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仿真卷 1周先族属于氏族部落,实行外婚制一定要靠姓氏来区别,到西周时期,族外异姓婚更趋 严格并走向制度化,即执行“同姓不婚”的规则。周人实行这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 A防止同姓内部因争权而致内斗 B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合作及联盟 C避免同姓婚配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 D崇尚伦理道德,传承周先族遗风 2韩桓惠王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后 阴谋败露,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 “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 ”秦王嬴 政认为有理,仍用郑国,渠得以建成。这表明当时 A郑国为人奸诈狡猾 B铁制生产工具已经普及 C韩国国力有限 D郑国渠
2、发挥了巨大作用 3 旧唐书刘神之传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 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 “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 下省) ,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对材料信息理解最为准确 的是 A皇帝直接发出的诏敕都是不容抗拒的 B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下级机关可以不执行 C君主诏令受到质疑 D制度性因素对皇权的制约十分有限 4李二曲说: “至先生(指王阳明)始拈致良知三字,以泄千载不传之秘:一言之下, 令人洞彻本面,愚夫愚妇,成可循之以入道,此万世功也。 ”这表明陆王心学 A在社会教化上有重要作用 B压抑人们的自然欲求 C本质上
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对后世影响较为深远 5下面一组图片展示的是散落在丝绸之路、后被沿线国家珍藏或流入他国的元代青花瓷, 其中多为举世孤品,价值极高。关于“丝绸之路”与元青花瓷,认识最为准确的是 花口莲纹大碗波涛龙纹盘缠枝牡丹纹罐昭君出塞图盖罐 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宫藏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阿曼国家博物馆藏日本出光美术馆藏 A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的“通” “融” B青花之“蓝”是汉民族文化中最为崇尚的颜色 C丝绸之路最早是由东汉明帝时期班超所开拓的 D元代制瓷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6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 年份 人口数(万人) 耕地数(万顷) 耕地负荷数(人顷) 米价
4、(千文/石) 1734 年 5536 800 67 0575 1753 年 16514 831 199 1012 1784 年 32832 898 366 1412 1820 年 47992 950 505 2432 综合表格可知,米价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A稻米的产量不断提高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稻米生产技术的进步 D人口增长较快 7荣宗敬、荣德生兄弟的荣氏企业集团,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的代表。荣氏兄弟倾注了大 量心血改造家乡无锡,尤以教育最为显著,其资本的发展也与无锡城市化高度耦合。这 里主要体现了 A企业发展应走公私合营道路 B企业应抢占可靠而稳定的市场 C企业发展应与乡土建设协调互补 D企业
5、要注重发展教育 81919 年 5 月 6 日,当孙中山得到“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后,立即指示邵力子发动上海 学生起来响应。同时,他又立即致电北京政府徐世昌,劝诫他“责以不能为卖国庇护, 且不能妨碍学生与各界之爱国运动。 ” 不仅如此, 孙中山还积极指示本党人土踊跃参加, 要求他们“有一分之力当尽一分之力。 ”这反映孙中山 A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 B意识到了民众力量的伟大 C积极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明确了反帝的决心 9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提倡边疆地理和民族史的研究。他在禹贡学会边 疆研究计划书中说道: “当承平之世,学术不急于求用,无妨采取为学问而学问之态 度” ,但民族危急存
6、亡之秋, “所学必求致用” ,并把是否有用作为评判学术价值高低的 标准。其意在 A恪守“薄致用而重求是”的学术精神 B强调纯学术研究的重要性 C通过修史和编书,启发国人民族意识 D反对当时学术界“好谈致用”的学风 1070 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击美国侵略者,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当时所 有的现代化武器。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克服重重困难,英勇作战,终于取得了胜 利。抗美援朝 A完成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B学习战争,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是近代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D使中国开始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111979 年 3 月 15 日, 人民日报在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题
7、为 “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 该稳定的文章,明确指出不能从“队为基础”退回去,搞“分田到组” 、 “包产到组” 。 已经发现“分田到组” 、 “包产到组”的地方,应坚决纠正。这一主张 A没有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点 B推动了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废除 C肯定了实行“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D推进了农村改革,有利于农业发展 12观察下表,指出居民年均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近三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 年份 项目 2017 2018 2019 人 均 可 支 配收入 (元) 比 上 一 年 实际增长 人 均 可 支 配收入 (元) 比 上 一 年 实际增
8、长 人 均 可 支 配收入 (元) 比 上 一 年 实际增长 农村居民 13432 73% 14617 66% 16021 62% 城镇居民 36396 65% 39251 56% 42359 50% 全国居民 25974 73% 28228 65% 30733 58% A我国已成为现代化的创新型国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13 宙斯神崇拜是希腊地区的重要信仰, 古希腊人为纪念宙斯在奧林匹亚建造了规模巨大的 神庙。 古希腊人在这里举行祭祀宙斯的庆典, 同时举行盛大的体育竞技会 (古奥运会) 。 下列关于古奥运会的说法正确的
9、是 竞技会期间,希腊各城邦不得进行战争 竞技会项目的优胜者被自己的城邦视为民族英雄 竞技会项目包括铁饼、拳击、射箭、举重、摔跤等 公元 393 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废止奥林匹亚竞技会 A B C D 14法国史学家米什莱在法国史)第 7 卷开头明言: “16 世纪是从哥伦布到哥白尼,从哥 白尼到伽利略,从地球的发现到天上的发现。人还发现了他自己,探测了他自己的深奥 复杂的人性。 ”下列表述与“人还发现了他自己”相吻合的是 A智者的启蒙 B与上帝直接对话 C人性的启蒙 D呼唤民主和自由 15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 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
10、的变化。如图反映的三角贸易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A1314 世纪 B1718 世纪 C19 世纪前中期 D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16 (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晋时期常有“水旱为灾” , “郡国大旱蝗” ,民多流亡, 三国志记载“黄巾起,避难 南方” 、 “遭天下乱,避难交州” 。江南地区气候条件的变迁,使得中原士民不再视之为“暑 湿” “痹热之地,气候环境的改善” ,也让中原先进农耕技术可以迅速移用推广、加之地多人 少,因而比较容易获得土地。还应看到,农耕民在不得不迁徙时,往往倾向于选择脱离政府 强力控制之地。一旦脱离控制,他们可能激发出惊人的生产积极性和文化创造力,经历
11、“八 王之乱”后,永嘉元年(307 年)又出现“永嘉南渡” 。 “永嘉南渡”及其之后的移民运动, 进一步把中原文化传统的精华传向南方,从而使南方逐渐继承了中原文化的正统。 摘编自王子今 “铜驼”象征征与汉晋南迁的移民运动 材料二 至晚在 18 世纪后期,中国与南太平洋地区已经通过海洋贸易确立联系,由中国海产消 费市场驱动的捕捞海参、砍伐檀香木及猎取海豹皮等活动,在南太地区迅速蔓延,中国与南 太地区的联系绝不仅限于海上贸易这种相对间接的形式, 也没有止步于沿海地区。 突如其来 的淘金热瞬间改变了内陆的魅力。1852 年,澳大利亚本迪戈金矿出现了 1500 名华人矿工, 随后部分有经验的华人矿工被
12、带到新西兰。19 世纪 80 年代后南太平洋各地淘金热因资源枯 竭而偃旗息鼓。华人也凭资本而非劳动力开发内陆资源。1868 年,广州人周详移民至新西 兰,他利用当地原始森林里长的毛木耳,创立了新西兰木耳产业,然后用木耳产业的盈利投 资建立黄油产业。1887 年他开办了三家黄油厂和一家奶油厂,其中最大的一个仅建造和装 备费就高达 3700 英镑。华人移民有力地推动中外联系。但华人在海外倍受排斥和歧视,在 西方世界长期存在所谓的“黄祸论” 摘编自费晟、毕以迪近代华人移民与南太平洋地区复合生态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晋南迁的原因及影响。 (1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13、知识,归纳中国与南太地区联系过程的特点。 (8 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人两次南向移民给政府施政带来的启示, (5 分) (1)原因: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北方战乱不断(社会动荡) ;南方相对安定;南方气候环 境的改善;南方较易获得土地;南方部分地区政府控制力较弱。 (每点两分,任答三点,6 分) 影响:传播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为南方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江南的开发;传 承了中原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每点两分,任答三点,6 分) (2)特点:由沿海到内陆;由间接到直接;由海上贸易(商业)到工矿业;由劳动力输出 到资本投入(由劳动密集到资本密集) ;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创业。
14、 (每点两分、任答四点,8 分) (3)启示:从原因看,要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从过程看,要适时政策引导,因地制 宜,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从影响看, 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承认文化的多样性; 要促进民族融合或文化交流,避免种族主义。 (每点两分,任答两点,5 分,其它言之成理 亦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此背 景下,回顾我国已经编制实施的 13 个五年计划(规划) ,以史为鉴,对我们更好的制定和实 施“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历程 中心任务 编制与实施理念 影响和冲击 突出成就
15、 “ 一 五 ” 计 划 (19531957) “五五”计 划(19761980) 推进社会 主义工业 化建设和 实现四个 现代化。 强调通过完全的政府 计划指令性方式, 优先 发展重工业, 建立独立 完整工业体与国民经 济体系。 “ 大 跃进 ” 、 “ 文 化 大 革 命”等 第一批国产汽车出 厂,第一架国产飞机 试飞,第一座原子反 应堆投入运转;“两弹 一星” 、籼型杂交水 稻、南京长江大桥、 成昆铁路、大庆油田 等。 “ 六 五 ” 计 划 (19811985) “十五”计 划(20012005) 改革与发 展,调整 产业结构 与转变经 济增长方 式。 搞好综合平衡, 处理好 经济与社
16、会各方面的 关系; 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实现强国与富民 的统一; 坚持经济和社 会的协机调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异军突起,科技、教 育、文化事业繁荣兴 旺,农林牧副渔全面 增长,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十三五” 规 划 ( 2016 2020) 加 快 转 型,全面 建成小康 社会。 “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 共享” 新发展理 念。 国 际 金 融 危 机,国际环境 错综复杂,新 冠肺炎疫情等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 二,科技进步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 升,人民生活不断改 善,生态环境总体改 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17、知识,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 17 (15 分) 示例一制定和实施好五年规划,必须抓住和解决好社会的主要矛盾。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国际局势紧张,发展重工业是增强国防实力、巩 固政权的当务之急。“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国 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为此,从“六五”计划开始,我国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推动农村改革和城市 经济体制改革,到“九五”计划末,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
18、到总体小康水 平。 总之,五年规划,要根据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解 决方案,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示例二用科学的理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制定和实施好五年规划。 “二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推动下,出现了“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等浪潮,导致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失调,人民生活遇到很大困难。改革开放 后,我国注重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 的基础性作用,大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更加注重发挥市 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注重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总之,五年规划的制定,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科学把握 发展大势,做到顺势而为,才能确保规划任务目标如期实现。 示例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制定和实施好五年规划的重要方法。 (略) 示例四五年计划 (规划)成就来之不易,要有风险意识,要善于在变局中开先局。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