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评时评素材:素材:阳刚之气不只是男性化阳刚之气不只是男性化 如何理解“阳刚之气”?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 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 担当和责任感 新闻背景新闻背景 针对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的答复称, 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及加强青少年心理 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答复从前述几个方面对现有的安排 和实施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并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根据安排,教育部将要求各省、校加 大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
2、法落实力度,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加大力度提高体 育教师素质能力, 同时, 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 形式, 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 继续通过多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 央视新闻热评央视新闻热评 如何理解“阳刚之气”?男性在风度、气概、体魄等方面表现出刚强之气,是一种美,但 阳刚之气并不等于简单的“行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养“男人”“女人”,更应注重培养人的 担当和责任感。 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 让身体和心智一并健康成长, 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网络热评网络热评 1 月 29 日,教育部答复政协委员的提案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引起轩然大波。 其中激烈反对者为主,他们认为该
3、条提案错误地理解了男性化和女性化,且可能会带来一些 负面影响;辩护者也有之:有人说现在的男人太娘了,就该 man 一点;离题更远的,把它拉 到了性别攻击的方向:微博女权又开始跳脚了。 高三学生热评:高三学生热评: 语文水平有待提高:语文水平有待提高: 我觉得培养“阳刚之气”是件好事,但是把它和“防止女性化”一起,就会让人觉得女性化 好像是贬义一样,请问这是性别歧视吗?一个男人没有担当,扭捏做作和女性没有关系,请 有关部门不要拿女性化作为代名词。作为女性的我是坚决不赞同的。而且我认为这个“阳刚 之气”并不仅仅是指男孩子的外貌,穿衣打扮之类,而是他们的品质、责任、担当如果 一个人人高马大却把力气用
4、到欺负弱小上,而对需要帮助的人却冷漠无视,难道就是阳刚之 气吗?不,肯定不是。如果一个整天兰花指、说话轻声细语的男生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挺身 而出,有责任,有担当,这难道不是阳刚之气吗?我就觉得他也很man。我们要正确培养“阳 刚之气”,而不是贬低女性。真诚希望有关部门修改提案,毕竟当代社会男女是平等的! 绿毛水怪:绿毛水怪: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人们将“阳刚之气”与“阴柔之气”相联系。在这个时代,阳刚不是男性 的专属,阴柔也不是女性的标志。“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阳刚是美,阴柔也是美。阳刚会 培养人的担当和责任,那阴柔就不会了吗?刚缺少柔是浪费力气,柔缺少刚是攻而不克,两 者缺一不可, 疯狂动物城
5、中说“他们以为我只是个爱吃甜甜圈的胖子,个人偏见真伤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我们不可以拿自己的个人标准去绑架别人, 阳刚也好, 阴柔也罢, 这是个人的选择,我们能做的只是尊重。 拔刀难免落樱:拔刀难免落樱: 男人需要阳刚之气,但并不代表“娘化”的男生就缺少阳刚之气。阳刚之气,更多的是一 种内在的表现,是处事沉稳,有责任心,勇于担当,并不是拥有五大三粗的身材,就叫阳刚 之气的。“娘化”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辩证地看待。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民生活富足,素养 日益提高,自然而然地养成“书生气”,也就是待人有理、举止行为得体。这与过去男生的豪 爽直率性格形成的对比,造成部分人的不适应。加之现代人
6、以瘦为美的审美观,造成的高瘦 身材居多。书生气、瘦高身材不是“娘化”,阳刚之气也不应该标签化。 阳刚啵啵的小豆子:阳刚啵啵的小豆子: “阳刚之气”嘛,顾名思义,就是要“阳”,也要“刚”。“阳刚之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外在气质,二是内在气度。首先,我个人觉得“阳刚之气”体现在男孩子的外形体貌上。一提 到这个我就想到了“兵哥哥”,走路带风,铿锵有力,硬朗,有精神气。阳刚之气就要面对大 大小小的事情,多包容一点,责任感要强一些。 老师点评老师点评 阳刚之气,浩然正气也。 阳刚之气,心有天地与高山,坦坦荡荡;阳刚之气,心有清风与明月,清清爽爽;阳刚 之气,心有阳光与温暖,浩浩汤汤;阳刚之气,心有责
7、任与担当,响响亮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更需要“培根铸魂”,培育顶天立 地,具有阳刚之气的大写的时代新人。 当然,阳刚之气,无关性别,自古就有巾帼不让须眉,好男儿志四方!阳刚之气,在成 长中助你扫尽衰颓与迷茫,拥有底气与大气;阳刚之气,在道路中消融低迷与狭隘,助你拥 有正气与猛气。“刑天舞干戚,猛气固常在。”猛气不仅令人振作,更关乎民族与未来。 唤阳刚之气,是时代召唤,是历史潮流。 世界面临挑战,时代更需要阳光与温暖,更需要奋斗与自强,更需要责任与担当,更需 要和平与安康,那么这一切都需要浩然正气来排山倒海,阳刚之气来拯救心灵,和煦春风来 慰藉生命,自励自强来创造
8、未来。 阳刚之气,振兴中华;阳刚之气,佑我华夏! 阳刚之气,浩气四塞,千秋万代,荡气回肠! 王老师说:王老师说: 我特别注意到提案中说是要培养学生的阳刚之气,所以我认为这不是仅针对男生的教育 要求, 而是针对所有学生的, 仅以男性化和女性化来理解是狭隘的。 人都需要培养阳刚之气, 一个神情呆滞、双目无神、精神颓丧者,身量壮大也不能称其为阳刚;一个心中有火、眼中 有光、精神焕发者,即便身量柔弱我们也不能说其为不阳刚,男女皆然。阳刚之气在于培养 那股具有担当、责任、忧患意识的正气,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杨老师说:杨老师说: 古之“阳刚之气”较之于“阴柔之气”而言,阴阳刚柔之说源于周易 说
9、卦:“立天之道 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古哲人认为,世界万物本就阴阳两面,对立统一,互根 消长,男性的“阳刚之气”与女性的“阴柔之气”互补互长,和谐共生。男尊女卑的社会,方可 如此。而今社会男女平等,此“阳刚阴柔之气”并不可成为男女气质的唯一界定标准。 所谓阳刚之气,乃阳光刚健之气,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强勇敢、刚毅耿直,有正义 感有担当,所谓阴柔之气,乃温顺柔和之气,温柔体贴,谦恭随和,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我们不反对女孩子彰显阳刚之气,巾帼本不让须眉,我们也不反对男孩子有温和谦恭之气, “无情未必真豪杰”。 但万事过犹不及,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帅美不在皮而在“骨”,内在拥有的勇敢坚毅
10、、谦 虚稳重之骨气才是美之根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敢于挑战不可能,展现大我之精神才是帅 的本质。当下“阳刚之气”乃正气勇气大气为人则应有此气,为男人更亦应有此气。 蔡老师说:蔡老师说: 孟子说“善养浩然之气”,他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 间。”巾帼英雄,忠孝节义的花木兰铁甲傍身,英姿飒爽,不教胡马度边关。古稀之年的李 兰娟,主动请缨,逆行而上,驰援武汉,国家危难之时,正显英雄之气,至大至刚。 陈老师说:陈老师说: 单向认可“阳刚之气”,是对其他气质、品质的否定。男性和女性只是生理词汇,本质上 都是人,我们应该讨论的是什么是好的品质,什么是不好的品质,该如何培养所有人
11、好的品 质。 在这个相对和平富足的时代,对不必再遭受饥饿、战乱、死亡威胁,但也被装进安全温 暖的秩序牢笼中的男孩子来说,他们通往“好品质”的路途上必须找寻到两个问题的答案:什 么才是我的好品质?通向“好品质”的方向和推动力在哪里?没有强大精神力量的理想化、标 签化的成长,就像在游走一个没有参照物的荒原上,必定会失去方向和动力。而这种精神力 量的底色应该是包容。 瑞文.康奈尔(R.W.Connell)就认为,男性气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践中建构出来的。 既然不存在唯一的男性气质,也就不存在需要在性别角色方面被“拯救”的男孩子和男人。不 同的男性气质之间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划分。如果一个文化规定了支
12、配型男性气质是正确的, 其他的男性气质表现都是“不足”,需要被“拯救”,那这个文化便是不包容的文化。那些呈现 了阴柔之气的男孩子,那些不够“男子汉”的男孩子,只不过是在实践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男性 气质而已。 阳刚之气,是金刚怒目、肝胆相照,也是应事悠然、趣味常多。阳刚之气也并不是狭隘 地局限于一隅的粗浅表象,而是责任与胸怀,气质与包容。 新闻媒体说:新闻媒体说: 澎湃新闻:澎湃新闻: 是否有必要加强培养青少年“阳刚之气”? 1 月 28 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的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在答复中表 示要“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此答复经澎湃新 闻()
13、报道后,引发热议。 在网友的评论中,有人对培养“阳刚之气”表示支持,也有人认为关注“男性青少年女性 化”是矫枉过正的表现。有媒体对此发起网络投票,百万参与者中,超 6 成网友认为有必要 培养男性青少年“阳刚之气”。 对于当代男孩气质趋于“文弱”的讨论,已不是新鲜事。 北京大学中文系一教授曾撰文认为,仅仅从气质上去判断男性“女性化”这个问题,未必能够 准确地把握问题。男性和女性当然有其性别的不同因素,在当下,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说 法并不能够完全把握现在争议的核心问题。因为,男女两性的关系在当代已经没有传统社会 的那种“泾渭分明”的状态。 关于这一现象,不少学者、教育工作者曾就此做过分析研究,而
14、在教学层面则已有多地 尝试开设“男孩班”,或在教育初始阶段补充更多“男幼师”。 学界争鸣:男孩不“男”,两性气质是问题关键吗? 凤凰网 1 月 29 日发起了题为“政协委员提出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你怎么看?” 的网络调查。 截至 1 月 29 日 16 时 00 分,共有 1061109 人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有 64.23%的网友 认为有必要培养男性青少年的阳刚之气,35.77%的网友认为不需要;53.95%的网友认为男生 必须有“阳刚之气”不是性别偏见,46.05%的网友认为是偏见。至于青少年“异性化”是否需要 被纠正,53.49%的网友认为需要,29.92%的网友认为不需要,剩下
15、 16.58%的网友则表示要 看情况。 据中国发展网报道,2020 年 5 月,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斯泽夫曾提出社会要关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趋势。他发现现在的青少年男孩 子有柔弱、自卑、胆怯等现象,追求“小鲜肉”式的“奶油小生”,他将这一现象称之为男孩子 “女性气质化”。 他认为,这一现象的成因复杂,有教育环境也有生活环境的影响。如少年儿童进入幼儿 园、小学时,老师多半是女性,受女性的影响极大;幼儿园、小学的体育老师也多半是女性; 现在影视教育里的“奶油小生”很多, 很多孩子不想当“战斗英雄”; 从出生接触最多的是“母系”, 出生后与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
16、最多;从婴幼儿期开始,到上高中主要由外婆带大。 清华大学体育部的张新贵在 2019 年发表的论文试论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女性化男生的 “阳刚精神”中称,通过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发现,国内学者认为当前校园里的男生大多有 较为明显的女性化特征,具体表现是,做事畏缩、依赖性强,个性喜静怕动、胆小无主张, 缺乏冒险、 勇敢和探索精神以及自信心不足等。 而这些特征与我国所期盼的培养具有创造力、 想象力以及动手创新能力的未来人才很不相称。 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篇名为品格教育视野下男孩发展困境研究的论 文称,某小学班主任直言四年级一个男孩说话细声细语、爱撒娇、动不动哭鼻子、爱往女生 堆里扎、不经意翘兰
17、花指,流露对男孩行为“女性化”的焦虑。 这篇论文的作者查阅相关研究和资料后认为,父教的缺失、家长性别错位的教育观念,以及 过度溺爱的养育方式,致使一些男孩不“男”,在性格特征甚至穿衣打扮和爱好上都出现女性 化的特征和气质。 论文认为,(人们)或赞扬男性气概,鄙夷“伪娘”,或支持男孩身体的自由表达以示对 固守性别规范的反击,但不得不承认,即便在这个多元化社会之下,容纳一些非主流的小众 文化和亚文化,不对“伪娘”一一无情棒杀,我们仍然需要男性气概。 不过,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报道,北京大学中文系一名教授曾撰文对此类现象表达不同看 法称,经过多年的男女平等等方面的追求和争取,男女两性表现出更多的互相理解
18、和相互包 容等,已是正常的情况。男性有一些体贴、细腻的表现,也不能说是糟糕的问题。至于女性 的气质,也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上的“女性主义”人群多年来就因把女性定型为一种固定的气 质而招致尖锐的批评。 该教授认为,传统中国的戏曲中就一直有男性扮演的旦角。梅兰芳、程砚秋等中国杰出 的旦角演员,也在生活中具有女性气质,但他们的家国情怀和高尚品格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 尊重和推崇。仅仅从两性气质上去判断这个问题,未必能够准确地把握问题。 多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阳刚气” 澎湃新闻根据公开报道梳理发现,在教学实践层面,多地学校实施培养“阳刚气”的教改。 2016 年,江苏南京南师附中新城初中调查发现男生阳刚
19、气不足,学习成绩和运动很多不如女 生, 开设了“男孩教育活动班”。 “男孩班”设置五大课程, 包括体能训练课程、 实验操作课程、 团队拓展类、外出参观访学和口才训练课程,都是综合学生和老师的看法制订的。 2018 年,浙江杭州经济开发区金沙湖地区的景苑中学在学校开设了攀岩课,受到学生热捧。 校长江志明解释:“现在男孩子都太文弱了,需要阳刚气的运动。女生也需要培养勇敢坚毅 的品质,为学生发展 补钙。” 同一年,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 子汉。教材主编、静安区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校长尤睿说:“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等众多因 素影响下,男生的健康成长备受关注,寻找小
20、小男子汉也成了一个社会话题,本课程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课程为广大男生走出成长中的烦恼补充一点正能 量,让祖国的未来拥有更多阳光、阳刚的男儿郎。” 此外,幼儿教育方面,“男幼师”补充进幼师队伍,以此培养男孩“阳刚气”,也成为一种 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曾向全国两会提交一件“阳刚教育”呼 唤高度关爱大力培育男幼师的提案,呼吁大力培育男幼师。 雷鸣强称, 他在走访一些城市公办园和特色民办园时发现, 很多地方在积极引进男幼师, 开展“阳刚教育”,让男幼师执教体能、科学、游戏、信息等特色课程,有的在园内走班教学, 有的在区域内走园教学,扮演“父亲”角色,带
21、来阳刚之气。 “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一些实施公费定向招收师范生的地区,男生选择幼师专 业的人数有了一定的回升,但录取比例仍然很低。”雷鸣强说。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6 年,南京市栖霞、雨花台、江宁、浦口、六合、高淳、溧水 7 个区教育局所属 17 家农村公办幼儿园,面向江苏省 2011 级免费幼儿师范男生定向招聘 18 名南京籍男幼师。“男教师的加盟,会给幼儿教育注入更多的阳刚气。”栖霞龙潭中心幼儿园 园长薛宣梅说。 另外,从 2005 年起,无锡市一线教学岗位男幼师数量逐渐多起来,截至 2018 年全市共 有 200 多名男幼师。“男幼师加入,带来的不仅仅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性别的
22、补充,更重要 的是他们有别于女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思维模式带来了阳刚气和别样的活力。”无锡市滨湖区 教育局局长强洪权说。 光明网一篇评论就此指出,男孩应该有男孩的样子,活泼、阳光,有勇气、有担当,不 惹事、不怕事,让人信赖、给人力量。中小学阶段是他们性格、意志、品行形成的重要阶段。 当下,在关注学习成绩之外,不妨多关注一下这个阶段的男孩过于“文弱”的问题。 不过,在实践探索的同时,前述品格教育视野下男孩发展困境研究提到,我们需要 讨论和思寻的是,究竟什么样的男性气概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有益于当今男孩和女生道德 成长的,要同时将男性气概内涵和外延的“区间”扩大,而不是刻板地限定男性气概。 论文认为,
23、“我们肯定男性气概,需要男性气概,并不等同于限制男孩走向解放和自由。”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热评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热评 中国少年,阳刚之气不可消中国少年,阳刚之气不可消 我们希望今天的青少年崇尚阳刚血性,同时也要理解和包容他们对于精致外在的喜爱。 我们如果仅仅将批评“阴柔化”的矛头指向外表,难免过于浅表化。试想,逼着他们卸妆,他 们的内心就会变得坚强吗?手机壁纸是“小鲜肉”,就不可能成为“战狼”吗? 那么,当我们担忧“阴柔化”泛滥时,究竟在担忧什么?实际上,我们不仅担忧青少年外 在形象的变化,更担忧他们精神世界的荒芜和血性阳刚之气的销蚀。的确,比外表“娘化”更 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迷茫、心理上的脆弱、责任感的缺失和尚武精神的消退;比追求外表精 致更堪忧的,是追求精神上的精致利己。 社会需要包容,但任何一个社会、一个个体都需要精神脊梁。从古罗马贵族崇尚奢华享 乐后的衰败,到八旗子弟玩物丧志后的堕落,历史一再告诫人们,尚武精神和血性阳刚之气 不能丢失。青少年是家庭的希望,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可以有娱 乐明星作伴,但更需要精神偶像引领。 在注重外在形象塑造的同时,我们应更注重青少年内在涵养、精神境界和意志品质的培 养, 引导他们培塑家国情怀、 承担社会责任; 鼓励他们直面困难挫折, 淬炼勇敢坚毅的品格、 血性阳刚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