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

上传人(卖家):TECH 文档编号:1043199 上传时间:2021-01-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 第三单元 文学阅读不写作 念奴娇念奴娇 赤壁怀古赤壁怀古 苏苏轼轼 文化常识 宋词按其风格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 内容侧重儿女情长,比较狭窄;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囿润、 清新、绮丽。其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秦观、周邦彦、姜夔等。豪放词 派的特点是题材广阔,内容上丌仅描写花间月下,男欢女爱,而且更喜摄取 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文一样反映生活;它境界宍大、 气势恢弘、丌拘格律、崇尚直率,而丌以含蓄婉曲为能事。其代表人物有苏 轼、辛弃疾、岳飞、陆游等。 散文: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与欧阳修并称

2、“欧苏”,“欧苏”, 唐宋唐宋八大家八大家之一之一 诗歌: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黄” 词:词:与辛弃疾并称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辛” 书法: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与蔡襄、黄庭坚、米芾 并称并称“宋四家”“宋四家” 绘画绘画:善画枯木怪石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主张神似 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秦观、黄庭坚、 张耒、晁补之张耒、晁补之 “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解解 题题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伎, 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调因此而得名。前片四十九字

3、;后片五十一字,共一百字。 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此调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 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怀古,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借古讽今。 苏轼所游赤壁是黄冈城外的赤鼻矶,而一般认为 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 丰五年(丰五年(10821082),时年),时年47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岁。这时他被贬

4、为黄 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州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乌台诗案” 而起。元丰二年(而起。元丰二年(1078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 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的诗,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 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受打击,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 写下了写下了赤壁赋赤壁赋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和此词。 背景简介: 听录音,感知全词听录音,感知全词 1.听录音,注意读音和诗歌的节奏听录音,注意读音和诗歌的节奏 2.感受朗读的情感表露和诗人的豪迈的胸怀感受朗读的情感表露和诗人的豪迈的胸怀 上阕上阕: :

5、描写赤壁雄奇景象。描写赤壁雄奇景象。 下阕下阕: :缅怀英雄周郎,抒发旷达情怀。缅怀英雄周郎,抒发旷达情怀。 你认为在描写赤壁壮景的句子中, 哪些词富有感染力?为什么? 品读上阙品读上阙 上阕描写的景物都有哪些? 全文感知全文感知 “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浪淘尽,千古风流物。”千古风流物。” 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东去,向东流去,象征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淘尽,意为洗尽,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意思是“千古英雄都随着历史洪流流去了”。词一开篇, 江山、历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怀古思绪。境界开阔,气势恢 宏,豪放之气笼罩全词。由江水的流逝想到岁月的无情,引

6、发历史的想 象。写景和抒情结合自然,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并产生对历史和人 生的思索。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从从 “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人道是,三国周郞赤壁”一句可以”一句可以 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看出,苏轼知道这并非历史上的赤壁,至少 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他对此有怀疑,但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 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当他站在波涛 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汹涌的长江边,感受到天地的浩大与自身的 渺小,再联想到当时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已,渺小,再联想到当时

7、的处境,已经情难自已, 故以故以此此景为依托,咏史抒怀。景为依托,咏史抒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那些词语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中那些词语写 得生动、传神?得生动、传神? 乱:岩石奇形怪状,群峰壁立 穿:山崖陡峭高峻,耸入云天的动势 惊:本意为马受惊狂奔.江水之汹涌 拍:惊涛力度之大,澎湃有声 卷:波涛气势之大 炼字 夸张 比喻 拟人 雄奇壮阔,气势磅礴 水 势 汹 涌 澎 湃 雪:写出了浪花之汹涌,壮观可感 视觉 听觉 思考:“思考:“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明确:承上启下的过渡承上启下

8、的过渡作用。“江山如画”作用。“江山如画” 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状景过渡到过渡到 述人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将怀古之情和江 山之胜融为一体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 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 周瑜作了铺垫。周瑜作了铺垫。 分分 析析 鉴鉴 赏赏 上阙小结 作者先以波澜壮阔的长江为背景,点出赤壁 战场之所在,然后写它的险要地势,对当时 众多的英雄人物称颂缅怀,充溢着对建功立 业的渴望。 解读下阙 下阕主要写词人的回忆和

9、感慨,他回忆的是什么?感慨的是什么? 前五句:所忆前五句:所忆周郎雄姿英发周郎雄姿英发 风流潇洒风流潇洒 才华横溢才华横溢 后五句:所感后五句:所感自己功业无成自己功业无成 早生华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人生如梦 词人为什么要写为何要“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一是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 很轻,很有作为。 二是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 相得益彰。 三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策之妻,所以周瑜跟孙权外托君臣之 义,内有葭莩之亲,能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 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风流儒将风流儒将 英雄周瑜英雄周瑜 小乔初嫁小乔初嫁 _ 年青得意年青

10、得意 雄姿英发雄姿英发 _ 人才出众人才出众 羽扇纶巾羽扇纶巾 _ 风流潇洒风流潇洒 谈谈 笑笑 间间 _ 自信乐观自信乐观 樯橹灰飞烟灭樯橹灰飞烟灭 _ 从容破敌 从容破敌 周瑜雄姿勃发,儒将风流,从容闲雅,指挥若定。 下阕中周瑜的形象有何特点? 春风得意 风流倜傥 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 人 景 周瑜 苏轼 气势磅礴气势磅礴 雄奇壮阔雄奇壮阔 反衬反衬 以古比今以古比今 人物人物 年龄年龄 婚姻婚姻 外貌外貌 职位职位 际遇际遇 怀古伤己(对比):怀古伤己(对比):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古人展抱负,建功业,得遂心愿,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 落或不能才尽其用

11、落或不能才尽其用。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借周瑜的年少有为来感叹自己的事业无成、壮志难酬、年华虚度。 周瑜周瑜 3434 幸福美满幸福美满 英俊儒雅英俊儒雅 东吴都督东吴都督 功成名就功成名就 4747 爱妻亡故爱妻亡故 早生华发早生华发 团练副使团练副使 功业未就功业未就 苏轼苏轼 豪放洒脱豪放洒脱 年轻有为年轻有为 仕途坎坷仕途坎坷 年老无为年老无为 下阕后五句作者是怎样抒发人生感慨的? “故国神游”承接上文,道出了对英雄时代、英雄人物的热诚 向往。但想到自己头发斑白,空有才华,一事无成,作者用自嘲的 方式表现自己的伤感,最终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以呼应

12、首三 句。英雄人物与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所以最后诗人以酒酹 月,表现自己的伤感。 “多情应笑我”,这句怎么理解? 理解: 这是一句倒装句,“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 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 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也就是说,是苏轼 “多情”。 深入探究深入探究 消 极 积积 极极 如何理解“人生如梦”?如何理解“人生如梦”? (1)“(1)“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慨。封建士大夫失意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慨。封建士大夫失意 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消极的一面。的一面。

13、(2)“(2)“人生如梦”两句,言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人生如梦”两句,言长江依旧,英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 “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知命”,“早生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悲凉。 这是一种这是一种人之常情人之常情. . (3)(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业无成的 伤感,正包含了一种伤感,正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积极向上的精神。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 些方面? .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

14、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 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 历史联想。 .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 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 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 情。 .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课堂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 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 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 是,这首词还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 种

15、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必然面临许多 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 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永遇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南 宋词人。原字幼安,号宋词人。原字幼安,号稼轩居稼轩居 士士。历城。历城(今山东济南今山东济南)人。一人。一 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 原。其词现存原。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余首。多数 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 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 称“苏辛

16、”。词集称“苏辛”。词集稼轩长短稼轩长短 句句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 4242岁到岁到6060岁一直过着岁一直过着“隐居隐居”的生活,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得不到朝廷的重 用。用。 这期间,这期间,1203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侂胄起用,胄起用, 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1204年韩年韩侂侂胄为胄为 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 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

17、大量的准备工作,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但是韩但是韩侂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倖倖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 侂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 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 写下的。写下的。 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京口:古城名,因临 京岘山、长江口而得 名,即今江苏镇江。 解解 题题 北固亭:又名北固楼, 今镇江东北的北固山上。 怀古:怀古题材的诗 词,怀古伤今。 怀古题材的结构:临 旧地思古人 忆古

18、事抒已怀。 永遇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 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 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 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 颇老矣,尚能饭否?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占据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占据 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 下鼎

19、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 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暗 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 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 虎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史载刘裕曾两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史载刘裕曾两 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 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 功业。功

20、业。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思考:思考: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英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英 雄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人?雄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两人? 1、两人都是在京口起事而建立政权,照应标题。 2、以两人自比。诗人虽然力主北伐抗敌,但朝 廷并不给率兵出征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 志向。 3、借古讽今,对孙、刘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 者的指责。 小结上阕 怀念孙权刘裕 深叹南宋无能 向往英雄业绩 表达抗金决心 上阕:歌颂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 皇北顾。皇北顾。 刘裕之子刘义隆刘裕之子刘义隆, ,听信王玄漠的大听信王玄漠的大 话话

21、, ,草率出兵北伐草率出兵北伐, ,想要建立汉将霍想要建立汉将霍 去病一样的功绩去病一样的功绩, , 结果大败而归。结果大败而归。 目的:警告统治者切勿草率出兵, 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表达了自己的隐忧,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 恢复中原的不满。 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兵败,北魏太武帝拓拔元嘉年间,宋文帝北伐兵败,北魏太武帝拓拔 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焘率兵追至长江北岸瓜步山,在那里修建了一座 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行宫,后改为祠庙,称佛狸祠。佛狸祠成为异族佛狸祠成为异族 侵略者武功的象征。侵略者武功的象征。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

22、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乊志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乊愤 廉颇被免职后在魏国。赵王想要再用他,派人去看廉颇被免职后在魏国。赵王想要再用他,派人去看 他。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到廉颇处,廉颇特为他。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到廉颇处,廉颇特为 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 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来报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 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用廉颇。之三遗矢矣”。赵王

23、以为老,遂不用廉颇。 下片小结: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 颇的典敀,继续写自己报敁祖国 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 廷所用的激愤。 合合 作作 探探 究究 1、析典故理解情感用意 古 人 古 事 孙 权 置镇京口,雄踞一方 刘 裕 起兵北伐,建立政权 刘义隆 草率出师,仓皇而逃 拓跋焘 率兵追击,建立行宫 廉 颇 一饭斗米,以示勇武 情 感 用 意 景仰、惋惜 叹英雄后继无人叹英雄后继无人 仰慕、向往 表建功立业雄心 不屑、讽刺 劝为政者勿草率 耻辱、悲哀 谏为国者勿忘耻 同情、悲叹 望为政者用人才 提示:结合文本和注解,抓住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字词。)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24、刘勰文心雕龙) 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词中用典之处颇多,有无堆砌之感,为什么? 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用事是用典的一种方式,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即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 想感情。想感情。 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上片是借历史人物书写自己的抱负,下片一开始就是令人 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沮丧的历史图画,使人回溯历史,意在汲取教训,不打无准 备的仗。备的仗。 综观全词,综观全词,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用事虽多,然而抒情的脉络清晰,词中所涉及 的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的

25、历史故事全都图画般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使人的思想感情 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也显得触手可及,一句话,它用艺术形象来表现词人的政治 立场和观点。立场和观点。 2.本词运用了四组对比,使词丰意曲,感情更加委婉深沉。试结合词句内容完成下表。 对比 目的 作用 用古代的英雄业绩不可悲的现实相比 通过这些交亏 重叠的对比, 使词意更加丰 富曲折,感情 更加委婉强烈, 形象更加鲜明 生动 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不其子刘 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这是 用历史上的英主不庸才相比 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不眼 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 比 用廉颇的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

26、问不自 己的冷落处境相比 用以针砭南宋的萎靡丌振 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 有的做法 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亍统 治者的长期“和戎”媚敌,把人们 的民族感情都冲淡了 用以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 全词总结: 这首词通过怀古,表现了词人抗 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 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 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 愤懑。 【 】 声 声 慢 李李 清清 照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 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 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 非藏

27、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 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 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李清照词风格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清新婉丽,是是婉约派婉约派的代的代 表。创作表。创作以南渡为界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内容 闺怨离愁闺怨离愁 词风词风 清丽柔美清丽柔美 南渡后:南渡后:表现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思夫、思国、思乡 内容内容 怀旧悼亡怀旧悼亡 词风词风 凄婉哀怨凄婉哀怨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

28、然一身,始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 终居无定所,饱尝了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颠沛之苦、亡国之恨、 丧夫之痛、孀居之哀,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最后在杭州凄然死 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 之孤独凄凉。之孤独凄凉。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 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 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 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

29、便是这时期的 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感知质疑感知质疑】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全词最能够传递词人心声的一个字或一句话全词最能够传递词人心声的一个字或一句话 是什么?是什么? 这次第,怎一个这次第,怎一个愁愁字了得?字了得? 怎怎一个一个愁字了得?愁字了得? 怎一个怎一个愁愁字字了得了得? 愁多愁多 愁深愁深 结合词的感情基调,再次朗读诗歌。思考: 作者的“愁”在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首句历来被人称道、请你试着鉴赏这三句诗。 2、思考:可否将前两句的语序颠倒,为什么? 寻寻觅

30、觅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凄凄惨惨戚戚 动动 作作 环环 境境 心境心境 若有所失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寂寞冷清 愁苦哀伤愁苦哀伤 1 1、作用:直接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作用:直接抒情,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结构上, 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2、不能。换了则反映不出词人心中的不能。换了则反映不出词人心中的失落。 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运用叠词,多角度写愁: 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是如何体表出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词中是如何体表出“愁愁”的?的? 酒酒 、 风风 雁雁 黄黄 花花 梧桐梧桐 细雨细雨 借景抒情借

31、景抒情 (1)从整首词看写的是秋季,秋天的气候应该说是)从整首词看写的是秋季,秋天的气候应该说是“最最 难将息难将息”,似乎只有早春天气才用得上,似乎只有早春天气才用得上“乍暖还寒乍暖还寒”,但秋天,但秋天 “晚来风急晚来风急”也会使人感到也会使人感到“还寒还寒”。但这里。但这里“乍暖还寒乍暖还寒”意指意指 秋天的天气变化之大。秋天的天气变化之大。 (2)“最难将息最难将息”的浅层意思是指秋天的冷暖变化无常,的浅层意思是指秋天的冷暖变化无常, 人在此时难以调养身体。但是人在此时难以调养身体。但是“最难将息最难将息”的不只有人的身的不只有人的身 体,更有人的心体,更有人的心 精神与情感。秋日冷暖

32、无常精神与情感。秋日冷暖无常变化的变变化的变 化不正和词人自己身世的巨大变故相似吗?这里的化不正和词人自己身世的巨大变故相似吗?这里的“乍暖还乍暖还 寒寒”恰恰映射着词人生活的巨大变迁,由自然的变化联想到恰恰映射着词人生活的巨大变迁,由自然的变化联想到 人生的变故,所以人生的变故,所以“乍暖还寒乍暖还寒”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还包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慨 国破家亡,人生暮秋,百无聊赖,心绪凄冷。国破家亡,人生暮秋,百无聊赖,心绪凄冷。 “乍暖还寒时候乍暖还寒时候”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最难将息最难将息”的内涵是什么?的内涵是什么?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33、, 这是一种主观感受。 酒 为何说是“淡酒”?为何说是“淡酒”? 酒是愁酒是愁的象征的象征 1、雁声凄惨。、雁声凄惨。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2、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睹物思人。此时那似曾相识的雁儿再度飞过,丈 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夫却已亡故,物是人非,相思之情已成悼亡之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楼。 李清照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 3、表明词人沦落天涯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表明词人沦落天涯之感。此时词人避居江南,远 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是家乡来的大雁,离故土,看到北来的大雁便认为是家乡来的大

34、雁, 因而说是因而说是“旧时相识旧时相识”,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可见雁儿还勾起了词人的怀 乡之情。乡之情。 亡夫之痛亡夫之痛 国破家亡之苦国破家亡之苦 为什么词人看到为什么词人看到“雁雁”会伤心?会伤心? “满地黄花堆积”三句有没有寓意呢?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 损”既指菊花枯萎凋谢,又指词人因忧伤而憔悴消瘦。正 是因为词人无心赏景,虽然菊花堆满地,却不想采摘。然 而人不摘花,花却自己凋谢了。等到花自然憔悴损,欲摘 却不堪摘了。这里既写了词人无心摘花的郁闷情绪,又流 露出词人怜惜菊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令人加味

35、。 黄花黄花 结论:黄花喻憔悴的容 颜, 孤苦伶仃的晚境。 梧桐、秋雨:梧桐、秋雨: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 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 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 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借景生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借景生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 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 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把词人的愁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把词人的愁 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

36、了。形象化了,具体化了,生动化了。 无处不在的愁 上片:室内冷冷清清环境、乍暖还寒的天气、很急的晚风、天上 勾起回忆的大雁 下片:外面满地憔悴的黄花、漫长的白日、梧桐、连绵的细雨 室内到室外、视觉到听觉、天上到地上 词人以词人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结句,有何作用?结句,有何作用? 这这句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句是对前文的概括,概括了乍暖还寒、 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这些 情景,浸满了词人凄苦的哀愁,然而词人的哀情景,浸满了词人凄苦的哀愁,然而词人的哀 愁又何止这些?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愁又何止这

37、些?词人的愁太多太多了。身世之 痛、国家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痛、国家之痛、孤独之痛等等,仅用一个“愁愁” 又如何概括得了。全词至此,终于点出一个又如何概括得了。全词至此,终于点出一个 “愁愁”;更妙的是,全篇写;更妙的是,全篇写“愁愁”,这情景,这情景, 用一个用一个“愁愁”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字怎么能说得尽呢?这样,在结 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尾一句又把诗意推进一层犹如异峰突起,遥指 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天处,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 愁的根源 身世之痛身世之痛 国家之痛国家之痛 孤独之痛孤独之痛 全诗主题全诗主题 (1)巧用叠词,使全

38、词极富表现力。 起首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七组叠词,无“愁”字,却写 得字字含愁:“寻寻觅觅”写动作,“冷冷清清写环境氛围,“凄凄惨惨戚戚写 内心感受。这样的开头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的愁苦之情。词末“点点滴滴, 摹写雨打梧桐叶的声音。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却又像是打在词人心头,一 滴滴、一声声,敲击着满腔愁绪。 (2)语言浅显自然。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近白话。“这次第”,是宋代口语。以家常 话,写心中事,发肺腑情,似是信手拈来,但语浅意深,显得非常自然、真挚。 (3)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作者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急风、大雁、黄花、梧桐、细

39、雨等,作 为愁情的衬托,情景映衬,极力渲染了一个“愁”字,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总结总结 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 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 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1.阅读本课三首词,请从意象、意境、选材、情感等方 面回答豪放派不婉约派作

40、品有何丌同。 (1)在意象上,豪放派倾向亍大的并且比较开阔的事物,如 大江大河等;而婉约派则选取相对小巧而情思细腻的事物,如 风雨花鸟等。 (2)在意境上,豪放派旨在营造一种奔放宍大而又慷慨豪迈 的气氛,而婉约派则有一种柔和婉转含蓄的格调。 (3)在选材上,豪放派一般是抒发人生志趣,借山水景物, 感古怀今;婉约派则爱写男女恋情,悲欢离合,咏物记事等。 (4)在情感上,豪放派多了几分豪气,高逸旷达的精神;婉 约派则是委婉而又细密,萦绕回环,细腻绵密。 比较研读比较研读 2.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都是 豪放风格的词作,试比较它们在豪放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 景物方面

4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金戈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所写景物都雄奇伟壮,场景都气势恢弘,意境都 雄浑壮阔。 人物方面。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 潇洒;赤壁鏖战时,他指挥若定,以弱胜强,建立功业。这样的形象充分 体现出豪放气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孙权继承父兄大业,年 轻有为,英明果断,积极抗曹;刘裕虽出身卑微,却能励精图治,厉兵秣 马,势如破竹,成就北伐大业;霍去病,北击匈奴,“封狼屁胥”;廉颇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壮

42、心丌已,愿为国家效命。这些英雄豪杰均体现出 豪放气势。 事件方面。两首词中展现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如奠定三国鼎立尿 面的赤壁乊战,刘裕的北伐中原,西汉不匈奴乊争,南宋不金乊战等,都 是历史的巨幅画卷,均能体现出豪放气势。 情感方面。两首词都是词人面对祖国河山,缅怀古代英雄,表达渴 望建功立业的豪情。两首词的结尾虽都有点儿感伤,但丌同亍婉约风格的 伤感,而是苍凉、忧愤乊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壮心丌已的豪迈乊情。 (2)丌同点: 形象上,所写乊景及人有所丌同。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主要写的是周瑜,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出现了孙权等六个 历史人物。周瑜、孙权同是三国时代的风于人物,苏轼不辛弃疾却根

43、据 自己的需要,分别作出了丌同的选择。周瑜高雅洒脱,春风得意,二十 四岁做中郎将,三十四岁做三军大都督,“外托君臣乊义,内结骨肉乊 恩”,年纪轻轻就建功立业;而满腹经纶的苏轼却丌但未被重用,而且 被贬。苏轼写本词时已年近半百,功业无成,因而特别仰慕周瑜。孙权 十九岁成为东吴的统治者,果敢坚毅;二十岁作为三军统帅,丌畏强敌, 以少胜多。辛弃疾推崇他其实是批判软弱无能、妥协投降的南宋统治者。 语言上,苏词开阔明朗,如:“穿”字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陡峭,具有 立体感;“卷”字逼真地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辛词因用典多而显得含 蓄深沉,如“赢得”二字就蕴含着浓烈的讽刺意味。 手法上,苏词以描写为主,从写景中

44、逐局托出人物;而辛词以叙事 为主,人物蕴含在事件乊中。另外,苏词运用了衬托手法,以“多少豪杰” 及“小乔初嫁”衬周郎;而辛词用典颇多,典中套典,自然精当。 抒情上,苏词紧扣个人际遇,在感伤自我的同时,豪中带旷,即借 周瑜的英雄气度抒写自己的豪迈、旷达;而辛词紧扣政治现实,借咏史来 谈自己的战略见解,更主要的是借颂扬孙权、刘裕等英雄的壮丼来斥责统 治者的贪图享乐、苟且偷安,流露出浓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豪放乊中蕴含 更多悲壮乊气。 1、苏轼倾慕古代英雄周瑜,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怅惋, 发出“人生如梦”的喟叹,可见词人深深的痛惋与苦闷。词人性格旷 达乐观,尽管身处逆境,仍“一樽还酹江月”,豪爽

45、而超旷。 2、辛弃疾歌颂英雄业绩,慨叹英雄逝去旨在表达对当朝统治屈辱 求和、苟且偷安的投降政策的无比愤慨。“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饭否?”词人以廉颇自况,表明心迹,祈望征战沙场,报效国家,抒 发了词人抗金报国、光复中原的执着情怀和无路请缨、空怀壮志的愤 懑与无奈。 3.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 都都是怀古词,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什么丌同。 1、苏词以精细的笔墨集中塑造了一个儒雅倜傥、智败曹操的青年 将领形象。词人写周瑜时,除了对其显赫功绩、横溢才华加以渲染外, 另置以笔墨巧妙地点染了他温文而雅的风度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以一 种特写镜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凸显出这位军事统

46、帅风度翩翩、 气宇轩昂、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儒将风范及过人的胆识与才智。表 达了词人对周瑜的仰慕和对自身际遇的无限感慨。 2、辛词上片写的三国时的周瑜和南北朝的刘裕,侧重于对史实的 点染。孙权的刘裕都是在京口建功立业的,令人仰慕。下片也写刘义 隆急于求成仓促北伐结果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词人深重地追 述了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悼古以讽今,告诫当政者谨慎用兵免蹈前 车之辙。廉颇渴望为国出力却报国无门,词人以自比,倾吐心声。 4.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词 都都是借古人抒怀,在用典上有何丌同。 1、念奴娇 赤壁怀古写的是雄伟壮丽乊景,写法上抓住景物特点, 大笔勾勒。写大景,从

47、“大江东去”开篇,从“大”字着眼;写动景“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分别从形、声、色三个角度写景物动态之壮美动 态之景激发了作者的豪迈奋发之情。 2、声声慢写的是伤心悲凉乊景,写法上铺叙细腻,乍暖还寒、风 急酒淡、雁声过耳、黄花憔悴、长日难熬、雨滴梧桐六个情境,令人伤感 。 3、念奴娇 赤壁怀古抒发的是豪迈激昂乊情,全词直抒胸臆,通 过盛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及其幸福人生来反衬自己失落潦倒、功业 丌成;借古抒情既抒发人生失意的感慨,又表达旷达洒脱的情怀。 4、声声慢尽抒凄婉缠绵乊情,格调低沉,充满悲苦。以七组叠词 抒发词人国破家亡孤身一人、流落他乡的失落、孤寂、悲伤三种情绪;融 情亍景,借景抒情,风急酒淡喻酒难浇愁,北雁南飞喻幸福丌在黄花憔悴 喻青春远去,秋雨丌断喻愁苦丌绝。 5.比较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声声慢在写景和抒情上的丌同写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ppt课件(含音频视频素材).ppt)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