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政专题十时政专题十 “十四五十四五”规划及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 【背景材料】【背景材料】 2021 年 3 月 12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对外公布。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 确定了 2035 年远景目标和 “十 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 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2、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 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 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 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 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
3、代化。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生产决定消费,要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围绕全面促进消费,纲要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 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
4、消费等。 3.实行正确经营战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纲要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 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 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4.重视国有企业改革, 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 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5.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规划纲要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 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
5、,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 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环境和政策体系。 6.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规划纲要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 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向着“扎实推动共 同富裕”迈出有力步伐。 7.加强科技创新。 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 我国将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 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同 时,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 8.落实新发展理念。十四五时期,要把新发展理
6、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 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 为安全的发展。 9.强化战略导向,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 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 观经济治理体系。 10.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 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
7、益。 二、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履行政府职能。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深化简政放权、放 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规划纲要强调,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 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 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3.实施科学民主决策。规划纲要强调,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 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
8、和事后评价制度,畅通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提高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 4.坚持党的领导。纲要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 和人民的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5.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 一委两院”的监督。 6.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国际关系。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
9、则,积极参与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加强国际法运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 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7.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规划纲要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进各领 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 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促进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规划纲要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
10、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 品供给。规范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带建设。 2.发展优秀文化。 优秀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规划 纲 要强调,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 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3.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规划纲要强调,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 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 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4.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规划
11、纲要强调,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 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 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 5.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强调,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 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 造的文艺精品。 6.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规划纲要强调,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强国家重 大文化设施和
12、文化项目建设。 7.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划纲要强调,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 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 明实践中心建设。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 8.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规划纲要不仅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建成文化强国,还用专门一个部分对 文化建设进行部署,提出今后五年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显示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四、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树立创新意识。规划纲要的核心,用 12 个部分展现“十四五”发展的重大任务,背后贯穿着一 条清晰的逻辑线坚定不
13、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12 个方面的重大任务,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了第一位。 2.意识的能动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增强 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注意堵漏洞、 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3.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规划纲要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健全工资合 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向着“扎 实推动共同富裕”迈出有力步伐。 4.坚持系统优化方法。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前瞻
14、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 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 5.坚持发展的观点。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 起好步。 6.抓主要矛盾。 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
15、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根据规划纲要,“十四五”开启的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适应新发展阶段,离不开新发展理念来指引,需要构 建适应新阶段的新发展格局。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 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 【跟踪试题】【跟踪试题】 1.规划纲要强调,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
16、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 A.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B.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 C.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 D.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规划纲要明确,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 共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等。据此回答 2-3 题: 2.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 会和谐 是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A. B. C. D. 3.上述要求的主要原因是 消费能拉动经济
17、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消费对生产的调整 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消费水平低制约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A. B. C. D. 4.纲要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 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因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科 技创新能增强国家实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国际关系是变 化发展的,科技竞争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 A.
18、B. C. D. 5.规划纲要要求,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 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 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 扩大国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 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同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 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 A. B. C. D. 6.规划纲要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 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
19、各种壁垒,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法律 环境和政策体系。这说明 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应继续坚持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应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 B. C. D. 7.规划纲要指出,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包括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 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等,向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迈出有力步伐。这有利于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最终实现同步富裕 合理调整收入差距,促进市场经济健 康发展 消除收入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
20、地惠及全体人民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 人民共享 A. B. C. D. 8.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我国将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 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同时,改进科技 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启示我们 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必须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 必须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A. B. C. D. 9.十四五时期,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
21、展方式,推动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上 述要求说明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 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A. B. C. D. 10.规划纲要强调,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 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下列语句蕴含的哲理与材料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覆巢之下,安
22、有完卵 寄言持重 者,微物莫全轻 A. B. C. D. 11.展望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 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下列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农业现 代化的是 针对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程度偏低的现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土地所有权自由买卖 和流转,促进三大产业融合互动 促进农业由单纯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等领域延伸 引导农民在家乡就地打工,减少“空心村”和农村医疗保险总额 A.
23、B. C. D. 12.规划纲要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 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 之重,表明 着重把握了主要矛盾,抓重点 着重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 统一 重视局部的发展就能促进整体的进步 A. B. C. D. 13.按着“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
24、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 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是因为 创新应用有利于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进步 理论创新决定实践创新,创新有 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只要敢于突破成规陈说,就能推动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 新应用来实现的 A. B. C. D. 14.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 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契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要
25、求 有利于我国形成全方位、 宽领域、 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闭关自守相对应,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A. B. C. D. 15.规划纲要强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目标最重要的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党来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是历史和人民的 选择,具有充分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是因为只有坚持以中国共 产党为领导 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对人民负责的宗旨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 团结 才能落实维护先进性为己任 A. B. C.
26、D. 16.规划纲要强调,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 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弘扬诚信文化 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 A. B. C. D. 17.规划纲要强调,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推进各领域各层级对外交往,推动构建 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 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 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表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有一致的根
27、本利益 有利于推动世界多 极化深入发展 决定着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A. B. C. D. 18.规划纲要要求,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人大与 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是 既监督又支持的关系 权力相互制衡的关系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A. B. C. D. 19.规划纲要强调,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 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不断推 出反映时代新气
28、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 是我国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的必要途径 A. B. C. D. 20.规划纲要强调,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 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发展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 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有利 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 B. C. D. 21
29、.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规划报告在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时指出,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 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 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
30、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 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材料二 规划报告强调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时指出,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同推进强 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 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完善内外贸一 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 推进同线同标同质。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 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构建现代
31、物流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府知识分析如何促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求。 【参考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利于实现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C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市场作用、宏观调控以及公有制和国有经济,排除 ABD。故本题答案为 C。 2.A【解析】本题考查劳动者及其权益。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 平、促进社会和谐,符合题意。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排除。履行义务是劳动 者获得
32、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 3.C【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的作用。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水平低制约着生产和经 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 未来预期收入,排除。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4.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符合 题意。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排除。国家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5.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扩大国有资本支配范围, 增强对国民
33、经济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 合题意。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同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国有经济,排除。中“利益共享”观点错 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 6.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表明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我们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题意。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 成部分,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7.C【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公平。在收入分配领域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有利于合理调整
34、收入 差距,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符合题意。提高居民 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排除。观点表述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8.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要求我们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 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和 大力发展生产力,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C。 9.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表明社会 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落后的 社
35、会意识,排除。错误的社会意识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10.C【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 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讲的是对待新事物的态度,讲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强调是整体的重要。 据此分析,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 C。 11.D【解析】本题考查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由单纯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等领域延伸, 引导农民在家乡就地打工,减少“空心村”和农村医疗保险总额,这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符合题意。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规模经营无关,排除。土地所有权不能买卖。排除。故本题答 案为 D。 12.A【解析
36、】本题考查抓主要矛盾、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体现了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符合题意。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 点论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抓主流,排除。观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A。 13.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有利于更新人们的生产工具,促进生产 技术的发展进步, 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排除。观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14.C【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契合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利 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符合题意。形
37、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 外开放格局,有利于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排除。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自力更生,排除。故本题 答案为 C。 15.D【解析】本题考查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符合题意。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排除。坚持党领 导并非为了维护先进性,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D。 16.B【解析】本题考查优秀文化的作用。弘扬诚信文化能够发挥积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有利于丰富 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符合题意。诚信文化属于精神力量,排除。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 B。 17.B【解析】本题考查当今时代主
38、题与国际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 展的主题,推动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同的具体 利益,排除。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18.B【解析】本题考查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是既监督又支持的关 系,也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符合题意。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19.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符合题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排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
39、现,排除。故本题答案为 B。 20.C【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搞好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 发展,符合题意。各国文化成果有优秀与落后之分,排除。中“趋同”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 答案为 C。 21.(1)政府要有效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经济胡 宏观调控,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 障碍。政府要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保护好生态环境,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政府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 对
40、人民负责的原则,正确协调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维护人 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政府要按照法律 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科学民主决策。通过依法行政和群众监督,强化提 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防止权力滥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持续增强发展动 力和活力。 (2)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比较优势,协 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要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 的联系。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41、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 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要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 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等相衔接,推进同线同标同质。 坚持系统优化方法。要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商品结构、贸易方式,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 口,实施贸易投资融合工程,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解析】本题以“十四五”规划及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为背景,以促进“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素材,从政治生活和哲学的角度切入,主要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宗旨和工作 原则、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方法等。其中,第(1)问主要考查政府职能、政府宗旨和工作原则等,属于 如何型政治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从政府要有效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履行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政府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依法行政、科学民主决策等 角度进行分析。第(2)主要考查联系的观点、系统优化方法等,属于如何型哲学主观题。解答时,应着重 从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坚持系统优 化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