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三 部 分 见 微 知 著 微专题1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1 历历 史史 专题阐释专题阐释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时期 (1)开端: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 (2)内容: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 记。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 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1)表现 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 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2)结果: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
2、户籍 散乱。 4.隋朝: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严防不实。 5.唐朝: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6.宋朝 (1)内容: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 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2)结果:到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 例相应上升。 7.元朝 (1)分类: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2)内容: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8.明朝 (1)内容: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2)表现: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
3、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 房屋。 9.清朝 (1)内容: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 (2)结果 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 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 数量。 二、历代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 1.基层组织形态: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1)秦汉:县下设乡和里。 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狱讼、赋税;设游徼,掌捕盗。里设里正。 乡里之外有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2)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
4、坊正、村正。 (3)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为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首、里长。 2.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唐朝 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 北宋 王安石实施保甲制 明朝 王守仁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 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 每日沿门按牌察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清初 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 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对应训练对应训练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公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 国后期
5、,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对社区管理的主 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 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小农经 济在各诸侯国普遍确立,故选B项;村公社强调宗法血缘,以家庭为单位说明 宗法血缘关系削弱,排除A项;“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项;材料涉 及的是户籍制度,不是土地制度,排除D项。 2.据历史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 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
6、 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答案 C 解析 豪强地主威胁中央集权,西汉政府划分户籍不可能为了给豪强地主 崛起助力,故A项错误;将平民籍划分为三个等级并没有限制土地买卖,不能 抑制土地兼并,故B项错误;将一般平民籍划分户籍,是为了区别人们的收入, 方便收取赋税,故C项正确;将平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并不会确立世家大族的 地位,故D项错误。 3.明朝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 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朝中期以后,政府允 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
7、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 答案 B 解析 “明朝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体现了政府控 制的放松,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故选B项;“明朝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 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没有涉及科举制,排除A项;“明朝中期以后,政府允许 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是控制放松的表现,排除C项;“严格的户籍制度, 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没有涉及等级制度,排除D项。 4.秦朝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 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8、) A.地主士绅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要由地方推 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地主士绅依旧是秦王朝基层政 权的根基,故选A项;根据材料可知,富庶家族仅仅是占据着乡、里、亭这些 基层而非各级政权,排除B项;秦朝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排除C 项;秦朝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排除D项。 5.里、亭、乡是西汉在全国建立的基层组织。唐朝将乡、里等基层组织 统一为村,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可见基层管理( ) A.实现了中央对乡里一级的直接
9、管理 B.半自治的性质一度弱化了中央集权 C.官员由中央任命体现国家治理延伸 D.有国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趋势 答案 D 解析 “实现了中央对乡里一级的直接管理”符合西汉而不符合唐朝,故A项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论是西汉的里、亭、乡,还是唐朝对村的管理, 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而非地方自治,故B项错误;官员的任命方式在题 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里、亭、乡是 西汉在全国建立的基层组织”“唐朝将乡、里等基层组织统一为村,从法律 上实施统一管理”可知,无论是西汉还是唐朝,对基层组织都有严格的管理, 而且唐朝时更是上升到“法律”层面,有国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
10、趋势,故 D项正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 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 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 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 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 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 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
11、时的户口登记,县、 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 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 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 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 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 等级差异。 (2)原因:适应小
12、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 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 解析 第(1)问,由“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 社会格局形成”得出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由 “汉承秦制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随着口赋、 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 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得出户籍登记的内容全面详细,包括县、里、爵、 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由“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 中”“汉承秦制当时的户口登记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得出户籍反映社 会等级差异。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依据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 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得出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据材料“秦始 皇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随 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得出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赋税 征收和徭役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