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文档编号:1001894 上传时间:2021-01-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5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 20 2019 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 化 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共 4040 分)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2 分)分) 1.下列试剂中,标签上有如下标注的是 A. 纯碱 B. 铁粉 C. 浓硫酸 D. 酒精 2.下列固体呈淡黄色的是 A. Na2O B. Na2O2 C. Fe2O3 D. Fe(OH)3

2、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aCl 溶液 C. NaOH 固体 D. 乙醇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液氨 B. 漂白粉 C. 赤铁矿 D. 氯水 5.下列气体过量排放不会 导致酸雨的是 A. SO2 B. CO2 C. NO2 D. NO 6.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 胶体微粒能通过滤纸 C. 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100 nm 之间 D.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7.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不属于 合金的是 A. 不锈钢 B. 青铜 C. 生铁 D. 水银 8.下列溶液中,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装运的是 A

3、. 浓硝酸 B. 浓盐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稀硫酸 9.下列物质中,常用作还原剂的是 A. 氯气 B. 金属钠 C. 氯化铁 D. 稀硝酸 10.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1.下列有关试剂保存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新制氯水需要避光保存 B. Na 可保存在煤油中 2 / 20 C. NaOH 固体需要密封保存 D. 保存 FeCl3溶液时需加入少量 Fe 粉 1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Ag、Cl、CO 3 2 B. Na、Mg2、Cl、SO 4 2 C. Fe 3、K、SO 4 2、OH

4、D. Fe2、H、SO 4 2-、NO 3 13.配制 100 mL 1 mol/L 的 NaCl 溶液时,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A. 选择容积 100 mL 的容量瓶 B. 在容量瓶中溶解 NaCl 固体 C. 转移 NaCl 溶液时用玻璃棒引流 D. 定容时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加热除去 Na2CO3固体中的 NaHCO3 B. 用 NaOH 溶液除去 CO2中的 SO2气体 C. 用氯水除去 Fe2(SO4)3溶液中的少量 FeSO4 D. 用 BaCl2溶液除去 NaCl 溶液中的 K2SO4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与物质性质对应关

5、系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Na2CO3溶液遇酚酞变红,说明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Cl2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 Cl2具有漂白性 C. NO 遇空气变为红棕色,说明 NO 具有还原性 D. 新制的 Fe(OH)2遇氧气变为红褐色,说明 Fe(OH)2具有还原性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2H + = Fe3+H 2 B. Fe2O36H + = 2Fe3+3H 2O C. Na2H2O = Na +OHH 2 D. Cl2H2O = 2H +ClClO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Cl 的摩尔质量是 58.5 g 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水中约含

6、 6.0210 23个 H 2O 分子 C. 常温常压下,22 g CO2中所含氧原子数约为 6.0210 23 D. 将 40 g NaOH 固体溶于 1 L H2O 中,得到 1 mol/L 的 NaOH 溶液 18.下图是进行气体性质实验的常用装置,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 S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 B. 若水槽中盛有水,试管中盛满 NO2,可看到试管中液面上升并充满试管 C. 若水槽中盛有水(滴有酚酞) ,试管中是 NH3,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并呈红色 D. 若水槽中盛有 NaOH 溶液,试管中是 Cl2,可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黄绿

7、色褪去 3 / 20 19.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3+ B 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2+ C 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 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O3 2 A. A B. B C. C D. D 20.将 SO2通入 BaCl2溶液至饱和的过程中,始终未观察到溶液中出现浑浊,若再通入另一种气体 A,则产生白色沉 淀。制备气体

8、 A 的试剂不能 是 A. 大理石和稀盐酸 B. NaOH 和 NH4Cl C. Cu 和浓硝酸 D. MnO2和浓盐酸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21.找出与物质相对应用途,填空。 物质 用途 A氧化铁_ a自来水消毒剂 B过氧化钠_ b制冷剂 C二氧化氯(ClO2)_ c红色油漆和涂料 D三氧化硫_ d生产硫酸 E液氨_ e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22.选择装置,完成实验。 (1)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选用_(填序号,下同) 。 (2)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应选用_。 (3)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应选用_。 4 / 20 (4)用四氯化碳提取碘水

9、中的碘,应选用_。 23.1774 年,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主要成分是 MnO2)的过程中,将其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黄绿色气 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反应中氧化剂是_(填化学式) ,锰元素的化合价_(填“升高”或“降低”) 。 (2)若消耗了 1 mol MnO2,则生成标准状况下 Cl2的体积是_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 2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氨气。 (1)A 中制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B 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 (3)C 处是用集气瓶收集氨气的装置,请绘出装置图。_ (4)证明氨气已集满的操作和现

10、象是_。 25.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放入烧杯,滴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的浓硫酸。可观察到固体变黑,片 刻后,黑色物质急剧膨胀,同时产生大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如下图所示) (1)固体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_性(填“吸水”、“脱水”或“强氧化”) 。 (2)确定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成分。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溶液褪色,加热,颜色恢复。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_(填“能”或 “不能”)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其理由是 _。 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原因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完成化学方程式: C2H2SO4(浓) _。 26.阅读短

11、文,回答问题。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 、硫黄(S)和木炭组成, 5 / 20 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特效药剂常含一 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 (如右图所示) 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钠 钙 钡 铯 火焰颜色 黄 砖红色 黄绿 蓝 然而,传统的烟花爆竹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为了改善传统烟花爆竹的不足,又能为 人们的佳节祝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目前,常见的电子鞭炮有三种形式。 第一,雷电

12、式仿真电子鞭炮,不仅能发出普通鞭炮的模拟声,而且还能发出闪光,以假乱真。无火药、无污染, 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经济支出。其局限性是需要使用家用电源,不方便移动。 第二,电子鞭炮机,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作为燃料的设备,声响大,与火药鞭炮无异,但缺陷是点燃 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录音鞭炮,通过音频解码播放存储于芯片中的鞭炮录音,声音与功率大小有关。这种鞭炮的优点是纯电能、 可移动、造价低廉。缺点是仿真和氛围感度稍差。 新型电子鞭炮正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更好地促进民俗与科技的融合。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若燃放烟花的火焰呈现黄绿色,则烟花中可能含

13、有_元素。 (2)雷电式仿真电子鞭炮的优点有_(填序号) 。 A无火药、无污染 B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 C能重复使用,减少经济支出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 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药剂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_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_ 电子鞭炮机在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_ 录音鞭炮的声音大小与功率无关。_ 27.某同学在研究 Fe 与 H2SO4的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实验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 (3)实验中,加热后产生

14、大量气体,A 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C 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B 试管中反应的 6 / 20 离子方程式是_。 (4)对比实验、和,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 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 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 造成反应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_。 28.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一种测定硫含量的方法是将钢样中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再用测硫装置进行测定。 某测定硫含量的流程如下: (1)气体 a 的主要成分有 CO2、_、_。 (2)若钢样中硫以 FeS 的形式存在,煅烧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3FeS5O2 1_ 3_。 (3)吸收装置中,H2O2氧化 S

15、O2的化学方程式是_。 (4)用 NaOH 溶液中和生成的溶液 b,消耗 z mLNaOH 溶液,若消耗 1 mLNaOH 溶液相当于硫的质量为 y g,则该钢 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 29.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氧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2)装置中的试剂是_(填序号) 。 a饱和 NaHCO3溶液 b饱和 Na2CO3溶液 c浓 H2SO4 (3)装置中的试剂是_。 【进行实验】 步骤 1:打开弹簧夹 K2,关闭 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 a 处。 步骤 2:打开弹簧夹 K1,关闭 K2

16、,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 a 处。 (1)步骤 1 和步骤 2 中,a 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 (2)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实验反思】 (1)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 _。 (2)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 7 / 20 30.某小组在验证反应“2Fe 3+ + Cu = 2Fe2+ + Cu2+”的实验中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且产生灰白色 沉淀。发现和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 1 充分振荡,棕黄色溶液逐渐 变浅,最后

17、呈浅绿色,有灰 白色固体产生 实验 1 中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的浅,针对其原因进行探究。 (1)甲认为:实验后,溶液中c (Cu 2+)应为 0.5 mol/L。“溶液颜色浅”是 c (Cu 2+)低于 0.5 mol/L 造成的。 配制含 0.5 mol/L CuCl2和_mol/L FeCl2混合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该溶液为蓝绿色,明显比实验所得溶 液颜色深,说明_。 (2)甲进一步研究认为,“溶液颜色浅”与产生了灰白色固体有关。 甲查阅资料如下,猜想灰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CuCl。 资料:CuCl 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硫酸,可溶于氨水。 为探究灰白色固体成分,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

18、1 用蒸馏水将实验 1 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过 量稀硝酸,如果有白色固体剩余,则证明有 CuCl 方案 2 用蒸馏水将实验 1 中的灰白色固体混合物洗净,取少量,加入浓 氨水浸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硫酸 a.按方案 1 进行实验 2: b.加入稀硝酸的目的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c.乙认为该方案不严谨,理由是:CuCl 具有还原性,被硝酸氧化后的生成物能溶于稀硝酸。 d.按方案 2 进行实验 3: e.加入稀硫酸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说明灰白色固体中含有 CuCl。 (3)综合上述实验,说明实验 1 所得溶液的颜色比预期浅的原因是_。 8 / 20 2019 北京市

19、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 参考答案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警示标记为腐蚀品的标志,根据物质的性质解题,有腐蚀性的为答案. 【详解】A 项、纯碱没有腐蚀性,故 A 错误; B 项、铁粉没有腐蚀性,故 B 错误; C 项、浓硫酸有腐蚀性,为腐蚀品,故 C 正确; D 项、乙醇易燃,没有腐蚀性,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危险品标志,分清每个物质的性质,明确浓硫酸具有腐蚀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项、Na2O 是白色固体,故 A 错误; B 项、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 B 正确; C 项、Fe2O3是一种红棕色的固体,故 C 错

20、误; D 项、Fe(OH)3是一种红褐色的沉淀,故 D 错误。 故选 B。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 非电解质。 【详解】A 项、金属 Cu 是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 A 错误; B 项、NaCl 溶液是混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 B 错误; C 项、NaOH 是碱,属于电解质,故 C 正确; D 项、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明确概念的要点即可解答,抓住化合物来分析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导电 的原

21、因来解答。 4. 9 / 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详解】A 项、液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 A 正确; B 项、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 B 错误; C 项、赤铁矿中主要含有三氧化二铁,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C 错误; D 项、氯水是氯气通入水后形成的混合物,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 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22、 5.6 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我国的 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多为硫酸雨,少为硝酸雨,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 酸雨的重要原因。 【详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CO2 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 的形成,故选 B。 【点睛】酸雨的危害是很大的例如,酸雨能危害人体健康,导致水生生物死亡,能腐蚀建筑物、能毁坏森林、 能是土壤酸化、能使水体显酸性等等。 6. 【答案】C 【解析】 【详解】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是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100nm 之间的

23、分散 系属于胶体,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本质特征,抓住不同分散系划分的依据是解题的关键。 7.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化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是合金,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详解】不锈钢、生铁属于铁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水银属于单质,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合金的定义,注意合金的成分不一定都是金属。 8. 【答案】A 10 / 20 【解析】 【分析】 常温下,Fe 遇浓硫酸或浓硝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则用铁罐装运浓硫酸或浓硝 酸。 【详解】A 项、常温下,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则可用铁罐装运浓

24、硫酸,故 A 正确; B 项、铁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用铁罐装运,故 B 错误; C 项、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 Cu,则不能用铁罐装运,故 C 错误; D 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能用铁罐装运用,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该题的关键,注意钝化现象为氧化还 原反应。 9. 【答案】B 【解析】 【分析】 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化合价只能降低,只能做氧化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态,化合价只能 升高,只能做还原剂;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既能升高,也可以降低,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

25、原剂。 【详解】稀硝酸中 N 元素为最高价,只能做氧化剂;氯气中 Cl 元素为中间价、氯化铁中 Fe 元素为中间价态,既 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金属钠中 Na 元素为最低价态,只能做还原剂,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熟悉利用元素化合价来分析物质的性质及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在中学化学中,常用作氧化剂的主要有高锰酸钾、硝酸、浓硫酸、氯气、过氧化氢、次氯酸、三价铁离子等; 常用作还原剂主要有钠镁铝铁等常见金属单质、C、氢气、CO、亚铁离子、硫离子、碘离子等。 10. 【答案】CD 【解析】 【分析】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6、,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 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 项、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故 A 错误; B 项、部分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不能是包含关系,故 B 错误; C 项、部分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交叉关系,故 C 正确; D 项、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应为包含关系,故 D 正确。 故选 CD。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明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是解答的关键,明确包含与交叉的意义即可解答。 11. 【答案】D 11 / 20 【解析】 【分析】 易与空

27、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起反应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钾、钠应浸在煤油中;白磷放在水中, 使之与空气隔绝;易潮解、挥发、吸水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如固体 NaOH、浓盐酸、浓硫酸等;见光易分解的 物质应盛在棕色瓶中,放置阴凉处,如 AgNO3、浓 HNO3等;液态溴有毒且易挥发,应贮存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加 水封,加盖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并放置于阴凉处;易挥发、着火的药品应密封保存并放置于阴凉处,远离 火源,如乙醇、乙醚、苯等;盛放药品的器皿应不能跟所盛药品反应,如盛 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 应用橡胶塞。 【详解】A 项、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而导致氯水变质,应于棕色试剂瓶避光

28、保存,故 A 正确; B 项、钠易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所以要隔绝空气保存,钠的密度大于煤油的,且和煤油不反应,所以可用煤油 保存,故 B 正确; C 项、NaOH 固体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需要密封保存,故 C 正确; D 项、FeCl3溶液与 Fe 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保存 FeCl3溶液时不能加入 Fe 粉,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判断,明确物质的性质与保存方法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 根据试剂的性质特点选择保存的方法,如浓硝酸、新制的氯水等见光容易分解的试剂,应该避光保存,通常保存 在棕色试剂瓶中。 12. 【答案】B 【解析】 【分

29、析】 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溶液中的离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离子间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不能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 【详解】A 项、Ag +与 Cl-、CO 3 2可以形成 AgCl 沉淀、Ag 2 CO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 A 错误; B 项、离 Na 、Mg2、Cl、SO 4 2子间既不能形成沉淀也无气体或水产生,该组离子可以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 B 正确; C 项、Fe 3+与 OH-可以形成 Fe(OH) 3沉淀,该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 C 错误; D 项、酸性条件下 NO3 -与 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

30、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侧重于考查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 型的判断,熟练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对解决此类问题至关重要;掌握一些常见离子的共存规律则可以快速 解决此类问题,如 H +不能与 OH-、CO 3 2-共存,OH-不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NH 4 +共存,CO 3 2-不能与大多数金属离子、H+ 共存,SO4 2-不能与 Ba2+、Cl-不能与 Ag+共存等。 13. 【答案】B 【解析】 【分析】 12 / 20 配制 100mL1.00mol/L NaCl 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 平、药匙、烧

31、杯、玻璃棒、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等。 【详解】A 项、配制 100mL1.00mol/L NaCl 溶液时应选择容积 100 mL 的容量瓶,故 A 正确; B 项、容量瓶为精密仪器,不能在容量瓶中稀释或者溶解物质,故 B 错误; C 项、转移 NaCl 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溶液溅出,故 C 正确; D 项、定容时,距刻度 23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置,配制 100mL1.00mol/L NaCl 溶液要算出所需的氯化钠的物 质的量,然后将所需要量的氯化钠,溶于水配成

32、 100ml 溶液即可,注意 100ml 是指溶液的体积。 14. 【答案】A 【解析】 【详解】A 项、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加热可除去 Na2CO3固体中的 NaHCO3, 并不引入新的杂质,故 A 正确; B 项、CO2和 SO2气体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 B 错误; C 项、氯气与 FeSO4反应生成氯离子,引入了新的杂质,故 C 错误; D 项、加入 BaCl2溶液除去硫酸钾的同时,带入新的杂质氯化钡,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侧重于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 同、除杂时不能引

33、入新的杂质是解答关键。 15. 【答案】B 【解析】 【分析】 A、Na2CO3溶液呈碱性; B、氯气无漂白性; C、NO 与空气中氧气反应,NO 做还原剂; D、新制的白色 Fe(OH)2沉淀与氧气反应,Fe(OH)2做还原剂。 【详解】A 项、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呈红色,说明 Na2CO3溶液呈碱性,故 A 正确; B 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表现漂白性,氯气无漂白性,故 B 错误; C 项、NO 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反应中 NO 做还原剂,故 C 正确; D 项、新制的白色 Fe(OH)2沉淀遇氧气,白色沉淀立即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

34、色的氢氧化铁,反应中 Fe(OH)2 做还原剂,故 D 正确。 故选 B。 16. 【答案】B 【解析】 13 / 20 【分析】 A、不符合反应事实,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B、氧化铁和强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 C、离子方程式两边电荷不守恒; D、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写。 【详解】A 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Fe+2H +=Fe2+H 2,故 A 错误; B 项、氧化铁和强酸反应生成铁盐和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Fe2O36H + =2Fe3+3H 2O,故 B 正确; C 项、钠和冷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为 2Na+2H2O=2Na +H 2

35、+2OH -,故 C 错误; D 项、氯气和水反应生成强酸盐酸和弱酸次氯酸,弱酸不能拆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l2H2O =H +ClHClO, 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方法,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 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运用电子、电荷守恒及反应实质的分析。 17. 【答案】C 【解析】 【分析】 A、摩尔质量单位是 g/mol; B、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 C、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 2 个 O 原子; D、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将氢氧化钠固体溶于 1L 水中,溶

36、于体积大于 1L。 【详解】A 项、摩尔质量单位是 g/mol,NaCl 的摩尔质量是 58.5g/mol,故 A 错误; B 项、水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标准状况下,22.4L 水物质的量不是 1mol,故 B 错误; C 项、每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 2 个 O 原子,常温常压下 22 g 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 0.5mol,所含 O 原子的物质的量 为 1 mol,原子数约为 6.0210 23,故 C 正确; D 项、将 40gNaOH 溶于 1L 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 1L,配制 1 mol/L 的 NaOH 溶液应将 40 g NaOH 固体溶于 H2O 中配 成 1 L 溶液,故 D

37、错误。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摩尔质量、阿佛加德罗常数、溶液的配制等,注意将 40gNaOH 溶于 1L 水中,溶液的体积大于 1L。 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A、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溶于水的二氧化硫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NO 不溶于水; C、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 D、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Cl、NaClO、水。 14 / 20 【详解】A 项、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溶于水的二氧化硫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则可以看到液面上升,故 A 正确; B 项、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 NO,NO

38、不溶于水,则看到液面上升,但水不会充满整个试管,故 B 错误; C 项、氨气极易溶于水,溶于水的氨气部分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使溶液显碱性,遇酚酞变红,则 看到液面上升并呈红色,故 C 正确; D 项、氯气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Cl、NaClO、水,则看到液面上升、试管中黄绿色褪去,故 D 正确。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性质,气体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熟悉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解答关键。 19. 【答案】A 【解析】 【分析】 A、Fe 3+与 OH反应生成红褐色 Fe(OH) 3沉淀; B、Fe 3+与 SCN反应生成红色 Fe(SCN)

39、 3溶液; C、SO4 2、SO 3 2、CO 3 2等均能与 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CO3 2、SO 3 2、HCO 3 等均能与 H+反应生成无色气体。 【详解】A 项、向某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3+,故 A 正确; B 项、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Fe 3+,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Fe2+,故 B 错误; C 项、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SO4 2或 SO 3 2或 CO 3 2等,故 C 错误; D 项、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溶液中可能

40、含有 CO3 2或 SO 3 2或 HCO 3 等,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进行物质的检验时,要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 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 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验证。 2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可知,SO2与 BaCl2溶液不反应,不可能生成 BaSO3沉淀,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应有 两种情况,一是溶液中有较多的 SO3 2-离子,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SO 4 2-离子,否则不生成沉淀。 【详解】A 项

41、、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得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与氯化钡均不反应,不会产生沉淀物,故 A 正确; B 项、NaOH 和 NH4Cl 共热反应生成氨气,通入氨气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生成大量的 SO3 2-离子,生成沉淀 BaSO 3,故 B 错误; C 项、Cu 和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气体,NO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氧化性的硝酸,在溶液中将 SO2氧化为 SO4 2-离子,生 成沉淀 BaSO4,故 C 错误; D 项、MnO2和浓盐酸共热反应生成氯气,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将 SO2氧化为 SO4 2-离子,生成沉淀 BaSO 4,故 D 15 / 20 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考查二

42、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注意二氧化硫的酸性和还原性分析是解答关键。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共 6060 分)分) 21. 【答案】 (1). c (2). e (3). a (4). d (5). b 【解析】 【详解】A、氧化铁是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答案为:c; B、过氧化钠与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常用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故答案为:e; C、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答案为:a; D、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工业上用三氧化硫生产硫酸,故答案为:d; E、液氨转化为氨气时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

43、,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掌握物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用途的联系是解题关键。 22. 【答案】 (1). (2). (3). (4). 【解析】 【分析】 (1)用洗气的方法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2)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 (3)可用蒸馏方法制取蒸馏水; (4)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提取碘水中的碘。 【详解】 (1)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应将混有氯化氢的氯气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故答案为:; (2)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所以除去食盐水中的少量泥沙可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 (3)水沸点较低,水中的杂质难挥发,可用

44、蒸馏方法制取蒸馏水,故答案为:; (4)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于水中的溶解度,可用四氯化碳做萃取剂提取碘水中的碘,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根据混合物组分性质的差异性选择分离的方法和仪器是解答关键。 23. 【答案】 (1). MnO2 (2). 降低 (3). 22.4 (4). 2 【解析】 【分析】 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 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反应的原理是二氧化 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中氯化氢在反应中起还原剂和酸的作用。 【详解】 (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二氧化锰中+4 价的锰元素化合价

45、将为氯化锰中+2 价,所以二氧化锰在反 应中做氧化剂,表现氧化性,故答案为:MnO2;降低; (2)若反应消耗了 1 mol MnO2,有 2mol 氯化氢被氧化,反应转移 2mol 电子,生成 1mol 氯气标准状况下 Cl2的体 积为 22.4L,故答案为:22.4;2。 16 / 20 【点睛】本题考查了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计算,被还原的氧化剂是指元素化合 价降低的物质,掌握基础通过分析化合价是解题关键。 24. 【答案】 (1).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 干燥 NH3 (3). (4). 将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 C

46、 右侧的导管口,试纸变成蓝色 【解析】 【分析】 (1)该实验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氨气; (2)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 (3)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 (4)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或酚酞)试纸,或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证明氨气已集满。 【详解】 (1)由装置图可知,该实验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氨气,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氨气为碱性气体,反应过程中产生水,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可用碱石灰吸收水蒸气,故答案为:干燥 NH3; (3)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所以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故答案为: ; (4)氨气溶于水溶液显碱性,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或酚酞试纸靠近 C 右侧的导管口,若试纸变成蓝色或变红(或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C 右侧的导管口,若有大量白烟生成) ,说明氨气已集满,故答案为:将湿润的红色石 蕊试纸靠近 C 右侧的导管口,试纸变成蓝色。 【点睛】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备,侧重考查对实验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明确气体制备原理,利用氨气性 质确定收集、干燥和验满是解题关键。 25. 【答案】 (1). 脱水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北京市西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青草浅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