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文档编号:1159166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1 年年 3 3 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 (03.0103.01- -03.0703.07) 目录:目录: 1.1.稳就业彰显信心底气稳就业彰显信心底气 2.2.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3.3.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4.4.乘势而上乘势而上 再接再厉再接再厉 接续奋斗接续奋斗 5.5.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 6.6.让脱贫攻坚精神放射新光芒让脱贫攻坚精神放射新光芒 7.7.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 8.8.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 9.

2、9.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10.10.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 11.11.爱国者治港,香港会更好爱国者治港,香港会更好 12.12.“一字千金”,香港是时候抓住机遇了!“一字千金”,香港是时候抓住机遇了! 1.1.稳就业彰显信心底气稳就业彰显信心底气 3 3 月月 1 1 日日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186 万人,超额完成 900 万人的目标任务;12 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 5.2%,低于预期控制目标前不久,2020 年中国就业“成绩单”发布,就业形势总体稳 定、好于预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就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谓来之不易、十分 珍贵。 受疫情影

3、响, 2020 年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 2 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同比下降 5400 万人,2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 6.2%。再加上,2020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 874 万人,就业压力之大可以想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仅用 1 个多月的时间就初步 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率先复工复产; 在 3 月份就实现了湖北之外地区规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 率超过 95%,企业人员平均复岗率达 80%。随着复工复产复市持续推进,就业岗位逐步恢复, 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长。2020 年 6 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 5.7%,同比上升幅度收窄至 0.6 个百分点。可以说,稳就业经受住了疫情的“压

4、力测试”,这背后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 济社会发展的卓越成效,体现着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发展的民生温度。 前段时间,中国 2020 年经济发展“成绩单”公布时,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季度 V 形曲 线在社交媒体刷屏。事实上,稳就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大韧性。2020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 800 亿件,增速超 30%,新增社会就业 20 万人以上;外贸规模再创 历史新高。2020 年中国经济运行逆势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逐步提升,带动 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就业形势逐步回稳向好。反过来看,稳就业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复苏 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为经济持续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 就业是民生

5、之本,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千家万户的“饭碗”。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 书记强调, “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无论是防控疫情还是发展经济,无论是做好“六稳” 工作还是落实“六保”任务,稳就业都被摆在突出位置,都获得了力度空前的政策支持。面 对艰巨的保居民就业任务,相关部委打出“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组合拳。2020 年 2 月至年底,企业养老、失业、工伤 3 项社会保险共为企业和个人减负 1.54 万亿元,2020 年 共向 608 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 1042 亿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和专项奖补资金 1000 亿元。 应出尽出的保就业举措,能用尽用的拓岗位办法,尽可能地减少劳动力市场波动,我国

6、就业 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 稳就业不仅稳住了就业总量,而且优化了就业结构,增加了就业的可能性,为人们提供 了更多职业选择。数字化运营师、互联网在线教育培训师日益受市场青睐;食品造型师、旅 游体验师、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当前,我国新就业领域和就业方式不断拓展, 新业态欣欣向荣,新岗位层出不穷,开辟了更宽更广的就业渠道,也为就业增添了新潜力、 新韧性。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稳就业,不仅为 亿万群众提供了最基本的民生保障, 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力基础。 对我们这 样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至关重要。

7、展望“十四五”, 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我们有良好基础,有信心底气。 2.2.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创新引领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3 3 月月 1 1 日日 动力电池,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10 多年技术储备,3 年攻关,一朝突破 这是一家中国企业为研制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单晶三元材料而走过的历程。 中国企业在关键 材料上的技术突破,不仅让动力电池这颗“心脏”更加强劲,也充分彰显了我国新能源汽车 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绿 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成交量连续 5 年居全

8、球 第一,累计推广超 480 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汽车市场受 到较大冲击, 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 7.5%和 10.9%, 全行业披露融资总额首次突 破千亿元,一批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强势崛起,成为促进汽车产业回暖、推动经济复苏的一 支重要力量。 回望历史,我国汽车工业在短短几十年里,走过了西方汽车工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尽 管取得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发动机等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还存在一定 差距,还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新能源汽车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就在于包括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在内的核心零部件都属于新兴领域,为市场参与者开辟

9、了全新赛道, 为后来者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同时,我国在充换电站、5G 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拥 有优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作依托,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了“深踩油门”“快速突围”的 条件。 从消费和使用角度看,新能源汽车之“新”,不仅新在能源,更新在对交通出行方式的 改变。 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趋势不可阻挡, 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 “四个轮子、 两排沙发” , 更是能够自动更新的智能终端,还能够给人们带来更清朗的天空。从自动驾驶到智能座舱, 从人车交互到远程操控,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打造出更加舒适、便捷、智慧的 驾乘体验。 数据显示, 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比例已升至近 70%,

10、越来越多消费者把环保、 科技含量作为选购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面向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中 发挥更大作用,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从供给和生产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不仅是行业之变,更是“生态”之变。新能源 汽车产业正由零部件、 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 “链式关系” , 逐步演变成汽车、 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当前,国内整车厂商与互联网 公司展开深度合作的案例并不鲜见。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正在带动产业链上的制造业企业转 型升级,实现更多跨领域、跨行业的资源整合,成为撬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 新能源汽车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11、唯有创新方能行稳致远。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拥有诸多 优势,但在汽车芯片、制造工艺等领域也存在短板。去年底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 划(20212035 年),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列为 5 项战略任务之首。扎扎实实提升 工艺,心无旁骛升级技术,全心全意完善服务,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必能在市场竞逐中脱颖 而出,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亮眼名片。 3.3.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有效衔接,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3 3 月月 1 1 日日 湖南将选取部分县重点帮扶乡村振兴, 支持湘赣边区创建有效衔接示范区; 安徽提出实 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打造千亿级产值农业产业化集群;四川围绕建设宜居宜业乡村,统筹

12、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在近段时间召开的地方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关注点。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 面胜利”。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 移。历史性转移,首先源于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近 1 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到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 任务如期完成, 不仅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更夯实了 “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的根基, 为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在脱贫攻坚 中,我们进一步彰显了

13、制度优势、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这构成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 章的信心和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终点”与 “起点” 的转化, 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辩证要求, 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观察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征程不难发现, 既立足当下解决好 “两 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从体制机制、政策实施、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 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这是脱贫成果不断巩固的重要原因。就易地扶贫搬迁来说, “十三 五”期间,960 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乔迁新居,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与此同时

14、各地强化帮扶举措, 通过壮大产业、 增加工作岗位、 发展旅游经济等实现 “搬得出、 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正是因为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 帽不摘监管”的长远谋划,坚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脱 贫的质量、提升脱贫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 回首来路,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继往开来、砥砺奋进,意味着要在不同时 期,根据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审时度势制定发展目标和战略,并一以贯之抓好 落实。 从党的十九大擘画乡村振兴战略, 到制定出台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15、 (20182022 年) , 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初心不改、方向不变,力度不减、脚步不停,推动贫困地区步入发 展“快车道”,跑出致富奔小康的“加速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 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问题仍然突出, 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相当一部分脱贫户基本生活有了保 障,但收入水平仍然不高,脱贫基础还比较脆弱。唯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让农业高质高 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

16、目标变成现实。 “好比一首壮丽的大地颂歌,磅礴了万水千山,震撼了亿万心灵。”电视专题片从十 八洞村出发讲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蝶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但正如 专题片所讲述的,“从十八洞出发,从十八盘向上,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乡村振 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还要征服和战胜很多艰难险阻”。增强“过了一山再登一峰” 的担当, 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们必将绘就更加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让老 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4.4.乘势而上乘势而上 再接再厉再接再厉 接续奋斗接续奋斗 3 3 月月 1 1 日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 ”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

17、结表彰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 续奋斗”,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 披坚执锐、勇立新功。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 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 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另一方面,要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必

18、须深刻 认识到,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 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要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以更有力的举措、 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 裕富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 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但 也要清醒地看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19、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 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只有坚持一切为了人 民、 一切依靠人民,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才能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 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 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只 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

20、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止步不前。今年,我们要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新征程。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 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大势,是 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责任。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继 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继续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 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 绝对

21、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展望未来,新的更大 奇迹需要我们奋力创造, 新的更大胜利我们一定能够赢得。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信心决心,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5.5.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 3 3 月月 2 2 日日 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我国文艺创作生产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丰收期,文艺创新创 造活力显著增强,从小说、戏剧、音乐到美术、电影、电视,从传统文艺到新兴网络文艺, 各门类各品种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

22、艺创作百花齐放,文艺演出好戏连台, 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群众文化获得感显著增强。 2021 年伊始,电视剧山海情便成为现象级的作品,观众盛赞这部“隔着屏幕都能 闻到土味儿”的电视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将目光投向新 时代的火热实践,感受时代风气的变化、触摸时代脉搏的跃动,与时代发展同步伐,承担起 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从当下中国的伟大变革中发 现创作的主题、 捕捉创新的灵感,文艺界掀起了一股现实主题创作热潮。扶贫、住房、教育、 医疗、环保等在新时代备受群众关注的社会话题,在文艺作品中都有生动表现,“接地气” “真实”等成为群众评价作品时

23、的高频词。 文艺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真实地描绘了生活,真实地传递了群众心声,自然就能触 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感动源于真实,而真实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做到的,不是 闭门造车就能实现的,不是靠天马行空的幻想就能再现的。只有熟悉生活,才能真实地表现 生活。近年来,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 走向基层一线,创作采风、演出慰问、结对帮扶。在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中,在与群众的密切 接触里,创作者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腻,感受更加真切,创作态度更加踏实。而这一切最终 凝聚在层出不穷的优秀之作里,成为新时代的画像和标识。 在作品质量提升的同时, 我国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24、也在持续增强。 目前我国每年推出新 书 40 万余种、童书 4 万多种、电影 600 多部、电视剧 300 多部、动漫 400 多部众多文 化产品的生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演出市场持续繁荣,从 2016 年到 2019 年,国内艺术表演 团体年演出场次从 230 万场增长至 296 万场, 国内观众从 11.81 亿人次增加至 12.3 亿人次, 其中农村观众超过 7 亿人次。文艺创作生产佳作不断、量质齐升,展现出旺盛的创作活力和 强大的创新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实践证明,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 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社

25、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今天,人民群众对文艺作品和 文化产品的质量、 风格、 品位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对思想精深、 艺术精湛、 制作精良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加强烈。进入“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 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广阔舞台。 时代的 号角已经吹响,生活的热土更加滚烫,文艺文化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收获期。 6.6.让脱贫攻坚精神放射新光芒让脱贫攻坚精神放射新光芒 3 3 月月 2 2 日日 时间是最客观的尺度,丈量着前行的步履,标注着奋斗的艰辛,沉淀着精神的价值。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

26、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在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一彪炳史 册的人间奇迹,刻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闪耀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 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精神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农民院士”朱有勇扎根农村,让马铃薯变成当地脱贫致 富的“金疙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回乡奉献、驻村扶贫的黄文秀,为村里的孩子办 户口、筹学费,带领村民发展砂糖橘产业、扩宽销售渠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派出的 勘探团队,五进河

27、川深谷、累败累战,终于在 8 公里外的山谷找到一处甘泉,为村民找到安 全达标的水源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映照着力拔穷根、默默奉献的精气神,并且有力 证明,脱贫攻坚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 旌旗引征途,实干见精神。1000 万以上这是自 2013 年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我 国年均减贫人口的数字。全国累计选派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 干部, 同近 200 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一批批党员干部扎根 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1800 多名同志将 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困

28、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 全部摘帽,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减贫目标中国人民以不屈意志、实干苦干,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为全球减贫事 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脱贫攻坚,感动山河;千年梦圆,就在今朝。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脱贫攻坚精神, 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 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全国一盘棋、没有局外人,充分彰显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激发出乘

29、风破浪、阔步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 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 新奋斗的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回首来时路,脱贫攻坚战凝聚了举国同 心的坚强意志, 激扬起不可战胜的奋进伟力, 熔铸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砥砺再出发, 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正带领亿万人民攻坚克难、接续奋斗,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永不懈怠、锐意进取,让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我们就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精神的力量无穷无尽。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 结一心,英勇奋斗,风雨无

30、阻向前进,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从 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7.7.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 3 3 月月 3 3 日日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这份教育成绩单捧在手里沉甸甸:九年义务教育巩 固率达 94.8%,99.8%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20 条底线”要求,95.3%的县实现义务 教育基本均衡,20 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越来越多的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 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民生大事。“十三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

31、化、 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经过 “十三五” 时期的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 “有 学上”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跨越,正在乘势而上,向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上好学”的 愿望迈进。 教育公平, 体现在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 为了找回 3 名失学的孩子, 甘肃省康乐县的“劝返小分队”跑了多少路?答案是:汽车转火车,往返行程超过万里。截 至 2020 年 11 月 30 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 60 万人降至 831 人,很多辍学的孩子,就是这样千辛万苦“追”回来的。“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资助贫 困学生 3.91 亿人次、资助金额达 773

32、9 亿元。如今,我国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 10.7 年, 新增劳动力中有 50.9%接受过高等教育, 正有力推动国家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 源强国迈进。 教育公平, 体现在“最安全的地方是学校、 最漂亮的建筑是校舍、最美的环境是校园”。 如今,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扎实推进,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城乡、区域教育差 距加快缩小。乡村教师队伍强起来了,42.8 万名“特岗计划”教师奔赴基层,城镇优秀教 师、 校长向乡村学校流动,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惠及中西部 8 万多所乡村学校近 130 万名 教师;农

33、村孩子长高了,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 2019 年比 2012 年分别增加 1.54 厘米和 1.69 厘米;“一块屏幕”让越来越多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全国小学、初中、普通高中都已接近全部接入互联网。 教育公平,还体现在“择校热”降温了、“大班额”瘦身了,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得到 更好保障。5 年来,我国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24 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 就近入学比例达 98.6%,“公民同招”改革推动民办学校从“抢好生源”向“教好学生”转 变。现在,城镇义务教育大班额基本消除,56 人以上大班额比例由 2016 年的 12.7%下降到 3.98%。 85

34、%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 残疾儿童少 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 95%以上,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累计招生 52.5 万人。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角落,照亮了每一个孩子的梦想。 作为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教育公平实现新跨越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为什么能知 难而进、 知重负重推进教育公平?这背后,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让全体人民享有更 好更公平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 也是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基 础。教育公平不仅可以阻断贫困的代际

35、传递,托举更多普通家庭孩子的梦想,而且可以为我 国转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国民素质现代化,基础在教育。可以预见,“十四五” 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将继续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美好期盼,为建设教育强国开好局、起好步,奋 力谱写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8.8.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 3 3 月月 3 3 日日 6.6 亿件快递上演“年货春运”,逾 78 亿元电影票房成就“史上最强春节档”,约 8210 亿元零售餐饮消费见证牛年“开门红”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我国春节消费市场的红火景 象引发全球瞩目。火爆的数据,奔涌的热情,为中国经

36、济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写下生动注 脚,也让人们对全国两会有了更多期待。 历经风雨,中国经济更显坚韧挺拔;奋楫破浪,中国航船始终行稳致远。站在全国两会 的时间节点,回望 2020 年,我们在极不平凡的年份交上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 载入史册的答卷。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亿万人民经受大战大考, 直面惊心 动魄的风云突变,豪情万丈、砥砺前行。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顶住了!遭遇经济全 球化逆流,我们稳住了!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我们成功了!“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 直”,我们在艰难磨砺中创造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 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再次证明了

37、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走近“两会时间”,我们回顾昨日的不凡,更怀抱对未来的期盼。今年是“十四五”开 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这样的时间节点,决定了今年 全国两会将承载重要的历史使命。 但中国经济稳定复苏也面临重重挑战, 今年的发展目标如 何制定,宏观政策如何发力?“十四五”规划开局,如何写下精彩开篇?人民对美好生活有 着更多期待,如何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春天的约会”,将为我们铺 展开新的画卷。 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奋斗新征程,但“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在前进 中,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可能会

38、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有困难、有风 险、有危机,并不可怕,因为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经历风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回 望来时路,我们凭借着不惧风雨的勇气、不畏艰险的力量,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战胜一个 又一个挑战。奋进新征程,无论是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还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 发展,抑或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只要我们坚定必胜的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 实现既定目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国家治理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 是一次精神的振奋、力量的汇聚,必将为中国的发展注入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全国两会就像一条纽带, 串联起过去未来, 也连接起党心民意。 近段时间, 人民网在

39、 “领 导留言板” 栏目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积极参与, 一句句建议建言, 承载着人们心中所思所想所盼。 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人们的期盼, 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注入 新的动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更宽广的空间,需要我们以新状态新作风开启新征程、 展现新气象,在坚定信心、凝聚力量的同时,强化责任担当,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 行,务求工作实效,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关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 格局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春天的和鸣”即将再次奏响。唱出民情民意的“好声音”, 在凝心聚力中激扬澎湃动力, 在真抓实干中推动发展升级, 我们将在

40、全国两会标注的时间刻 度上,一步接一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9.9.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3 3 月月 4 4 日日 百年大党、百年征程,有很多历史瞬间直抵人心。1951 年 6 月,“香玉剧社”副团长 常香玉在报纸上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遭受敌机轰炸,义愤填膺、彻夜难眠,她决定用义演募 捐的方式捐献一架战斗机。 从 1951 年起, 剧社 59 名演职员不辞辛苦, 辗转 6 省市行程万里, 演出 180 多场,观众达 31.23 万人。常香玉的义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小孩捐出零 花钱,姑娘变卖首饰,老人拿出家底据统计,从 1951 年 6 月 1 日至 1952 年 2

41、 月,全国 人民支援前线的捐款可购买 3710 架战斗机。亿万中国人节衣缩食,咬牙也要让自己的飞行 员开上战机,凝聚起了克敌制胜的强大力量。 历史的宏大叙事, 总是在细节处留下最深的印记。 毛泽东同志曾说: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 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我们党为什么能从一艘小小红船成长为领 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答案就在无数党员干部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总能团结一致、 同心 同德,答案就在亿万人民在面对国家需要时总能想到“咱能不能做点啥”。习近平总书记深 刻总结: “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 胜利的重要保证。” 党带领人民走过了

42、不平凡的历程,团结的力量经风霜而不衰、历磨难而更强。在新冠肺 炎疫情防控中,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上下、社会各界迅速行动起来,一起支援湖北;在脱 贫攻坚战中, “五级书记抓扶贫”,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300 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 同近 200 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谢谢你,每一个平凡的中国 人”,整个中国凝聚起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控制住疫情传播,为全年经济正增长创造了前 提条件,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中国给不确定的世界带来了确定 性和新气象,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将谋划未来 5 年发展大计。“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更 需要凝聚起团结奋进的

43、力量。 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把社情民意带到北京,让人民的诉求进入国家的议事 日程。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汇聚力量,就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 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蕴藏于人民中的伟力,体现在太行绝壁 上的红旗渠,体现在小岗村的红手印,体现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潮流。为中国赢得下一个 5 年,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图景变为现实,都需要最大限度激发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奋斗 动力。 当代表委员步履坚实地步入人民大会堂, 世界正在聆听中国的声音, 这个春天更加值得 期待。有 14 亿人汇聚起来的强大力量,中国已经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必将继续创 造让世界刮

44、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10.10.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得其本者生,得其道者成 3 3 月月 5 5 日日 春风和煦,万物生辉,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时光流转回 1954 年的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的工业国家”的宏伟愿景, 集合起新中国的奋进斗志。今天,更恢弘、更壮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 利开启,人们翘首期盼全国两会凝聚发展向心力、奏响团结奋进歌。 善走需得途,善谋需谋制。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田华回忆,参加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 非常激动,“特别当我收到这个代表证的时候,就觉得拿着这个,千斤重”。代表职责重如 千钧, 原因就在于保

45、证亿万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国家制度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建立起来, 使得 “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在此几年前,人民政协制度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的凯歌声中创设。今天,作为上下沟通、汇聚民智、凝心聚力的重要制度平台,全国两会把 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志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中,尽显社会主义民 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质、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品质。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部署下, 全国人大常委会主动宣传解读疫情防控有关法律 问题,部署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立法修法工作,全国

46、政协动员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各 专门委员会和广大委员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六稳”“六保”等建言资政,为取得抗 击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重要力量。一位国外学者分析各国抗疫成效时指出, “国家 能力是关键”。中国抗疫斗争有力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 效率的制度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中国发展之所以“得其本”,是因为视人民为 共和国的坚实根基;国家治理之所以“得其道”,是因为以人民为执政的最大底气。哈佛大 学教授费正清经过几十年观察发现, 中国的现代化是自身内在基因变革和内在发展冲

47、动的结 果。这种内在性和动力源究竟是什么?从“兵民乃胜利之本”的深刻揭示,到“中国人民从 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到“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在共产党人心目中,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国家发展的力量源。 党和人民始终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成为中国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依靠。 走对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光明前途就在脚下。“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 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不久前在全国脱贫攻 坚总结表彰大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转引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毛相林说给乡亲们 的这句话,表达出共产

48、党人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也寄托着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创造美好 生活的期许。涓涓不塞,是为江河;源源不断,是为奋斗;生生不息,是为中国。 11.11.爱国者治港,香港会更好爱国者治港,香港会更好 3 3 月月 5 5 日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议程 3 月 4 日晚公布, 其中将就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 作出决定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支持,认为由中央完 善香港选举制度具有无可质疑的正当性、合法性,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及时补上 选举制度漏洞,香港明天才会更美好。 爱国者治港, 本是一条基本的政治伦理, 天经地义。 中央通过完善制度来落实这一原则, 目的

49、是确保香港的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然而,一些反中乱港分子连 日来对“爱国者治港”原则喋喋不休,与境外反华势力暗通款曲,这种“逢中必反”的立场 并无新意,也蒙蔽不了香港市民。中央对香港具有全面管治权,有权力有责任维护香港特别 行政区宪制秩序,确保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无论是制定香港国安法,还是适时完 善选举制度,中央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香港好,落脚点都是希望香港有一个更加光 明灿烂的未来。 香港有不错的家底,这些发展成就是广大爱国爱港人士背靠祖国、发挥“一国两制”制 度优势,辛苦打拼得来的。当下这颗“东方之珠”蒙上阴影,究其根源在于“黑暴” “揽炒” “港独”等势力

50、肆意妄为。看看修例风波以来,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当他们为了一己私利不 顾市民死活,在街头策动暴力暴恐、在立法会“拉布拉布再拉布”,心里哪有半点爱国爱港 之情。 任由这些人一步步夺取香港的管治权, 为所欲为, 香港谈何未来?香港之所以陷入 “政 治泥沼”,民生改善举步维艰,社会撕裂,“揽炒派”可谓“居功至伟”。 反中乱港分子兴风作浪、坐大成势,成为“一国两制”事业的破坏者、香港繁荣稳定的 祸乱之源,中央怎能坐视不理!中央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创立者,是香港民主发展、选举 制度完善的主导者、决定者。换句话说, “一国两制”这套“软件系统”是国家打造的; “软 件系统”出了问题,中央当然有责任修理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作文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届高考作文素材:2021年3月份人民日报时评汇编(03.01-03.07).docx)为本站会员(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