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2021 中考中考历史历史同类知识归纳同类知识归纳整理整理 1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整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整合 A A、君主专制加强(君主集权与大臣之间尤其和宰相权力之争) :、君主专制加强(君主集权与大臣之间尤其和宰相权力之争) :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三分相权、宋朝二府三司制三分相权、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B、中央集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中央集权(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秦朝的郡县制、汉武帝的“推恩令” 、元朝的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西周的 分封制、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集
2、权,不利于国家统一。 2.2.民族精神民族精神 五四精神五四精神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素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红船精神(中共一大后期在南湖游船上召开)红船精神(中共一大后期在南湖游船上召开)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 奉献精神。 黄埔精神黄埔精神 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以爱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 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 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精神长征精神 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
3、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 神。 延安精神延安精神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抗战精神抗战精神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 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顾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 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铁人”精神“铁人”精神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
4、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精神;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经得起子 孙万代检验的认真负责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无私奉献精神。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的时代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 载人航天精神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3.3.思想文化运动思想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1898 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戍戌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图强、效仿日本建立君主立宪
5、 制 2 的资本主义政体,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结果虽然失败,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 了广泛而持 久的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 1915 年,由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主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 民 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 主与科学的 洗礼,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目的是建立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 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追 求享 受现世生活。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 人们思想的大 解放。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 启蒙
6、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 育。它 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 年,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成为指导国际人运融的革 命理论, 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4.4.中外重要转型事件中外重要转型事件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1)经济转型:度除井田制承认士地私有制:奖励耕织,推动了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2)政治转型:奖励军功,确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进了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过渡, 并逐渐建立起封建制度。 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 (1)
7、政治转型: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促使其由奴隶社会向 封建社会转型。 (2)经济转型:推行均田制,推动了北魏封建经济的发展。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 (1)经济转型: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 (2)教育转型:兴办近代科技和军事学堂,深遭留学生等,打破了儒学垄断数育的局面,揭 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1)政治转型: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结東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 (2)思想转型: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三大改造三大改造 (1)政治转型:使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
8、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经济转型: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改革开放改革开放 (1)经济转型: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加快国有 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政治转型:平反“文革”时期的冤假错案,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进行拨乱反正。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 (3)思想转型:打破“左”倾错误的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
9、脑筋、实事求是、团结 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政治转型:农奴获得“解放” ,成为“自由人”;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 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经济转型: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1)政治转型: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2)经济转型:通过“殖产兴业”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等,建立近代工业,促进了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3)社会生活转型:提倡“文明开化”等,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水平,促进
10、了生活方式等的西 方化。 5.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 1)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 19 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861 年,亚历山大 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 1868 年起,明治政府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建立新式军 队,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开始跻身于 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成
11、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 由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目的是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 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场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 1933 年 3 月,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目的是维护资 本主义制度,救治美国经济。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和指导,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改革,并没有改变社 会性质。 (2 2)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
12、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随后 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 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 1921 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从苏俄的国情 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 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 1953 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赫鲁晓夫
13、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改革, 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勃列日涅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 年,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 ,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 强经济刺激。但是,改革的重心仍放在军事及重工业方面。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戈尔巴乔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开始在经济领域进行改革,但效果不佳,1988 年转向 政治领域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使人们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
14、4 势随之加剧。1991 年底,苏联解体。 6.6.法律文献法律文献 (1 1)条约类)条约类 南京条约 1842 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同日本签订。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辛丑条约 1901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同西方 11 国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多、主 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凡尔赛条约 1919 年由英法等一战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是对战败国
15、德国处置分赃的协议。 九国公约 1922 年由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列强在华盛顿会议上签订。实际上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扩张提 供了方便。 (2 2)法律文献类)法律文献类 秦律 商鞅变法时候颁布。积极方面上从法律上维护了新兴的封建生产关系,保护了新兴地主阶级 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性,对维护秦朝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产生 了重大影响,为中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的完备奠定了基础。但秦律过于严苛,激化了阶级矛 盾,是秦朝速亡的重要原因。 唐律疏议 唐朝时制订,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对古代东亚各国的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开创了中国古代法典中法律与历史结合的先河。 定国是诏 是维
16、新变法的施政纲领,标志着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开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年由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 件。 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 年颁布,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 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 年颁布,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 年规定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7、并颁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 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4 年颁布,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权利法案1689 年使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独立宣言1776 年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1787 年宪法1787 年美国宪法。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5 人权宣言1789 年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拿破仑法典1804 年拿破仑执政时期颁布。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法典。 共产党宣言1848 年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 年林肯
18、在南北战争时期颁布。废除了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制,扭 转了美国内战的局势。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 年罗斯福新政期间签署的重要法律文献。 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 开创了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先河。 联合国家宣言 1942 年由中、苏、美、英等 26 个国家代表共同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苏联新宪法 1936 年颁布,宣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 治经济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 7.7.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项目: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革命)18 世纪 60 年代19 世纪中期(英国) 。 第二次
19、工业革命(电力革命)19 世纪六七十年代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20 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 标志:标志: 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领先国家领先国家 英国。美国、德国。美国。 主要成就主要成就 (1)棉纺织业: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 (2)交通运输业:1807 年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 年斯蒂芬森研制成第一辆蒸汽机车试运行 成功,1825 年他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试车成功。 (3)冶金、采矿业:采用机器生产和蒸汽做动力。 (1)电的发明与应用:伏打电堆、发电机、电动机、电话、无
20、线电报、电灯等。 (2)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卡尔 本茨制造出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应用: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的制 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成就石电子计算 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核心。 进入时代进入时代 “蒸汽时代” 。 “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信息时代。交通工具汽船(轮船) 、火车。汽车、飞 机。 特点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 (1)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进程相对缓慢。 (2)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
21、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3)主要侧重于轻工业部门。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科技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有些国家(日、俄)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 6 (3)成就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第三科技革命: (1)科技对生产的推动力加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与前两次相比最大的 不同点) (2)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对世界格局对世界格局 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英国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是一战爆发的
22、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 化发展。 对社会生活对社会生活 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 (1)积极: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电力成为不可或缺的能源。 (2)消极:工业污染加重,自然资源遭到毁灭性破坏,城市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犯罪 活动猖獗。 (1)积极:实现了网上交友、网上购物、网上营销、网上行政、网上教育等。 (2)消极:一些网络垃圾信息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社会治安,人际交往等方面能 力的弱化。 对中国对中国 (1)政治: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23、封建社会。 (2)经济: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近代工业产生,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1)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中国的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列强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沉 重打击。 (3)思想:民族资产阶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由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转为学习政治制度。 (1)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 (2)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教育水平较低,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3)科学技
24、术的发展给中国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8.8.国际会议国际会议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 1919 年 1 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讨论对战败国主要是德国的和约 问题,和会签订了凡尔赛条约 。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 。这一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理极为 苛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 1921 年,美、法、英等 9 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九国公约等条约。华盛顿会议是 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
25、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 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 年 2 月,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 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 3 个月 内,参加对日作战。 波茨坦会议波茨坦会议 1945 年 7 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 7 万隆会议万隆会议 1955 年 4 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非洲 29 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 会议,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体现了
26、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万隆精神” 。发展中国家 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9.9.国际组织及区域性国际组织国际组织及区域性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国际联盟 1920 年 1 月在日内瓦正式成立,1946 年宣告解散。它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 和平与安全” ,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 年 1 月,美、英、苏、中等 26 个国家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世界 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
27、的基础,成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并为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联合国联合国 1945 年 10 月正式成立。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约北约 1949 年,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使欧 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 华约华约 1955 年,苏联同东欧 7 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简称“华约” ,1991 年苏联解 体,华约解散。 欧洲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20 世纪 50 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 年,六国又
28、建立了欧 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 年,这 3 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促进了西欧国家经 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欧盟的组成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 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 成立于 1989 年,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国 间的贸易壁垒为目标,意在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协调成员国间经济利益等,推动了本地区经 济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1995 年 1 月 1 日成立,其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 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宣告上海合作组织诞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 联系,对维护国际及地区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