胜疫情、 迅速恢复经济的中国人来说, 这种不畏艰险、万众一心的精神从来就是 ,深深地根植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基因里。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名不虚传 可见一斑 俯拾即是 薪火相传 B.名副其实 见微知

36、著 俯拾即是 一脉相承 C.名不虚传 见微知著 比比皆是 薪火相传 D.名副其实 可见一斑 比比皆是 一脉相承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高铁是一面发展的“镜子” ,也是一张历史的“名片” 。 B.高铁是一张发展的“名片” ,也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 C.高铁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也是一张发展的“名片” 。 D.高铁是一张历史的“名片” ,也是一面发展的“镜子” 。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管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能只体现在一 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B.建设者们

37、无论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能只体现在一 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C.不管是建设者们愚公移山般的付出,还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都不仅仅体现在一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2 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D.建设者们无论是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发展观,还是愚公移山般的付出,都不仅仅体现在一 条高铁线路的建设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2 个字。 (6 分) 实现良好的“心理抚养” ,基础前提是_。归根结底就是六个字: _,一些家长感慨孩子早早地出现叛逆,却不知作为有意识的生

38、命个体,少年 儿童也需要在家庭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维护自身尊严;第二是“信任” ,有效建立与家庭成员、 老师、 伙伴的信任,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是“沟通” ,教育绝不是单向的灌输,而 是双向的平等对话、良好沟通,是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 _,是体现家长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70 个字。 (5 分) 2020 年 9 月 28 日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 2571 周年纪 念日。在山东曲阜孔庙内,礼乐和鸣,庄严肃穆,庚子年公祭孔子大典举行。9 时许,祭

39、孔大典正 式开始。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锋模范代表、专家学者、海内外孔子后裔等组成的 300 多人祭祀队 伍,统一佩戴黄色绶带,从孔庙外的神道上缓缓行进。身着汉服的舞者,峨冠博带,手持羽和龠, 在大成殿前跳起公祭乐舞。主祭嘉宾向孔子像敬献花篮、行鞠躬礼。庚子年祭孔大典联合北京、杭 州、长春以及韩国唐津等海内外多地孔庙,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活动方式进行全球“云祭孔” , 并首次启用网上祭孔平台。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鼎钧 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心中渐渐有一分明白,如月光泻地

40、。 龙应台 每个人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寻找自己,坚定地成为自己。 赫尔曼黑塞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关于时代和个人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3 20212021 届高三“五校”联考届高三“五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D【解析】A 项, “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错误。从文章第一段“在遗产总数 超过 40 项、排名前 5 位的国家中,中国是拥有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最为均衡的国家”可见,选项把 范围扩大了。B 项,

41、“含所有人造物和自然物”错误,文章第二段“含所有的人造物和人类认知的自 然物”可见,选项中“自然物”前的限定词语被去掉了。C 项, “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观念、理念 的文化资源”错误,原文第四段“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理念”的应该是文化遗产,而不是 文化资源。 2.D【解析】D 项,文章并没有层层深入。 3.C【解析】C 项, “最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在原文无根据。 4.D【解析】D 项, “主要由于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少,增产能力面临瓶颈”错。材料四第一段说“随着 我国人口数量增加,粮食供求总量趋紧.导致了国内大豆的供给能力止步不前” ,由此可见,我 国粮食供求总量趋紧有人口数

42、量增加的原因,我国进口大豆数量巨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种植面积少等 原因。 5.B【解析】B 项, “已由” “已转变为”时态错误。材料二说“中国居民食品消费结构正在加快从吃 得饱向吃得好升级,粮食安全也将向确保多元化的食品安全转变” 。 6.(1)保护耕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2)调整粮食生产结构,使之与需 求结构相适应,追求粮食优质化; (3)持续促进粮食进口多元化,保证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 (4)全民节约粮食,坚持制止餐饮浪费。 (每点 2 分,答出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 ) 7.A【解析】A 项“也向读者透露了这篇小说情节的高潮”错,这不是高潮,高潮是结

43、尾的反转。 8.(1)正面描写:言行描写。家杰救人,愿当肇事者,自掏医药费等,一系列言行的描写,刻画 出了家杰敢于担当、仗义疏财的形象。心理描写。三处“心说”,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写出了家 杰当时的疑虑、气愤、警惕。 (2)侧面描写:看到有关家杰的报道,逃逸的肇事者被家杰的义举感动,主动投案,从侧面突显家 杰正能量的高大形象。 (3)对比手法:众人袖手,“眼镜”说风凉话阻拦与家杰救人形成对比,突显了家杰的正直善良。 (每点 2 分,第一点答出正面描写或心理、或语言、或动作或其它属于正面描写的都可,但最多只能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4 给 2 分,若考生答的三点都是属于正面描写的手法

44、,也只能得 2 分。) 9.(1)面对老人被撞伤,肇事者逃逸,围观者袖手, “眼镜”说风凉话阻拦,但家杰却把老人送到医 院。(2)家杰留下联系方式,受伤老人的儿子果然找到家杰,但小伙子却未敲诈,而是请求家杰充 当肇事者。(3)家杰误以为小伙子的请求是一个阴谋,十分气愤;但弄清原委后,家杰不仅愿意充 当肇事者,还帮助付了 3 万手术费。(4)开头肇事者逃逸,但结局肇事者被家杰的义举感动,投案 自首。 (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10.B 11.C【解析】C 项“先后与五代和南宋并立”错,与北宋并立。 12.D【解析】D 项“乔装深入敌营”错,不是敌营,是康保裔的军营。 13.(1)

45、康保裔与敌人做战,阵亡,他的部属害怕被杀,就声称康保裔投降了敌人。皇帝秘密下诏派 夏守赟前往查证此事。 (采分点: “没” “部曲” “察”各 1 分,句意 2 分。 ) (2) 夏守恩因犯贪污罪被免职, 夏守赟也从镇海军节度使任上被罢免军职, 回到本镇任职。 (采分点: “坐赃” “以” “之”各 1 分,句意 2 分。 ) 14.D【解析】尾联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并告慰朋友,不必为他担心挂念,并没有表达自己渴望朝 廷召还的急切心情。 15.(1)寻春之乐。作者骑马出城游玩,喝几杯好酒,感受民风淳朴,并与朋友约定每年春季都要出 东门踏青。 (2)被贬之痛。作者抒发了“人如秋鸿,事如春梦“的

46、感叹,用人生虚无的思想来排遣心 中的烦恼和痛苦。 (3)豁达洒脱。作者告慰友人,并借“不用赋招魂 ”之句,告诉朋友们不必为 他担心挂念。 (每点 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 16.(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6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7.D【解析】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根据后面 的“艰难”一词,应选“名副其实” 。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见 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根据语境,应选“可见一

47、斑” 。俯拾 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 等很多。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根据前面的“超级工程” ,应选“比比皆是” 。薪火相 传: 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 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 一脉相承: 也说一脉相传。 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根据语境,应选“一脉 相承” 。 18.B【解析】括号内的句子应为承上启下句,承接上文的“发展” ,开启下文的“历史” ,因此首先排 语文试题 第 页(共 8 页) 15 除 C、D 项;从语意来看,用“发展”修饰“名片” ,用“历史”修饰“镜子”更合适,因此排除 A 项。 19.C【解析】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一是“建设者们”只是第一分句的主语,不能放在关联词前面, 应调整到“不管”之后;二是“都不能只体现在”意思不合语境,应改为“都不仅仅体现在” 。A 项, 存在第二个错误,且前两分句语序不当;B 项,存在以上两个错误;D 项,存在第一个错误,且前两 分句语序不当。 20.示例: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一是“尊重” 健全的人格 (6 分,每空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安徽省五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