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奇妙的新画笔奇妙的新画笔 教学 内容 奇妙的新画笔 课型 设计应 用 时间 5 学科 美术 学 习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电脑美术,认识及初步运用不同的电脑绘画工具。 2、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学会图层、特效工具的使用,并尝试使 用相应的电脑软件进行绘画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电脑绘画创作的经历中,发展数字美术创作的持续兴趣和能力。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电脑美术,学习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 教学难点:电脑绘画工具及图层等的熟练运用与画面特效的合理化、个性化表现。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比较找不同,走近电脑绘画。 (1)创设“
2、让我们和数字娃一起遨游神奇的电脑绘画世界”这 一学习情境,直奔学习主题。 (2)引导学生辨析:电脑绘画与传统绘画有何不同?(如表现 工具、作品的质感、保存方式等存在不同。 )在此基础上,引 出学习主题:奇妙的新画笔。 2层层闯关,探索电脑绘画。 在基于 Photoshop 电脑软件和电子绘画板环境的学习情境里, 结合带有操作步骤指令的美术学习卡,引导学生经历“玩转工 具” “揭开图层” “特效实验”等不同层次的闯关学习,通 过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会电脑绘画。 (1)闯关 No.l:玩转工具,体验笔触变化。 引导打开 Photoshop 电脑软件界面,用铅笔、油画笔、马克笔 等不同绘
3、画工具画线条,比一比:谁画的线条多、变化多,以 此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工具带来的笔触变化。 打开 PPT,请学生欣赏作品:这两幅画分别是用什么电脑绘画 工具表现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闯关 No.2:揭开图层,探寻表现方式。 打开 Photoshop 制作的源文件 1.2,探究一下图层的好处有哪 观察、思考、讨论,发表个人看法 观察、 思考、 讨论, 发表个人看法, 能力强的学生还可以在闯关游戏 中当小老师为其他学生做示范。 在此基础上, 选择自己喜爱的绘画 2 些?如图层可以帮助我们分别处理不同的元素,便于修改。图 层还可以用于不同表现风格画面时的图片合成。 (3)闯关 No.3:特效实验
4、,感受创意魅力。 打开 PPT,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这两幅电脑画分别表 现了哪些不同的绘画效果?分别是采用了哪些特效工具制作 而成的?小结:利用复制粘贴、拉推变形、浮雕等特效工具, 可以轻松地创作出奇妙的效果。 4个性表现,创作电脑绘画。 选择你喜欢的电脑软件特效, 对自己创作的电脑画或现成的图 片进行处理。 5赏评延伸, ,引向数字美术。 (1)说说自己的电脑画是采用什么工具表现的,选出特效处理 效果最好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2)电脑绘画获得的图形, 除了开辟全新的数字绘画艺术之外, 它还有什么用处呢?听取学生回答之后, 呈现一系列电脑图形 运用的画面和本课小结, 从而将学生引向数字美
5、术创意学习的 崭新时代。 工具, 表现具象或抽象的画面, 并 谈谈这样绘画的感受。 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脑软件特效, 对 自己创作的电脑画或现成的图片 进行处理 说说自己的电脑画是采用什么工 具表现的,哪些表现是你最满意 的。 板 书 设 计 奇妙的新画笔 玩转工具,体验笔触变化。 揭开图层,探寻表现方式。 特效实验,感受创意魅力。 教 学 反 思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这是本套教科书首次触及引导学生运用电脑软件 进行绘画表现的美术课。从奇妙的新画笔一课出发, 奇思妙想 会动的“画” 奇妙 的包装 展示设计 拍一部小电影 等课的学习, 向孩子们展现了采用电脑软件进行绘画、 动画、设计、影
6、视等在内的关于数字美术创作的全新学习系列。本课作为小学电脑美术的起 始课,需要抓住其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对电脑绘画软件的了解与熟练。本部分教学,要 3 避免像信息技术一样,仅仅是围绕“软件”的认识去学,又不能以讲授的方式去进行刻板的 传授,因为这样做,既费时又低效。我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有两个亮点,第一个是一开始出 示设计利用闯关、软件探究等办法引导,可激发学生主动、深入地认识软件,同时结合笔触 效果的体验、 图层的揭秘等行动, 可将掌握软件的探究与绘画表现的效果感受进行有机整合; 第二是电脑软件在绘画上的创意运用。 教师现场示范选用学生的平时作业进行修改, 加入特 效从而得到更好的画面效果。此环节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自选电脑软件内置 的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画面创作”到利用不同特效工具进行处理” ,其旨在引导学生将电脑美 术可自由修改、变幻调整的艺术表现功能,发挥到淋漓尽致。 奇妙的新画笔一课对教学 场地的要求较高, 必须在计算机教室学生才能真正上机操作练习, 教学本课对教师的计算机 操作能力, 软件的熟悉与使用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才 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 去负担。”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