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十七) 实词、虚词辨析 一、实词运用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_了 需要解决的矛盾。 天主教起初还没有注意到这个学说的革命作用,到 16 世纪中叶,地动学说的影响慢慢 地被他们觉察了,他们才_起来。 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大楼,中间有 6 000 平方米的庭院,里面是一片草坪,是理想的集体 摄影的场地,也是_的休息场所。 A暴露 惊诧 寂静 B暴露 惊慌 幽静 C显霹 惊诧 幽静 D显露 惊慌 寂静 B 暴露:(隐蔽的事物、缺陷、矛盾、问题等)显露出来。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
2、看得 见。惊慌:害怕慌张。惊诧:惊讶诧异。 幽静:清幽寂静。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阳春三月, 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 引来许多行人侧目 观赏。 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 ,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 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 ,夜不成寐。 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 ,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 B A.“侧目”形容对对方敬畏或者愤恨,此处用来形容人们欣赏的状态是不对的。B.此题 学生易误认为“其间”一词应为“期间”,“其间”与“期间
3、”都表示在某段时间里面或某个时期中 间,其中“其间”也可以理解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时期中”,但“其间”一词可以单独充当表示时 间的状语,而“期间”不能单独充当时间状语,使用时它的前面必须添加修饰语。C.“如坐春风” 指像坐在春风中间。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这里用错对象。D.“鼎足 而立”指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句是( ) A 这一幕幕场景将沉淀 在人们的记忆里, 这一桩桩事情都关系到百姓的冷暖, 直指人心。 B“加息”“限购”“限贷”等都主要针对住宅类物业,于是“此消彼长”,无意中不 限购、不限贷的特
4、点成就了商业地产的花样年华 。 C“洋河要来了?”这一消息在五粮液经销商中不胫而走 。 D他对受灾烟农说:“你们放心,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把你们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D A.沉淀:比喻凝聚,积累。B.花样年华:用来形容美好的时期。C.不胫而走:形容传 布迅速。D.鼎力相助:敬辞,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中国的逻辑极为简约 ,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B最近接连发生的考试泄题事件应当给我们敲响警钟,如果泄题背后的利益勾结、权力 寻租不被遏制和根除,万千学子竟至 整个社会或许将失去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信仰。 C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
5、而不校 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了事可以对 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D当前正值中国彩电业在美屡屡遭遇红灯的时候,海信数字高清电视却逆风飞扬 ,轻松 跨过美国贸易壁垒,赢得美国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青睐,这标志着海信正以雄厚的科技实力逐 鹿全球数字电视市场。 D A.“简约”有“简略”“节俭”二义,而此处应用“简洁”或“简明”。 即文字虽然少,但该 表达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B.“竟至”是“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的意思。此处表范围延伸扩大, 应为“乃至”。C.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中城市居民消费调查结果显
6、示,年收入 5 万元左右的三口之家,要将一年的生活费 用控制在 3 万元以内,才有可能_2 万元的子女教育费。 那年 11 月,17 名优秀勘探队员开赴西沙群岛进行资源_和敌情侦察,为保卫和 开发建设西沙群岛做好战备。 李龙从小受父母自立自强思想的_,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在生命科学方面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 A节余 勘察 熏陶 B结余 查看 熏染 C结余 查看 熏陶 D节余 勘察 熏染 A 结余:作动词,指结算后余下;作名词,指结算后余下的钱。节余:作动词,指因 节约而剩下;作名词,指节余的钱或东西。结合语境应选“节余”。查看:检查、观察(事物的 情况)。勘察:进行实地调查或查看(多用于采矿或工
7、程施工前)。结合语境应选“勘察”。熏陶: 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结合语境应选“熏 陶”。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_地下结论。 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 诗,久为人所_。 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 工整_,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粘上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A轻率
8、 传颂 细致 B轻率 传诵 细致 C轻易 传诵 细微 D轻易 传颂 细微 B 轻率:随随便便,言行不慎重,不严肃,不认真。多用于形容人做事的态度、行事 的风格。轻易:随便改变或轻率、随便。传颂:传播颂扬,多用于事迹。传诵:辗转传布诵 读或称道,多用于诗词名句或人名。细致:细密精致或精细周密。细微:细小、微小,此处 讲图案画,不能用细微。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法律上讲,这个责任不应该由我来负,我一定要向法院_。 德国最近推出一款会做饭的智能机器人,据悉,这种机器人可于 5 年内_。 国家粮食局副局长表示,今年国家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收购政策与去年 _相
9、同。 A申明 面世 大约 B声明 面市 大约 C申明 面市 大体 D声明 面世 大体 C “申明”是“郑重地陈述和说明”的意思,“声明”是“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申明” 重在说明,以说服对方。“声明”重在公开宣布,以让公众知道。“面世”指新作品或新产品与世 人见面,“面市”指商品开始投放市场。前面已有“推出”,所以此处不再用“面世”而用“面市”。 “大体”在这里是“大致”的意思, 不带有估计推测的意思。 “大约”表示估计或推测, 不合乎句意。 8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接到报警后,民警连夜对辖区内的各个宾馆进行了秘密_,终于在某酒店客房 内抓获贩毒人员郑某,缴
10、获毒品“摇头丸”5 000 多克。 中华博物馆虽然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这里的各种古老展品似一部部厚重的历史 画卷,展示了她_的古代文明。 尽管“五四运动”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五四精神”并没有_在历史的尘埃里, 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奋勇前行。 A查访 悠远 湮没 B查访 幽远 淹没 C察访 幽远 湮没 D察访 悠远 淹没 A 查访:调查打听案情等。察访: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多公开进行。悠远:离 现在时间长。幽远:幽深。湮没:埋没,用来指名声、精神等。淹没:漫过;盖过,多用来 形容水势。 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一项重要的科研_。 英雄的事迹_着一代
11、代青年努力学习,认真工作。 学生犯了错误,家长不能一味地_。 A成果 鼓舞 袒护 B结果 鼓舞 袒护 C结果 鼓动 保护 D成果 鼓动 保护 A 第处,“成果”指取得的成绩、成就,是褒义词。“结果”则没有什么褒贬的意义,是 中性词。结合语境,可选“成果”。第处,“鼓舞”指使别人振作起来,增强信心,鼓足勇气, 是褒义词。 而“鼓动”是中性词, 既可用于好的方面, 激发动员别人做好事, 又可用于坏的方面, 挑唆、怂恿别人做坏事。显然此处应选“鼓舞”。第处“袒护”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 持或保护,是贬义词;而“保护”既可用于好事物,也可用于坏事物,是中性词。结合语境,应 选“袒护”。 10依次
12、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商报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工资低、待遇差,2012 年春节过后,众多零售企 业出现了一线员工_的状况。 罗贯中在民间群众创作的基础上,继承了话本中“拥刘反曹”的主题,接受了其中的 人物_,并注入了自己的心血,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 徐州市邵集镇设立村、镇两级“计生接待室”,力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把计生信访矛盾_在基层。 A紧俏 原形 化解 B紧缺 原型 化解 C紧俏 原型 调解 D紧缺 原形 调解 B 紧俏:商品销路好,供不应求。紧缺:人力、物力资源等因短缺而供应紧张。原形: 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
13、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 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化解:解除,消除。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1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浙江云和梯田,虽然不及云南元阳梯田、广西龙胜梯田那般规模(洪大/宏大),气势雄伟。 但却玲珑纤巧,别有特色。群山逶迤,阳光扑面而来,俯瞰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 的露天体育馆。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沿/攀)着湿淋淋、(银闪闪/亮堂堂)、绿油油或金灿灿的 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爬上来。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犹如 _。每块田地的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使自动流入下一层田里。_,一 畦畦平展展,好似神灵于夜半在山上放置的无数面镜子。天
14、亮之后,整个山谷成了镜子创意 博览会弧形椭园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无数面镜子顺着山坡层层叠叠地铺展开去。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宏大 沿 亮堂堂 B宏大 攀 银闪闪 C洪大 沿 银闪闪 D洪大 攀 亮堂堂 B 洪大:只能形容声音。宏大:指形制、规模场面大;指人的某些主观表现或主观产 物非同凡响、令人震撼。此处形容规模,故用“宏大”。攀:使阳光拟人化、具体化,生动形象。 银闪闪:与下文介绍田池注满水在阳光的映照下相对应,有色彩感。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 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
15、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 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 意吉祥,言简意赅,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 以及为园林建筑_甲_(题写/题签)的楹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_乙_(蕴涵/内涵)与品 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_丙_(吟咏/涵咏)起来琅琅上口,齿颊留香。对 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1)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2)在文中甲乙丙处
16、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1)C (2)A (1)“万户”“千家”词性与“冬尽”不匹配,排除 A、B 两项;比较 C、D 两项, C 项在内容上能够照应“过年”,词性、结构、平仄也合适;D 项“缕缕”平仄与上联的“点点”不 匹配,故选 C 为佳。(2)“题写”指书写,“题签”多指为书籍、卷册封面题写标签。“内涵”多指 内在涵养,可作名词;“蕴涵”指包含,只能作动词。题中应用名词。“吟咏”指咏唱,声调有抑 扬的念,“涵泳”指深入领会。语境强调“咏唱”。 二、虚词运用训练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
17、恰当的一项是( ) 当前全国安全工作形势严峻,出现了种种问题,_有多方面的原因,_根本 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没有消除,有些政府官员安全责任意识不强。_,要尽快扭 转这种局面,_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_能实现。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才 B固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B 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与“但是”搭配。“所以”后一般不用标点与 分句隔开。只有:表示必要的条件,现代汉语中多与“才”或“方”呼应。只要:表示充分条件。 从句子看“通过进一步深化安全改革”是“能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1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
18、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_难以相信。 中山装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应该能够成功。 _申报成功,中山装的保护工作必将更加受益。 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 洪措施。 A简直 一经 由于 B简直 一旦 鉴于 C几乎 一经 鉴于 D几乎 一旦 由于 B “简直”与“几乎”, 有程度上的区别。 “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 近于“等于”; “几乎” 只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轻。“一旦”用于未然,表示“要是有一天”;“一经”表示只要经 过某个步骤或某种行为, 下文说明就能产生
19、相应的结果。 “鉴于”与“由于”, 从表原因的角度看, 用法基本相同,但“鉴于”有“表示以参照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意味,“由于”没有。句 “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应用“鉴于”。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美关系_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你比他只是_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这几天我_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C “一再”和“再三”都有一次又一次的意思,但“一再”用在动词前突出行为、动作的反复 性,而“再三”则偏重于态度的谨慎和诚恳。“多少”或
20、多或少,指不确定的程度,偏指程度轻。 “稍微”是副词,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常常”和“往往”都是副词,“常常”表示不只一次, 而且时间相隔比较短, 多用指过去发生的事;“往往”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 或发生。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专家们认为,“明星”们搔首弄姿的形象常常见诸于 荧屏,这对于喜爱模仿的少 年儿童是有负面影响的。 B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固然 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 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C上半年,国家楼市宏观调控机制已见成效,中国内地城市普遍出现了楼市销售低迷、 房企资金紧张的现象,个别城市更
21、是出现了住房价格至少 30%以上的跌幅。 D旅游胜地那绿如屏风的青山,潺潺的流水以及 油画般的景致,把游人带入了迷人的天 地。 B A 项“诸”即“之于”之意,与后面的“于”重复;C 项“至少”和“以上”矛盾;D 项应把“以 及”改为“等”。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准进入 城区的措施,未尝 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B你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只要努力去干,你的愿望就 能实现。 C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 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D正是这“纤
22、细的神经”使这一优秀作品成为难以模仿的原创性艺术品,从而 决定了她 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的地位。 C “无论”用在表示并列成分和选择关系的句子里, 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或结论都不会 改变。但 C 句“无论”后的成分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无论”用错,应删去。 1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_不培养坚强的性格和不怕困难的精神,_,_懂得很多好道理, _未必真有用处,_正像温室里的花卉似的,是经不起日晒雨淋的。 A如果 那么 无论 都 就 B如果 那么 即使 也 因为 C因为 所以 无论 都 因为 D因为 所以 即使 也 就 B 此复句第一层为因果关系,划在最后一空
23、的前面。前一分句在第二空前面划出第二 层,为假设关系。从第三空到“真有用处”,内部为让步假设关系。 19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3 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_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_是现实主义 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 现实。 _ _ _ 解析: 处根据下文的“但是”可知,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因此填“尽管”;处 根据下文“就”可知应填“既然”;处根据句意可知与前文是因果关系,故填“因而”。 答案: 尽管 既然 因而 20在下面各句的横线处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24、恰当的一项是( ) 肥胖_是一种臃肿的状态,更是一种疾病,它会导致糖尿病、高血压等诸多疾 病。 取民俸禄却不能为民分忧,_他就一点也不感到羞愧吗? 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蔓延_偶然因素所致,_新自由主义长期泛滥的 必然结果。 A不止 难道 不仅是/而且是 B不只 难道 不是/而是 C不止 莫非 不是/而是 D不只 莫非 不仅是/而且是 B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近义虚词的能力。 “不止”指继续不停, 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 围;“不只”指不但,不仅。根据语境,句应选“不只”。“难道”多用于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 气; “莫非”多用于疑问句中, 表示揣测或反问。 根据语境, 句应选“难道”。 “不仅是/
25、而且是” 表递进关系,“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根据句意,句应选“不是/而是”。 21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1)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_遗世独立的佳人。(好像 犹如) (2)走在大街上,天色微暗,行人稀少,_几片雪花飘落,更平添了几分寒意。(偶 然 偶尔) 答案: (1)犹如 (2)偶尔 2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和老丁共事多年,退休后,他回了广东老家,_再无消息。 被囚多时的泰国前总理他信写给大女儿的亲笔信不但没能如愿传达_被抹黑了 三分之二,总共剩下 17 个单词能看得懂。 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
26、一系列防范 措施。 A尔后 反而 鉴于 B而后 反而 由于 C而后 而且 由于 D尔后 而且 鉴于 A 本题考查近义虚词的辨析。所给词语中“而后”表示紧接着上面的动作去做;“尔后”, 从此以后。“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鉴于”,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前一分句句首,指出 后一分句行为的依据、原因或理由。“不但而且”和“不但反而”两种格式都表示意思的 递进,但后者一类的句子里的“不但”后面一定是否定格式,“反而”后面是肯定格式;前者的后 面均为肯定格式。 23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 辑严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_很少有
27、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 论。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 算,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 或繁琐难懂。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 是一件容易的事。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为转折关系;表示严重的后果;“就”和“一” 搭配;是让步关系;解释原因。 答案: 但是 以致 就 其实 因为 24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_凭劳动力和气候来决定收益了。如果没有 优良的花卉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有再好的气候和
28、再廉价的劳 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提高,_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步、资金 投入休戚相关。 A仅仅 即使 因而 B只有 虽然 于是 C只有 即使 因而 D仅仅 虽然 于是 A “仅仅”一词多表示“只”的意思。“只有”表示必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方”呼应。“即 使”和“也”搭配,表让步关系。 “虽然”表转折, 一般有“但是、 却”等词呼应。“因而”表因果关系, 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于是”一般表顺承。 三、实词、虚词结合训练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点是不容_的,这是有充分的法理 依据的。 对腐败分子必须严惩
29、不贷,及时摘除毒瘤,以保证社会_的健康。 随着转基因食品的逐渐增加,我国政府已明确规定,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 必须进行_。 这次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十分重要,可他因要处理私事,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没等会 议结束,就_离开,因此受到有关领导批评。 A质疑 机体 标志 径自 B质疑 肌体 标示 竟自 C置疑 肌体 标示 径自 D置疑 机体 标志 竟自 C 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故应选“置疑”。机体:具有生命的个 体的统称。肌体:指身体,也用来比喻组织机构。故应选“肌体”。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或表 明某种特征,与语境不搭配。标示:指标明,显示。故应选“标示”。竟自:副词,竟
30、然,表示 出乎意料。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故应选“径自”。 2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月 3 日上午, 2 200 多名来自各省(市)区和各个部门的全国政协委员, 肩负着社会各界 人士的_,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参加十二届四次政协会议。 这些年全国不少优秀教师在“孔雀东南飞”,这所著名中学更是经常来一些南方考察 团,有不少名义上是考察,实际上却在挖_,暗地里动员这里的老师“东南飞”。 我要给阿 Q 做正传,已经_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 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A嘱托 墙脚 不只 B重托 墙脚 不止
31、C重托 墙角 不止 D嘱托 墙角 不只 B 重托:重大的委托;嘱托:托人办事,托付,“嘱托”比“重托”从形态到内容都更为具 体,语境中无法体现这种具体。墙脚:一是指墙根,二是比喻基础;墙角:指两堵墙相接而 形成的角,是指角本身,也指它里外附近的地方。不止:一是指持续不停,二是指超出某个 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 2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日前台湾公布了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学生的规定_简章,其中有不少歧视性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台湾高校对大陆学生的吸引力。 现在有些年轻人崇尚简单主义,他们认为,简单是一首诗,纯粹中感受生活的雅致和 隽永,会令人摒弃_
32、之事,自得悠闲,轻扬生活的扁舟。 注胶虾和残余农药超标的“立顿”茶叶,都曾经_地摆在大超市的柜台上,这 不能不令人深思。 A及其 繁乱 冠冕堂皇 B及 烦乱 冠冕堂皇 C及 繁乱 堂而皇之 D及其 烦乱 堂而皇之 C 及:连接并列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及其:以及它的。这里“规定”和“简章”没有从属 关系,所以不能用“及其”。烦乱:心情烦躁不安;繁乱:事情多而杂乱。冠冕堂皇:形容表面 上庄严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 28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比先前没什么大的改变,_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 但是他觉得在官方的批准或默许里面,老是_着使
33、人怀疑的成分。 她便同祖父故意生气似的,很_地去想这样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_,我并不感到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A但是 包藏 放纵 品行 B单是 饱藏 放肆 品性 C单是 包藏 放肆 品性 D但是 饱藏 放纵 品行 C 但是:表转折。单是:只是。包藏:隐藏。饱藏:隐藏着很多内容。放肆:任意作 为,不加拘束。放纵:放任纵容。品行:人品德行。品性:品质性格。 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全国多家报纸电视台记者_到上海采访了驾车载人“钓鱼”事件的当事人孙中 界。 一道银光灿烂的天河,横贯在深蓝的天空,好像今晚的光色_鲜明,牛郎星织 女星也格外耀眼。
34、 大家_地伸直了腰肢,在无言中,似乎又都感到彼此的坚忍倔强的精神,还看 见重新萌芽起的将来的希望。 A专程 特别 不约而同 B专诚 尤其 不谋而合 C专程 尤其 不谋而合 D专诚 特别 不约而同 A 专诚:特地(表示非顺便)。专程:专为某事而到某地。“特别”可表示与众不同或程度 超过一般,相当于“格外”或“非常”;“尤其”没有这种用法。“特别”表示动作、行为或事情是专 门为某一目的或对象而发生的,意思相当于“特地”“特意”或“着重”,多修饰动词或动词短语; “尤其”没有这种用法。“特别”除作副词外,还可作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或谓语;“尤其”仅 是副词,只能在句子中充当状语。“不谋而合”偏重在
35、相谋,“不约而同”偏重在相约;“不谋而 合”的“合”多指见解、意见、计划、理想等的相同,决不能表示不同人的相同动作,“不约而同” 的“同”多指不同的人身体各部分活动的相同;“不谋而合”常用作谓语,很少用作状语,“不约 而同”常用作状语,很少用作谓语。 3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_,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要查清国有企业目前的财政状况,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大肆_国家财产。 _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工程局组织力量加固了堤岸,采取了一系列防洪 措施。 A变幻 侵蚀 由于 B变幻 侵吞 鉴于 C变换 侵吞 由于 D变换 侵蚀 鉴于 B 变换:
36、 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变幻: 不规则地改变。 所以选择“变幻”。 侵蚀:逐渐侵害使变坏。侵吞:暗中非法占有。所以选择“侵吞”。“鉴于”与“由于”:从表原因 的角度看,用法基本相同,“鉴于”有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虑的用法,“由于”没有,句 中的“去年江水泛滥的严重教训”是“采取措施”的前提,辨析可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入手,应选 择“鉴于”。 3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 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的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 召下,他说出了犯罪分
37、子犯罪的全过程。 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伤感,落泪。 A疏通 隐晦 无不 B疏导 隐晦 不无 C疏通 隐讳 不无 D疏导 隐讳 无不 D 疏通:疏浚;沟通双方的意思,调解双方的争执。疏导:开通壅塞的水道,使水流 畅通;泛指引导使畅通。“疏通”多是针对双方存在的分歧、争执,使他们的意见能互相了解; “疏导”是针对某事物或某人在某方面存在的“堵塞”“郁积”等加以引导。因此句应用“疏导”。 隐晦:(意思)模糊,不明显。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隐晦”强调语言文字给读者(或听众) 的客观印象,让人觉得不好懂,不明白;“隐讳”强调说话人的主观目的,避讳说出某些信息, 有意识地
38、隐瞒。因此句应用“隐讳”。无不:没有一个不。表示范围上的没有例外,全都。不 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表示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因此句应用“无不”。 32从以下 12 个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8 个,分别填入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选词不得重 复。 持续 品位 而且 融洽 共赢 上升 提升 不但 甚至 融合 品味 继续 旅游产业要_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对文化资源的利用,不断_旅游产业的 文化内涵和_。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文化与旅游之间是 “灵魂”与“载体”、“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实践证明,通过旅游活动_可以增 强人们对相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文化的发扬和传承,
39、_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值、 增值,_是创新,为文化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因此,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 很强的_性,可以在融合中达到相互提升和_。 _ _ _ _ _ _ _ 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持续”指延续不断;“继续”指(活动) 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根据语境,处应选“持续”。根据上下文可知,处应填动 词。“提升”指提高(职位、等级等);“上升”指由低处往高处移动,(等级、 程度、数量) 升高,增加。结合语境,处应选“提升”。根据动宾搭配,处缺少宾语中心语,所以 处应是名词。“品位”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品味”指格调和趣味。结合语境, 处应选“品位”。
40、根据句意可知,、所在的句子表示逐渐递进的关系,所以、 三处依次应选“不但”“而且”“甚至”。 “融合”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融洽” 指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根据词语的使用对象以及后一句中出现的“融合”一词可知, 处应选“融合”。根据语境,处应选“共赢”。 答案: 持续 提升 品位 不但 而且 甚至 融合 共赢 3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掉首东顾,只见云雾弥漫,山峦隐现,绚烂的彩霞竟然已经渺无_! 故乡的小溪永远在我的心中静静流淌,轻轻私语,_我精神的抚慰。 中韩围棋再度交锋,韩国队实力不可小觑,中国队的水平_高超,行家估计中 国队胜率较大。 A踪迹 给予 越发 B踪迹 给以 更加 C踪影 给予 更加 D踪影 给以 越发 C 踪迹:指行动所留的痕迹。“踪影”和“踪迹”意思相近,多用于否定式。“给予”和“给 以”意思相近,“给以”后面只说所给的事物,不说接受的人,这里应选择“给予”。“更加”和“越 发”意思相近,“越发”多用于和“越”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