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高考考前总复习年高考考前总复习 语文语文 (正式版)(正式版) 目目录录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1 二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 三三、小说类文本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 10 四四、散文类文本阅读、散文类文本阅读. 19 五五、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27 六六、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 33 七七、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 39 八八、作文、作文.44 考前技巧篇考前技巧篇 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55 非连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性文本阅读. 56 文学类文本阅读篇文学类文本阅读篇. 58 (一)(一)小说小
2、说阅读阅读. 58 (二)(二)散文散文阅读阅读. 59 文言文阅读篇文言文阅读篇.61 古代诗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篇篇. 62 名句默写篇名句默写篇.65 语言文字运用篇语言文字运用篇. 65 作文篇作文篇.72 考时注意篇考时注意篇 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77 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79 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81 考后心理篇考后心理篇 7 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83 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84
3、 终极押题篇终极押题篇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课标)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课标).85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96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年高考终极押题卷(新高考).106 2021 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年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116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近年来,在青年人中掀起一股新节俭主义的热潮,这折射出了青年人的新消费价值观念。新节俭主义 是一种崇尚理性、独立人格、简约生活的消费理念,与传统节俭理念不同,具有不奢侈、不浪费、理性消
4、 费、享受生活等特征,坚持“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等原则。“不该 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既是新节俭主义者的鲜明写照,也是青年人消费观念和价值 的真实折射,反映的是一种更为理性的消费意识和较强的理财能力,表现的是在满足一定物质需要之后的 发展和享受需要。 新节俭主义经历了从物质短缺时的主动节俭到物资丰足后的奢侈、再到现在的物质丰富下的主动节俭, 不再体现为物资短缺与人们生存需求的矛盾,而是体现为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 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是一种务实、适度、合理的消费,是对简约而不简陋、朴素而充实生 活的追求。这种新潮
5、流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可谓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消费理念。 新节俭主义为何在中国流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经济建设取得 了辉煌成就。但是,由于在一些工作中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 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当资源面临枯竭、人口红利不再、环境污染严重、道德 开始沦丧,出现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失落时,新节俭主义就成了人们消费生活的一种时代选择。其 一,社会能源和个人收入都较为固定,可供支配的资源有限;其二,人的欲望太多甚至贪婪,需求的数量 和质量不断提升,而这难以一一满
6、足,必须有所取舍。其三,经济学的成本核算原理在消费领域的具体表 现,就是以较少付出获得较大收益,以现有收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合理需求。新节俭主义是青年人面 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论述,勤俭节约具有修身、齐家、治国的功能,关乎个人、家庭、 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儒家的“过犹不及”、道家的“清静无为”、佛家的“向性中作”等,特别是儒家所 倡导的克己、尚俭、节用、中道等观念,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中国哲学中,曾有著名 的天理人欲之辩,提出过无欲、寡欲、纵欲、养欲、节欲等学说。节制是一种美德,这可谓是新节俭主义 的中国哲学基础。中国是礼仪之邦,爱惜财物、
7、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思想和行为,对新节俭主义的形成也 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此外,新节俭主义还受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积极影响。简约生活是新节俭主义的内 涵之一,在这点上极简主义与新节俭主义非常相似。极简主义的核心理念是让事情变得简单易懂,它所追 求的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环保主义作 为一种保存、恢复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意识形态,与新节俭主义反对浪费的理性消费本质相匹配,客观上对 新节俭主义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节选自贺才乐新节俭主义为何在青年中流行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节俭主义是近年来
8、出现于青年中的新消费价值理念,本质上与传统节约理念相同。 B新节俭主义者理性消费、不奢侈、不浪费,以省钱为最高原则,但又注重享受生活。 C新节俭主义是物质相对丰富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辩证融合,是务实、适度的消费。 D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是极简主义为现代人推崇的生活理念,这是新节俭主义的源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论述了新节俭主义的消费理念,以及其行为表现,指出新节俭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B文章运用递进式结构从三个方面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C文章列举儒、佛、道家等关于节俭的论述,论述了新节俭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观点。 D
9、从新节俭主义受到国外极简主义、环保主义影响的角度,文章进一步论述新节俭主义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新节俭主义者崇尚理性、追求独立人格,“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不花,该花的钱一分钱不省”。 B新节俭主义是发展需求和享受需求的有机统一,建立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上。 C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是经济转型中的时代选择,是青年人面对社会生活重压的务实选择。 D新节俭主义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与惜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中华传统一脉相承。 【答案】【答案】 1C 2B 3D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本质上与传统节约理念相同
10、”错误,原文提到“与 传统节俭理念不同” ,可知“相同”错。B 项, “以省钱为最高原则”错误,原文是省钱而“不降品位” “不 失时尚” “不减体面” 。D 项, “这是新节俭主义的源”错误,于文无据。 相关信息最后一段“它所追求的 避免复杂、追求简单,成为现代社会人们最为推崇的生活理念,与新节俭主义同向同行” 。故选 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B 项, “递进式结构”错误,文章分析新节俭主义在中国流行的原 因,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 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 项, “以天理人欲之辩为哲学基础”错误, 原文是“节制是新节俭主义的中国哲学
11、基础” ,可知不是“天理人欲之辩” 。故选 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 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 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 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 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 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非
12、连续性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哲学有助于提升引领性科技创新能力吗?哲学能够为促进中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贡献一份力 量吗?2020 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哲学研究所,这一举措不禁催人深思:哲学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助产 士”吗? 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不少科学学科脱胎于哲学。在牛顿所处的时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在西方 还被称为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直到 19 世纪末才开始挣脱哲学母体,努力谋求其自身成为科学学科 的独立地位。哲学与科学具有许多共同的旨趣,力求以合理化、理论化的方式来理解和说明各种感官经验 所及的现象,涵盖宇宙、自然、生命、社
13、会和人性,近乎无所不包,但二者在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上也有 着显著差别。随着哲学与科学各自独立门户,甚至有渐行渐远之势,哲学对于科学的作用和影响也没有那 么清晰明了。物理学家费曼曾讥讽科学哲学对于科学家的作用就如同鸟类学之于鸟:鸟儿不必接受鸟类学 的指导,却可以飞得很高,活得很好。 1962 年,哈佛大学托马斯库恩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颠覆了此前广为接受的关于科学发 展的累积渐进式图景。按照库恩对科学发展历史的解读,一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得以确立或成熟的 标志是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而常规科学的根本特征是形成了对日常科学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具有明 确范式。在常规科学时期,接受了某一范式的
14、科学共同体成员往往不会纠结于范式中偏哲学的部分,而是 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然而,随着在范式指导下的解题活动的深入和扩展,常规科学活动将会遭遇到逐渐 增多的反例,这些是在范式的理论框架内始终得不到解决的难题。随着反常事例的增多,常规科学及其范 式进入到危机阶段,逐渐有科学家开始怀疑范式的适用性,并反思和质疑其中偏哲学的部分。倘若旧范式 被抛弃,新范式出现并取而代之,科学革命就此发生。 参与发起和推动科学革命的科学家,通常具备哲学思考头脑和禀赋;他们勇于怀疑和挑战旧范式的概 念基础和理论体系,进而开辟新的科学探索路径和视域。这一类型的科学家可称为哲人科学家。大多数哲 人科学家并未受过正规的哲学训练
15、,对哲学学说和术语的掌握不一定是准确可靠的,但他们热衷于思考和 探讨具有鲜明哲学色彩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富有反思和怀疑精神,勇于尝试新的思路。他们的哲人 特质却可以令其在科学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质疑和挑战旧范式,开启和推动新范式。 正如 1944 年,爱因斯坦在写给一位青年学者的回信中谈到的那样:“如今许多人甚至专业的科学 家在我看来是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历史和哲学背景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人一种独立性,使其脱离同 时代人的偏见,而这是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这种由哲学洞见所造就的独立性在我看来乃是 区分单纯的工匠或专家与真正的真理追寻者的标志。” (摘编自朱菁哲学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助产士”
16、吗? ) 材料二: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任务是结合物理学、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宇宙、生命、 意识的本质这些正酝酿革命性突破的问题上开展哲学研究;通过吸收科学与哲学的优秀成果,发挥中国传 统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独特优势,为独创性的科学研究开辟新的思维空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并不只 是中国科学院新建的一个研究单元,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基础,加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联系、加强 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同类型研究机构的联系,推动科学家与哲学家新型联盟的建立。 (摘编自白春礼架构科学家与哲学家的思想桥梁,为人类科技事业贡献新智慧 ) 材料三: 现实的问题是哲学建设尽管是“
17、良药”,但却是一个需要多方推动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且是无法立竿 见影的“慢功夫”,需要长期的文化哲学濡化才能形成影响,甚或在未来 30 年科技强国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都不一定能显现“疗效”。哲学建设的这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效应可能使得各个层面都缺乏推动实 施的动力,进而陷入“难以落地”和“系统失灵”的境地。这种情况与孟子离娄上关于“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的比喻很类似。一个人犯了 7 年的病,而他的病却非要储藏到 3 年之久的艾才能灸治,而这 时一般面临 3 种选择困境:“一是不惜重价访求别人家藏三年之艾的,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第二个 办法是自己从今藏起尚待三年,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
18、是没把握;第三个办法是舍却艾灸,姑试他 种治疗,但是更无把握,而且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 (摘编自张月鸿等哲学建设:我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三十年之艾”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物理学、天文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都脱胎于哲学,它们旨趣相同,但研究方法和评判标准差别显著。 B科学飞速发展,“独立门户”,从形式上摆脱了对哲学的依赖,但并没有割裂科学活动和哲学思维 之间的必然联系。 C如果一门科学的所有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我们才可以说这门科学得以确立或 达到成熟。 D科学革命更青睐善于科学思考的哲学家,他们有望摆脱原有范式的羁绊,取得更具颠覆性
19、、革命性 的突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托马斯库恩认为科学发展的历程并非累积渐进式,而是经历常规科学、危机阶段、科学革命这样 的三个阶段。 B中国科学家要能够紧扣科学前沿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开拓和创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体系和 研究路径上跟踪国际上的工作。 C爱因斯坦认为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束缚,这一看法正好与物理学家费曼对科 学哲学的讥讽完全相反。 D要让科学家和哲学家真正结合起来,活跃科学研究的创造性氛围,不仅需要科学家个体的自我修养, 更需要制度和环境的促进和保障。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学革命”的一项是(3 分) A“日
20、心说”取代“地心说”B牛顿物理学取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C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达尔文和华莱士分别提出生物演化论 4请结合材料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这个比喻,具体解说我国“科技创新”与“哲学建设”面临的 选择困境。 (4 分) 5围绕着“中国科学院组建了哲学研究所”这一新生事物,三则材料的思考角度和表达重点各有侧重,请 简要分析。 (6 分) 【答案】【答案】 1B 2C 3C 4依靠直接移植西方的哲学的方法行不通。从现在开始革新发展自己的哲学理念,恐怕短期难以见效。 舍却哲学建设这一奠基之举,另寻他法,风险更大。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 5第
21、一则从“建设必要性” ( “可行性”也行)的角度,重点讨论了哲学能不能为科学助力的问题;第二则 从“建设目的性” ( “方向”也行)的角度,回答了哲学研究所成立以后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第三 则从”建设现实性” ( “现实环境”也行)的角度,重点指出哲学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 (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 “物理学、天文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研究 方法和评判标准差别显著”错。材料一说“物理学和天文学在西方还被称为自然哲学;社会科学和心理学 直到 19 世纪末才开始挣脱哲学母体哲学与科学具有许多共同的旨趣但二者在研究方法和评判
22、标准 上也有着显著差别” ,由此可见,四门学科同属于科学,评判标准差别不大,文中说的是哲学与科学具有许 多共同的旨趣,但这二者有着显著差别,而选项说成是这四门学科旨趣相同,有显著差别。C “如果一门 科学的所有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这门科学得以确立或达到成熟”错。材料一说到 是“一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得以确立或成熟的标志是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 ,可见,原文说成熟 的标志是这门科学或其中某个分支领域进入到他所谓的常规科学,而选项说成熟的标志是一门科学的所有 成员都能对某一范式不加怀疑地通盘接受。D “科学革命更青睐善于科学思考的哲学家”错。材料一是“参 与发起和推动科学革命
23、的科学家,通常具备哲学思考头脑和禀赋;他们勇于怀疑和挑战旧范式的概念基础 和理论体系,进而开辟新的科学探索路径和视域。这一类型的科学家可称为哲人科学家” ,可见,不是“哲 学家” ,应是“善于哲学思考的科学家”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 “难以摆脱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束缚”错, 材料一是说“历史和哲学背景方面的知识可以赋予人一种独立性,使其脱离同时代人的偏见,而这是大多 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 ,可见,爱因斯坦认为大多数科学家难以摆脱的是偏见,而不是历史和哲学等知识的 束缚。故选 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董仲舒“罢黜百家,独
24、尊儒术”属于政治思想,不 属于“科学革命” 。其它三项都属于“科学革命” 。故选 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这道题主要考学生分析比喻论证的内涵即能作用,要 结合文中相关的比喻论证了分析我国“科技创新”与“哲学建设”面临的选择困境。材料三,由“哲学建 设尽管是良药 ”可知,文中的“艾”是喻体, “哲学建设”是本体。即“艾”是良药,哲学建设就是良 药, “求三年之艾”就是哲学建设的选择。哲学建设面临三种选择困境: (1) “一是不惜重价访求别人家藏 三年之艾的,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中的“别人家藏三年之艾”指的是西方哲学, “重价访求别人家藏 三年之艾”的意思是直接移植
25、西方的哲学, “恳求出让,但未必靠得住”的意思是依靠移植西方哲学的方法 行不通。 (2) “第二个办法是自己从今藏起尚待三年,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 , “自己从今 藏起尚待三年”是说从现在开始革新发展自己的哲学理念, “这三年内,病况是否可待,还是没把握”是说 时间太长没把握,即恐怕短期难见效。 (3) “第三个办法是舍却艾灸,姑试他种治疗,但是更无把握,而且 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 , “舍却艾灸,姑试他种治疗”的应是舍却哲学建设,另寻他法, “更无把握,而 且医药杂投,或许转促其死”是说这样的话,风险更大。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的论述角度和表达重点的能力。第一则,
26、根据“参与发起和推动科学革命 的科学家,通常具备哲学思考头脑和禀赋;他们勇于怀疑和挑战旧范式的概念基础和理论体系,进而开辟 新的科学探索路径和视域。这一类型的科学家可称为哲人科学家他们热衷于思考和探讨具有鲜明哲学 色彩的基本问题和方法论问题,富有反思和怀疑精神,勇于尝试新的思路。他们的哲人特质却可以令其在 科学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质疑和挑战旧范式,开启和推动新范式”可知,这则是从哲学建设的必要性的 角度,重点讨论了哲学能不能为科学助力的问题。第二则分两层。根据“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任务 是;通过吸收科学与哲学的优秀成果,发挥中国传统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独特优势,为独创性的科学 研究开辟新的思维
27、空间”可知,这层说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任务;第二层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研 究所并不只是中国科学院新建的一个研究单元,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以此为基础,加强科学界与哲学界的 联系、加强国立科研机构与高校的联系、加强与国外同类型研究机构的联系,推动科学家与哲学家新型联 盟的建立” ,说的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建设目的或方向。综上,材料二从哲学建设目的性的角度,回 答了哲学研究所成立以后所承担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第三则,根据“现实的问题是哲学建设尽管是“良 药” ,但却是一个需要多方推动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且是无法立竿见影的“慢功夫” ,需要长期的文化哲学 濡化才能形成影响,甚或在未来 30 年科技
28、强国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不一定能显现疗效 ”可知,这则是 从哲学建设现实性的角度阐述哲学建设的;再根据“哲学建设的这种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滞后效应可能使 得各个层面都缺乏推动实施的动力,进而陷入难以落地和系统失灵的境地而这时一般面临 3 种选择困境”分析,这则材料重点指出哲学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 年 6 月,联合国发布了关于全球人口统计的最新报告世界人口展望 2019 。报告显示,全球人 口继续增长,而中国人口将进入缓慢下降期,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继续。 “从现在开始的未来三十年, 中国人口数量会缓慢地下降。 ”联合国人口司官员张广宇谈到, “在
29、2027 年左右,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印度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和中国的人口大概都会超过 14 亿,但是印度人口在继续增加,中国人口在缓慢减少。” 研究认为,中国十几年后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是必然趋势,但是在未来二三十年,中国总人口都处于 14 亿及以上的高峰期,人口总量规模对提升消费能级、支撑细分行业发展、扩大市场容量的有利影响会长 期存在;同时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庞大的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容忽视。 (摘编自世界人口继续老龄化,中国人口将缓慢下降 ) 材料二 联合国人口司、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内外机构的人口预测均显示,中国将于 2030 年左右开
30、始 出现长期性的人口负增长趋势。据联合国人口司世界人口展望 2019预测,我国总人口规模将在 2031 年 达到 14.64 亿峰值,从 2032 年开始下降,步入人口负增长时代,2035 年降至 14.6 亿,2050 年为 14.0 亿, 本世纪末依然在 10 亿以上。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口展望 2018预测显示,我国总人口规模将 在 2029 年达到峰值 14.39 亿,而后缓慢下降直至本世纪末。 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近在眼前,需要看到人口负增长的长期持续性,更要看到人口负增长与人口老龄 化的双重背景,这些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如何把握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发挥好人口规模
31、庞大优势,挖掘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因素是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和战略性的课题,应纳入新 时代人口战略研究范畴。加快开展人口负增长规律、人口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及在劳动力资源 开发、要素配置、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政策研究与转化应用。 (摘编自刘厚莲中国人口负增长何时到来? ) 材料三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 2020 年 7 月 15 日报道, 柳叶刀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指出,全球人口将在 21 世纪 60 年代达到 97 亿的峰值,随后将缓慢减少直到 2100 年缩减至 88 亿人。 做出这一预测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将变得更加普及和提前的女性 教育,是影响全
32、球人口的关键因素。而联合国预测到 2100 年全球将有 110 亿人口,比上述研究报告的预测 高了 20 多亿。 这项研究的关键和主要意义是:坚定地将移民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发展的国家将变得强大。 这项研究设想的是一个 2100 年极度老龄化的地球未来,65 岁以上人口约为 23 亿,而 20 岁以下的人口 只有 17 亿。人口金字塔发生的这一剧烈变化将影响各国之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各国以日益减少和衰老的劳 动力来维持其经济规模的能力。 (摘编自西媒:研究预测世界人口将不会达到 100 亿 ) 1下列对人口负增长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相关研究显示,在 2027 年前后
33、,中国人口预计超过 14 亿,2031 年将达到 14.64 亿峰值,从 2032 年 开始下降,步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B联合国人口司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节点的预测,以及对中国人 口负增长趋势的判断完全相同。 C国外某研究机构认为,全球人口将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出现峰值,之后出现负增长,到 2100 年,将会 从峰值 97 亿缩减到 88 亿。 D某项研究设想,到 2100 年全球人口极度老龄化,65 岁以上人口比 20 岁以下人口高出许多,人口金 字塔的变化会对各国造成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据研究,在未来几年中,印度将
34、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人口数量超过中国后还会持续增长, 直到本世纪末也不会出现负增长现象。 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 2019报告,在涉及中国人口负增长问题时, 材料二使用了大量数据,更加具体详实。 C基于对未来女性教育将变得更加普及和提前这两种因素的考虑,美国的人口研究机构对 2100 年世界 人口数量给出了与联合国不同的预测结果。 D坚定地将移民政策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发展的国家将变得强大,这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卫生统计评估研 究所进行人口研究的关键和主要意义。 3面对人口负增长的出现,中国应预先做好哪些针对性研究?(6 分) 【答案】【答案】 1B 2A 3对人口负
35、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人口规模庞大优势、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进行探讨研究; 对人口负增长的规律、人口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对劳动力资源开发、要素配置、科技 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 (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 项, “联合国人口司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对中国人口出 现负增长的时间节点的预测完全相同”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可知,两个研究机构对中国人口出现负 增长的时间节点的预测并不完全相同。 故选 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 项, “印度直到本世纪末也不会出现负增长现 象”错误。从原文“在 2
36、027 年左右,印度人口将会超过中国人口,印度将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 和中国的人口大概都会超过 14 亿,但是印度人口在继续增加,中国人口在缓慢减少”来看,印度“直到本 世纪末也不会出现负增长现象”于文无据。故选 A。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内容,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由“如何把握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发挥好 人口规模庞大优势,挖掘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带来的有利因素是具有理论性、现实性和战略性的课题, 应纳入新时代人口战略研究范畴”分析可知,对人口负增长时代的发展机遇、人口规模庞大优势、人口负 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进行探讨研究; 由“加快开展人口负增长规律、人口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
37、展研究”分析可知,对人口负增长的规律、人口 负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由“以及在劳动力资源开发、要素配置、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好政策研究与转化应用”分析可知,对劳动力 资源开发、要素配置、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三、小说类文本阅读小说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原路返回 阿微木依萝 新娘子是从矮山来的,她那个地方就好比眼前这座高山的脚背,而现在她站到山的肩膀上来,已经是 一处艰险的崖口,媒婆还要她继续往前走一走。 “我不走了。”新娘子流着眼泪说。汗水从她在山下画得齐齐整整的那张脸上淌下来。妆容早就花了, 两只眼睛贴了假睫毛,一只哭掉了,一只勉强粘在眼皮上,画的眼
38、线溶于泪水,眼皮周围都是黑的,脏兮 兮的。 “你再往前走一走就好啦。”媒婆说,“我敢保证你会喜欢那个地方。当初你不是一眼就看中你的新 郎官吗?再往前走一走,你肯定也会一眼看中他住的地方。” “你不要再说了。难道我是瞎子看不见这是什么地方吗?你看看这些山,这些石头,这些路。” 新娘子摘掉剩下的一只眼睫毛,捏在手指尖:“你说的那个地方就让它见鬼去吧。” “我已经通知了新郎官,他会到崖口亲自接你。” “那正好。我当面告诉他。” 新娘子丢掉捏在手尖的假睫毛,擦一把脸上的汗水。 新郎官到崖口了。他没想到送亲队伍会集体昏昏欲睡,尤其他的新娘子,露着一张糟糕的脏脸。 他摇醒媒婆,希望得到一个解释。媒婆张着无
39、辜的双眼,嘴里什么话也说不出。不过她伸手指了指新 娘子。 “我来接亲。”新郎官说,他有点儿害羞。 “正好我有事要跟你谈一谈。”新娘子说道。 “我们先回家。” “回家?不不不,我的家不在这里。” “你在出嫁的路上,家当然在前面。翻过这个崖口就到了。” “那是你家。” “也是你家。” “我连那儿的一口水都没喝过,那个地方的泥土一脚都没有踩过,那儿的天什么样子从来没见过。那 儿不是我家。” “只要翻过这个崖口就到了。” “我为什么要翻过这个崖口?我已经想清楚了,那不是我要去的地方。” “你已经快走到那个地方了。” “那又怎样?我还在路上,还没有走到那个地方,跨进那道门槛。” “我听明白了,你要悔婚。
40、” “你看这些山,这些石头,这些路。”新娘子毫不客气地说出心里话。她的眼睛、嘴巴、鼻子、耳朵 都是痛苦的痛苦的一整张脸。 “我以为今天是个好日子。”新郎官说。 “出门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新娘子说。 “你看我全身上下穿得新新的。”新郎官说。 “我也是。”新娘子说。 然后他们就不说话了,什么声音都没有从嘴巴里传出来。不过风声一直从他们那儿传出来,就仿佛他 们两个的心里都有一个深深的峡谷,风在峡谷里面左跳右跳,跳得人一阵一阵心慌魄乱。 “你们走了很长的路天不亮就出门了。” “是呀,天不亮就出门。你看我的鞋子都要走坏了。我还以为你会雇一匹马来接我。” “我是故意让你走路来的。” “为什么?” “你看
41、到了,这些山,这些石头,这些路,如果新娘子能一直走到这个地方再翻过这个崖口,那她一 定是下了决心要跟我走后面的路。 “她要是不翻过这个崖口呢?” “到了这个地步我也不瞒你了。在你之前已经有两个女子从这儿原路返回。她们和你一样,都快走到 我住的地方,只需要翻过这个崖口就可以看到我住的地方,却不走了。” “你要是雇一匹马,她们或许就走过去了。” “不能。马不能代替人的双脚。马有马的路,人有人的路。” “你请了很多人参加婚礼吗?” “不,一个也没有。” “噢?” “如果有人真正愿意翻过崖口,我和她的婚礼才会真正开始。” “这会儿天要黑了。” “是呀,我看到了。” “路要变成黑色的。我是说,已经好几个
42、晚上没有月亮。有月亮也躲在云层后面照不清路。天黑下来 空气也会变冷。” “你想让我留下来。” “是这个意思。” 新娘子站起身,从崖口的风尖上站了起来。 “我要回去了。”她说。 “噢。”新郎官说。 新郎官眼里的光在一点一点熄灭,在暗下来,因为天色暗下来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新郎官打破沉寂。 “是呀。”新娘子附和道。 然后他们沉默下来,像崖口上方被黑暗死死咬住的石头,沉默下来。 “喝杯酒再走,夜路风凉。”新郎官对新娘子说。 “好。” 新娘子接过酒瓶,喝了满满一口。”算是我向你赔罪的。”她说。 新郎官接回酒瓶,喝了满满一口。他什么都没说。 天擦黑了,最后一丝阳光在对面的山顶滑下去。空气果然冷了许
43、多,接下来会更冷。来自矮山的新娘 子从未体验过的高处的寒冷,将很快降临在她身上。 有星子从天空中冒出来。紧接着,堆积了好几个晚上厚厚的云层逐渐变薄,月亮出来了。黑了好几个 晚上的天空亮起来,他们的心情瞬间有了改变。 “路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变成黑色,我能照着月亮回家。”新娘子说,她心情愉快。 “是啊!你回去的路上亮晶晶的,本来这儿黑了好久的天。两个人分开的路都是亮的,那说明我们应 该分开。也许你翻过崖口走到那边,走到我家,天空说不定一直黑下去,月亮不会出来。”新郎官说。他 的心情变得舒畅,仿佛看到一大片桐子树开花。 “是我做得不对,但这个崖口我不想走过去了。我习惯在矮山生活,那些路我闭着眼睛就能走
44、。”新 娘子说。 “我知道。每个人都会在自己习惯的路上走。”新郎官说。 新郎官伸手到嘴边打了一声响亮的口哨,一匹马跑来了。 “骑着走吧。它很听话,会稳稳地将你送到山下。” “我要怎么将它还给你?“ “留着吧,说不定你会骑着它再来找我哈哈哈,我开玩笑呢!将它拴在山下岔路的最上边那条路 上,那条路上的第一户人家是我的朋友,你就将马儿拴在门口那棵桃树上。” 新娘子骑马而去。她将重新跨越峡谷的河水,走到对面那片山林,回到她熟悉的路上。 (选自小说选刊2021 年第 3 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写新娘子决定不走了,是因为山路崎岖,使她痛苦不堪,动摇了继续
45、前行的决心,此时她已作 好悔婚的打算。 B媒婆劝说新娘继续坚持,并告诉她即将到达“那个地方”,且新郎已到崖口迎接,但这一切并不能 挽留新娘,媒婆也只能无可奈何。 C小说写新郎并没有雇马匹接新娘过崖口,是因为她对新娘翻过崖口有十足的信心,毕竟他这个新郎 官是新娘“一眼就看中”的。 D新娘拒绝了新郎的挽留,作出返回矮山的决定,新郎虽然感到遗憾,但仍然表现出理解和宽容,并 为新娘准备了马匹。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崖口”这一地域环境既指艰险的自然环境,也是横在男女主人公面前的一道关隘,具有独特的象 征意蕴。 B新郎曾遭受婚姻的挫折,但他对爱情仍然充满着希望;而
46、曾主动追寻幸福的新娘却在即将到达彼岸 时选择放弃:在对比中突显了新娘的自私狭隘。 C小说中有较多篇幅的人物对话,语言平实却能有力推动情节的发展,男女主人公个性化的语言也充 分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D小说中有多处自然环境的描写,如天色、风声等,这些描写既折射出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又体现 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耐人寻味,颇具哲学意蕴。 3小说中写了新郎新娘分别前喝酒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概括。 (4 分) 4“原路返回”的结局并不“美满”,但颇具美感。请结合文本分析。 (6 分) 【答案】 1C 2B 3内容上:呈现出新娘的愧疚和新郎的大度,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美好。结构上:缓解
47、紧 张的氛围,为下文双方的释然做铺垫。 (每点 2 分,共 4 分) 4不“完美”指男女主人公并未结成婚姻,作者没有安排“大团圆”式的结局;但这个“非常规”的 结局正体现了一种建立在互相尊重自由选择基础上的独特婚恋观,彰显了人性的美好;“原路返回”也 意味着男女主人公未来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令人遐想,给读者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 (每点 2 分,共 6 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是因为她对新娘翻过崖口有十足的信心”错。新 郎没有安排马匹接新娘过崖口,就是为了考验新娘。故选 C。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突显了她的自私狭隘”表述有误,小说的
48、新娘的行 为是她独立的选择,她也坦诚地告诉对方,作者并对这一形象并无贬抑之意。故选 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1)内容上:喝酒时,“新娘子接过酒瓶,喝了满满一口。算是我向你赔罪的。她说”,新娘子的语 言描写表现了新娘的内心是愧疚的。而“新郎官接回酒瓶,喝了满满一口。他什么都没说”表现了新郎官 的大度。所以,文章安排喝酒的情节,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2)结构上:上文说“新郎 官眼里的光在一点一点熄灭,在暗下来,因为天色暗下来了。”,此时的气氛显得很沉寂。这是喝酒前的 气氛。喝酒时,文中说“有星子从天空中冒出来。紧接着,堆积
49、了好几个晚上厚厚的云层逐渐变薄,月亮 出来了。黑了好几个晚上的天空亮起来,他们的心情瞬间有了改变”“路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变成黑色, 我能照着月亮回家。新娘子说,她心情愉快”“新郎官说。他的心情变得舒畅,仿佛看到一大片桐子树 开花”分析,喝酒时,新娘子和新郎官的心情都有了改变,新娘子心情愉快,新郎官心情变得舒畅。所以, 文章中安排的这个喝酒的情节,在情节的叙述上起到缓解紧张的氛围的作用,为下文双方的释然做铺垫。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考生要扣住“结局并不美满”,先乎结局不完美的表现。 然后抓住“颇具美感”分析这篇小说“美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1)分析结局并不“美满”的表现:根据
50、 “新娘子骑马而去。她将重新跨越峡谷的河水,走到对面那片山林,回到她熟悉的路上”分析,新娘子最 终还是没有跟新郎官一起翻过崖口,她选择原路返回了,这就是说男女主人公并未结成婚姻,相对于“大 团圆”式的结局,这样的结尾是“不完美”的。 (2)从小说的主题分析“美感”的表现在两方面:新娘子 不愿意在高山生活,她想好了选择原路返回,她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矮山生活中去,于是,她遵照自己内心 的选择,坦诚地跟新郎官解释了自己要原路返回的原因,并真诚地表达了歉意;而新郎官没有强迫新娘子, 而是尊重新娘子的选择,还给请新娘子喝酒取暖,并送一匹马帮助新娘子走回去的路。所以,小说的结局 虽然是“非常规”的结局,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