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高考历史考前押题最后一卷新高考版年高考历史考前押题最后一卷新高考版 福建地区专用福建地区专用 试卷试卷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6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中的“舟节”“车节”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的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舟节”“车 节”上镶嵌着的错金文字规定了水陆运输的范围、车船的数量、载运牛马的有关折算办法,以及 禁止运送铜与皮革等物资的要求。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 (车节)(舟节) A.商业仍由政府垄断B.小篆成为官方文字C.水陆贸易比较活跃D.青铜铸造达到顶
2、峰 2.战国至汉有许多科技成就是中央或地方官员的成就。如都江堰的组织修建者是蜀郡太守李冰及其 子,纸的改良者是尚方令蔡伦,新型灌溉工具“翻车”的发明者是掖庭令毕岚,豆腐的发明者是 淮南王刘安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官员文化素养较高B.官员重视经济发展C.古代科技世界领先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 3.下表为唐代御史弹劾制度的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间概况 唐初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大事则方幅奏之,小事则署名。 武则天时期 监察御史萧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有贪赃行为,苏味道被贬官。御史大夫李承嘉厉 声指责曰:“公等奏事应报承嘉知,不然,无妄闻也。”诸御史根本不予理睬, 弹
3、劾仍“悉不禀之”。 唐德宗时期又令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陈述、禀答)于中丞、大夫。 A.御史逐渐控制朝政决策权B.君主权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C.政治决策运行具有随意性D.御史成为依附皇权的工具 4.苏轼论画时常常提及“意”“理”等概念,认为“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 有不知黄庭坚论画时也尤其关注“画外”,强调“修心”对绘画创作的重要性。这一现象的出现 ( ) A.反映出心学价值体系的确立B.得益于儒学发展路径的调整 C.改变了宋代绘画题材的内容D.推动了理学世俗倾向的形成 5.宋元时期,无论是祠堂的建置、族田的设立,还是族谱的修纂,都是以大官僚为主的,大官僚为 宗族带来了诸多好
4、处,因而也成为宗族的核心。这种现象( ) A.使得族权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体现了宗族制度的普遍民众化 C.有利于扩大国家政权的统治基础D.助推了地方行政管理的制度化 6.雍正元年十月,都察院御史陈允恭奏道:“(浙江需米)小商由江南贩运于浙,巨商由上江(今 安徽)、湖广、江西贩运于苏州。”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这反映 出当时( ) A.农本观念仍居主导地位B.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7.洋务派在选派幼童出洋肄业应办事宜章程六条中规定:学生“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 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宣讲圣谕广训,示以
5、尊君 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这些规定反映出( ) A.中国传统文化优于西学B.中西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C.清朝兼容并包思想自由D.社会转型中的时代特征 8.民国 16 年 3 月,上海一家小报刊登了两首打油诗。其一:传来一篇罢工声,资本家先吃一惊; 巷尾街头人踯躅,电车今日不通行。其二:绿衣使者往来频,何事于今不问津;秋水望穿鸿雁 杳,等闲急煞有情人。这两首打油诗反映的这次上海罢工的起因是( ) A.工人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B.为全市工人武装起义作准备 C.日企资本家枪杀工人领袖D.工人要求大幅度提高工资 9.1943 年 5 月,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法令,规定“严禁入口货物主要是奢侈品、迷
6、信品”,“严 禁出口货物主要是粮食、军工器材、各种家畜、通信器材、金银铜锡铅及其制成品、印刷器材、 土布、棉花、土纱、文具纸张、羊油等”。这些规定( ) A.防止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B.提高了敌后战场的战略地位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维护了边区抗战的物质基础 10.20世纪 50 年代,苏联光明照耀到高地村拖拉机手等影片被安排配合国内的农业合作化 运动,放映时,放映队往往采用幻灯、快板等形式进行“映前宣传、映间解说、映后讨论”,帮 助工农群众看懂苏联电影。材料现象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改造迫在眉睫B.国家借助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动员 C.当时外交环境较为恶劣D.国内民众对苏联有了全面的了
7、解 11.19801989 年,全国个体工商户从不到 200 万户增加到 1247.1 万户,拥有资金 347亿元,总产 值达 559亿元,营业额达 1339亿元。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我国( ) A.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已经确立 C.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生变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12.进入帝国时期后,根据疆域治理的需求,古罗马法律跳出了古希腊“小国寡民”体例,以普遍 适用性和永恒不变的正义性,作为法律的准则和依据。这表明,帝国时期的罗马法律( ) A.废弃了公民法的规定B.践行了自然法的精神 C.旨在维护民主共和制D.保证了平民民主权利 13.下图为创作于 1
8、791 年的英国政治漫画复仇女神和她的队伍。漫画中,复仇女神用纸币贿赂 象征英国人民的约翰牛(自由民),而约翰牛则表示自己喜爱国王乔治三世并拒绝复仇女神的贿 赂。旁边在为复仇女神擂鼓的是辉格党领袖福克斯。该漫画折射出当时英国( ) A.代议制民主具有虚假性B.国王依然保留较大权力 C.平民成为重要政治力量D.政党政治保障选民权利 14.顾拜旦在 1896 年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说:“电报、铁路、电话、热心的科学 研究、大会、展览会等显然比外交条约和公约更能促进和平,我希望田径运动在这方面做得更 多。”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科技助推公共事业繁荣B.现代奥运源于工业文明 C
9、.和平主义成为历史潮流D.奥运精神蕴含和平理念 15.罗斯福新政时期依次实施了允许工人罢工、组织工会、实行劳动保险和失业救济等措施。有数 据显示从 1931 年到 1937 年,美国参加工会的成员从 342 万人增加到 1876 万人,罢工次数从 800 次增加到 4000 多次。这表明( ) A.新政的措施恶化了劳资关系B.斗争中心是争取面包和政治权利 C.新政使美国避免法西斯统治D.工人通过斗争方式加速了政府改良 16.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 60 年代联邦德国民意调查中民众认为共产主义“威胁很大”的变化情况。 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美苏争霸重点发生转移B.东西德国统一趋势加强 C.
10、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增强D.东西方的局势有所缓和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4 题,共题,共 52 分分。 17.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只说一分的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 分) 史料史料解释结论 秦半两形状取“天圆地 方”之意,外圆象征天 命,内方代表皇权。 (1) 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 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 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 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 资治通鉴唐纪 (2) 皇权加强,提高了 决策的正确性。 据材料并从论从史出的角度,对表中空缺部分进行补充。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材料一 1
11、964 年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1973 年乔治蓬皮杜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商定,研 究发展经济关系的现实可能性,以及在技术、工业等方面加强交流的问题。1975 年邓小平访问法 国,两国决定成立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商定两国外长不定期地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磋商。1984 年两国政府签署了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双方还就合作建造大亚湾核电 站和电讯合作项目达成原则协议。1987 年中法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财政议定书。根据议定书,法 国政府在 1987 年向中国提供总额为 6.4 亿法郎的混合贷款。 摘编自唐雅素浅谈中法建交对中国之影响等 材料二材料二 1989 年米歇尔罗卡尔总理宣布冻
12、结同中国的各级关系,中法关系开始出现倒退。 1992 年 11 月法国政府批准向中国台湾出售战斗机。同年 12 月,中国外交部要求法国关闭其驻广 州总领事馆,中法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进入严重困难时期。1994 年初,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双方 认为,中法两国应在建交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1996 年 4 月,中国领导人访 问法国。双方就国际形势和双边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中法两国政府和企业界共签订合作 项目 13 个。1997 年希拉克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决定建立面向 21 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 摘编自中法关系大事记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3、,概述 20 世纪 6080 年代中法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末中法关系的变化,并简析中 法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10 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材料 1895 年,康有为发表孔子纪年说,主张仿照耶稣纪年法以孔子纪年,并署上“孔 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1898 年,梁启超也极力宣传其师“孔子纪年”的主张,写了一篇 纪元公理,突出了纪年改革主要针对中国传统皇帝年号纪年的冗繁所起的删繁就简作用。 1903 年,刘师培发表黄帝纪年论,特别强调了“黄帝纪年”对于汉民族保持“
14、特立之性质” 的重要作用,主张把黄帝诞生的那一年作为纪元元年,把 1903 年作为 4614 年。他反对年号制, 同时也反对康有为等变法派主张的孔子纪年。高梦旦则针对世界发展的趋势提出,中国应该使用 西方通行的“耶稣纪年”。 摘编自朱文哲从“耶稣”“公元”:中国纪年公理之变迁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系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 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材料材料 哈默,俄裔美国人。1921 年哈默从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决定去一次苏俄。一是 为了帮助革命后生活困苦的俄国人民;二是看看自己祖辈生活过的地方。 他
15、看到此时的苏俄,虽然粮仓空空如也,仓库里却堆满了木材、皮毛、矿物等俄国传统贸易 货物。而美国小麦由于丰收成灾,农民宁可烧掉作物也不愿贱卖。苏俄政府与哈默签订合同,规 定船只向俄国运送粮食后,装上等值的货物回国以抵粮款。此后,哈默又获得了一个石棉矿的开 采经营许可,还得到了福特汽车、美国橡胶公司、派克制笔公司等多家美国大型企业的独家经销 权,生意越做越大。 就这样,哈默意外地成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者,在美苏建交前成为两国经济合作 的桥梁,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 摘编自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哈默去苏联(俄)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哈默对美苏两国的贡献。(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