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10学科科学年级五学期第一学期 课题塑造地表的力量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日期:年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流水有力量,长期的冲刷可以侵蚀、改变地表。 知道温度、风、植物、水等都会对岩石变化发生作用。 知道人类的一些活动,也改变着地表形态。理解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可双向 改变地表形态。 2、科学探究 观察流水冲刷现象, 做出流水可以改变地表的猜想与判断, 能设计模拟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类推,得出结论。 从李冰父子破除河道岩石的科技史得到启发,从自然界中寻找温度变化对岩 石的影响的事例。 通过分析围湖造田的利与弊,理
2、解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所获得的利益和造成 的危害。 3、科学态度 乐于探究对地球外部的缓慢的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 学习历史人物的探究方法和精神,懂得生产生活的难题可以通过某些技术方 法得到解决。 理解人类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对自然条件的改造,也明确这种改造也会带来负 面作用。意识到遵循自然规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保证。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模拟实验,了解流水可以塑造地表形态。 2、通过分析围湖造田的利与弊,理解人类为满足自身需求所获得的利益和 造成的危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模拟实验,了解流水可以塑造地表形 态。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3、 一、 教 学导 入 二、 探 究流 水的 力量 能改 变地 表 三、 探 究岩 石发 生变 化的 原因 四、 了 解人 类活 动 对 1、回顾地球的内部力量对地表的影响。 地裂是怎样形成的? 云南的腾冲火山群是怎样形成的? 2、介绍本课学习内容:主要研究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对地球的影 响。 3、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你觉得哪些外部力量能塑造地表呢? 1、出示图片: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情景。 学生观察:这里的土层和河水有什么特点? 2、猜想:是什么力量导致河水浑浊,土层有沟壑? 3、模拟实验:流水冲刷土层。 4、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流水把土层冲出了小沟,并带走部分泥沙,使水变 得浑浊了。
4、 5、对比实验模型与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的实际情况,分析黄河浑 浊及沟壑的成因。 6、提问:实验中被流水带走的泥沙到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随着流水速度的减慢,这些泥沙会慢慢沉积下来。 7、谈话:那被黄河水带走的泥沙又到哪里去了呢? 教师出示图片, 介绍: 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 这里地势较高, 黄河流速较快,河水会带走大量的泥沙。到了黄河下游,地势逐 渐平缓,黄河流速减慢,河里的泥沙就会逐渐地沉积下来。大量 泥沙的沉积,使土层变厚,从而形成平原。 8、总结:流水作用能改变地表形态。 1、出示河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石块的变化情况:石块越来越小, 越来越光滑。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介绍流
5、水对岩石的冲刷使岩石发生了变化。 3、介绍李冰父子煅烧再浇水破碎岩石的方法。 4、提问: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类似“煅烧再浇水”的现象? 5、介绍风、植物对岩石的影响。 6、小结:通过以上事实,我们知道了水、温度、风、植物等都会 对岩石的变化发生作用。 1、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行为:修建人工运河、砍伐树木、沙漠绿 化、修建公路、围湖造田。 2、以洞庭湖“围湖造田”为例,学生谈谈“围湖造田”给人类带 来的利与弊。 地表 的影 响 五、 总 结 3、总结:看来, “围湖造田”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又 有有弊的方面。 4、讲解:自 1998 年长江中游夏季大洪灾过后,我国政府明确提 出“退田还湖,加固干堤”等策略,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工程 开始实施。人类应正确评估改变地表形态的利与弊,及时止损,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地震、火山和来自地 球外部的力量流水、风、温度、植物、人类的活动等共同构成了 改变地表的力量,这些力量使地表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