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三月桃花水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认识“绮、谈”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 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 美之情。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欣赏并归类积累字词。如, “绮丽的朝霞、明 洁的丝绸” “草如茵、柳如眉、如雾如烟” “应和、低语、谈心” 2.阅读理解 遵循“初步感知整体感知精读品味整体回顾”的阅读规律,采 用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从读中感悟的方法。 3.表达运用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 走进课文情境,
2、 获取真实的感受, 让学生感受桃花水的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春景图。 (1)师引导: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这是三月的桃花水,今天 我们就跟着春姑娘走进三月的江南小镇, 来欣赏三月江南清净明洁的 春水吧! (2)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 2.释题读题。 师指导: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被称为“桃花水” 。 “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引导:下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
3、准字音,读 通句子,读完后认真思考: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示例:飘洒着无数点点桃花的水;水声忽大忽小,仿佛一曲美 妙的乐章 (4)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三月桃花水的? (5)生交流。 (示例:写声、写色) 二、 词串欣赏,精读感悟 1.读词入境。 (出示课件) (1)出示多音字“和” 。 (2)发现词语排列特点。 师引导:每组词语有什么特点? 示例:第一组词语是表示颜色的;第二组词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第三组词语是形容说话、声音的。 2.过渡谈话。 师:用心地读这几个词语,就能想象它们所构成的画面,读出它们的 色彩,读出作者蕴含在其中
4、的感情同样,用心地去读课文的每一 句话,也能读出很多感受。课文的第 3、4 自然段写的就是声音。 3.引导倾听桃花水的声音。 (出示课件) (1)生自由读,边读边思考:听到了什么声音? (2)师指名交流。 示例:拖拉机的鸣响,纤细的低语 4.引导进行“批注式阅读” 。 (1)师引导:当你静静地用心读书时,读着读着,某个字或某个词 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让你有不一样的感受。譬如,当老师读到“那 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时,我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 是那样的生机盎然,就像一首欢快活泼的乐曲。 (2)生自由读第 3、4 自然段,师引导生读思结合并做批注,如,在 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号,在诗歌旁边
5、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5.师指名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引导:围绕“纤细的低语、谈心”等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6.指导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反复朗读重点句。 课件出示: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 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 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7.师小结:读着读着,我们感受到了三月桃花水的美妙,它就像一根 轻柔的弦。因此作者说: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 8.引导生交流朗读感受。 (1)生再自由读第 3、4 自然段。 (2)师引导: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读的时候我的眼前出 现的是清亮的桃花水,第二次读的时候我仿
6、佛听到了它的声音,第三 次读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桃花水的勃勃生机。 相信你们的感觉也跟我一 样,这次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指名读后交流。 示例:像春天的使者;像一位善解人意的春姑娘;像温柔的母亲,滋 润着万物 9.师课件出示桃花水系列图片,并做小结。 三月桃花水犹如美妙的精灵,犹如鲜活的生命。它流过树林,树叶更 绿了;它流过田野,花儿更艳了;它流过高山,山林更茂密了 三、仿写画面,精细感知 1.引导体会省略号的妙处。 (1)师引导:现在让我们循着三月桃花水的声音,一起去桃花水边 看看吧! (出示课件) (2)师配乐范读第 5、6 自然段。生边听边思考: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 (3)师相机提问:你刚才描述的画面,课文中描写出来了吗?(生 交流) (4)师引导:你是从课文哪个地方读出来的?(生再次朗读第 5、6 自然段) (5)师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省略号藏着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第 5、6 自然段。 师指导朗读:把自己当作桃花水,美美地读。 四 、 朗读末段,总结全文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奏出了春天的乐章;三月桃花水,是春 天的明镜,照出了春的明媚。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 “啊,地 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