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 要求 1.会认“倚、箸”等 1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等 15 个生 字,会读“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 3.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能 用自己的话说说武松打虎的部分。能对武松作出简单的评价,并说明理由。 4.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 难点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结合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 课时 2 课时 1.会认“倚、箸”等 1
2、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绰、呵、泊”,会写“冈、饥”等 15 个生字, 会读“半夜三更、寻思”等词语。 2.联系上下文,结合阅读经验猜出词语的大致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弄清楚,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歌曲好汉歌,多媒体。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请同学们欣赏。 2.教师提问: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水浒传)你们看过水浒传吗?(看过) 3.学生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对水浒传的了解。 4. 简介水浒传。(出示多媒体)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长篇小说。作者有三说,一作罗贯中,一作施耐庵,一作 “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施、罗皆为元末
3、明初人,近人一般认为是施耐庵撰。是在 大宋宣和遗事及有关话本、故事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全书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 描写了各阶层人士在奸臣当道的背景下被逼上梁山,从聚义、壮大到因受招安而失败的过程,塑 造出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宋江等一系列各具个性特征而虎虎有生气的人物形象。相对 于三国演义而言,该书的虚构成分大为增强,语言纯用白话,人物描写初步个性化,结构如百 川汇海,既与题材内容相适应,又独具特色,成为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经典之作。 5.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世以施耐庵为水浒传作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施氏生平 事迹,旧籍记载绝少,传说亦多参差。 6.
4、导入题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景阳冈。(板书:景阳冈)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根据课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 猜一猜。 2.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 3.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武松打虎这件事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 串联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总结。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板书:喝酒) 第二部分(第 35 自然段
5、):武松见到榜文,仍决定上冈。(板书:上冈) 第三部分(第 6、7 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板书:打虎) 第四部分(第 8 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板书:下冈) 四 细读课文,了解喝酒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画出人物对话,着重标记武松的话,看看从这部分课文 中你能了解到什么。 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1)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武松豪放、倔强 的性格) (2)课文是怎样表现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的?(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的) (3)教师小结:这一部分主要是写武松进店饮酒及饮完酒后与店家说的一
6、些话,表现了其豪放、 倔强的性格。后来,当店家好心劝阻他不要独自过冈,以防猛虎伤害时,武松更是出语豪壮。两个 “不怕”把武松浑身是胆的英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性格为下文写他勇猛打虎的行为埋 下了伏笔。(板书:豪放 倔强) (4)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3.过渡: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过冈后他真的遇到老虎了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感受人物的特点。教学开始前先让同学们 快速默读这一部分,并画出武松的语言。引导学生通过武松的语言,体会武松豪放、倔强的性格 特点。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武松豪放、倔强的特点。 1
7、.能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武松打虎的部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等了解人物的特点,了解武松豪放、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亲近、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多媒体。 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弄清了课文的 结构,学习了课文第 1、2 自然段。通过对第 1、2 自然段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武松进店 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冈) 2.谈话导入:店家说冈上有虎,经常出来伤人。冈上真的有虎吗?武松遇到虎了吗?他会不会 有危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 学习课文第 35 自然段
8、1.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武松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 仍决定继续上冈) 2.从这部分课文中,你又了解到武松的什么特点?(倔强、固执和无畏)(板书:倔强、固执和 无畏) 3.作者是怎样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的?(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武松的性格特点) 4.在课文中找出描写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读一读。 5.指导朗读:读出武松的无畏与固执。 三 学习课文第 6、7 自然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反复阅读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教师评议,相机指导。 3.讲解第 6、7 自然段。 (1)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9、(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教师相机引导。 作者是怎样描写老虎抓人的?(一扑,一掀,一剪)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这一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夸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感受到老虎的凶猛)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你从中感 受到什么?(感受到“虎尾”的有力,老虎具有很强的攻击力) 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老虎的凶猛?(出示多媒体) 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欣将起来。 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面对凶猛的老虎,武松是怎么做的?(闪、躲、闪) 武
10、松的“闪”是因为胆怯吗?(不是。武松是在消耗老虎的体力,挫败老虎的锐气,等待时 机进行反击) 从对武松沉着应战的动作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武松机智灵敏、有勇有 谋)(板书: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指导朗读:读出老虎的凶猛和武松的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教师小结:这是写老虎进攻的“三招”及武松沉着应战的“闪、躲、闪”。这里可以体现 出武松以退为进、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3)“两只手就势”中的“势”指什么?(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就势”是 什么意思?(借着老虎的姿势)从这里你了解到什么?(武松有勇有谋) (4)课文的重点是“武松打虎”,“打”是重中之重。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哪些
11、表示“打” 的词语?(揪、按、踢、提、打)你从中感受到什么?(武松勇武过人) (5)教师小结:这里的“揪、按、踢、提、打”几个字,字字千钧,生动地表现了武松打虎的 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武松勇武过人的高大形象。 4.指导朗读:读出武松的勇武、机智。 四 学习课文第 8 自然段 1.齐读课文,小组交流读后感受。 2.教师指导。 (1)这一自然段中,哪个字用得很准确?(挨)为什么?(“挨”精确地写出了武松在同猛虎搏斗 后,手脚酥麻,筋疲力尽的状态) (2)“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 来理会”这句话表现了武松的什么特点?(思虑周全)(板书:思
12、虑周全) 3.指导朗读:读出武松的筋疲力尽。 五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全文叙述有头有尾,情节完整,引人入胜。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方法来刻画人物,特别是在 动词的运用上,很有特色,很好地表现了武松打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为文章大大增色。 2.在水浒传这部小说中,还有许多人物,这些人物都有表现自己特点的绰号,如“及时雨” 宋江、“智多星”吴用等。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了解他的绰号,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 传神又真实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通过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人物的特点。学生学习了根据人 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准确把握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也学会了如何为笔下的人物设计出符合其 特点的情节,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写出的文章更具感染力。 景阳冈 喝酒豪放、倔强 上冈倔强、固执和无畏 打虎机智灵敏、有勇有谋 下冈思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