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全国“创新杯创新杯”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机械类说课大赛一等奖作品 教学设计模板(精品)教学设计模板(精品) 目目录录 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课堂学习任务单课堂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一、学习指南 1、本节内容: 课题:P21圆弧连接 课前资源请看课本和公众号-圆弧连接 2、达成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学习任务单、微信公众号(已包含课件和视频)(南海一职电梯 专业)完成课前任务单,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掌握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步骤。 二、课堂学习任务二、课堂学习任务 一、 按要求 R 绘制连接圆弧,请标记切点,并保留作图痕迹 1、两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2、两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3、直
2、线与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三、学习总结三、学习总结 经过小组学习和讨论,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有需要记录和总结的都写下来吧! 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性学习模式“课前学习任务单课前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一、学习指南 3、本节内容: 课题:P21圆弧连接 课前资源请看课本和公众号-圆弧连接 4、达成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学习任务单、微信公众号(已包含课件和视频)(南海一职电梯 专业)完成课前任务单,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掌握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步骤。 二、学习任务二、学习任务 二、 简答题 1. 什么是圆弧连接? 2. 圆弧连接有几种形式 思考思考:圆弧连接的作图原理是什么? 三、 绘图题 圆弧连接教学
3、设计 1、用要求的半径 R 连接下面线段 2、用要求的半径 R 连接下面的圆和圆 三、学习总结三、学习总结 课前学习你遇到什么想不明白的问题吗?写下来吧 科目机械基础班级17 春电气 课题圆弧连接人数56 课时2 学时课型翻转课堂 授课教师胡向群授课时间2017 年 3 月 22 日 教材 分析 教材地位 本节圆弧连接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主编柳燕君,应龙泉 潘陆桃,第一章模块二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特别是两圆弧之间的圆弧连接画 法更是本章的难点之一,学好这一节为以后能否熟练、快速的、准确地绘制零件图或 装配图中的圆弧连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1、熟悉圆弧
4、连接的实质 2、掌握圆弧连接的步骤及画法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应能正确绘出组合体、零件图中的圆弧连接 2、把圆弧连接应用到钳工的平面画线、立体画线中去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习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 圆弧连接的实质、圆弧连接的步骤以及圆弧连接的画法 难点难点: 直线与圆弧间的连接是难点 学情 分析 专业特点 机械基础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而圆弧连接属于基本画法,在制 图中,只有掌握了基本画法,才能正确的把组合体视图、零件图等表达方法中的圆弧 表达出来,所以圆弧连接是制图学习的基础
5、之一。 学生特点 本内容的教学对象是三年制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56 位男生。他们是刚刚进入 中职学习的新生,之前在中学是理论学习,所以对机械制图这门课对于他们而言是一 门新课,运用尺子、圆规等绘图工具作图能够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有 一部分学生会觉得作图要求太过严谨,很繁琐,所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示教板、 和微课手段,使课堂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 环境 设计 及资 源准 备 教学环境 普通课室 资源准备微课教学视频、PPT、教材、课前任务单、课堂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6、 时时 间间 分分 配配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学习资学习资 源源 设计意设计意 图图 前置前置 学习学习 根据课前学习任务单, 结 合课本、微课视频、微信公众 号(南海一职电梯专业)的前 置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 且完成 自主学习、 小 组合作 学习任务 单、课本、 微信公众 号上的课 件、微课视 频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和独 立思考能力 前置前置 学习学习 检测检测 6 分分 钟钟 1.让小组长检查本组的完成 情况,小组组员全部有做 的进行加分 2.老师巡查一遍,对整体的 完成情况作了解,对没做 的题目进行讲解 3.回答学生提问,解决学生 前置学习不明白的知识点 1、向老师提
7、出前置学习 遇到的问题。 2、认真听老 师的讲解 学习任务 单 课件 检查学生课 前自主学习 的情况,通 过检查来督 促学生认真 完成,并记 录不懂问题 重难重难 点讲点讲 解解 10 分分 钟钟 1、 对本节重难点内容进行讲 解,黑板上已提前将三种 连接绘图,可直接在黑板 上做演示 2、 将圆弧连接的绘图步骤, 带领学生在此总结和强 调。 做笔记 听重难点并 掌握 PPT 课件 黑板的知 识点 在学生预习 基础之上, 将重难点内 容再重点讲 一次,加强 学生的理解 和掌握 自主自主 1、学生通过 小组合作学 1.以问题激 活知识储 设计意图 因为之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上圆弧连接的课程, 发现原
8、本 2 个课时最后上完要 8 个课 时,学生才能基本掌握。根据 17 春电气班 56 全男生班级,在教师上课,人数多,空 间小,很难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在课堂上掌握内容,学生对于重难点较难掌 握,所以,特地用翻转课堂的方式来设计教学,运用信息化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让学生利用手机和电脑可以提前自学,希望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学学 习、习、 协作协作 学习学习 49 分 钟 任务一任务一:教师下发课堂学习任 务单,班级前三名完成任务单 的学生每个学生+3 分 任务二任务二:经常巡回指导,了解 小组自主学习情况,及时收集 反馈信息,如有需要可及时的 调整教学内容 任务三任务三:解决学生
9、的提问,问 题较多的点集体提醒一下,有 微课视频的难理解的知识点集 体播放观看 任务四任务四:在巡堂的过程中,记 录易错点,难点,趁学生在自 由讨论的环节,将易错点难点 在黑板画好,以备讲解。 习, 用手机观 看微课视频 和 PPT,将课 堂学习任务 单完成。 可以 小组合作讨 论, 2、 通过学习 过程, 小组总 结绘制圆弧 连接的步骤 3、不明白的 地方可以小 组要论, 可以 问老师, 记录 不明白不理 解的地方, 一 起讨论, 并汇 报 4前三名做 完的同学, 可 以当小老师 巡堂解决其 他学生的疑 难问题 课件 公众号 班群微课 视频 课堂任务 单 备,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根据
10、学习情况, 自主确立要 解决的任务 2.运用手机 进入班群和 公众号来查 找知识点, 学生可以根 据自己的学 习进度来随 时调节,也 激发了学会 学习的兴趣 3. 针对目标 任务,通过 学习,观看 微课视频, 小组讨论和 自主探究, 完成相关的 学习任务 单,从而培 训学生的探 索能力和团 队合作精 神。 4.为了避免 一部分学生 有问题害怕 问老师,所 以安排率先 完成任务的 学生巡堂解 决,既锻炼 打了优生的 表达能力, 又解决人数 多解答的人 少的特点 12 分 钟 1、 抽几组学生派一位代表讲 解一下本组任务完成情况 1、抽几组学 生派一名代 课堂任务 评价表 交流评价, 相互学习,
11、效果效果 评价评价 2、 对学习的重难点,不明白 的地方提出来,如果解决 了,可以分享一下解决方 法,没解决的问题,全班 一块思考 3、 根据其他小组的评分来给表 现优秀的小组加分 表进行讲解。 2、每组派一 个观察员对 其他小组进 行评价 3、每组对其 他组提出的 问题进行解 答 锻炼学生的 表达能力, 通过检查其 他组的表现 可以自省 总结总结 3分 钟 1、 老师对课堂的各小组的表现 进行总结 2、 对刚刚小组之间遗留的问题 进行总结 3、 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总 计 对照自己的 学习情况做 相应笔记 PPT 让学生对重 难点再一次 巩固,同时 表扬优秀的 小组激发学 习欲望 课后课后
12、 反思反思 优点:优点:1.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合理利用时间,将原本传统课堂需在课上完成 的任务在课前就可以完成,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2.信息化教学提高了 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手接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课前学习和解决课堂问题,实 现了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老师以指导为辅。3.资源充足,学生提前学习, 老师课堂解决疑难,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效率。 不足不足:1.人数太多,还有一部分学生未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2. 小组座位的 安排不利于交流,讨论的还不够积极 ,难点掌握的还不够 附 1:课前学习任务单 附 2:课堂学习任务单 附 3:小组评价表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小组合作评价表小组合作评价表
13、 (教师也可用) 评价内容 分值 组别 作业完成 度 (40 分) 小组内学 生的参与 程度 (15 分) 认 真 倾 听、互助 互学 (15 分) 合作交流 中能解决 问题 (15 分) 自主、合 作、探究 的氛围 (15 分) 总分 (100 分) 1 组 2 组 3 组 4 组 5 组 6 组 7 组 8 组 学科:模具制造技术 课题:台阶轴零件的加工 时间:2017 年 4 月 班级:模具 151 班 地点:数车综合实训车间 数控车编程与操作拉钉的加工 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授课班级模具 151学生人数学生人数30授课时间授课时间2017年3月 课课 题题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拉钉的加工课时安
14、排课时安排4 学时 授课教材授课教材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高教出版社主编:高枫 肖卫宁 课课 型型理实一体化教 具 广数 980TD 数控车床 10 台、 计算机 10 台, 90 度外圆车刀、切断刀、棉布等 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1、引入企业真实产品为载体,实现项目教学。 2、以情景教学为主线,将任务驱动法贯穿其中,探究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 学模式。把职业素质教育溶于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将抽象问题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零件的加工工序和工艺流程。 2、理解并掌握 G71、G70 指令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1、会测
15、绘零件图纸并编写工艺卡。 2、会运用 G71、G70 指令编写程序。 3、会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 8S 管理意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节约、安全、服务) 2、培养学自助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运用 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真 实的工作环境下,学习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 力。 教学重教学重 难点难点 教学重点G71、G70 指令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零件的加工流程和工艺分析 教学关键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 教法教法 与学法与学法 教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点拨法、演示法 学法:分组讨论法、质疑提问法、自主探究法 、实
16、践加工体验法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课题:拉钉的加工课题:拉钉的加工 一、课前准备 课前组织: 1、填写考勤表,点名。 2、检查工、量具和教学设备,填写设备使用记录册。 3、分发学习资料(工具书、工艺卡、程序卡、评价表等)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出学习任务 指令练习(自学软件) 编写程序 制定加工工艺方案 模拟仿真 加工实践 评价总结(小组代表发言) 填写检验单、评价表 作业延伸 读图(小组代表发言) 测绘零件图 分组协作 三、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时间安排(共 4 课时,180 分钟) (一)课前组织: 5 分钟 (二)导入新课: 5 分钟 (三)分组协作: 20 分钟 (四)仿真模拟
17、: 15 分钟 (五)实践加工: 25 分钟 (六)评价总结: 10 分钟 (七)作业延伸: 100 分钟 四、教学反思 本堂课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进行,坚持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么样 三个问题展开课程, 运用各种信息化辅助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 实际产品加工,提升学生自信,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各小组同学都超 额完成了加工任务,废品率符合要求。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毕竟是课堂教学,不能达到与实 际生产百分之百的一样, 由于生产周期较短, 没有充分发挥批量生产 的高效率优势。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18、加 工 工 艺 卡 零件名称零件图号 第 页 备注 材料毛坯种类及尺寸 共 页 工序 号 工序名 称 工序内容设备 工艺装备名称及规格切削用量选择 工时 (h) 夹具刀具量具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速度 /(mm/min) 背吃刀量 /(mm)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 年 月日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程 序 单 序号程序备注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材 料 工 具 清 单 项目名称拉钉的加工项目时间4 学时 内容序号名称用途单位数量规格备注 所有设备和 刀具 毛坯材料 所有工、 量具 组次学员姓名教师签字 零 件 检 验 单 2
19、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项目名称拉钉的加工项目时间4 学时 序 号 检查项目检查内容分数 自价 (0.1) 互评 (0.5) 师评 (0.4) 1 1加工工艺文件加工工艺文件 工艺合理,加 工参数合理 10 2 2 外圆外圆 120.0215 3 3200.0215 4 4 长度长度 42420.0515 5 5150.0215 6 6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垂直度 0.0210 同轴度 0.0210 7 7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Ra3.210 检查 评价 过程评价(学员填写): 教师评语: 评分日期 学员签字教师签字 学 习 任 务 书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
20、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项目名称拉钉的加工项目时间4 学时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零件的加工工序和工艺流程。 2、理解并掌握 G71、G70 指令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会测绘零件图纸并编写工艺卡。 2、会运用 G71、G70 指令编写程序。 3、会操作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 8S 管理意识以及企业的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整 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节约、安全、服务) 2、培养学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意识。 任务描述 1.工作任务拉钉的加工 此零件为不锈钢门的一个连接部件, 任务中既有车削特征又有铣削特征, 需要用到车床和铣床才能完成本零
21、件的加工,所需毛坯为22X45 的钢件。 零件图如下: 2.工艺分析: 零件的加工工艺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是否能顺利加工其加工任务,特别 是此零件属车铣复合类加工零件,其工艺的编排要更加的合理。我们编制加 工工艺之前要看清图纸的加工要求,其工艺性要满足零件的形位公差的要 求。此零件我们不仅要加工出如图所示的形状,还要保证每一个尺寸的精度 与位置公差。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学生阅读 材料 使用教材: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参考书籍: 机械车削书册 金属切削工艺学 金属切削原理 金属切削材料 学员要求 学生以小组形式测绘零件,绘制零件草图、零件图。根据图纸要求
22、,制 定加工工艺路线,填写工艺卡和材料工具清单,编程程序后通过仿真模拟验 证程序后,根据教师的示范指导加工出合格零件。整个过程,完全严格按照 8S 管理要求执行。 实训步骤 心得体会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零件加工考核评价表 项目名称:拉钉的加工 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 评价依据 (信息、佐证) 评价方式 权重得分小计总分 学生 自评 组长 评价 教师 评价 0.10.50.4 职业素质 1遵守车间 8S 管理规定 2按时完成学习及工作任务 3工作积极主动、勤学好问 1考勤 2工作及学习态度 专业技能 1. 掌握数车编程与加工的方法与步骤
23、 2. 掌握通用量具、专用量具的类型及使用 方法 3自学软件的使用能力 4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 5零件的工艺分析能力,制定工艺规程的 能力 6工艺分析和加工方案制定能力。 7正确运用试切法对刀 8. 质量分析的能力 1.表述能力 2.展示方式及效果 3.工作结果 4.工作过程(出勤、 态度、完成情况) 5.问题分析 6.改进措施 创新能力 1在工艺分析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2对教学或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具有创 新性 3独立完成加工任务,时间合理 4其它类型的创新性业绩 1口头或书面提议 2工作任务设计方 案 3技术或工艺改良 报告 指导教师 综合评价指导老师签名:日期: 2017 年全国中职院
24、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1 G71 指令的学习与应用指令的学习与应用 学习内容分析学习内容分析 课程对接职业课程对接职业: 数控车编程与加工课程是数控车床工必须具备的 基本知识和技能,也是作为数控车床工技能等级证考核的主要内容。 G71 指令作为数控车加工应用最普遍的功能指令,在课程中占有重要 地位。 教学对接生产教学对接生产:借鉴工厂数控加工产品的流程设计教学环节,引入企 业对车间生产要求的 7S 管理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使学 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渐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转变。 教育对接学习教育对接学习:教授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理
25、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提升对理论 的认知度,使其在获取知识上具备可持续的基础。 教学情况教学情况 课时课时:4 课时 授课类型:授课类型: 理论与实操一体化教学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教材选用: 高枫,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内容:教材内容: 对复合固定切削循环指令 G71/G73/G70 作整体讲解,是 上一节“简单固定循环指令 G90”的延伸,也是后续车削加工复杂外 轮廓零件的基础,理论维度够用,但知识要点综合度较高,中职学生 接受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材处理:教材处理: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授原则,对教材中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26、 2 G71/G73/G70 指令的理论内容进行拆分,先择取 G71 指令相关的理论 内容作为本次课题,降低学生接受难度。同时,暂不对教材中的零件 图进行练习,选取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子弹模型”作为本次课程的 加工练习任务, 并融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 国家职业标准 中对数控车工中级对通过手工编程车削加工轮廓的技能要求定位和 要求的职业守则的内容,构成完整的项目式教学任务,使学生对本节 内容的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清晰化。 对学生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 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中职学校数控专业15 数控(7)班学生 24 人 学情学情:知识储备情况:1.一年级学习了机械制图,具有较
27、强的读图、 绘图能力。 2.比较清楚数控车床的操作,刀具的使用,金属切削方面的知识,但 机床操作熟练度不够; 3.明确零件加工的基本工艺流程,能够编写简单的零件加工工艺。 学习能力情况:思维活跃,动手操作能力强,但缺乏较为严谨细致的 逻辑分析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 G71 指令的编程格式、参数涵义、应用场合;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应用 G71 指令编写子弹模型加工程序并仿真;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3 2.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工件,提高数控车操作的熟练度。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 培养岗位素质,团队意识,分析思考实践总结的学
28、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点: 子弹模型的程序编写及加工。 突破方法:上机仿真验证程序有效性,小组讨论程序合理性,实操加 工真实性。 难点:难点: G71 指令的走刀轨迹及各项参数的涵义。 化解方法:微课讲解,动画动态演示直观展示走刀轨迹,清晰明了; 不同参数设置效果演示对比,涵义明确。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 教师:教师: 任务驱动:任务驱动: 以具体成果子弹模型为加工任务,贯穿指令学习, 程序编写,实操加工,检测评估完整流程。使学生明确任务,驱动学 生对知识点的学习。 行动导向行动导向: 从知识内容的学习到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根据 学习清单 指引,教师从旁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思
29、考学习能力。 讲解演示法:讲解演示法:对机床的操作讲解演示,实时指导学生改进操作误区, 加深学生操作规范性的印象。 学生:学生: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操作实践、归纳总结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操作实践、归纳总结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4 教学环境教学环境 课室:课室:仿真实训室、数控车实训室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GSK980TD 系统数控车床(8 台)毛坯:12 硬铝料 刀具:外圆车刀(刀尖角 35)、切断刀(刃宽 3mm) 量具:游标卡尺(0150mm)、千分尺(025mm)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课前课前 知识知识 思考思考 合作合作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师
30、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微课自学微课自学 发布 G71 指令学习 微课视频,子弹模 型加工的零件图 纸和加工微课视 频,给出相关思考 题 学习微课视频,完 成思考题,并以作 业的形式上交 提前学习,使学生 对本次需要学习 的项目进行预热, 了解相关知识点, 了解学习任务。 自学反馈自学反馈 通过班级群聊了 解学生自学情况, 在线鼓励引导学 生思考,并解答一 般疑问。 思考微课中涉及 的知识点内容,反 馈通过自学不能 理解的问题,尝试 回答其他同学提 出的问题。 提问交流,将思考 深入到知识点上, 并增强学生参与 的主动性,突出自 身的难点问题,使 课上学习更具针 对性。 分组合作
31、分组合作 按学生学习情况 以“组间同质,组 内异质”的原则进 行有层次的分组。 共分 8 组,每组 3 人,组长统筹完成 组内角色分工;实 行角色轮换机制。 完成分组分工,提 高学生团队合作 意识;小组分工配 置最优化。 纪律安全纪律安全 提出车间纪律要 求,强调操作安全 事项,准备好机床 用具等。 熟悉要求纪律,做 好任务准备。 做好充足准备,优 化利用课堂时间。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提前学习和多媒体学习实现时间和设备的优化利用, 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二者融合,学生实现优质化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5 学习。 课中课中 过程过程 能力能力 建
32、构建构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信息获取信息获取 (2020 分钟分钟) 获取获取 新知新知 复习 G90 指令的使 用, 比较G90和G71 指令的使用区别; 讲解 G71 指令的走 刀轨迹和格式参 数。 学习 G71 指令的原 理和编程加工使 用方法; 结合微课和教师 讲解内容,提出还 存在的疑问进行 讨论; 完成学习清单 上的“知识要点” 内容。 针对性地解决学 生在学习使用 G71 指令存在的疑问; 仿真演示使学生 能直观感受指令 使用效果,化解学 生对 G71 指令各项 参数涵义理解的 知识难点。 化解化解 难点难点 在仿真软件中演 示指令的
33、使用,并 修改指令参数,演 示不同参数的不 同切削效果。 观察不同参数的 切削效果,理解指 令参数的设定对 加工的影响,掌握 G71 的使用。 程序制定程序制定 (2525 分钟分钟) 编写编写 程序程序 逐步引导,分解任 务,巡回指导,对 各小组编写时遇 到的问题给予指 导。 按照零件图纸,利 用学习的 G71 指 令,完成学习清 单中的“加工准 备” 和 “程序制定” 内容 培养学生应用知 识、独立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学生 不断修正,精益求 精的职业意识;实 现学生在做中深 化对知识点的学 习,突出学习重 点。 程序程序 确定确定 按自身需要使用 “仿真软件的使 用”微课视频,小 组各成
34、员进行程 序的仿真,检验程 序的合理性,并在 组内进行讨论,确 定组内最优的加 工程序及方法。 加工实施加工实施 (9090 分钟分钟) 零 件零 件 加工加工 确定各组加工用 具是否齐全,指导 各小组成员分配 角色,讲解加工操 作的关键点和细 节以及规范化操 作流程,确定“组 各小组按照分配 确定角色,按照 学习清单中的 “实操加工”指引 完成子弹模型车 削加工任务,单人 控制加工时间 30 数控车编程加工 训练重要一环,让 学生熟练掌握刀 具的选用,量具的 使用,数控车加工 操作方法,提高数 控车操作的熟练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6 间竞争”和“组 内竞争”
35、方式。 分钟。 操作员:进行工 件、刀具的装夹, 录入仿真确定的 程序,对刀加工; 记录员:记录操作 员在整个操作环 节的优点和问题; 检测员:检测操作 员加工的工件质 量并记录。 度,增强规范操作 的意识,培养团队 合作精神,注重培 养学生综合能力, 使学生能思、能 做、能讲。 角色角色 轮换轮换 巡视指导; 指导组内同学之 间“兵教兵”。 组内角色互换,重 新进行加工,组内 同学对于加工中 遇到的问题进行 组内的讲解和演 示。 检查控制检查控制 (2020 分钟)分钟) 检查各组零件加 工完成情况,收集 加工的子弹模型 完成学习清单 中的“检测结果” 内容,反馈加工情 况,总结本次内容 学
36、习心得体会。 掌握学生任务完 成情况。 评价反馈评价反馈 (2525 分钟分钟) 小组小组 评价评价 完成各组的教师 小组评价表,按 学生的表现及任 务完成情况,以组 为单位进行评价, 点评各组任务完 成过程中的闪光 点和需改进之处。 完成学习清单 中的“学生评价” 内容。结合小组成 员对于自己操作 过程的记录完成 自我评价和小组 评价。 过程性评价可以 让学生了解自己 在学习上的优势 和不足,贴近职业 发展; 及时总结,将实践 知识与理论知识 有机结合。 点评点评 总结总结 点评子弹模型从 编程到加工操作 整个过程中关键 点,归纳总结本次 课的学习内容; 听取点评,总结 G71 指令的应用,
37、 提出交流意见;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以任务为驱动,按照任务完成步骤,将学与教融入到 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做中体悟知识的具体应用,使学生逐步掌握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7 课后课后 巩固巩固 交流交流 提升提升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作业巩固作业巩固 在微课掌上通上 发布课后作业,并 进行在线解疑及 交流。 留言签到,进行讨 论,完成作业及总 结报告。 对课程内容进行 课后延展,加深印 象和师生交流。 知识提升知识提升 发布不同数控车 床系统的用户手 册 归纳提升比较几 大系统(FA
38、NUC/华 中/西门子/广数) “内/外径复合车 削循环指令 G71” 用法的共性和区 别 将实践经验学习 提升为客观理论 学习,深化学生学 习层面。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课堂之后的学习延伸,增进师生交流,提升学生知识 水平。 *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1、完成实训报告; 2、预习 G73 指令。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思得思得: :1.合理、有效、针对性强的教学引导过程,并辅之以信息化的 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增强学习效果,达 到教学目的;2.以子弹模型为加工任务,容易激发同学们的热情,是 G71 指令应用的较好载体;3.模拟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 紧张的学习氛
39、围,抑制学生懒散的行为习惯,提高教学效果。 思改思改: 1.课程节奏较快, 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 少部分同学容易脱节; 2.组内同学相互评价不够客观。 思进思进: 积极引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学, 鼓励奖励 “以快带慢, 全组进步” 的小组;正面引导同学们积极、客观评价,共同进步。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1 附件附件 1 1:零件图纸:零件图纸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2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1 附件附件 2:2: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学习清单学习清单 第组姓名:学号: 任务任务G71 指令学习及子弹模型加工
40、应用 项目项目内容内容备注备注 知识要点知识要点 G71 指令称为:; G71 指令涵义: G71 U(d)R(e) G71 P(ns)Q(nf)U(u)W(w)F; d:;e: ns:;nf: u:;w: 指令学完后指令学完后 完成完成 加工准备加工准备 认真分析零件图纸后回答下列问题: 加工零件名称:;数量: 工件材料:;预备的毛坯规格: 需要使用的刀具: 需要使用的量具: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 获取方便获取方便 程序制定程序制定 O1004 MS400 T0101; G00 XZ;定义起刀点 G71 U0.5 R0.3; GPQU0.3 W0 F100;粗加工直径余量为,长度余量 为: NG
41、01 G42 X0 F60;编写工件轮廓 Z0; GX0.96 Z-0.35 R0.5; GXZR39.51; G01 Z-15.89; XZ; Z; X7 Z; X8 Z; Z-56.5;工件总长加上切断余量 NG40 X12;轮廓结束 G00 X100; Z100; M03 S600;精加工程序段 G00 XZ;起刀点 G70 PQ; G01 Z-51.5; X8; G03 X8 W-0.5 R0.5; G00 X100; Z100; 补充完整后补充完整后 进行电脑仿进行电脑仿 真真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2 M05; M30; 实操加工实操加工 检查工量具
42、是否齐全 装夹刀具和工件(毛坯伸出长度约为:,注意工件装夹后取下 卡盘扳手) 开机、回零、对刀 录入程序并检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 自动、单段,检验对刀的准确性 加工 循环结束,停机测量 取下工件,恢复机床修改磨耗或程序,运行精 加工程序段 加工时可参加工时可参 照此步骤照此步骤 检测结果检测结果 工件外形轮廓是否与图纸相符? 工件表面粗糙度是否合理? 测量加工件一下尺寸 序号检测尺寸组内测量教师测量结论 14.40.05 250.05 3530.1 根据工件实根据工件实 际情况由组际情况由组 内其他成员内其他成员 检测检测 存在的问存在的问 题或疑问题或疑问 学生评价学生评价 项目内容评价标准
43、自评组评 理论 评价 G71 指令参数 解读 完全明确 部分明确 都不明确 技能 评价 程序编写 独立完成 寻求帮助 照抄他人 程序仿真 独立完成 寻求帮助 完全不会 实操加工独立完成 力求客观力求客观 正视问题正视问题 积极突破积极突破 合格不合格 2017 年全国中职院校“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 3 寻求帮助 完全不会 素质 评价 纪律意识 较好 一般 较差 行为规范 文档书写 规范 一般 较差 工量具摆 放 整齐 不整齐 操作过程 规范 一般 较差 学习主动 主动发言 主动 不主动 主动练习 主动 不主动 团队意识 较好 一般 较差 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由记录员根据观察如实填写)
44、:操作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由记录员根据观察如实填写): 4 附件附件 3 3:教师小组评价表:教师小组评价表 教师小组评价表 第组 项目内容评价标准结论 理论评价 小组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能积极讨论 发言 较好 一般 较差 小组对所学内容能较为深入思考,能发 现问题并进行分析讨论 较好 一般 较差 小组能应用学习知识编写可行性程序 较好 一般 较差 技能评价 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编程仿真任 务,遇到问题有组内成员支援 能 不能 小组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操加工, 遇到问题有组内成员支援 能 不能 组内成员对其他成员工件检测客观,操 作过程评价客观 能 不能 素养评价 遵守车间管理规定,纪律
45、安全意识强, 无乱跑、闲聊等与课程无关的现象 较好 一般 较差 分工明确,配合较好,充分进行角色轮 换 较好 一般 较差 对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 积极讨论,主动寻求帮助 较好 一般 较差 小组对整个任务完成的情况能进行总 结,发现优点,改进不足 较好 一般 较差 “较好”=10;“一般”=5;“较差”=0;“能”=10;“不能” =0 得分 教师总评 教师评定: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建议: 项目四项目四 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教学设计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授课教师班级班级第第周周年年月月日日 5 课程课程机械加工检测技术专业专业数控课型课型理实一体化
46、 课题课题 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 课时课时1 课时(45 min) 一、基本分析及教学策略一、基本分析及教学策略 教学教学 内容内容 分析分析 1、 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加工检测技术,崔陵,娄海滨,徐宇明主编 2、 所属章节:项目四 任务二 测量梯形螺纹 3、 教学内容: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 4、 教材处理: 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项目内容是本课程的一个标志性的内容,具有较 高的技术含量,要求教会学生在加工梯形螺纹时,应用公法线千分尺和量针对梯形螺纹 加强过程检测,保证加工精度。本课题的学习,将有效提升学生在实习、技能竞赛和就 业后加工梯形螺纹的技能水平。 根据学生的
47、接受能力,把本节内容的课时作如下的安排: 本项目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 梯形螺纹理论知识学习第一课时 用三针法测量梯形外螺纹中径 第二课时 本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严格执行最新国家标准,内容突出实 用性,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为此,本人自编了本教材的配套课程教学设计,有 效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质量。 学情学情 分析分析 知识能力 1. 优点:学生已掌握了极限配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检测技能,学习了梯 形螺纹的相关理论知识。 2. 缺点: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较差,在车床上加工梯形螺纹时未 能采用较为准确的检测方法,导致加工精度没保障 学习能力 1.基于项目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模式
48、已成型,组长具备一定的组织和引 导能力 2.螺纹参数的查阅需要老师的指导。 学习态度 1.优点: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敢于挑战和尝试,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憧憬 2.缺点:极个别同学的学习动机不端正,有些厌学;少数同学表现出信心不 足的现象,害怕问老师。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公法线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2.学会根据螺纹公差带代号在手册上查阅梯形螺纹的中径以及中径的上、下 偏差,算出极限尺寸。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公法线千分尺和量针测量梯形外螺纹的中径尺寸,并检验其是否合 格。 素质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严谨细致的职业习惯和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教学
49、重点重点 运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梯形螺纹的中径尺寸, 并检验 其是否合格。 突出重点突出重点 的方法的方法 示范讲解 任务驱动 测量梯形外螺纹 6 教学教学 难点难点 根据梯形螺纹公差带代号在手册上查阅螺纹相关参 数及数据处理。 突破难点突破难点 的关键的关键 心理辅导 小组探究 教学教学 方法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教学 手段手段 课前导学 微课示范 教学教学 准备准备 1、制定导学案,引导学生寻找和利用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 2、编写教学设计;制作辅助教学 PPT、微课;编写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表; 3、教具准备: (1)公法线千分尺(25-50mm);(2)量针(3.1
50、06mm,级精度); (3)梯形螺杆; 二、教学过程二、教学过程 教学教学 环节环节 教教 学学 内内 容容 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教学意图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营造营造 氛围氛围 3min 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调动气氛报组名和口号 营造学习 氛围 专业专业 思想思想 培养培养 3min 用“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院士的 事迹进行专业思想培养。 用 PPT 讲述林院士的 事迹 倾听,致敬 调动学习 积极性 创设创设 任务任务 情境情境 2min 讲述 2013-2015 年我校参加市技能 竞赛,车加工技术项目中的梯 形螺纹加工基本上没拿到分的情 况。 1.1.展示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