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考方略一 立足高考前沿,研究考题特点 考试大纲 核心素养在新高考测试中的体现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归 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论点、论据和 论证方法;(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新高考中重在提 高“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要求阅读 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 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 征和主要表达方式。在考查重点上,应 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 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要点细读 论述类文章
2、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 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主要以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为 表达目的。 论述类文章分为三类:证论文,评论文,感论文。 证论文,就是用充分的事例、事理来证明作者本人观点的文章;评论文,就是对特定的 人物、事件、事理、现象、趋势等加以评议的文章;感论文,就是针对特定事物谈感想的文 章,带有随笔性质。从高考卷选材的现状来看,所选文章是证论文和评论文两类。 1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行文脉络 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题、论点)得出结论。 2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 横向、纵向。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
3、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 列的关系;纵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 的关系。 论述类文本基本知识 精细研读一些典型文章、典型试题,储备一些“母题”,构建关于论述类文本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的基本知识网络。 1论点与论据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论点、论据。任何论述类文本,作者都会有自己 的观点(论点),也会有用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论据)。把握了这两个方面就能够从整体上把 握文本。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主张,当然有时候作者会用一个关键性的句子明确地将其揭 示出来,有时候会将其隐含在对材料的引用分析之中。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 2主要的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 特点 论据类型 举例论证 列举事例证明论点 具体事例、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引用论证 引用人类已知的科 学原理、名言警句 等证明论点 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 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 点,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某些经过时间检 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比较论证 包括类比论证和对 比论证 类比的对象为具有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同类事物; 对比的对 象为具有相反或相异属性的事物, 比如大与小、 强与弱等, 可以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 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纵向比较) 比喻论证 以比喻者作论据去 论证被比喻者(论 点)
5、 以一般事物进行比喻论证,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 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比如可以把老师比喻成 蜡烛、春蚕,却不能比喻成抹布、扫帚。以寓言或者神 话作比喻进行论证 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提 示论点和论据间的 因果关系来证明论 点 分析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多重原 因, 一层一层地追究下去, 一直到显示出最终的原因为止。 分析异因同果、同因异果和互为因果等现象 其他论证方法还有: 引申论证:是反证法的一种,又叫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假设对方错误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对方的论点中导出一个 荒谬的结论来,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不
6、能成立。 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 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3论证的结构 一般来说,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属于总分总结构,在分说部分,往往会采取并列、 层进、正反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一般会采取先破后立或边破边立的结构模式;驳论文主要 从三个方面来驳斥对方,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方法,然后由此确立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4论证的逻辑性 论述类文本的逻辑性要求比较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篇文章的论点是一个体系,文 章中的所有观点结论都应该紧紧围绕一个核心观点展开;观点和材料之间
7、契合度要高; 论述类文本的语言要具有严密性,如下定义要精准,做判断要有分寸。 二、怎样速读论述类文本? 从考查目的看,论述类文章阅读并不注重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领域或作者观点的了解掌 握情况,而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查考生对“高浓度信息”的准确捕捉、获取、辨识能力。 对于文中出现的陌生概念术语、深奥观点,我们只需运用语言知识,结合文章中的相关语句 加以理解分析即可,不需要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文章中的相关学科知识。 因此,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答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建议考生分两步完成读文过程。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1勾画出文中重要词语 (1)表述中心论点的词语,即往往在文中多次出现的词
8、语。 (2)体现陈述对象转换的词语,即往往体现了论证的思路的词语。抓住这一点有助于理清 文章的层次及整体思路。 因果。如:因为、因此、原因在于、因而、由于、从而,等等。 转折。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等。 并列或递进。如:也、又、不是而是、不仅还,等等。 分类分层。如:第一第二、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 不仅如此、此外,等等。阅读时抓住这样一些表示层次结构的语言标志词,对我们梳理 文章思路会有帮助。 举例子。如:例如、如,等等。 (3)修饰、限制性词语。 年代(时间多次依序出现)。 程度。如:最、基本、根本、十分、非常,等等。 范围。如:部分、全部、总共、所有、都、全、少量、多数、几
9、乎、仅仅,等等。 数量(具体数据、比例等)。 已然未然。如:目前为止、迄今为止、假如、可能、如果、一定、必然、将、正在、 或,等等。 代词。如:这、那、它、其、此,等等。 (4)表情态的词语。如:可能、也许、必须、绝对,等等。 2勾画出文中重要句子 (1)统摄全篇的句子论点句、中心句、总结句。高考选文,一般一文只有一个中心论 点,文本都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议论。论点的提出,有的在开头,有的在结尾,有的就是文章 标题。 (2)作论据的句子论述类文章作论据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例论据,即征引的文 献资料、事实材料;另一种是事理论据,即人们公认的或权威的道理、名言、法则、定律等。 阅读时勾画出这些事例
10、论据和事理论据,并且找出它们与论点的关系,这样可迅速把握文章 内容。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论证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 之间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 这些逻辑关系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出的语句。如果没有这样的 语句,可标记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3简短批注 对重要词语,对表因果关系的句子,起表明中心、理清结构、区分层次、暗含材料与观 点关系等作用的句子,作简短批注,为下一步操作起提示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可将重要词语、重要句子的勾画和简短批注结合起
11、来操作。编者)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勾画诸多要点是为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作铺垫。 1梳思路,明结构 对勾画内容进行提取、整合,梳理出文章思路。理清文章围绕论点是如何展开说理的, 把握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注意某一段落的各分句间的逻辑结构和逻辑层次,把握观点和材 料的关系。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了上述内容,对“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 含意”的理解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偏差,对“文中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才能全面而不至 于出现遗漏, 对文中“内容要点”的归纳、 “中心意思”的概括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的分析概括才能准确而不至于出现遗漏、偏移或错位。 论述类文章常见的结构模式有并列式
12、、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等。段落之间和语句之 间常见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 到结果,由概念到应用等。论述类文章的行文思路和结构层次,往往会有一些明显的语言标 志,但也有的文章,并没有明显的标志,我们可以依据段落之间的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自己概括梳理。 2会文意,释观点 依据勾画的重点词、句及文章结构,弄清文章论述了什么主题,主要观点和看法是什么, 涉及什么内容。 以例说法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3 题。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 到这个问题 为谁创作、为谁立言 ?习近 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
13、学社会科学研 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 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文: 第一步 阅读全文,勾画文中信息要点 (勾画符号:重要词语用“ ”标示,重 要句子用“ ”标示编者) 第段 段意:文学艺术创作者为谁创作、为谁立 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 积极 互动 ,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 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 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 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我们常 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 走到了小说家
14、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 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随时发生着习焉 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 察现实、 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 对于他们而言, 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是不难的, 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 理解隐藏在表象 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 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 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 许多人都背得出 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 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 以来, 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 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 年,从那时起,为
15、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 雄们永垂不朽! ”在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今天, 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 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 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 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 体地位, 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 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 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是为了从理性 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 是为了解决我是 言。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年代、时间、程度。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注意句子的条 件关系“只有才”及可能涉及的 13
16、题的选项。(涉及第 1 题 A 项) 批注:注意联系下文,思考选项 A 中条件 关系的变换。 第段 段意: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 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 蓬勃生机。 1重要词语:只有才。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注意句子的条 件关系及可能涉及的 13 题的选项。(涉 及第 1 题 A 项,3 题 A、B 项) 批注:“互动”一词是实践、参与。而只 是树立理念而不实践、行动,是不能做到 以人民为中心的。 第段 段意: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年代、对象、程度等。 2重要句子:见文中勾画。对本段的重要 句子,要明确其指向:监管的背景、重
17、点、 措施、主体等。(涉及第 2 题 B、C 项) 批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强调的是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英雄”。 注意文段中 3 个表情态的词语“必 须”。 第段 段意: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 为了从理性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 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 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 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 还是上世纪 80 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 他们内心 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 都和某一片土地上的 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 这些作家是属 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 他, 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
18、 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或许并不是 我们的 读者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 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 理解时代的 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 精品 奉献人 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 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 好不好 、 精不精 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 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 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 我们就生活在那些 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 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内容、对象。 2重要句子: 见文中勾画。(涉及第 3 题 D 项) 第段 段意
19、: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 奉献人民。 1重要词语:见文中勾画。注意这些词语 表明的内容、对象。 2重要句子: 见文中勾画。(涉及第 3 题 D 项) 第二步 提取要点,整体把握 1梳思路,明结构 思路:选文第一段提出问题:文艺是为什 么人的问题。第二段摆出现实中的困惑; 第三段指出准确做法:只有才; 第四段指出目的;第五段指出努力方向。 2会文意,释观点 中心论点:人民创造了历史,文艺作品应 该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 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 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 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 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
20、儿子, 积极投 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 才有能力创 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 照亮和雕刻一个民 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3.理材料,定意图 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 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引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作家内心都有情 感根据地,是为了说明对人民的情感认同 是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尝试解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
21、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A 项, “就能”理解有误,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才会获得艺术 创作的蓬勃生机”。C 项,从原文第四段中“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 来看,选项说法错误。D 项,从原文最后一段中“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 部分”来看,“有责任感的艺术家”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有全面认识,“无须考虑”不符合文 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
22、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论证兼顾现实与历史,既有对当下创作的分析,也有对历史经验的总结。 C文章引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内容,巧妙衔接了上下文,也有力支撑了论点。 D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正 面人物的塑造”有误,原文中说的是“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并没 有明确说是“正面人物”;另外,“根本体现”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 结
23、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 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老舍曾说:“不去与劳动人民结为莫逆的好友,是写不出结结实实的作品的。”这与 文中情感共同体的理念是相通的。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 少而精,凝聚共识。 D 本题考查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 “少而精”在文中缺乏依据,原文是“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没有提到“少”。 (2019 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
24、以能有集大成之 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 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 入他所接触到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 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采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 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 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
25、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的论诗的话,都 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 曲江三章 同谷七歌等作中, 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北征及 “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 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情物态,都能随物赋形, 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 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 悲哀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
26、都足以为其禀 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 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 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 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 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 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 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
27、所有的一份幽默 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 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 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又复于饥寒凛冽 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之一片娇痴之态。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题中却 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 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 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下列关于
28、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观照。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查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可以看 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 由原文第二段“就诗歌体式风格 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可知,文中只是说杜甫吸取了古今长 短各种诗
29、歌的长处,并没有提到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的评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做了对比。 D文章论证了杜甫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D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 果,由原文第三段“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 裕”可知,杜甫对时代苦难有担荷
30、力量的原因是他拥有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项, “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于文 无据,原文第一段只是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说杜甫之前的诗人 不能二者兼备;B 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曲
31、解文意,由原文第二段“而自其饮中八仙 歌 曲江三章 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可知,杜 甫在七言律诗上并不是“谨守传统”;C 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理解错误,由原文第 三段“我以为每一位诗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可知, 作者对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的态度 是不同的。 备考方略二 专题分类研究,集中突破考点 题型一 准确理解文本内容 本考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考查考生辨别、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此 类题目时,考生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思想倾向。
32、考生要在抓 住主要信息、把握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具体辨析和认真筛选信息,然后进行整 合。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主要考查考生对具体现象进行概括,从而得出理性认 识的能力。论述类文本中,对概念的解说、知识的阐述大多采用事例说明的方法,考生要学 会揣摩举例论证的目的;要从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入手,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要从材料 出发,推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识别常见陷阱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每一个选项,命题人都在“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的 表述中设置陷阱,所以,在答题时,极有可能会把“无误项”判为“设误项”,把“设误项” 判为“无误项”。下面对“常
33、见设误手法”的探究,仅仅是针对“设误项”进行的讲解。 1常见命题设误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选出符合(或不符合) 原文意思(或题干要求)的选项。而这些选择题的选项一般不会抄录原文语句,而是对原文语句 或文中涉及的观点态度进行一番改造,改造的方式有“删”“添”“调”“改”“漏” “凑”。经过这些方式改造出来的选项,有的改变了原文的意思,有的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而改变了原文的意思的选项就是“不正确的一项”。 删(删减) 删除句子中的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意味着语意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或 缩小,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 添(添加) 添加定语、状语、中心
34、语或其他词语,造成概念偷换或文意曲解。 调(调换) 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改变句意;调换表述的对象、时间,造成时态 混乱等现象。 改(改变) 改变说法,似是而非,干扰判断。 漏(遗漏) 看似保留原文词句,但暗中漏掉了重要信息,具有较大迷惑性。 凑(拼凑) 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凑在一起造成错误。 2.常见命题陷阱 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三道选择题,大多要求选“非”,即选出设误项。下 面介绍一下论述类文本阅读题设误的选项中常见的几类命题陷阱。 (1)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指选项表述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中某一部分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 的全体,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
35、所具有的某些特点、功用等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 点、功用。即以部分代整体,局部代全局。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1 (2017 全国卷第1题B项)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 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原文内容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 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 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解析: 由原文“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 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可知,与气
36、候变化有关的国际 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既有“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包括限制排放的问题) 的一面,还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的一面,因而选项 B 犯了以偏概全的错 误。 (2)张冠李戴 张冠李戴,是指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项时,故意将此事物表述为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 表述为彼方面,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或者将原文中甲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 说成是乙的观点态度(或行为状态),或者将与甲事物有关的信息说成是与乙事物有关的信息。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2 (2017 天津卷第 7 题 A 项)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 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
37、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原文内容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 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 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 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 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 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解析: 根据原文表述可知,“时间”才是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 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
38、间”,人 们制造出的“具有普适性、 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选项 A 将“时间是参数”与“指 时杆、日晷、漏壶是参照物”这两者混同了,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夸大其词 夸大其词,是指命题者对原文中涉及的有关作用、效果、用途等信息,在选项表述时故 意用语夸大,或加深程度,或夸大作用,等等。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3 (2015 全国卷第 3 题 D 项)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 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原文内容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实际 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
39、 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 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 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解析: “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说法夸大其词,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高利贷就束缚了生产流通的扩大和发展,具有负面的作 用;其次,选文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的表述是较委婉的且有“新型” 信用工具的修饰限定。而 D 选项表述绝对,犯了夸大其词的错误。 (4)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 在原文中没有涉及
40、,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4 (2017 全国卷第2题C项)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 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原文内容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 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 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 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 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 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解析: 原文只是说“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
41、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 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并没有“举 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所以选项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5)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是指选项中的观点和原文不一致,选项更换个别词语或者说法,从而背离原文 的意思,或者歪曲原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5 (2015 全国卷第 1 题 A 项)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 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原文内容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信用形式有 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解析: 文中只是说“信用形式有借
42、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而 并没有表明“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都是在宋代产生的,选项曲解了文 意。 (6)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就是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发生的事实,或把已 发生的事实说成未发生的,又称作混淆已然和未然。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6 (2013 全国大纲卷第 5 题 B 项)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 并由此造成地 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 作”。 原文内容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 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 人类
43、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 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 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 是“正常运作” 解析: 根据原文“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 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等语句可知, “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并非既成事实,在当下只是一种趋 势,一种可能,但该项却将未然说成已然。另外,原文引述了两种观点:一种是“大多数环 境学论著认为”这些会“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另一种则是克罗宁
44、博格的观点,他认为 “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故选项后半句表述也不符合原文意思。 (7)混淆关系 关系混淆是指选项表述的语意或语句关系与原文不符,较常见的有因果关系不当、混淆 肯定与否定、条件关系不当。 因果关系不当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强加因果,二是因果颠倒。在遇到涉及因果关系 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 倒。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7 (2017 全国卷第 1 题 D 项)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 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原文内容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 型,青花瓷以独
45、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 走向多元的例证。 解析: 强加因果。根据原文“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 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可知,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例 证”(具体表现),而选项中的“从而”一词,却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误认为是推动当时 社会转型的原因,选项强加因果。 混淆肯定与否定,是指选项将原文中肯定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 定。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8 (2016 全国卷第 2 题 D 项)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 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
46、 史料。 原文内容 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 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 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 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 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张 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 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 免了。 解析: 原文的观点是“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 康熙王朝 属于文艺作品,虽然原文列举了康熙王朝中一个与史实不符的事例,但不能否认“能从 中发掘史料”
47、的观点。选项中“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直接将原文肯定的意思说成否 定的,混淆了肯定与否定。 条件关系是句子的一种特殊关系,有充分、必要、充要三种条件关系。选项不符合原 文表意的特定关系,就是错误的。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9 (2014 安徽卷第 3 题 D 项)如果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 野,就能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 原文内容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 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解析: 根据原文中“方可”一词可知, “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是“避 免陷入技术盲目
48、崇拜的陷阱与误区”的必要条件,而选项将“方可”改为“就能”,前者成 了后者的充分条件,选项的条件关系不当。 (8)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选项中概念的内涵、外延不等同于原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 题目及原文 答题思路 例 10 (2017 全国卷第 3 题 B 项)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 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原文内容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 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
49、等有意识地进行整 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 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 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 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解析: 根据原文可知,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中“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说明的 应是故乡已呵护了乡村记忆,而不是“已活化了乡村记忆”,选项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用比对法判断下列选项是否正确。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1原文: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是批评方法问题。“远”, 指评论者与作家距离适当“远”一点,才能葆有客观性:“近”,指
50、与作品文本距离贴近一 点,回到作品本身,回到阅读和文本细读上来。 选项: 文学批评的“远”是指态度上葆有客观性, “近”是指方法上回到作品本身。 ( ) 理由: 答案: 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文学批评的远和近,既是批评态度问题,也 是批评方法问题”,不是指文学批评的“远”是态度问题,“近”是方法问题。 2原文:上世纪 80 年代,外国文学理论尤其现代文艺理论涌入,虽有建设性意义,但 导致批评理论西化严重,许多批评者习惯套用西方理论来阐释、解读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批 评与文学本体关系松散。 选项: 用西方文学理论解读当代作家作品, 导致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本体的关系松散。 ( ) 理由: 答案: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