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寡人寡人之于之于国也国也 2.2.河内河内凶凶 3.3.请请以战以战喻喻 4.4.填填然然鼓鼓之之 5.5.兵刃兵刃既接既接 6.6.弃甲弃甲曳曳兵而兵而走走 7.7.直直不百步耳不百步耳 8.8.数罟数罟不入洿池不入洿池 9.9.树树之以桑之以桑 10.10.五十者可以五十者可以衣衣帛矣帛矣 11.11.鸡豚狗彘之鸡豚狗彘之蓄蓄 12.12.谨庠序谨庠序之教之教 13.13.养养生生丧死无丧死无憾憾也也 (对于)(对于)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请允许我)(作比喻)(请允许我)(作比喻) (拟声词)(动词,敲着战鼓)(拟声词)(动词,敲着战鼓) (已经)(接触
2、,交锋)(已经)(接触,交锋) (拖着)(逃跑)(拖着)(逃跑) (只是,不过)(只是,不过) (密网)(密网) (动词,种植)(动词,种植) (动词,穿)(动词,穿) (蓄养)(蓄养) (谨慎)(学校)(谨慎)(学校) (活着的人)(遗憾)(活着的人)(遗憾) 13.13.申申之以孝悌之义之以孝悌之义 14.14.颁颁白者不白者不负戴负戴于道路于道路 15.1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 涂有涂有饿莩饿莩而不知而不知发发 16.16.非我也,非我也,岁岁也也 17.17.王无王无罪罪岁岁 18.18.斯斯天下之民至焉天下之民至焉 (反复陈述)(反复陈述) (通(通“斑斑”,头发花
3、白),头发花白) (背着东西)(背着东西) (顶着东西)(顶着东西) (制止,约束)(制止,约束) (饿死的人)(饿死的人) (打开粮仓)(打开粮仓) (年成)(年成) (归咎,归罪)(归咎,归罪) (那么)(那么) 负负 请请 数数 王王 走走 兵兵 1 1、于:、于: (1 1) 寡人之寡人之于于国也国也 (2 2) 移其民移其民于于河东河东 (3 3)无望民之多)无望民之多于于邻国也邻国也 (4 4)颁白者不负戴)颁白者不负戴于于道路矣道路矣 (5 5)是何异)是何异于于刺人而杀之刺人而杀之 (对于,介词)(对于,介词) (到,介词)(到,介词) ( 比比 ,介词),介词) (在,介词)
4、(在,介词) ( 跟、与跟、与 ,介词),介词) 2 2、之:、之: 填然鼓填然鼓之之 王道王道之之始也始也 五亩五亩之之宅宅 申申之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 未未之之有也有也 (衬字,无实在意义)(衬字,无实在意义)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的)(助词,的) (代词,百姓)(代词,百姓) (代词,指代称王的事)(代词,指代称王的事) 3 3、以:、以: 请请以以战喻:战喻: 斧斤斧斤以以时入山林:时入山林: 以以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申之申之以以孝悌之义:孝悌之义: (介词,用)(介词,用) (按时)(按时) (凭借)(凭借) (把,用)(把,
5、用)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篇第二篇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必修三)(必修三) 孟子孟子 梁惠王曰:梁惠王曰:“寡人寡人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则移其民于河 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邻 国之民不国之民不加加 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何 也?也?” 孟子对曰:孟子对曰:“王好战,王好战,请请 以战喻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填然鼓之,兵刃既既 接,接,弃甲曳兵弃甲曳兵 而而 走走 。或或 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
6、步笑百步,则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何如 ?” 曰:曰:“不可,不可,直直 不百步耳,不百步耳,是是 亦走也。亦走也。” 曰:曰:“王如知此,则王如知此,则无无 望民之多望民之多于于 邻国也。邻国也。 自查:订正错误。自查:订正错误。 口译画线句口译画线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不违农时,谷不可胜胜 食也。食也。数罟数罟 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以时 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使民使民养生丧死养生丧死 无憾也。无憾也。养生丧死养生丧死无无憾
7、,王道之始也。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五亩之宅,树树 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鸡豚豚 狗狗彘彘 之之畜畜 ,无失其,无失其 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 可以无饥矣; 谨庠序谨庠序 之教,之教,申申 之以孝悌之义,之以孝悌之义,颁白颁白 者不者不负戴负戴 于道路矣。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七十者衣帛 食肉,黎民不饥不寒,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然而 不不王王 者,未之有也。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 , 涂涂 有有饿莩饿莩 而不知
8、而不知发发 , 人死, 则曰:, 人死, 则曰: 非我也,非我也, 岁岁 也。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非我也,兵兵 也也?王无王无罪岁罪岁 ,斯斯 天下之天下之 民至焉。民至焉。” 文化常识积累(精准记忆) 自查:补充缺少的笔记。自查:补充缺少的笔记。 1 1. . 梁惠王:梁惠王: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魏国魏国国君国君,姓魏姓魏,名罃名罃。魏国都城在魏国都城在大梁大梁,今河今河 南省开封市西北南省开封市西北,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所以魏惠王又称梁惠王。 2 2. . 寡人:寡德之人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 3. . 河内:今
9、河南境内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黄河以北的地方的地方。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古人以中原地区为中心,所以所以 黄河以北黄河以北称称河内河内,黄河以南黄河以南称称河外河外。 4 4. . 河东:河东:黄河以东黄河以东的地方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自 北而南北而南,故称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为河东。 5 5. . 粟:粟:谷子谷子,脱壳后称为脱壳后称为小米小米,也也泛指谷类泛指谷类。 6 6. .庠序:古代的乡学庠序:古代的乡学。礼记礼记学记学记:“古之教者古之教者,家有家有塾塾,党有党有庠庠, 术有术有序序,国有国有学
10、学。“家家”,这里指这里指“闾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二十五户人共住一巷称为闾。 塾塾,闾中的学校闾中的学校。党党,五百户为党五百户为党。庠庠,设在党中的学校设在党中的学校。术术,同同 “遂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一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序序,设在遂中的学校设在遂中的学校。国国,京城京城。学学, 大学大学。 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 1.好战:喜欢打仗。战国时期各国诸侯热衷于互相攻打和兼并。 2.不违农时:指农忙时不要征调百姓服役。 3.百亩之田:古代实行井田制,一个男劳动力可分得耕田一百亩。 4.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21世纪一亩二分多。 5.战国时期,列国争雄,频繁的战争导致人口大批迁徙伤
11、亡。而当时 既无国籍制度,也无移民限制,百姓可以随意地去寻找自己心目中的 乐土。哪一个国家比较安定、富强、和乐就迁到那个国家为臣民。而 一个国家人民的多少也是一个国家足稳定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因此, 各个诸侯为称雄,都希望自己的国家人口增多。梁惠王也不例外。 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 6.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 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 上为天下共主,但已名存实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三家分 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在这七雄七
12、雄之中,后期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六国均在崤 山以东,故称“山东六国”。 【知识便签:知识便签:】周朝时周朝时, , 天子天子( (周王周王) )有天下有天下, , 诸侯有国诸侯有国, , 大夫有家大夫有家。 即即: :诸侯所统治的区域称“国”诸侯所统治的区域称“国”; ;诸侯手下的大夫所统治的区域称诸侯手下的大夫所统治的区域称 “家”。“家”。 春 秋 五 霸 战 国 七 雄 韩赵魏三 家分晋 文化语境积累(了解即可) 7.“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语),“处士横议”。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南北朝-隋 -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后梁
13、、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宋-元-明-清 春秋-战国 三国:魏、蜀、吴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素材一:素材一: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 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 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 坏生产力。坏生产力。使得使得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争夺人力, 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同样希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同样希 望更多的望更多的百姓
14、百姓归附自己。归附自己。 不过,孟子反对用征战的办法获得人力,反不过,孟子反对用征战的办法获得人力,反 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 主张为政者主张为政者 通过仁政实现“王道”,以让百姓乐于归附。通过仁政实现“王道”,以让百姓乐于归附。 写作应用:写作应用: 反对战争反对战争,重视,重视 民心民心 素材素材二二: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 生息的机会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尽尽心”心”于于 民,其实民,其实远远不够远远不够。荒年。荒年“移民移粟”“移民移粟” 与其他国与其他国 家
15、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家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 别。别。只有真正致力于民生,只有真正致力于民生,富民教民富民教民并举,不让并举,不让 频繁的战事和征役耽误百姓休养生息,才能真正频繁的战事和征役耽误百姓休养生息,才能真正 让百姓归附,使国家强大。让百姓归附,使国家强大。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写作应用:写作应用: 1.1.民富民富民智民智则国强则国强 2.2.认识自己,理智为认识自己,理智为 人。人。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素材素材三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不违
16、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不可胜用也。” 写作应用:写作应用: 1.1.眼前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与长远利 益益 2.2.科学发展,人与自科学发展,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然和谐相处。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丹麦人去钓鱼常会随身带一把尺子,将钓到的鱼量一量将钓到的鱼量一量,然后将然后将 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背后却蕴这样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背后却蕴 含着丹麦人的智慧含着丹麦人
17、的智慧,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论大小全都捕回家他们明白若是将河中的鱼无论大小全都捕回家, 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滩死水那么河流将会变成一滩死水; ;相反地相反地,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若让小鱼在水中慢慢长大,那么那么 河流将永远繁衍生息河流将永远繁衍生息,充满活力充满活力。 其实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 孟子曰: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这句话用捕鱼的 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了人们: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收获更多才能收获更多; ;贪图眼贪图眼 前利益前
18、利益,只会得不偿失只会得不偿失。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素材挖掘与写作应用 素材素材四四: 好为好为“王者师”“王者师”,自称,自称“大丈夫”“大丈夫”; 面面 对诸侯国君,从无对诸侯国君,从无“妾妇”之相“妾妇”之相,被斥见疏,被斥见疏, 亦无亦无苟合之姿苟合之姿。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追求;的精神追求;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自得自信。”的自得自信。 写作应用:写作应用: 1.1.独立人格独立人格 2.2.精神追求精神追求 3.3.自信自信 【适用话题适用话题】 1 1、遵循规律、遵循规律
19、(环境与生存)(环境与生存) 2 2、舍弃是为了、舍弃是为了 更好地拥有更好地拥有 素材:素材: 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前,山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前,山 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 也。也。”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可用于。(可用于“环境与生存环境与生存”等话题)等话题) 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倒装句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
20、为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定)主主状状谓谓 (定)(定)宾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 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 下几种形式: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四、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大王来何操?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客何为者? ?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大王来大王来何何操操?
21、 沛公沛公安安在在? 客客何何为为者者? ? 操何操何 在安在安 为何为何 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 1 1、都是疑问句,、都是疑问句, 2 2、疑问代词分别是、疑问代词分别是“何”“何”“安安”“”“何何”,它们分别作,它们分别作 “操操”“”“在在”“”“为为”的宾语。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 A、豫州今欲何至?、豫州今欲何至? B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臣
22、实不才,又敢谁怨? C C、若事之不济、若事之不济( (成功成功) ),此乃天也。,此乃天也。 D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忌不自信。忌不自信。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忌忌不不自自信信。 然而不王者,然而不王者,未未之之有有也。也。 古之人古之人不不余余欺欺也!也! 不信自不信自 未有之未有之 不欺余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句子的特点: 1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
23、 2、都由代词、都由代词 ( (“自自”“”“之之”“”“余余”) )充当宾语。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等否定词:不、未、莫、无等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 A A、城中皆不之觉、城中皆不之觉 B B、时人莫之许也、时人莫之许也 C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 D、未之多见也、未之多见也 C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 2、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24、? 3 3、唯命是从、唯命是从 4 4、唯利是图、唯利是图 结论三:用结论三:用 “唯“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 1、句读句读之之不知不知,惑惑之之不解不解 2 2、夫晋,、夫晋,何厌何厌之之有有? 3 3、唯命唯命是是从从 4 4、唯利唯利是是图图 不知句读、不解惑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有何厌 唯从命唯从命 唯图利唯图利 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 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
25、的一句是(、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A、 沛公安在?沛公安在? B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C、 唯才是举。唯才是举。 D D、 尔何知?尔何知? B 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 A、何陋之有?、何陋之有? B B、唯余马首是瞻。、唯余马首是瞻。 C C、时不我待。、时不我待。 D D、马之千里者、马之千里者 D 1 1、何以战?、何以战?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3 3、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项伯东向坐 2 2、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斯人,吾谁与归? 1 1、何何以以战
26、战?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 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3 3、项王项伯、项王项伯东东向向坐坐 以何以何 与谁与谁 2 2、微斯人,吾、微斯人,吾谁谁与与归归? 向东向东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盈科后进,始至江海盈科后进,始至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