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TECH 文档编号:1475107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75 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 50 篇(含答案)篇(含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腊八粥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 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 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 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 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 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

2、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是为了纪 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 1930 年 1 月 7 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 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 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 是最近的 10 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 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 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 的事情了,在

3、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 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第 2 页 共 75 页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 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她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 现在我们为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 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 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 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 1976 年 1 月 8 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

4、纸送到我眼前 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选自冰心七十年代文选,有删改) (1)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了煮腊八粥的哪些人? (2)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哪三件事串联在了一起? 2.课外类文阅读。 光明 赵丽宏 他是一种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 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 都衰败,使锃亮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 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

5、精心指挥 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旧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 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第 3 页 共 75 页 他公正。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 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 一分一秒。 你珍惜他,他()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淹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6、)。 A. 即使或是就由于B. 不管还是便因为C. 尽管尽管便因 为D. 即使即使就由于 (2)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_ (3)用一句话概括第 1 自然段的大意。(不超过 10 个字) (4)读了这个片段,你有什么感想? (5)你每天的时间是如何安排的?你认为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选择其中 一个方面写一写。 3.衔接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 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 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

7、何人都可以 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 第 4 页 共 75 页 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这一天 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 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 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 得分外热闹。 (1)“悬”字的部首是(),音序是();“悬”的意思有:挂 公开揭示 抬 无着落;

8、无结果 距离大;差别大。文中的“悬”取第()种解释;“实力悬殊”取 第()种解释。 (2)找出一个夸张句画上横线,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 (3)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说明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 (4)用横线划出说明灯的数量多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说明灯的种类多的子。 (5)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 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_ 属于红楼梦的有:_ 4.阅读理解。 还给谁 1971 年的夏天,我在 A 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 那时候我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找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

9、茫然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头是低着的。 第 5 页 共 75 页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 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还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 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他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 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作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

10、的头发很亲昵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 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悠闲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 A 国后第一次收到的礼物。 小草,被我保留了许多年,才找不到了。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法子知道,他 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法子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我要将快乐和 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 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 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 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总是美妙的。这份能力,

11、来自那根小草的 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第 6 页 共 75 页 (1)在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凝视_激励_ (2)作者到 A 国后为什么情绪低落? (3)下面哪句话适合放在文中画横线处。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这里的“一笔债”指的 是什么?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后娘让他别再回家 暑假开学,爹给满子新娶的后娘和后娘带来的那个胖胖的五岁的小弟弟都走 出院子送满子回学校读高三,后娘很温和地同满子说再见,满子心里就像装 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 春天的太阳一直挂

12、在满子心里,所以满子的笑脸就多。老师同学都说满子变 了一个人儿,满子忍不住抿嘴儿笑:当然!爹终于不再孤寂,满子能一门心思冲 高考了! 可是,上半学期的一天上午,满子正由寝室去教室,突见邻居兴堂叔找来, 兴堂叔看见他就喊: 满子满子” 满子忙跑过来: “叔,你咋来了?” “我进城买农药,你你参让我顺道看看你。” “我爹好吗?” “好,你娘对他一千个好哩。” 第 7 页 共 75 页 “我后娘好吗?” “好,好呀。可是” “咋?” “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 “可我想爹呀。” “想也别回,你娘说你要回去,她就走。你爹让你千万别回家去。” 满子的眼一糊,满子九岁时没了娘,他多想有爹又有娘呀

13、。可是,后娘的话 满子得听,满子心疼爹。满子潮着眼说: “我不回家,一定不回。” 兴堂叔的眼也潮了,兴堂叔叫声“满子呀”,从兜里掏出一沓钱说:“这是你爹捎 给你的一千块钱,省些用,够到高考了。” 满子不由得瞪大眼睛:“爹哪来这么多钱?” “他把你家的牛卖了。为这,你娘气了一大场呢!眼下总算好了,满子,一定好 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呀。” 满子接过钱,喊了声:“爹呀!”眼圈儿弘了起来。 兴堂叔小心地从兜里掏出一张小照片捧给滿子: “满子,这是你爹的照片,想 你爹了,就看上一眼吧。” 满子双手接过照片,眼泪一下子淌下来,满子淌着眼泪对兴堂叔深深鞠了一 躬。 兴堂叔重重拍了一下满子的肩说:“孩子,一定好

14、好读书!一定要考上呀!一定别 回家去呀!” 兴堂叔走了,满子一口气跑回座位,泪水一下子打湿了几本书,他一时真有 点儿拐不过弯儿来,那轮太阳还在呢可钱和照片实实在在地揣在兜里,他抽 泣一下,狠狠地把照片和钱捏了一下,那轮太阳就被捏出了心窝儿,满子想:她 第 8 页 共 75 页 不要我就不要吧,只要她要爹就行。再抽泣一下,慢慢擦干眼泪,可是,卖了 拉犁的牛,爹该平添多少苦和累呀!他仿佛看见瘦削的爹在天里弯成一只硕大的 虾。 满子拼命嚼书,每天都对自己说:只许胜不许败。 高考后,满子在城里打工,上大学不能再全靠爹了。 录取通知书拿到手,满子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儿:也许拿了通知书回家她不会 骂的!这个

15、想法儿一旦出现便难以克制,满子进村时正值的晌午头儿,正是各家 坐在自家院子里的树荫下吃午饭的时间,毒辣辣的太阳把没有树前的土地、房 屋晒得白花花的,灼死人,满子紧阵儿脚,走到自家院门口树荫下,不灼热了, 舒服了许多,满子又害怕起来,万一惹恼了她咋办?只一会儿,满子就拿定主 意:不管咋地都要看一眼爹,他壮下胆,几步跨进院子大喊: “爹爹” 没人应声! 他这才觉出院子里很静,院子里因少了那头牛显得很空落,在原来拴牛的地 方坐着一个剥花生的小男孩。 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 乎捏不开花生壳。小男孩听见喊,猛地抬头。他的脸怔怔的,两只眼睛格外大。 小男孩突然明白了什么,哇地哭起来:“哥

16、,哥咱爹早死了娘不许给你 说。” 满子愣住了。看着破旧的屋子,看着屋子上升起的黑黑的炊烟,满子的泪一 下子涌了出来。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2)文中多处使用省略号,请探究下列两处省略号的作用。 兴堂叔看见他就喊:“满子满子” 第 9 页 共 75 页 你娘她她不要你了。她不许你回家去。 (3)选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请品味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满子心里就像装进了一个春天的太阳。 小男孩的脸瘦瘦的,胳膊细细,干瘪的小手似乎捏不开花生売儿。 (4)后娘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具体分析。 (5)文章以“后娘让他别再回家”为题目有怎样的作用?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

17、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合, 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 在板発上连三分钟 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地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儿流下 泪来。因 为全班 30 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 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発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 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那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 )全班 50 名同学( )这次数学考试( ) 你儿子排第 49 名( )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

18、)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 一查( )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 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 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 21 名。” 第 10 页 共 75 页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 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 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 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 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

19、去问老师,老 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 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 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 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 让她儿子 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淸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和儿 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 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 边哭边说:妈妈, 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 聪明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

20、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 的信封上。 (1)在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后,母亲为何会差点儿流下泪来”? (3)从“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你能体会到什么? (4)初中的家长会上,母亲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是因为_;出乎母 亲预料的事是_母亲因为_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岀校门。 第 11 页 共 75 页 (5)读完选文,你觉得母亲的做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7.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影子里的父爱 今年夏天,我所居住的这个城市气温达到 37,热得最凶那天,诊所里开 着空调也抵御不了汹涌而来的热浪。小护士不停地向地上洒水,以获得

21、一点清 凉。但我仍感觉透不过气来。小护士指着窗外说:“看看那些进城来卖菜的农民 吧,他们一直在烈日下晒着呢,你应该满足了。”正说话间,几个人抬着一个病 人进来了。 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双目紧闭,面色潮红,完全处于昏迷 状态。床边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边哭边对病人喊着:“爸,你怎么了?! 你怎么了?!” 我为他量了体温,看了看他的舌苔,发现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中暑了,就 给他打了一针。看着还在一旁哭泣的小男孩,我说:“别哭别哭,你爸没事,一 会儿就好了。” 男孩听我这么说,才放心了。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 后从布包里拿出一叠皱巴巴的纸币。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

22、两块 他把那些毛票递给我说:“医生叔叔,一共七块三,够不够我爸的药费?”孩子的 脸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看着他饱含真诚仰望我的眼睛,我忽然对他产生了好 感,就问他:“你挺壮实的,你爸中暑了你居然没事儿。”孩子说:“天太热了, 街上没有树,我们也没有伞,我爸怕我晒着,就让我蹲在他背后的影子里。后 来他就晕倒了” 听着孩子的诉说,我的心被震撼了。就在这时,小护士进来了。她告诉我, 我父亲刚才来过诊所,见我忙,把东西留下就离开了。我从她手里接过父亲送 第 12 页 共 75 页 来的东西:一把遮阳伞,还有一小瓶仁丹。手里握着这些东西,想着父亲,我 烦躁的内心蓦地清凉无比。 那天,我想的都是“父亲”这个

23、字眼。想着每一个做父亲的,都会把关爱子 女当成一种人生习惯。生活条件好一些的父亲,会记着在这烈日炎炎的天气里 为孩子送一把遮阳伞,一瓶提神的仁丹,而像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 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把影子作为庇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汹涌:_ 震撼:_ (2)选文第段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你赏析选文第段划线的句子 边说着谢谢边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布包,然后从节包里拿出一叠 E 巴的纸币, 孩子数着钱:五毛、六毛、一块、两块. (4)怎样理解选文第段划线的句子“我烦躁的内心基地清凉无比”。 (5)选文中“那位中暑的父亲,尽管他贫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影子,也会

24、把影子作为 底护孩子的一片阴凉。 ”你的父亲肯定也非常爱你,请你回忆其中一件小事.写在下 面横线上;并写一句赞美父亲的话,表达出你的真情。 事件_; 赞美父亲的话:_ 8.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爱,从来不卑微 第 13 页 共 75 页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因扰,譬如关于人生价值,关于 人间真情,等等。心灵的空间里满是楼宇隔绝起来的如壁的冷漠,使我因为这 个年龄而丰盈起来的心像一株水仙在沙漠里渐渐千枯。 一个午后,校园里播放着一首不知名的美国歌曲,我和几个同学站在一栋楼 房的角落里聊天,画前的桌子上,摆着为灾区孩子们募捐的纸箱。为了引起过 往行人的注意,我们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

25、片贴在一块长幅的红布上,照片上的 那些孩子坐在用帐篷搭起的教室里,纯真而渴求的目光齐齐地望着前方。 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学校西三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只超负荷的拉圾箱, 我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一个老头正专注地月铲子或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便带着很强的不屑,眼熟了这个蓄着半撮白胡子的可怜的老头。 我没有在意这个拾垃圾老头的到来。他佝偻着身子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 袋从我面前走过时,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面前站定,眯着眼仔细地瞧着那 组照片,很久才从一张移向另一张。我不禁哑然失笑,一旁的伟子拽拽我:“小心 点,别不留神让他把捐赠的衣服当垃圾收跑了!” 我笑笑,低头清理那些或大或小、或新或

26、旧的捐款。突然感觉眼前有什么东 西在晃动;我吃惊地抬起头,老头不知何时已来到了我的面前,一只枯黑得像 老松树皮的手抖抖地递过来拾元钱。 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时,他已把钱放到了桌上,摆摆手,像完 成了一个伟大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我仍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远去的背影,一股英名的敬意从心底缓缓流 过。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以它朴实的力量深深震撼了我。 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并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 生命里那条流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人冷漠地认为是义务的一点责任。 第 14 页 共 75 页 心中种种命题忽然有了答案在我们只知用华丽的文字呼喊爱渐迷失的

27、时 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屑地丢掉。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 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老人弓腰拾起的,难道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2)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回答: 句中“消瘦”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说老人的血脉里流淌着的是“朴实的爱”? (3)文章开头说“我一直为生命的某些问题所困扰”,结尾又说“心中种种命题有 了答案”。请问“我”为什么而“因扰”?“我”找到了什么“答案”? (4)文章题目“爱,从来不卑微”的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5)老人的善举让“我”产生了“莫名的敬意”,甚至在他远去之后“我”仍然呆呆 地站着。如果你是文

28、中的“我”,此时,你最想对老人说什么? 9.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_人固有一死_或重于泰山_或轻于鸿毛_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 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查字典,填空。 “鸿”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 部首查字法应查: _。 “精”应查_ 部,再查_画。 (3)请把画“_”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 第 15 页 共 75 页 (4)请用波浪线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5)正如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张思

29、德同志是革命队伍中的一个,他是为人民 利益工作的。他在工作中牺牲,就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对于死的意义,毛 泽东同志是怎么论述的呢?你能从这段找出一句来说明_; 它的意思是:_。 10.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 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_。只要我们为人 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回兴旺起来 的。 (1)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_。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 个队伍就一定回兴旺起来的。 (2)

30、(2)“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A经提炼或挑选的;B精通;C细。“精 兵简政”应选以上_解释。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 幼稚可笑的问题。他_多忙,对我的问题_很感兴趣,_ 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 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 第 16 页 共 75 页 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 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

31、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 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 好不再说什么了。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_多忙,对我的问题_很感兴趣,_耐心地讲给我听。 (2)从这组关联词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什么? (3)读文段,“局势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在:_;_; _。 (4)读画横线的句子,然后填空。 父亲不肯轻易离开北京的原因是:_。这段语言描写,表现了李大钊 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 时候。但是

32、,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 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1)用横线画出排比句。 (2)本段四个反问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体会作者写下“四个追问”文字时的心情?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 17 页 共 75 页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 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 去罢?但不能平的,

33、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有几次做出了回答? (2)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由感悟而发奋的句子,并抄下来。 (3)思考: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里白白走一遭? (4)读了这段,你想到了什么?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 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 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

34、涔而 泪潸潸了。”这句话作者运用了_,把“_”比作“_”,把 “_”比作“_”,这样描写使本来无形的时间变得有形。 (2)“溜”,“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可以理解为_。 (3)“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从这句话体会到作者什么?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 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 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 第 18 页 共 75 页 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 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

35、态与娴熟技能。 (1)请画出人们在这天都做些什么? (2)“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 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从这话中反映了淳朴善良、_的民族心理特征和 _。 (3)“元宵上市,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元宵指的是:_。一个“又”字 表现出作者在_。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 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 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 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用下划线画出中心句

36、,并抄下来。 (2)这段话从哪些方面来写“除夕真热闹”呢? (3)“守岁”有两重意思:岁数大的人_;年轻人_。 (4)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你又体会到什么? (5)本片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 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 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 第 19 页 共 75 页 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 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

37、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 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 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 子。 (1)用横线画出元宵节美在什么地方? (2)作者主要通过对什么的描写来写正月十五的热闹情景? (3)填空。 大街上的灯_。 老铺子的灯_。 家中的灯_。 (4)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 照常做事。 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 忙着干活了。 北京虽是城市,可

38、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这段在文中起着_作用。 (2)与课文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 了”_,使文章_。 (3)“一眨眼”一词,表现了作者_的心绪。 第 20 页 共 75 页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彩的腊月民俗 腊八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粥中有大米、小米、芸豆、小豆等多种粮食和 小枣、栗子等多种干果。喝腊八粥,既展示了过去的一年五谷丰登,又反映了 老百姓盼望来年有个更好的收成。当然,“腊八”由来已久,里面也杂有某些迷信 因素。 灶日 腊月二十三是灶日,又称“小年”。流行着祭灶的风俗。相传,帝的孙子 叫黎,负责管火,以后被封为灶神

39、。二十三那天把灶神送上天,到初一的五更 天再接回来,人们希望灶神到天上去多说好话,故在二十三这天,人们要吃又 甜又黏嘴的糖瓜。 守岁 从晋代开始,我国就有了除夕守岁的记载。大年三十,人们通宵达旦迎 新春。剪窗花、贴年画、写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家家沉浸在欢乐、祥和 的节日气氛之中。 (1)下面的字能组成多少词语?写一写。 乐:_ 和:_ 岁:_ (2)你认为哪些“旧民俗”可以保留?哪些应去掉? 保留:_ 去掉:_ (3)你知道现在过春节都有哪些民俗? 20.阅读下面两个自然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第 21 页 共 75 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

40、 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 过_人固有一死_或重于泰山_或轻于鸿毛_为人民利益而死_就比泰 山还重_替法西斯卖力_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_就比鸿毛还轻 _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给第 2 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_人固有一死_或重于 泰山_或轻于鸿毛_为人民利益而死_就比泰山还重 _替法西斯卖力_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_就比 鸿毛还轻_ (2)把画“_”的句子改写成

41、因果关系的句子。 (3)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1.课外阅读。 打 碗 碗 花 小时候,离我家不远,有一块荒芜的土地。荒地上的野花总是一茬接一茬,终年 不断除非雪花盖满了大地。 有一次,我跟着外婆从那儿经过,远远地就望见荒地上的野花开得一片粉红。 走 到近处,我才看清那野花生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 的小碗,“碗”底还滚动着露珠呢。 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呀!我挣脱外婆的手,蹦跳 着去摘那花儿。 第 22 页 共 75 页 谁知,外婆一把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 谁打破饭碗。” 我被吓住了,将信将疑地看着外婆。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

42、郑重其事的。 过了一些时候,外婆的警告逐渐地淡薄起来,而好奇心却强烈地鼓动着我,想要 看看打碗碗花究竟是怎么使人打碎碗的。 吃饭的时候,我把一束打碗碗花藏在衣袋里,端起碗,一声不吭地吃着饭。我的 心忐忑不安,真担心手里的碗像变戏法那样,突然间就碎了。 但一顿饭吃完,那碗却 安然无恙,丝毫也没有要破的样子。啊,打碗碗花不打碗! 但我始终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把这样一个怪名字加给它呢?那原是一种美丽、 可爱的花呀!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安然无恙:_ 将信将疑:_ (2)打碗碗花是什么样子的?在文中找出来。 (3)短文第 6 自然段表现了“我”从( )到( )的心理历程。 A.惊慌 B

43、.担心 C.难过 D.放心 (4)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内容是否正确。 打碗碗花会使人打碎碗。 “荒”字一共有 9 笔,第 6 笔是竖折。 打碗碗花有毒,外婆为了不让“我”去摘花,才这么吓唬“我”。 第 23 页 共 75 页 在生活中有了疑问,要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甚至是亲自动手去做做。 22.课外阅读。 背影(节选) 朱自清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 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 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 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44、。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 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 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 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 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1)短文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2)读文中画线的句

45、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父亲这样做完全是 多此一举。 B.虽然儿子已长大,但在父亲的眼里,却永远是孩子,永远不会长大,体现了父亲对 “我”浓浓的爱。 (3)第 3 自然段中“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4)第 3 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中“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第 24 页 共 75 页 (5)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句中的“他们”指的是( )。 A.约朱自清出去游逛的朋友 B.父亲在旅馆里熟识的茶房 (6)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

46、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 “打去之期不远”等事情营造的。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是父亲晚年的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D.在这种氛围下,父亲还如此细心周到地关心爱护儿子,更显出父爱的真挚动人。 23.课外阅读。 黄梅戏的抒情性(节选) 黄梅戏音乐唱腔的个性特色和格调,既是黄梅戏抒情风格的重要内容,又是其 重要的表现形式。黄梅戏的音乐唱腔是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音乐体系,它的花腔小 调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表现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中的欢乐和忧 愁。它以平词为核心的板腔体套曲代表着黄梅戏音乐主腔的整体

47、风貌。这一体 系由平词、数板、对板、火工、彩腔、花腔、二行、八板、阴司腔、仙腔等组 成。每一个腔体都能独立地表达一个特定的音乐形象,即戏曲唱词的某种思想内 容,而且把它们耦合交叉等联系起来就更能表达更加丰富深刻、复杂多变的思想 内容。如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愉悦、欢乐的特点,女驸马中的“谁料 皇榜中状元”,较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中的欢乐愉悦之情。 平词一般用于 表现剧情和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主要是叙述情况,但天仙配中董 永唱的“含悲忍泪往前走”,就是以平词为主调揉进了其他腔调的唱段,观之听之, 哀怨惆怅、悲凉苦闷之情立即涌上心头。 第 25 页 共 75 页 (1)找出选

48、段的中心句。 (2)根据选段内容填空。 黄梅戏的_直接来源于民歌等乡野小曲小调,它的板腔体套曲以 _为核心。 彩腔、花腔、仙腔等,具有表现_的特点;_一般用于表现剧情和 人物的诉说、表白、介绍原委等。 (3)作者列举女驸马天仙配,是为了说明() A.腔体耦合交叉能表达深刻复杂的思想 B.唱腔是丰富而完整的体系)。 24.课外阅读。 种瓜得豆(节选)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一种 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 质的基因“搬”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

49、物质。棉铃虫吃了 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 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里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 玫瑰。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 此外,科学家还培育出了可杀死杂草的转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烂的转基因西红 柿,等等。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也派上了大用场。有的小朋友可能听说过,心脏移植是一 种治疗疑难心脏病的有效方法。 要做这种手术,首先要有心脏,但是目前心脏“供不 应求”,许多病人因此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科学家发现猪的心脏跟人的心脏比较相 第 26 页 共 75 页 似,可猪的心脏与人体“不和”。于是,科学家把人的某一种基因导入

50、到猪体内,这样 转基因猪的心脏就有了一些人的“脾气”,移植到人体后,可以与人体“和平共处”。 目前,这项转基因技术,科学家正在研究中。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乐不可支:_ 供不应求:_ (2)以下选项中,()不是短文介绍的内容。(多选) A.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B.转基因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C.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D.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短文主要运用了_、_、_等说明方法,列举了_、 _、_、 _等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大有用武之地;列举了_ 的事例来说明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上派上了用场。 (4)现实生活中,有人“挺”转基因,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人教(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训练50篇(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TECH)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