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重点: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知道 1 厘米、1 米的实际长度, 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学会尺量物体长度和画线段的方法。 概念公式:概念公式: 1 米=100 厘米 0 刻度的认识: 尺子的左端从 0 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 0 刻 度)。 线段的特征:都有两个端点(物体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另一 端也看作个点,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重点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验算方法 及混合运算和估算 概念公式:概念公式: 进位
2、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超过十 要向前一位进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三位数。 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个位数不够减时 要从十位退一,在本位加十再计算。 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差有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 验算方法:掌握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之间的关系并 运用到实际运算中。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需要估算出 大致结果,引出加减估算。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重点: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关系,学会用直尺画角, 判断是否是直角。 概念公式:概念公式: 一个点引出两
3、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顶点。 角有两条边一个顶点,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一个三角板中,最大的角是直角。直角是 90 度,比直角大的角 叫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 重点:重点:体会乘法的意义。感知乘法是相同加数的简便方法 概念公式:乘法口诀表(略)概念公式:乘法口诀表(略)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 针对乘法口诀表出题针对乘法口诀表出题, 如补充乘法口诀和一些具体运如补充乘法口诀和一些具体运 用。用。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重点: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4、,观察到 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2、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含义并 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概念公式:概念公式: 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1、对称轴是一条直线 2、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3、在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 相等。 定义: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互相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科称图形 方法:方法: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找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找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 画法:画法:1 1、找出图形的一对对称点。 2、连接对称点。 3、过这条线段的中
5、点作这条线段的垂线。 第七单元:统计第七单元:统计 重点: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方法并会填写统计图。 概念公式:数据收集概念公式:数据收集-统计统计-填写填写 练习巩固:可按实际情况统计班级人数等方式练习。练习巩固:可按实际情况统计班级人数等方式练习。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 重点难点: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
6、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
7、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 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 100 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 (1)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活动(一) :我长高了 (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 (2)让学生体
8、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从个位加起。 如果个位满 10,向十位进 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从个位减起。 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个位作 10 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 退掉的 1。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 就用谁加上几。 例题 1.口算 51-30=6
9、0-35=59-28=10+13=12+10= 42+24=10+55=25+66=89+10=66+16= 99-85 =80-40=65-41=71+11=68+26= 61-53=53-48=17+35=83-40=61-57= 74-52=35+46=18+12=86-51=22+60= 87-40=29+43=87-53= 2、列式计算: (1)比 29 多 17 的数是多少?7 的 3 倍是多少? 8 个 6 是多少? (2)两步竖式计算 455408350430148 703379670694604 723493-49+27= 3、应用 (1)二年级一班参加课外美术小组的有 9
10、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是美术小 组的 2 倍,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 (2)二年级有 8 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有 6 人。一共有多少人? 二、米和厘米 角和直角 重点、难点 1、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 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
11、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3、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画一画”等活动,初 步认识角,并且能够辨认。 (3)知道一个角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画角。 4、 (1)结合具体情境,直观认识直角,会画直角标记。 (2)能利用工具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利用工具画直角。 (3)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 着几就是几厘米。 4、1
12、米=100 厘米 100 厘米=1 米。 5、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测量出长 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 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 41 页图例) 。 8、三角板上的 3 个角中,有 1 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 4 个角,都 是直角。 9、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10、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例题 1、1 米 21 厘米=()厘米53 厘米-18 厘米=()厘
13、米 2、一条线段有()个端点,是直的,可以度量。 3、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边是直的,不可以度量。 4、1 米的绳和 100 厘米的绳比较, () 两样长1 米的绳较长100 厘米的绳较长 5、亮亮身高 85 厘米,玲玲比亮亮高 10 厘米,玲玲身高多少厘米? 6、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长 3 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三、表内乘法 重点、难点 1、乘法的初步认识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 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 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
14、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 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 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 单的乘法问题。 3、5 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 5 的乘法算式的计算 过程和 5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 5 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 5 的
15、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 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 2、3、4 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 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 2、3、4 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乘加、乘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用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 (3)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样化。 (4)在做一做 2 题中,应适当
16、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关 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乘法口诀。 6、6 的乘法口诀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 6 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 索新知识的思想和方法。 (2)掌握 6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7 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编制 7 的乘法口诀,学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 索新知识的方法。 (2)掌握 7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 趣味性和价值性。 8、“倍”的意义及应用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利用操作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并探索“求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17、”的计算方法。 (3)能利用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 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8 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 8 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0、9 的乘法口诀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编制并掌握 9 的乘法口诀。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实践活动(二) :看一看、摆一摆 (1)利用主题图复习第 3、4、5、6 单元的相关知识(观察物体、角的认识、 表内乘法) 。 (2)
18、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数学的价值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知识点 1、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 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 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 或 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在 9 的乘法口诀里,几乘 9
19、或 9 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 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 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 数这个数。 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 个 5 就是 5 的 3 倍。 例题 1、判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 (1) 求“8 比 5 多多少?和求“比
20、8 多 5 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 () (2)求“9 比 16 少多少?”和求“比 16 少 9 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 () (3)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 (4)55=25 读作:两个因数都是 5,积是 25。 () 2、先看图,再填空 (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 (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 (3)第一堆有 3 个,总个数是第一盘的()倍,求一共有多少个的算 式是:_。 (4)画出来,使的个数是的 4 倍。 (5)在 86=48 中,8 和 6 都叫做( ) ,48 叫做( ) (6)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 (1)
21、 ()八二十四(2)七()六十三 _ 3、口算 77=32=54=13 =49=29= 43=23=99=27=19=38= 61=88=65=57=51=22= 58 =24=52=25=62=26= 35=3 18=59=47=17= 37=42=48=66=79=33= 78=31=14=34=15=11= 4、下面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7+7+7 3+3+4+3+38+8+8+8 四、观察物体 重点、难点 1、建立观察角度 (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 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多少票? 六、
22、数学广角 1、简单的排列和组合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示、列图表等过程,逐步抽象 出全面的、有序的排列和组合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逐步由具 体过渡到抽象。 (3)能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活动中培养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简单的推理 (1)经历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 (2)能借助“做标记”、“列图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能 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能有条理的表达自己思考的过程,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 知识点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例题 1、简单的逻辑推理 三个同学的数学成绩是 90 分、96 分、98 分。甲说:“我不是最高,也不是 最低。”,乙说:“我比甲高。”那么,甲是()分,乙是()分,丙是 ()分。 2、填符号 在里填上+、-、或= 4()6=248 () 8=1670-22()86 74()2366()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