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模块一 日积月累日积月累 一、易混词语一、易混词语/ /成语成语 1.1.爱好嗜好爱好嗜好 (1)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对某种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 (2)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 【辨析】“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做名词外还可以做动词。“嗜好”是指习惯成癖 的爱好,因此,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2.2.爱护爱戴爱护爱戴 (1)爱护:爱惜并保护。 (2)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辨析】“爱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 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 拥护,只
2、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 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 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3.3.爆发暴发爆发暴发 (1)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户。突然发作:山洪。 (2)爆发: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火山。突然发作;(事变)突然 发生:革命战争。 【辨析】“暴发”常用来指突然发家或洪水、疾病流行。“爆发”多用于大的抽象事物(战争、 火山)。 4.4.编辑编撰编纂编辑编撰编纂 (1)编辑: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 (2
3、)编撰:编纂、编写。 (3)编纂:编辑(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辨析】“编辑”重在收集和整理,编辑者多从字词语句和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加工调整。 “编撰”比较强调有原创性,在整理材料的基础上,添加了编者自己原创的内容。“编纂”多适用 于那些编辑资料较多、篇幅较大的著作,在整个过程中,不添加编者自己的观点,强调是整理已有 的材料,重新编排。 5.5.安之若素随遇而安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1)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 (2)随遇而安: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辨析】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安之若素”多指面对不顺利、不如意的境况,仍 能像
4、平常一样;后者强调适应任何环境,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6.6.暗箭伤人含沙射影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1)暗箭伤人:暗箭指暗中射出的箭,比喻用阴险的手段暗中攻击或陷害别人。 (2)含沙射影:传说水中有一种叫蜮(y)的怪物,看到人的影子就喷沙子,被喷着的 人就会得病。比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辨析】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暗箭伤人”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阴谋伤 害别人,程度较重;“含沙射影”多指语言方面;并还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7.7.按部就班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1)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2)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
5、辨析】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前者侧重于条理、程序;后者指学习、工作等逐 渐深入或提高。 8.8.爱憎分明泾渭分明爱憎分明泾渭分明 (1)爱憎分明:喜好和憎恶的态度十分明确。 (2)泾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辨析】都有界限清楚之意。前者指喜欢什么,憎恨什么,界限十分清楚明白;后者比喻界限 清楚,是非分明。 9.9.抱残守缺敝帚自珍抱残守缺敝帚自珍 (1)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2)敝帚自珍:破扫帚,自己当宝贝爱惜,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也可以说“敝帚千金”。 【辨析】都有“守着旧东西”的意思,但是态度不一样。“抱残守缺
6、”含贬义,形容固执保守,不求 改进和变通;“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破旧,却非常珍爱。 10.10.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1)捕风捉影:比喻说话或做事时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2)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辨析】“捕风捉影”偏重于言行立论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偏重把本来不存在的说成确有的 事实,语气较重。 二、文化常识二、文化常识 (一)(称谓(一)(称谓谦称)谦称) 1.1. (1)寡人。君主的谦称。 (2)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汉以后盛行。 (3)寡君。对别国人谦称本国君主。 (4)不毂。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译为“我”。 2.2.臣臣 (1 (2)某。代替
7、自己的名字,谦称。 (3)鄙人。古人表谦卑的自称。本指居住于郊野之人,又引申为见识短浅的“鄙俗”之人、 “鄙 (4 (5)不肖。即“不似”“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谦称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 (6)不佞(nng) (7 (8)贱子。谦称自己。 3.3. (1 (2)婢子。受奴役的女子谦称。 4.4. (1 (2 (3)舍弟。对人称自己弟弟的谦辞。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称呼前常加“舍” (4)拙荆。旧时一般人家丈夫对人称自己的妻子时的一种谦辞。“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 (5 (6 (7)弱息。原指年幼弱小的子女,后多指幼弱的女儿。 (8 (9)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 (
8、二)(称谓(二)(称谓平称、贱称、年龄)平称、贱称、年龄) 1. (1)尔 (2)渠 2.贱称 (1)小子。含有轻蔑的意味,对人的蔑称。 (2)竖子。贱称,如同“小子”。 (3)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4 3. (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 (2)孩提:两三岁的儿童。 (3)始龀龆龀(tio chn)童龀龆年:儿童换牙时,即五六岁。 (4)垂髫: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或童年。古时童子头发下垂,不加扎束。 (5)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 (6 (7)笄(j (8 (9
9、 (10 (11 (12 (13)花甲花甲子耳顺之年:六十岁。天干地支可按顺序组合为六十个记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 (14)耆(q)艾:古时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5)古稀:七十岁。 (16)耆耋(di (17)耄(mo (18 (三)(称谓(三)(称谓名、字、号)名、字、号) 1.“名”与“字” 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人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幼年 时由父母取名,供长辈称呼。男子 20 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 15 岁举行笄(j)礼时取字,以 (1)“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 (2
10、 2.号(别号) 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有时也不称其字,而是称其号。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 的联系。号可以是两个字的,也可以是三个字以上的。例如:陆游,号放翁;陶潜,号五柳先生;苏轼, 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号还不够尊 (1 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会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此即谥号。 谥号按 经天纬地曰文 布义行刚曰景 柔质慈民曰惠 圣闻周达曰昭 行义悦民曰元 安民立政曰成 照临四方曰明 辟土服远曰桓 温柔好乐曰康 乱而不损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 恭仁短折曰哀 慈仁短折曰怀 在国遭忧曰愍(m
11、n (2 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最早起源于商朝,只有对国家 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献的先王才有资格有庙号,从汉代起,皇帝的谥号一般都太长,不便称呼,所以 唐宋以后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3 年号是封建时期皇帝纪年用的名号,大多选用吉祥的字眼,如“永”“乾”等,有的还根据信仰选定, 如“神功”等。例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 了十一次年号。明代以后,皇帝在位期间基本不改元,这才可以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
12、号是乾 (5 “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尊号兴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并为其加上徽号“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 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 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模块二模块二 妙语箴言妙语箴言 主题:主题: 读书学习读书学习 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2.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3.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
13、,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第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 马克思 4.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 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 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 徐特立(现代教育家、革命家)引自徐特立教育文集 5.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 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邓拓(现代新闻工作者、学者)转引自 1979 年 2 月 27 日忆邓拓 主题:勤俭节约主题:勤俭节约 1.强本
14、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 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子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5.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6.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7.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 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8.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 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
15、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 习近平给父亲习仲勋的拜寿信 主题:树立理想主题:树立理想 1.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商朝)邱迟 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 4.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歌德 5.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6.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 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带动广 大青年不惧风雨、
16、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的回信中强调 模块三作文素材模块三作文素材 主题:读书学习主题:读书学习 1.1.彭德怀书不离身彭德怀书不离身 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彭德怀一生虽然只接受了 2 年零 10 个月的正规学校教育,但却与书结 下了不解之缘。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不论是在炮火连天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与书的感情可谓 须臾不可分离。人们一直以为开国元勋彭德怀是“一介武夫”,殊不知他也是“一代儒将”。彭元帅一生 酷爱读书,与书为伴,堪称读书人的典范。 井冈山时期,任红五军军长的彭德怀尽管公务繁
17、忙,但只要能搜罗到军事和政治书籍,他都会随身携 带,并挤出时间精心阅读,即便在战斗间隙也要拿出来翻翻。战争年代他行军的时候总是有个皮箱,里面 背着书,有一次皮箱找不到了,彭德怀很着急。最后警卫的战士找到了,他非常激动。他总说“不读书的 人,是无法认识世界的人。”在 1959 年中共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因上书批评 1958 年以来 的左倾错误,坚持正确意见而遭批判和免职。之后他从中南海搬出来,在清理东西时,把元帅服、狐皮大 衣、地毯等统统上交,把收藏的二十多箱书都搬到北京郊外的新居,他说“凡是当老百姓用不着的东西, 我都不要。但是书,一本也不能丢。”1965 年,他到西南三线工作时,
18、又把这二十多箱书带在身边。工作 之余他就沉浸书海,桌上、床上、柜子上到处是书,读书十分认真,读过的书加满了批注。他对警卫参谋 说:“我别的没有什么吩咐,就是惦记我那些书。”十年浩劫中,彭德怀身遭厄运,横遭迫害,他念念不 忘的还是那些书。 分析:分析: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还有多少人在读书、在学习。彭德怀元帅求知若 渴的读书学习精神启发了我们对“终身学习”“全民阅读”更深切的体会。 2.2.顾炎武勤于攻读顾炎武勤于攻读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的造诣, 是当之无愧的一大名儒。顾炎武从小就勤奋学习,对待学问非常认真。长大后,
19、每当外出旅行时,他都用 马或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游历中,顾炎武还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发现那里的地理、风俗 等情况与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会打开相关的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就这样手不释卷,刻苦攻读, 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顾炎武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众多学术领域成就非凡,开启了一代朴实学 风。 分析:分析:青少年学习要像顾炎武一样具有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这样,才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 技能,从而在未来的社会中施展身手。 3.3.赵光义开卷有益赵光义开卷有益 宋太宗赵光义是一位聪明而又干练的帝王。少年时代,他曾任职于宋太祖
20、所指挥的宿卫军。由于经 历频繁战事,了解民间疾苦,继位后他澄清吏治,整顿朝纲,使得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被后人称为 一代贤君。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 977 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宋太宗命宰相李昉等十四人编纂了太平广记 太 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的重大贡献。 太平御览原名太平编览,书编成后,献给宋太宗审阅。宋太宗极为重视,认真阅读。他规定 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一时政务繁忙,没完成计划,那么第二天一定要补上。当时,有的大臣认为皇 帝日理万机,还要这么勤于读书,未免太辛苦,就劝皇帝放慢计划,每天少看些。宋太宗却笑着说:“只 要打开书就会有收获,我不觉得辛苦啊!”
21、宋太宗用大约一年的时间,终于看完了全书。因为是太平兴国年 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所以这部书又叫太平御览。 分析:分析:读书可以使人聪明。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还是西方先哲 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都反映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巨大作用,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在今天 这个知识爆炸、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读书仍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多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 识面,提高我们的修养,增加我们的才能和智慧。因此,开卷有益应当成为每个人的格言。 名家文选名家文选 对理想的思索对理想的思索 周国平 (一) 据说,一个人如果在 14 岁时不是理想主义者,他一定庸俗得可怕;如果在
22、 40 岁时仍是理想主义者, 又未免幼稚得可笑。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 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 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二)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完善。 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人生理 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一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 因为你不想,决
23、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三)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所以, 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 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四) 我喜欢奥尼尔的剧本天边外。它使你感到,一方面,幻想毫无价值,美毫无价值,一个幻想家总 是实际生活的失败者,一个美的追求者总是处处碰壁的倒霉鬼;另一方面,对天边外的秘密的幻想,对美 的憧憬,仍然是人生的最高价值。那种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一败涂地还始终如一地保持幻想和憧憬的人,才 是
24、真正的幸运儿。 (五)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美是依每 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 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 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六)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
25、温和的理想主义者。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 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为智者。 时评选粹时评选粹 唯俭者兴唯俭者兴 唯勤者进唯勤者进 马祖云 2020 年 08 月 26 日 05: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以来,全社会积极响应、认真落实。科学膳食、合理 消费,成为餐饮业对消费者的倡导提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的用餐规矩; 勤俭持家、理性花销,越来越成为传承优良家风的社会共识阵阵新风,扑面而来。 在中华文化传统语境中,如果挥金如土、过度享乐,即便再富有的家族也会坐吃山空、败光家业。 “奢 靡之始,
26、危亡之渐”,这是历史的深刻昭示。有鉴于此,自古以来,不少仁人志士留下名言警示后人。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些哲言警句,都指向持家立业的 朴实道理: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 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强调,“执行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周恩来同志用餐,桌上的一粒米饭要捡起食尽,碗里的 汤汁都吃完。老一辈革命家言传身教、以上率下,带领我们党铸就了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从而砥砺了坚 不可摧的
27、如磐意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一项项伟大成就,是依靠党领导人民千辛万苦干出来的, 也是一寸钢、一尺布、一分钱那样省出来的。没有艰苦奋斗,哪能收获辉煌;没有勤俭立业,哪来民富国 强。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变化气象万千。时代在发展,观念 有更新。然而,变化中有不变:变的是生活水平,不变的是生活美德;变的是消费能力,不变的是消费习 惯;变的是生活方式,不变的是文明素养。 眼下,我们正奋进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 小康”的憧憬将变为现实。全面小康的实现必将振奋人心,同时也意味着新的奋斗起点。建造幸福大厦, 需要筚路蓝缕的精神;拓展康庄大道,更待开启山林的意志。新长征路上,需要赓续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激扬滚石上山、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去奢崇俭、弃侈尚节、顽强拼搏,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好造 福子孙后代。 唯俭者兴,唯勤者进。勤俭节约应是我们砥砺奋进的一种精神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