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alice 文档编号:1656405 上传时间:2021-08-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年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必修上册) 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 (六)六) 基基础础知知识识演演练练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 5 小题)小题) 1.按课文原文填空 。 (1)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2)?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 ) (3)山河破碎风飘絮,。 (文天祥过零丁洋 ) (4),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 (5) 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纵横交错的空间景象着笔,写出边塞冰天雪地、阴云 重重自然之景的句子是,。 (7) 陋室铭中表

2、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 是,。 2.请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子填入横线处(每空一句,填序号即可)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 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_A_ ,一连好几天,_B_,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 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_C_。 A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B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 心情 C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B.()C.() 3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没出不超过 15 个字。 新诗的发展,我以为,首先要寻求真实。真实和现实微有不同。_, 思想、情 绪等心灵的实际情况叫做真实。诗,特别是抒情诗,并不必须描写、表现或反映社会的实际情况, 但诗人所描写、表现或反映的思想感情,_, 这才是诗的真实性。 “反对无病呻吟” 是五四运动提出的新诗口号,_。解放以来,我们有许多诗人的诗,都是为赶政治任务 而作,尽管写得激昂慷慨,在读者中却不起作用。 4.生活中有一些有警示作用的标语若能再有点人情味、幽默感或文学色彩,效果会更好。请 将下列标语改得合情合理。 例:某山路旁:

4、“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 把青山留下,把火种带走 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 “5 万伏高压线,严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 5.文学名著。 战国策 是一部体史书, 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由汉代 根据战国史书编校整理成书, 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在邹 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为的描写。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 6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的) 6.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庇护(b)胆怯(qi)模样(m)异曲同工(q)

5、 B.称职(chn)膝盖(x)和煦(x)不期而遇(q) C.畸形(j)祈祷(q)驳斥(ch)高瞻远瞩(sh) D.氛围(fn)愚昧(y)诘责(ji)杞人忧天(q) 7.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 B.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C.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强聒不舍。 D.栽了筋斗要善于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循规蹈矩。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文的核心是“人” ,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B. “

6、快回来! ”他一边追一边喊, “前面的路被堵上了! ” C.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这是值得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D.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9.结合语境,在下列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这句话,要求学生具有奋发图强,勇 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和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它集刚健和柔顺两种不同的 特质于一身,标志着人格发展的一种全面性。 在小明离家上大学的前一天晚上,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 “孩子,从明天起你就是清华大 学的一名学生了。你要记住:念名牌大学,并不意味着就是

7、名牌大学生。,要永不骄 傲,要抱着的态度,刻苦学习,争做名副其实的名牌大学生。 A.句填“再接再厉” “苦口婆心”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句填“再接再厉” “苦口婆心”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句填“自强不息” “言简意骇”句填“玉不琢不成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D.句填“自强不息” “言简意骇” 句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0.下列有关贺词、对联和诗句的使用,全都得体的一项是() 杏林之光(赞教师)鱼跃龙门(贺升学) 敬颂钧安(祝平辈)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挽联)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勉辞

8、) 一联佳句随流水,百合香车动画桥(贺友情) A. B. C. D. 1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职责的转变与业务量的增加使得对消防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兵从一个 地方青年到一个合格的消防战斗员,通过训练和实战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间。除了理论知识 的学习,体能的训练,心理素质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课程。后期实战也会让 新人真正深入到各种 突发灾害中,让其心理素质和胆量在训练和实战中得到强化。 A.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 B.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才能胜任 C.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使人必需拥有坚毅的性格、过

9、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 D.没有坚毅的性格、过人的胆量、高超的技艺是无法胜任如此繁重的任务的 三、实践运用(本大题共三、实践运用(本大题共 1 1 小题)小题) 下面是某校“校园诗会”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 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5 个字。 答: _ _ _ 基本技能提升基本技能提升 四、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四、阅读理解及分析(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 (一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77 年在慈溪上林湖窑址出土了一件罐形青瓷墓志,器身筒形有圈足,罐内有“光启三年岁 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铭文,说明至迟在晚唐上林湖

10、地区已有贡窑。贡窑生 产进贡的青瓷,都是精品,没有别的特殊地方。唐朝廷内库藏有“纹如乱丝,其薄如纸”的青瓷 酒杯。1987 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越窑青瓷,更证明了越窑向唐朝廷进贡优质青瓷的事实。可 见,唐秘色瓷的“秘色”乃精品之义。关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秘色瓷,北宋赵令時说“世言钱氏 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之用,故云秘色” 。上林潮后司岙五代窑址曾发现官样刻花 碗瓷片,图案繁缛,饰以龙纹、褐彩等,这在其他普通窑址中极难见到。这一时期的秘色瓷专指 此类釉色“似一泓清漪”的上层贵族专用瓷。宋以后,越窑衰落,李日华云“南宋时,余姚(今 慈溪)有秘色瓷,粗朴而耐久” ,陆游记曰“耀州出青瓷

11、器,谓之越器,以其似余姚县秘色也” 。 自此,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的泛称。 (摘编自虞浩旭试论“秘色瓷”含义的演变 ) 材料二: 最早写诗赞美秘色瓷的是唐代诗人陆龟蒙(?881) ,他在秘色越器中写道: “九秋风露 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那么秘色瓷始烧于何时呢?秘色 瓷能得到当时诗人的赞誉,应是在它出现一段时间以后。在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 14 件秘色瓷 器中,除 2 件漆平脱瓷碗色青黄外,其余均呈青绿或湖绿色,釉色纯正润泽,造型精雅庄重,显 示出烧制技术的成熟。因此,在其之前还应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据现有实物资料看,九世纪以前 越窑瓷器出土量少,说明生产规

12、模极其有限。从九世纪初开始,越窑纪年瓷器大量出现,制作技 术大有进步,原料加工精细,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具备了烧制秘色瓷的基本条件。 另外,中唐以后越窑瓷器已作为贡品贡奉唐王朝,尤其是慈溪上林湖出土的唐光启三年(887 年) 铭罐形墓志中有“贡窑”二字,更印证了史料有关的记载。越州贡奉朝廷的瓷器,是越窑青瓷的 精品,即秘色瓷。据此估算,越窑秘色瓷约在九世纪中叶出现了。 (摘编自孙新民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历史与分期 ) 材料三: 秘色瓷多用青绿色釉,细腻的胎质晶莹润泽,如静谧湖面一般。法门寺塔出土的八棱净水秘 色瓷瓶就是这样的代表。这只瓷瓶造型端庄规整,线条优美,通体明亮泛绿,瓷化程度极

13、高。同 一批出土的越窑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和秘色瓷盘,通体施有青绿色的釉,釉色均匀光洁,莹润 饱满,器形规整。在灯光下,碗和盘内明澈透亮,玲珑剔透, “无中生有” ,恰似一汪清水留于碗 内或盘内。这样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在烧制前,工匠巧妙地将器物底部设计成微微向内 部凸起的造型,这样便使碗或盘的底部形成了一个微小弧面,再配以青绿透明的光滑釉面,就使 得碗或盘的底部成为一个类似凸面镜的构造,从而让光产生了散射,形成了神奇的视觉观感。这 便是秘色瓷能产生“无中生有,似盛有水”效果的原因。秘色瓷的釉色含蓄质朴,蕴含着坚韧容 忍的文化意味,与中庸之道不谋而合。秘色之青可融人为于自然,亦可融自然于

14、人为,完美地体 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摘编自付少飞揭秘千年珍宝秘色瓷 ) 1.下列对材料中“秘色瓷”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秘色瓷是青瓷中的一种类型, “秘色”的含义在历史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就瓷器品质 而言,有时就使用群体而言,有时就釉色品相而言。 B.秘色瓷的始烧时间可以追溯到九世纪中叶,此时人们开始使用匣钵装烧,这使瓷器质量显 著提高,精美绝伦的瓷品,获得了诗人陆龟蒙的赞誉。 C.秘色瓷胎质细腻,多用青绿色釉,光洁莹润,能产生“无中生有,似盛有水”的神奇视觉 效果,表现了中国古人工巧胜自然的艺术和文化追求。 D.秘色瓷的出现是越窑青瓷烧制技术成熟的标志之一,晚唐上林湖地区

15、贡窑生产进贡的秘色 瓷是青瓷中的精品,代表了史上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林湖后司岙五代窑址所发现的官样刻花碗瓷片,之所以很难在其他普通窑址中见到,其 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吴越国规定秘色瓷“不得臣庶之用” 。 B.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秘色瓷釉色纯正润泽,造型精雅庄重,这充分说明越窑秘色瓷从 烧制开始就达到了成熟的水平,自然成为朝廷贡品。 C.工匠们将碗或盘的底部设计成类似凸面镜的造型,利用光的散射,让秘色瓷碗或盘产生“无 中生有”的观感,巧妙地将人为与自然融为一体。 D.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从含义演变、始烧年代、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蕴等方面介绍了

16、神奇的秘色 瓷,使人们对秘色瓷有了一个宏观概要式的了解。 3.简要概括秘色瓷含义的演变轨迹与演变趋势。 (1)演变轨迹: (2)演变趋势: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灵的对白 席慕蓉 在每天晚上入睡之前,每天早上醒来之后,我总禁不住想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要的,到底 是一些什么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要怎么样才能为它塑出一个具体的形象?要怎么样才 能理清它的脉络呢? 窗外的椒树,叶子已变成一片璀璨的金红,又是一年将尽了,日子过得真是快!这样白日黑 夜不断地反复,我的问题却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我一直没办法用几句简单和明白的话,向你描 出我此刻的心情。 而你是知道的,对

17、现在这个时刻,我有多感激,有多珍惜!我心中一直充满了一种朦胧的欢 喜,一种朦胧的幸福,可是,我就是说不出来,几次话到唇边,就是无法出口,好像隐隐然有一 种警惕:若是说出来,有些事物有些美妙的感觉就会消失不见了。 而今夜,就在提笔的那一刹那,忽然有一句话进入我的心中: “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 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要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 是的,在命运之前,我必须要承认我的渺小与无能为力,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这里是没有 什么可以争辩和可以控制的。 所以,我终于明白了,我终于知道,这么多年以来,一直烦扰在我心中的种种焦虑和不安, 其实都是不必要和莫须有的啊!因为,世间有些

18、事情,实在是无法解释,也不用解释的啊! 原来,如果我又想画画,又想写诗,必定是因为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 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大的欢喜与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 一种自然的现象,我又何必一定要想出一个完美和完全的答案来呢?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 自然的答案了吧。 其实,你一直都是很明白,并且看得很清楚的,你一直都是知道我的,你一直都认为: “没有 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 不是吗?如果万物都能顺着自然的道理生长、茁壮、成熟,这世间就会添了多少安静而又美 丽的收获呢! 一位哲学家告诉过我,世间有三种人,一种是极敏锐的,因此,在每一种现象

19、发生的时候, 这种人都能马上做出正确的反应,来配合种种的变化,所以他们很少会发生错误,也因而不会有 追悔和遗憾,另一种人又是非常迟钝的,遇到任何一种现象或是变化,他都是不知不觉,只愿理 头走自己的路,所以尽管一生错过无数机缘,却也始终不会察觉自己的错误,因此,也更不会有 追悔和遗憾。 然后,哲学家说:所有的艺术家都属于中间的那一个阶层,没有上智的敏锐,所以常会做出 错误的决定。但是,又没有下智的迟钝,所以,在他的一生之中,总是充满了一种追悔的心情。 然而,就是因为有了这一种追悔的心情,人类才会产生了那么多又那么美丽的艺术作品。 那么,你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不管我用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不管

20、是毫无准备或者 准备得很充分,你都能一样地看透进来呢?在你的面前,我永远只是一个最单纯的我而已呢? 没有什么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的日夜才 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与追求才 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的啊! 多少值得珍惜的痕迹都消逝在岁月里,消逝在风里和云里。在有意或无意间忽略了一些, 在有意或无意间再忘记了一些,然后,逐渐而缓慢地,我蜕变成今日的我,站在你眼前的我。 如你所说的:一个单纯而又自然的我。 然而,这样的一种单纯和自然,是用我所有的前

21、半生来作准备的啊!我用了几十年的岁月来 迎接今日与你的相遇,请你,请你千万要珍惜。亲爱的朋友,我对你一无所求,我不求你的赞美, 不求你的恭维,不求你的鲜花和掌声,我只要你的了解和珍惜。 其实,岁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总是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昨日的错误, 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会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是认真而努力地生活过了。 无论如何,藉着我的画和我的诗,藉着我的这些认真而努力的痕迹,我終于能得到一种回响, 一种共鸣,终于发现,我竟然不是孤单和寂寞的了。 那么,我禁不住要问自己了: “我想要的,是不是就是这种结果呢?” 我想要把握住的,是不是就只是今夜提笔时的这一种朦

22、胧的欢喜与幸福?是不是就只是你的 了解与珍惜? “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貌似简单,实则关涉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连接着作者一生奋斗 的理想和目标,三言两语难以说清。 B.本篇散文行文中很少有叙事、描写的内容,文章主要是作者对心灵的剖析,语言极富诗意, 增添了文章的美感。 C.本文主要以第一人称行文,亲切自然,同时文中多处出现“你” ,便于抒情,加强了感染力, “你”指作者的一个朋友。 D.作者不求鲜花和掌声、赞美和恭维,只要了解和珍惜,是因为在作者心中,人与人之间应 该以真诚相待、以心灵相交。 2

23、.对“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这句话的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3.本文以追问作结,颇为巧妙,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五、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五、古诗文阅读及赏析(本大题共 2 2 小题)小题) (一)(一)面这首诗,完成各题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道河,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匈奴犹未灭” :指的是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 “魏绛复从戎” :魏绛是春秋晋国大夫。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 后汉书.窦宪传中记载,窦宪大

24、破北单于,登燕然山, 刻石纪功而还。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 诗 2.下面有关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赠别诗,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 B.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读来令人震撼,活用了典故。 C.颔联中“三河道”点出了送别的地点,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十分雄壮。 D.颈联“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物,是实写,为结句作了铺垫。 3.简析颈联中“横” “接”两字的表达作用。 (二)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勉清正 旧唐书 李勉,字玄卿。至德初,拜监察御史。勋臣恃宠,多不知礼。大将管崇嗣于行在朝堂背阙而 坐,

25、言笑自若,勉劾之,拘于有司。肃宗特原之,叹曰: “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 ”时关东献 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 “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 ”勉乃哀之,上 言曰: “元恶未殄,遭点污者半天下,皆欲澡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肃宗遽 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晬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 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曰: “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 ”即停诏拘啐,飞表 上闻。晬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大常少卿。肃宗将 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已。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出

26、历汾州、虢州刺史,除广 州剌史。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 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人吏诣阙 请立碑,代宗许之。在镇八年,以旧德清重,不严而理。德宗嗣位,加检校吏部尚书,寻加平章 事。无何,卢杞自新州员外司马除澧州刺史,给事中袁高以杞邪佞蠹政,贬未塞责,停诏执表, 遂授澧州别驾。他日,上谓勉曰: “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 “天下 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 ”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 ( 旧唐书列传第入十一 )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勋臣

27、恃宠,多不知礼(_) (2)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_) (3)勉问其故(_) (4)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_) 2.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的事例,并注意语言的衔接。 李勉一生清正。清者,一曰清醒,能高瞻远瞩,_;二曰清廉, _。 正者,正直也,李勉不阿谀奉承,不曲从权贵,_,甚是难能可贵。时人多其正直,宜矣。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元恶)皆欲澡心归化。 B.追(勉)入为大理少卿。 C.(勉)出历汾州、虢州刺史,除广州刺史。 D.停诏执表,遂授(卢杞)澧州别驾。 4.文章的末句: “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 ”简要说说“见疏”的原因。 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

28、组,全都表现李勉正直的一组是() 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 停诏拘碎,飞表上闻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管崇嗣依仗恩宠,违反朝廷礼仪,在行宫的朝堂背朝宫阙而坐,谈笑自如。李勉敢于 弹劾他,要将他依法处置。肃宗虽然宽恕了管崇嗣,但却非常称道李勉维护朝廷尊严的行为。 B.李勉认为被俘的叛军中有不少人是被胁从的,并非真正反叛,若一并处死,则不利于国家 剿除元凶。他主张给那些愿意归顺

29、的人一条生路。肃宗采纳了他的意见,结果反叛者纷纷归顺。 C.李勉任广州刺史时,严格管理自西域泛海而来贸易的船舶,使得贸易量大增。他性情廉洁, 在离任返京时,将家人所藏的南方异宝尽数搜出,投进江中,这使得他深受官吏民众的爱戴。 D.李勉秉持正义,不愿曲意迎合权臣李辅国,虽然受肃宗赏识,但最终还是未得重用。他支 持袁高贬了奸臣卢杞的官,并向德宗指出:卢杞是奸邪,世人皆知,唯独皇上受了他的蒙蔽。 7.把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 (2)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 综合能力拓展综合能力拓展 六、写作(本大题共六、写作(本大题共 1 1 小题)小题) 阅读下面

30、文字,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 “海这么大,而我 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看见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形式一:自拟题目,以上述文字为开头,展开想象,续写文章。 (上述开头不必抄到作文中) 形式二:以“致蚂蚁的信”为题目,以大海的身份给蚂蚁写一封信。 (信件格式可以参考现代 文阅读中致中国读者的信 ) 要求:不少于 500 字; 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212021 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答案解析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

31、适应性练习题(六)答案解析 一、1.(1)谁家新燕啄春泥(2)问君何能尔(3)身世浮沉雨打萍(4)更深月色半 人家(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7)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 【解析】句意思相同,句倒装,意在强调,与前文“不禁为之震颤”相呼应,故选; 句“望它们”与下句顶真相连,更为连贯,而且前面已有“一连好几天” ,不必重复“天天” ; 根据语境“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 、 “寂寞”等,故应选与之对照呼应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3.社会的实际情况叫做现实;必须符合于他自己的心灵状态;其意义也正是要求真实 【解析】第一处空格,根据“真实和现实微有不同

32、”和“思想、情绪等心灵的实际情况叫做 真实”语境,可知填“社会的实际情况叫做现实” ; 第二处空格,根据“并不必须描写、表现或反映社会的实际情况,但诗人所描写、表现或反 映的思想感情”和“这才是诗的真实性”语境,可知填“必须符合于他自己的心灵状态” ; 第三处空格,根据“反对无病呻吟”和“解放以来,我们有许多诗人的诗,都是为赶政治任 务而作,尽管写得激昂慷慨,在读者中却不起作用”语境,可知填“其意义也正是要求真实” 。 4.示例:生命诚可贵,电线不可摸. 5.国别刘向邹忌与齐王对话 二、6.B 【解析】A.模样(m)C.高瞻远瞩(zh)D.愚昧(y) 7.D 8.BA 项“关心人” “爱护人”

33、后应是逗号;C 项问号使用有误;D 项逗号应在引号外边 9.D 10.C 11.D 【解析】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此题属于 填写衔接句的形式,答题时注意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和前后文的联系,此题抓住第一句 “对消防员的要求”来选择。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三、主题为“庐州唱月”的校园诗会拟定于 9 月中旬举行。准备阶段利用海报、校报和校园 网进行宣传;主要活动包括原创诗歌评选、诗歌诵读和诗歌微讲座。 【解析】作答本题,要注重构思图的层次和顺序问题。这个构思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 这次活动的主题,

34、第二层分为“宣传准备” “主要活动”和时间“9 月中旬” ,第三层主要介绍“宣 传准备”和“主要活动”各自包括的内容。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主题为庐州唱月 ”开始,先 写时间,再写“宣传准备”阶段的内容,最后写“主要活动”的内容。 四、 (一 1.A 2.B 3.(1)唐秘色瓷的“秘色”乃精品之义,唐朝贡窑生产进贡的青瓷,都是精品;五代吴越国 时期的秘色瓷,专指此类釉色“似一泓清漪”的上层贵族专用瓷;宋以后,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 的泛称。 (2)兴起鼎盛衰落、消亡。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中词语或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要做好这种题,首先要审清题干要 求,看看选项有无答非所问或题干与选项信息不同类的

35、情形,若是这类问题选项本身一般没有错 误,却按照对照原文寻找表述错误或者曲解文意的方法等于缘木求鱼,费力不讨好;本题四个选 项可谓开门见山紧紧扣住题干“秘色瓷”而言,可见并非上述问题,接下来就按照提取文本信息 与选项对照的思路进行分析即可。 A 项,正确。信息源在材料一的后半部分“可见,唐秘色瓷的秘色乃精品之义。 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之用,故云秘色 。这一时期的秘色瓷专指 此类釉色似一泓清漪的上层贵族专用瓷。宋以后,自此,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的泛称” , 选项表述符合文意。 B 项, “秘色瓷的始烧时间可以追溯到九世纪中叶,此时人们开始使用匣钵装烧,这使瓷器质 量显著提高,

36、精美绝伦的瓷品,获得了诗人陆龟蒙的赞誉” ,表述错误,原文信息有“据此估算, 越窑秘色瓷约在九世纪中叶出现了” “从九世纪初开始,越窑纪年瓷器大量出现,制作技术大有进 步,原料加工精细,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具备了烧制秘色瓷的基本条件” ,可见选 项问题有二,其一混乱了两个时间段, “此时”选项中指“九世纪中叶” ,而文中指 “九世纪初” ; 其二“这使瓷器质量显著提高” , “这”在选项中仅指“人们开始使用匣钵装烧” ,而文中应该是三 个条件“制作技术大有进步,原料加工精细,使用匣钵装烧” ,选项遗漏内容,信息不全。 C 项, “表现了中国古人工巧胜自然的艺术和文化追求” ,表述不

37、当;原文内容是“秘色之青可 融人为于自然,亦可融自然于人为,完美地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可见文中只是说自然和人工 巧妙融合,达到天衣无缝的境界,并非“巧胜” , “胜” ,超过,无中生有、夸大其词。 D 项, “代表了史上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 ,表述绝对,无中生有,过度拔高;原文中所有相关 选项的信息只有以下两处“1977 年在慈溪上林湖窑址出土了一件罐形青瓷墓志,器身筒形有圈足, 罐内有光启三年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等铭文,说明至迟在晚唐上林湖地 区已有贡窑。贡窑生产进贡的青瓷,都是精品,没有别的特殊地方” “尤其是慈溪上林湖出土的唐 光启三年(887 年)铭罐形墓志中有贡

38、窑二字,更印证了史料有关的记载。越州贡奉朝廷的瓷 器,是越窑青瓷的精品,即秘色瓷。据此估算,越窑秘色瓷约在九世纪中叶出现了” ,可见,只说 是“精品”并无“最高水平”的说法。 故选 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这种题,通常是先整体把握文意,获取 作者的观点或态度;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 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 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B 项, “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秘色瓷釉色纯正润泽,造型精雅庄重,这充分说明越窑秘色 瓷从烧制开始就达

39、到了成熟的水平,自然成为朝廷贡品” ,表述有误;原文说“在法门寺塔唐代地 宫出土的 14 件秘色瓷器中,除 2 件漆平脱瓷碗色青黄外,其余均呈青绿或湖绿色,釉色纯正润泽, 造型精雅庄重,显示出烧制技术的成熟” ,可见选项问题有二,其一,表述绝对, “在法门寺塔唐 代地宫出土的 14 件秘色瓷器中,除 2 件漆平脱瓷碗色青黄外,其余均” ,可见并非所有的都 “釉色纯正润泽,造型精雅庄重” ,选项直接表述成“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扩大了范 围;另外文中“显示出烧制技术的成熟” ,到了选项中加入了“烧制开始” ,范围程度均有别于原 文,过度解读,无中生有,于文无据。 故选 B。 3.本题考查

40、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 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 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本题要求“概括秘色瓷含义的演变 轨迹与演变趋势” 。 第一问关于轨迹的概括应从材料一中的时间名词作为阶段划分的标志。从材料一“1987 年陕 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越窑青瓷,更证明了越窑向唐朝廷进贡优质青瓷的事实。可见,唐秘色瓷的 秘色乃精品之义”中提炼出最后一句作为答案点; 从“关于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秘色瓷,北宋赵令時说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 不得臣庶之用,故云秘色 ”中提炼出

41、答案“唐朝贡窑生产进贡的青瓷,都是精品” ; 从“上林潮后司岙五代窑址曾发现官样刻花碗瓷片,图案繁缛,饰以龙纹、褐彩等,这在其 他普通窑址中极难见到。这一时期的秘色瓷专指此类釉色似一泓清漪的上层贵族专用瓷”得 出“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秘色瓷,专指此类釉色似一泓清漪的上层贵族专用瓷; 从材料一 “宋以后,越窑衰落,李日华云南宋时,余姚(今慈溪)有秘色瓷,粗朴而耐久 , 陆游记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以其似余姚县秘色也 。自此,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的泛称” 中提取出“宋以后,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的泛称” 。 第二问演变趋势,应该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一般符合先开端或兴起,再到发展鼎盛,最后 是衰落,甚至是

42、消亡的发展过程。 文中材料二说“那么秘色瓷始烧于何时呢?秘色瓷能得到当时诗人的赞誉,应是在它出现一 段时间以后。 ” “据此估算,越窑秘色瓷约在九世纪中叶出现了” ,这是开始兴起的阶段; 材料二中“在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出土的 14 件秘色瓷器中,除 2 件漆平脱瓷碗色青黄外,其余 均呈青绿或湖绿色,釉色纯正润泽,造型精雅庄重,显示出烧制技术的成熟。因此,在其之前还 应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据现有实物资料看,九世纪以前越窑瓷器出土量少,说明生产规模极其有 限。从九世纪初开始,越窑纪年瓷器大量出现,制作技术大有进步,原料加工精细,使用匣钵装 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具备了烧制秘色瓷的基本条件。 ”这是发展

43、和成熟或鼎盛时期; 材料一说“宋以后,越窑衰落,李日华云南宋时,余姚(今慈溪)有秘色瓷,粗朴而耐久 , 陆游记曰 耀州出青瓷器, 谓之越器, 以其似余姚县秘色也 。 自此, 秘色瓷成了类越青瓷的泛称。 ” 这是衰落或消亡阶段。 (二 1.C 2.万物顺应自然,方能收获安静和美丽。这种自然是历经磨砺之后的坦然。这种自然 是经过追求之后获得。 3.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首尾呼应。凸显主旨,表明作者不会满足已经追寻到的 答案,仍在探寻心路历程。发人深思,引发读者去探寻自身的心灵境界。 【解析】1.试题题干是“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 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

44、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这属于综合题,此题主要考查 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 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C 项, “你”指作者的一个朋友,分析错误。在本文中“你”是一个虚拟的形象,并不具体指作者的 朋友。故本题选 C 项。 2.试题题干是“如何理解文中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这句话?结合文本 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丰富意蕴。阅读全文,找到“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 的了” 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 研读这句话的上下语句和段落, 分析概括该句在文中

45、的语境意。 “ 心里有着一种想画和想写的欲望,必定是因为我的生命能从这两种创作活动里,得到大的欢喜与 安慰;因此,这实在是我自己的一种需求,一种自然的现象,事情的本身应该就是一种最自 然的答案了吧。 ” “如果万物都能顺着自然的道理生长、茁壮、成熟,这世间就会添了多少安静而 又美丽的收获呢! ” “这样的一种单绝,这样的一种自然,是要用几千个日夜、几千个流泪与追悔 的日夜才能孕育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的尝试与错误才能过滤出来的,要经过多少次努力的克制 与追求才能得到的,要用几千几万句话才能形容得出来的啊! ”结合以上有效的答题段落或语句, 理解文中“没有比自然更美、更坦白和更真诚的了”这句话的意

46、思是:作者认为只有万物顺应自 然,才能收获安静和美丽。而且这种自然是历经磨砺之后的坦然,也是要经过追求之后才能获得。 3.试题题干是“本文以追问作结,颇为巧妙,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本题考 查对文章结尾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认真阅读,梳理文章内容,回答有关“妙处”的题目,要从内 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内容上的作用,要关注作者自己的思考和内心想法,关注本文的主旨,关 注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要知道结尾段落的一般作用:首尾呼应、总结全文、深化主题。这篇散文 以追问的方式作结,表明作者不会满足已经追寻到的答案,继续在探寻心路历程。此外,以追问 的方式结尾,也能引发读者去探寻自身的心灵境界。在结

47、构上,文章开头说“我想要的,到底是 一些什么呢?” ,结尾又说“我想要的,到底是一些什么呢?”这样结尾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 构完整。 五、 (一(五言)律诗 2.D 3.“横” ,横亘,它横亘在代州北面,点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 “接” ,连接,描绘出 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连接云中郡。 “横” “接”二字,写出了此地是中原地区(三河道) 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表达诗人激励友人, 希望他建功报国,扬名塞外。 【解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 文学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记忆。我们知道,从体裁上讲,

48、古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 又分为绝句和律诗。本诗属于五言律诗。 2.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 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 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D 项, “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物,是实写”错误。这两句景物并不 在眼前,是魏大从军所往之地。D 错误。 故选 D。 3.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

49、目,首先要明确所炼之字在诗歌中的位置, 进而揣摩其在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其次结合所用手法,分析其所写内容,分析这个字对诗歌表情 达意的作用;最后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分条作答,使答案条理清晰。本诗中,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 云中”是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 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并与之连成一片。它 们是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 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在尾联,诗人运用“窦宪大破北单于”的典故,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 建功报国。 (二)1. 依仗才原因依靠

50、 2.李勉看到杀俘的危害,劝肃宗宥释,李勉对自西域泛海而来贸易的船舶都不检查,使 贸易量大增,受宠信的李辅国想让李勉降礼于己,李勉不为之屈 3.A 4.李勉对卢杞是否奸邪的回答,暗点出德宗的不辨贤佞、昏聩糊涂和受蒙蔽。 5.C 6.C 7.(1)如果全部杀了他们,这就是驱赶天下人去资助凶人奸逆了。 (2)当时人们称赞李勉正直,然而从此他被德宗疏远了。 【解析】1.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结 合语境分析。 (1)勋臣恃宠,多不知礼:勋臣依仗恩宠,多不懂得礼。故“恃”翻译为:依仗。 (2)吾有李勉,始知朝廷尊也:我有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贵啊。故“始”翻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初高衔接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初高衔接适应性练习题(六)(附答案与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alice)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