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师陪你写作文:侥幸心理 2018-08-21 名名师师陪跑:陪跑:侥侥幸心理幸心理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作文。 作家周国平先生说过,“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 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 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另一位网友说:我们难以拒绝的,不只是诱惑本身的诱惑,更是侥幸 心理的诱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 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少 于 800 字。4.不得抄袭。 【审题与立意】 作家和网友的话都出
2、现了一个关键词:侥幸心理。作家的话看上去包 含两层意思:不测风云是天的本性,而旦夕祸福是人生常态,人生本来就 是这样。但话语的重点在“旦夕祸福”。后一句话的前后分句之间是因果关 系:因为旦夕祸福是人生的常态,说不定倒霉的就是你,所以任何人都不 应该抱有侥幸心理,不要认为灾难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网友的话,前 后构成的是递进关系:诱惑本身的诱惑难以拒绝,侥幸心理带来的诱惑更 加难以拒绝。很明显,网友的意义重点还是在“侥幸心理”。他的意思是: 人们常常因为心怀侥幸而无法抵抗诱惑。根据以上分析,具体立意可以从 以下角度进行: 1.侥幸心理要不得。一般来说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侥幸心理, 这是一
3、个普遍现象,所有人对于一些不幸会想的比较乐观,就像认为自己 就像上天的宠儿一样,泱泱中华那么多人,自己怎么也不可能是那个倒霉 蛋。但是,人们的乐观并非总是切合实际的。而当灾难降临时,后悔就已 经来不及了。写作时可以分析侥幸心理带来的危害,也可以分析其产生的 原因。 2.抛弃侥幸,远离诱惑。侥幸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 幸,而那些所谓的“利益”就是人们面对的赤裸裸的“诱惑”。追求利益本没 有错,可是,那些利益往往并不该属于我们,不该为我们所拥有。利益本 身对我们是一种诱惑,而我们的侥幸心理则可能会无限放大诱惑的力度, 让我们不惜铤而走险,于是就误入歧途,甚至万劫不复。从这一角度写作
4、时,要注意揭示侥幸心理与抵抗诱惑之间的关系。 别别用用“侥侥幸幸”换换“不幸不幸N1” 宁可 为什么会有人去当小偷?难道他们不怕被抓吗?怕,当然怕。但是他 们都抱着侥幸的心态去尝试,几次得到甜头后,就一发不可收。 为什么会有学生考试作弊?难道他们不怕被惩罚吗?怕,肯定怕。但 是他们还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去搏一搏,希望能蒙混过关。 为什么会有官员贪污?难道他们不怕受到法律的制裁吗?怕,一定 怕。但是他们仍然是抱着侥幸的心态,以为会“神不知,鬼不觉N2 ”。 小偷被抓,有人说“都是钱财惹的祸”;作弊被抓,有人说“都是分数惹的 祸”;贪污被抓,有人说“都是权力惹的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可 是,同样
5、面对金钱、分数、权力的诱惑,为什么别人不去偷,不去作弊, 不去贪污?我以为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人的侥幸心理。不看到这一点,等到 “不幸”降临之后,还是会把责任推到“外因”上。就像有些亡国之君,临死 之前没有自责,而是说“红颜祸水,美色误国”。其实“红颜本无罪”,是那 些昏君怀着一颗侥幸之心来自欺欺人。可见侥幸心理的危害之大N3 。 它虽然能够使人在某些事情上能够蒙混过关,带来一时的“心满意足”,但 是在问题暴露前,有侥幸行为的人常常心惊胆颤,寝食难安,它绝不可能 给人带来永久的安宁和幸福;它容易使人思想麻痹,过于自信,放松对自 己的要求,形成侥幸成事、不负责任的人生态度,阻碍个人的成长与进 步;它
6、容易助长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它可以狡猾地让你躲过“一万”,却 难以躲过“万一”,能够逃过今天,但逃不过明天。比如N4 最近发生在泰 国的一例惨剧普吉岛翻船事故,数十名国人丧生。 虽然天有不测风云,普吉岛翻船事故看似因为天气突变,风浪骤起, 难以及时预判。但从整个事件过程来看,以及事后一些现场报道的细节, 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值得反思之处。也许天灾难以避免,但如果安全防范措 施到位,事故过程中船上工作人员应变得力,或可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 亡。又据新华社报道,即便在风浪来袭之际,凤凰号上还有导游说:“我 都没穿救生衣,你们怕什么?”这为悲剧发生埋下了巨大隐患。事实上, 当时在那片海域还有一艘游船“天
7、秤号”,就行驶在凤凰号后面。当风 暴到来之时,这艘船采取的措施,一是赶紧让游客穿好救生衣,二是船长 立即调整方向,从附近的蜜月岛绕行,在岛后的无风区等候了约 10 分钟 左右,等风力减小了才再度起航,最终逃过一劫。就整个过程来看,从导 游,到船长,甚至到游客,在风雨面前侥幸心理占了上风,最终惨剧发 生,真是可悲,可叹N5 ! 技术发展到今天,依然有不测风云;生活纵然已经甜如蜜,依然会有 无法预知的“旦夕祸福”;诱惑虽然万万千,但有很多本不该属于你我。所 以,请抛弃侥幸心理,别用“侥幸”去换“不幸N6 ”。 【名【名师师点点评评】 文章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说起,指出小偷、作弊的学生、贪污的官员 其
8、实都有一种侥幸心理。接着,在肯定“诱惑”的负面作用的同时,指出“侥 幸心理”才是“不幸”来临的根源。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指出侥幸心理的 危害。然后以新闻热点普吉岛翻船事故为例,进一步指出侥幸心理的巨大 危害。结尾总结前文,点题。文章事例丰富,见解深刻,分析可谓一针见 血,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鉴于文章在文采上稍有欠缺,故酌情扣 2 分, 最后得分为 58 分。 N1“侥幸”是“因”,“不幸”是“果”,标题即为论点,新颖而有内涵。 N2三个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构成段落排比,很有说服力;设问句,分析可 谓一针见血。 N3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分析,指出根本原因;又以亡国之君为反面事 例,使议论更具说服力。 N4三个分句构成排比形式,指出侥幸心理的巨大危害,使议论更加深 刻,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 N5用新闻热点作为论据,叙例时有选择地抓住其中人物的侥幸心理来 写,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既“哀其不幸”,又“惜其侥幸”。 N6指出“不测风云”、难以预知的“旦夕祸福”、“有些诱惑本不该属于你 我”等等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现实,水到渠成地总结全文,点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