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

上传人(卖家):小豆芽 文档编号:942688 上传时间:2020-12-11 格式:PPTX 页数:118 大小:4.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生 活 与 哲 学 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思想政治思想政治 2021 内 容 索 引 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 专题素能 多维度提升 高频考点高频考点 微专题整合微专题整合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真题重练真题重练体味高考体味高考 微专题一微专题一 探索认识的奥秘探索认识的奥秘 1.(2020全国卷,23)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 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 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 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 理论总 是受

2、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辩证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 在经济的事实中,表明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且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 实的制约,正确;错误,理论不仅能反映过去和当前的经济事实,而且 还能预测未来;错误,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正确的认识,来源 于现实的理论不一定就具有真理性,还需实践检验其同客观是否相符合。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2020全国卷,22)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

3、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 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 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 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 ) 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 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 性 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门捷列夫周期律为背景,考查真理、认识与实践的相关知识, 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真理的基本属性

4、是客观 性,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 其推断和预言被实验证实,体现了;科学发现源于人的实践活动,错 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实践是检验认识 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错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2020山东卷,12)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 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 这告诉我们的是( ) 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 客观事物是认识 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不 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A. B. C

5、.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A 解析 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真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能力,渗透 科学精神。唯心论和形而上学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都以主观脱离客观、 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故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错误;题干告诉我们要坚持真理,发扬科学精神,故选;以错误理论为指 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错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2020天津卷,12)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 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 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

6、 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 A.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B.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D.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 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 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 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 展,D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A项错误;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 观性,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真

7、理与谬误的关系,C项不选。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2020浙江卷,26)采用传统的玉米和大豆间套种方法,大豆会缺少光照,倒 伏严重,产量很低。针对该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探索,反复试验,提出玉米 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实现了两种作物的协调高产。由 此可见(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认识受具体的实践 水平限制 认识受主体知识水平的限制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农学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反复实验, 提出了新理论和新方法

8、,实现了两种作物协调高产,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正确;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不 符合题意,排除。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6.(2020江苏卷,29)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多 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像钟表一样有序运转的世界观 完全取代了混乱的世界观。该观点( ) 肯定了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 现真理的任务 否认了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 否认了真 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与真理的关系,旨在考

9、查考生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材料中18世纪,科学在发现自然规律方面成就斐然,以至于很 多人认为,已经没有什么真理可以发现了,这既肯定了自然科学已完成发现 真理的任务,也否认了真理会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符合题意; 均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C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7.(2020江苏卷,31)动物毒素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命。与盲目使用毒素治 疗疾病的年代相比,今天研究人员不仅知道动物毒素包含着多种成分以及 每种成分的分子级目标,而且还基于毒素的特征,运用基因组学的技术研究 毒素作用机理,把一些致命毒素变成药物的来源。这说明( ) A.人的理性能够为客观物质世界确立自然法则 B.

10、科技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 C.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 D.事物性质的改变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旨在考查 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研究人员基于毒素的特征,运用基因 组学的技术研究毒素作用机理,把一些致命毒素变成药物的来源,表明科技 创新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的深化,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把自然规 律看成是人的主观意识即理性的产物,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C项 错误,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够变头脑中的观念为现实;D项错误,唯物辩证法认 为,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

11、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是一种根本的变革,而不是新旧事物交织融合的过程。故选B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8.2020江苏卷,34(2)烟雨画舫、亭台楼榭、琵琶纸伞,这些风物被视为 江浙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些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和审美 情趣,植根于我国江浙一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厚的经济基础,经过千百年 的淬炼和升华,生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品格。她优雅灵动、崇文尚德、务 实进取、开放包容 从历代先贤名士到当代富有家国情怀的改革者、创业者以及无数劳动者, 他们用智慧、雄心和创造成就了这片土地的富庶,也让这方文化熠熠生辉。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综合运用辩证

12、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推动我国区域文化历 久弥新。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区域的客观条件出发,挖掘其文化 内涵,展现文化独特的地域品格。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 起来,探寻区域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在服务现代社会过程中注入时代精神。 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博采众长,既保持文化的区域特色,又在交流、 借鉴与融合中推动区域文化创新发展。 解析 考生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唯物论的 知识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结合起来;以及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论的知识即实践与认识等予以

13、深入 阐述。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整体架构整体架构联结彼此联结彼此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金线引领金线引领考点突破考点突破 核心价值引领 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四)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修正错误。 考点整合梳理 (一)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 1.认识的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1)区别:认识阶段不同: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 高级阶段。含义不同: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 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

14、性 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 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形式不同:感 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 三种形式。 (2)辩证关系: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 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 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二)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和基本形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凡是实践, 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人类实践活动的 形式多种多样,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包

15、括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 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等。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 会历史性。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 为现实的存在。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三)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区分点 认识误区 实践是认 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的反映。认识只有在实践 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 用中才能实现。直接经验 和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强调的是认识 来源于实践,认 识在实践的基 础上“从无到 有” 把间接经验作 为认识的来源。 把认识的来源 与获得认识的 途径等同 实践是认

16、 识发展的 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 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 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强调认识的动 态发展是由实 践推动的;认识 在实践中“深 化和发展” 把认识绝对化、 思想僵化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正确理解 区分点 认识误区 实践是检 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 唯一标准 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 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能够 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 是否相符合 强调的是实践能 够把主观和客观 联系起来加以比 较和对照 把科学理论作 为检验真理的 标准 实践是认 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 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 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

17、认 识的目的 强调的是认识要 回到实践中去、 服务于实践,突 出认识的终极意 义 脱离实践、纸 上谈兵,认识不 为实践服务,认 识的根本目的 是获得真理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四)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 方法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 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 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 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 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 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五)对真理问题

18、的认识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 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由于受主观因素和客观 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 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真理的特点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 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 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具体性强调纵向变化,真理 的条件

19、性强调横向变化。 4.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能以多数人的意 见、权威人士的意见等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真理与谬误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不能认为真理 中包含谬误的成分。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真理之川是从谬误的沟渠 中流过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六)认识过程(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运动的规律) 认识 的特点 具体阐述 方法论 误区 反复性 由于认识受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一个 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

20、过从实践到认识, 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要求我们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 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 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 真理 两种错 误表述: 认识是 一种圆 圈式的 循环运 动;真理 会不断 被推翻 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 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 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 境的过程 上升性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 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七)值得注意的几个细节知识 1.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能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

21、的 存在,认识和意识只有通过指导实践才能发挥作用。(“空谈误国,实干兴 邦”“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求真务实”等要求说明了这一点) 2.认识受到主客体条件的制约,所以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 是一帆风顺的)。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 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 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 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 完成。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上述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也可

22、以作为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理由: 一方面,主体原因会使人的认识呈现主体差异性;另一方面,客观事物本身 具有复杂性,有不同的侧面,这是人们认识差异产生的客观原因。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 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 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 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 断深化。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是

23、主观见之于客 观的活动,是连接主客观世界的桥梁。(人们在主观认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 世界,把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 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 反映了客观事物)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真题重练真题重练体味高考体味高考 微专题二微专题二 寻觅社会的真谛寻觅社会的真谛 1.(2020全国卷,23)广西某山村有许多珍稀鸟类,但一直存在打鸟、捕鸟 等现象。近年来,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 观鸟基地,吸引天南海北的“鸟友”前来参观,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 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以前打鸟、捕

24、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 “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自觉守护者。这表明( ) 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 不与社会存在同 步变化的社会意识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 社会意识能否推动 社会发展取决于其是否反映社会存在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 题的能力。某山村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 发展,以前打鸟、捕鸟的村民成为爱鸟、护鸟的“土专家”和良好生态环境 的自觉守护者,表明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根源于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符 合题意

25、;该村引导村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观鸟基地, 促进了当地以护鸟观鸟、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特色的产业蓬勃发展,表 明社会意识能够转化为改变社会存在的物质力量,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 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 在的变化,但并不是所有与社会存在“脱节”的社会意识都是落后的,错误; 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社会意识能否推动社会发展在于其是 否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错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2020全国卷,23)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 格

26、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 ( ) 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 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 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民法典的制定为背景,考查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相关知识,旨在 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民法典是一部基 础性法律,其制定是对上

27、层建筑的完善,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 识的变化有时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错误;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 时才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错误;制定民法典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要求,体现了公民权利的保护,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正确。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2020山东卷,15)从“能吃饱肚子”,到“能吃上纯高粱米、玉米面”,再到“想 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然后是“干活挑着金扁担”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攀升。这体现了( ) A.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B.事物发展是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C.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

28、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D.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存在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D 解析 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旨在考查辨识和判断问题能 力,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社会 意识的范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攀升,体 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故选D项;A、B、C三项表述正 确,但在题干中未涉及。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2020浙江卷,29)浙江省某县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引导社会资本 “上山入林”,使胡柚、山茶油、猴头菇等“三宝”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 法宝。这说明( ) A.人民群众是

29、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C.生产力的发展迟早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D.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使该县农 民增收致富,体现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项正确;A项体现了人 民群众的作用,C项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项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 上层建筑,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为B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2019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

30、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 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 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 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 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 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 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

31、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 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 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 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 福百县榜”。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 彻群众路线的。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 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兰考县委心系群众,把扶贫脱贫作 为第一民生工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办法;带领群众 艰苦奋斗

32、,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 考查知识范围是唯物史观,主体是党,考查方向是在脱贫致富实践中 如何贯彻群众路线。首先阐释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及基本内容,然后结合 材料中兰考县委的具体做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注意“如何贯彻”这一要 求。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整体架构整体架构联结彼此联结彼此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金线引领金线引领考点突破考点突破 核心价值引领 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五) 1.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2.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正确认识 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改革发展潮流。 解读: 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

33、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 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 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研究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 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 政治立场,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考点整合梳理 (一)社会历史的本质 1.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 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人类历史是由人 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 践活动的运动规律。 2.全

34、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人类调整、改革 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 成了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 (2)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 会的发展。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构成: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 2.地位: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社会存在 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 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 3.含义:(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

35、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 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 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 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 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 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专题一

36、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 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2)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 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解决吃、 穿、住、用、行等所需要的生活资料。 (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 的变革决定着社会

37、形态的更替。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2)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 系。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辩证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 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 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

38、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 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 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9、。当上层建筑为先 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 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 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 律。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普遍规律 生产方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 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 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比较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物

40、质与意识的关系 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物质与意识 区 别 研究 对象 人类社会 整个世界 地位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的基本问题 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用 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的依据 对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 据 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体现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 (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

41、, 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 (2)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 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4)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向高级 发展。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

42、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 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 经济基础的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目标是消灭阶级 对立,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真题重练真题重练体味高考体味高考 微专题三微专题三 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 1.(2020全国卷,22)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 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

43、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为 ( )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决定于其行为选择 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一旦形成 就会稳定不变 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修课 正确价 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推理和论证问题 的能力。“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因为价值观教育是青年学生 健康成长的必修课,正确价值观是青年学生走好人生道路的重要向导, 符合题意;价值观影响其行为选择,而不是决定,夸大了价值观的作用

44、,排 除;价值观是社会意识,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说法错误。故选D 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2.(2020浙江卷,30)“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这是杨善洲生前说 过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从地委书记任上退休后,杨善洲一头扎进 大亮山,带领当地群众植树造林,22年如一日。到他去世前,曾经山秃水枯 的大亮山,已经变成了一片林海。这启示我们( )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高度的 社会平台 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的个性 发展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独特贡献方式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A 解析

45、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服务人民”是杨善洲的理想信念,他扎根大山,带领群众植 树造林,22年如一日,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要在劳动和 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正确;社会的发展为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 客观条件,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片面性, 排除;人的个性发展应该与对社会的贡献统一起来,表述错误。答案为A 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3.(2020江苏卷,33)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抗击疫情过程中,从 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我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 八方驰援的物资

46、洪流中,我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说明( )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的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价值、价值观,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 知识的能力。材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价值观影响着人们 的行为选择,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因人而异 的,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排除。故 选A项。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4.(2018全国卷,23)2018

47、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 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 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 困难 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奋斗有助于克服不 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奋斗意味着劳动与奉献,这是克服不利条 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错误, 正确;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有

48、利的社会条件,错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5.(2018全国卷,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 年运送旅客约3 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 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 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价值导向 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价值判断 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 B. C. D.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材料中我国政 府的做法,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属于在 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正确且符合题意,故C项应 选;利益的不同影响到价值观的差异,错误;价值选择依赖于价值判断, 错误。 微专题一 微专题二 微专题三 6.(2020天津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 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协调经济 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高考专区 > 二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新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pptx)为本站会员(小豆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