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0212021 中考中考百年党史百年党史真题训练真题训练 班级班级考号考号姓名姓名总分总分 1(2015.10浙江高考12)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 的思想路线是() A “以阶级斗争为纲”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016.4浙江高考13)1980 年,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 “从 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 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该讲话的发表() A标志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起步 B反映出社会主义
2、法律体系的完善 C开启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D体现了党对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初步构想 3(2016.10浙江高考15)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右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 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 4(2017.4浙江高考15)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 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 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实现这一 “重 大突破“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 5(2017.11浙江
3、高考18)1997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本次会 议取得的重大成果有() 实现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确立邓小平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ABCD 6(2018.4浙江高考10)1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如一声春雷,震醒了原来冰封的大地。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于 A北京B南京C上海D武汉 7(2018.4浙江高考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 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 8(201
4、8.4浙江高考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99 年 3 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该成果的核心 内容是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9(2018.11浙江高考16)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早在 1937 年 8 月召开的 一次重要会议所作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使“抗战发展为全面 的全民族的抗战” 。这
5、次会议是 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中共七大 10(2019.4浙江高考14)请看右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 B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 C北京市人民政府于 1949 年 10 月 1 日正式成立 D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3 11(2019.4浙江高考15)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亡党亡国。 ”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该讲话的
6、 意义在于 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B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 C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D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2(2020.1浙江高考11)抗战期间,有一个“人人想去的、充满阳光的、愉快和蔼的地 方” ,那里的革命士气和热情令人感动,党代表们在此聆听毛泽东同志的七大报告。这个地方是 A洛川B瓦窑堡C延安D西柏坡 13(2020.1浙江高考1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 政府委员会通过的国微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7、、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14(2020.7浙江高考12)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在评价 1922-1923 年中国铁路工人的英 勇斗争时指出: “一方面, 表示了工人阶级组织力量和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另一方面,也证明 了工人阶级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同盟军.就无法在毫无民主权利的条件下战胜全副武装的反动 派。 ”这说明 A.工农群众革命积极性的迅速增长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C.建立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必要性 D.工人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5(2021.1浙江高考12)下图所示为某次重要会议的出席证。这次会议提出 A.废
8、除人民公社体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启动国有企业改革 16(2015.10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 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 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自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 度确立起来。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指出: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 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八十年代初,政治体制 改革也本
9、着“发扬民主,加强法制”的精神迈出新的步伐。 摘自全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4 (3)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17(2016.4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 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 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 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绵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 “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 主体, 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
10、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 这些报告和讲话体 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 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 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 (6 分) 18(2016.10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五四运动后, 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 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 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 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 共产主义
11、组织的建立, 为正式建党做准备。 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 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 “临 时中央”的作用。1921 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座城市从此成为党领 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舞台。 摘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2)人类是在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历史,而历史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空间。结合上述材料 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6 分) 19(2018.11浙江高考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 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 【材料二】 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 径就是
12、“试点”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 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 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 40 年的中国社会 (1)1984 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 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6 分) 20(2020.1浙江高考28)读史本为求识,对过程的关注,有助于辨识社会历史的变迁。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康照帝)早夜勤毖(劳) ,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
13、以衣食为天。尝读豳 风 无逸诸篇,其言稼穑蚕桑,纤悉具备。昔人以此被(配)之管弦,列于典诰,有天下国家 者,洵不可不留连三复于其际也。西汉诏令最为近古,其言曰: “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功) 害,则寒之原也。 ”又曰: “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 摘自清康照帝御制耕织图序 【材料二】 “佃户终岁勤动,祁寒暑雨,吾(地主)安坐而收其半,赋役之外,丰年所余,犹 及三之二,不为薄矣。而俗每存不足之意,任仆者(管家)额外诛求此何理耶?且思朝廷一 布宽恤之诏,百亩之家所益几何,而欢传万口;下加徴(征)之令,百亩之家所损几何,而怨咨 载道。 ” “其买田者大率客户,然田虽买而无人为耕,大率买二十顷
14、田而所耕者不过二顷,以客居 之人,非游宦则商贾,不能涂体沾星以从事南亩,而本地之人,则已死亡过半矣。 ” 摘自清张履祥补农书 、 清经世文编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有两个根源: “一个是农耕生活,一个是家族本位” 。 “比起 埃及、巴比伦,甚至印度,中国是个大农业区。这一历史条件,使中国农耕文化得以继续发 展由于中国自古及今,主要是农业社会,农民都和植物一样定居在村庄里。这种凝聚力就更 显得牢固。家族的长期存在和成为社会的本位,遂使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的繁殖和滋生点。 ” 摘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对乡土中 国的观察中,
15、基于“社会原因所产生的不均” ,提出了“反抗线”的认识。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 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历史学家钱 穆认为, “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 。试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指出家族聚落的中 心所在,并加以实证例举,简述其所宣示的文化思想及其观念。 (6 分) 6 21(2020.7浙江高考28)古语有之: “顺乎天,应乎人! ”其实问题的指向端在于“民生” 二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引自习近平 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3)从“观百姓” “存百姓”
16、到“谋幸福” ,从家天下到天下为公,一以贯之地体现了中华优 秀政治文化中民生理念的价值立场和家国观的历史跃升。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 述:从“存百姓”之“存”的立场出发,以唐太宗为例,分析指出唐前期在土地制度层面践行 “存百姓”的举措与具体内涵。从“谋幸福”的视角分析,分别说明毛泽考东为确立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所做的探索与实践,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和民生问题的思考。 (6 分) 22(2021.1浙江高考2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 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
17、 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 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 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 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 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 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 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
18、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 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 意义。 (6 分) 7 附: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 1-5BDCCD6-10 CBACA 11-15CCDBB 16【答案】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17【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18【答案】 (2)原因: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成为工人 运
19、动中心; 新青年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工人运动与 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 19【答案】 (1)政治: “一国两制”构想进入实践阶段; 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 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科技: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答案】 (3)选择讨论孔子:反对向百姓课重税,认为“苛政猛于虎” ; 孙中山:平均地权,承认“耕者有其田” ;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 。 选择讨论中心所在:宗祠(祠堂)
20、 ; 例举:敬爱堂、乐叙堂。 思想与观念:儒家德治思想;敬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伦理观念;贾而好儒的家训家风。 21【答案】 (3)选择阐述: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原 则上不得买卖;农民承担赋役。 选择阐述:毛泽东:将农村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集体经济发 展道路;在城市通过和平赎买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邓小 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三个有利 于”标准,在民生上强调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2【答案】 (3)选择阐述:1937 年 9 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 言。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在“反扫荡”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不畏强暴、英勇抗击侵略的 伟大民族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 选择阐述:民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 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