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22022 年高考作文最新年高考作文最新东京奥运东京奥运类素材类素材-万千话语万千话语 一声一声“加油加油” 目录:目录: 0101 从调皮少年到新科冠军,李发彬从调皮少年到新科冠军,李发彬千锤百炼千锤百炼“奥运梦奥运梦” 0202 中国力士中国力士 举重若轻举重若轻 0303 沉稳一枪,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奥运首金沉稳一枪,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奥运首金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0404 制胜一剑,孙一文夺得女子重剑队个人项目历史首金制胜一剑,孙一文夺得女子重剑队个人项目历史首金 0505“举好自己的每一把举好自己的每一把 0606“四战奥运四战奥运”吴静钰:静水流
2、深吴静钰:静水流深 玉汝于成玉汝于成 正文:正文: 0101 从调皮少年到新科冠军,李发彬从调皮少年到新科冠军,李发彬 千锤百炼千锤百炼“奥运梦奥运梦”(冠军成长连线)(冠军成长连线) 本报记者 李 洋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7 月 26 日第10 版) 7 月 25 日,当李发彬成功挺举起 172 公斤,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再添一金,在福建 泉州,鼓掌声、欢呼声响彻南安市体育学校这里是新科奥运冠军的母校。“欣喜若 狂!这是学校乃至泉州市历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校长杨再发难掩激动。 当日中午,学生们举着国旗和加油海报,坐到电视机前等待着,学校第一任老校长吕 联皆也赶了过来。“发彬挺举第一
3、把就来了个金鸡独立,我们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好在白灯亮起、顺利通过。他的第二把明显放开了,稳稳举起 172 公斤,打破挺举和总成 绩奥运纪录,也是圆了自己的奥运梦。”杨再发说。 看着领奖台上意气风发的得意门生,杨再发不由得想起当年那个在铁皮训练房里挥汗 如雨的举重少年。2002 年,杨再发到南安龙门小学选苗子,一眼就相中了李发彬,“他身 材精瘦,肌肉线条突出,爆发力很强,一看就是个练举重的好材料。” 小时候的李发彬很调皮,但训练特别认真,每天早上 6 点,就到训练房里做速度、力 量、耐力等基础性训练。杨再发回忆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尤其擅长数学,每次 考试都有八九十分。” 怀揣梦想,手
4、把杠铃,无数次举起放下李发彬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据杨再发介绍,南安市体育学校目前共有近 700 名学生,设举重、篮球、田径等 9 个 运动项目。在很多学生心里,李发彬就是榜样,登上奥运舞台、最终成为冠军的故事,激 励他们刻苦训练、努力追梦。 杨再发也很清楚:“莫说奥运冠军,就是全国冠军,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少数,一定 要用文化课为体校学生兜住底。”为此,学校坚持走体教融合发展之路,市教育局派遣文 化课教师,保证学生每天上够文化课,确保优秀体育苗子能被选进、留住、拔尖、送出。 “发彬是我们的骄傲,更多孩子因为体育考上大学、寻个好出路同样令我们自豪。”杨再 发说。 0202 中国力士中国力士 举
5、重若轻(五环大视野)举重若轻(五环大视野) 本报记者 李 硕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7 月 26 日第10 版) 随着中国队选手谌利军的一声大吼,187 公斤的杠铃被高高举过头顶,3 盏白灯同 时亮起,现场被巨大的欢呼声淹没。抓举落后 6 公斤,挺举第二把直接加重 12 公斤,7 月 25 日,谌利军用完美的上挺完成反超,以 332 公斤的总成绩获得男子 67 公斤级冠军,其 中挺举和总成绩双双刷新奥运会纪录,为中国举重队赢得开赛以来的第三金。当日早些时 候,他的队友李发彬以抓举 141 公斤、挺举 172 公斤、总成绩 313 公斤获得男子 61 公斤级 冠军。 5 年前的里约奥运会
6、,留下了谌利军最伤痛的时刻。由于赛前抽筋,在男子 62 公斤级 比赛中,保持着总成绩世界纪录的他甚至没能留下成绩。“这一路走来很多心酸,一直憋 着一口气,就想拿奥运冠军。”谈到里约的遗憾,谌利军几度哽咽。 谌利军走向东京的路程也颇为不易。2020 年 10 月全国锦标赛上,他遭遇右臂伤病, 手术后胳膊上留下了一道将近 15 厘米的伤疤。“那对我也是很大的打击,但我没有放 弃。”术后半年,他就在 2021 年亚锦赛以抓举 153 公斤、挺举 180 公斤和总成绩 333 公斤 赢下金牌,为出征奥运会累积了足够的信心。 但赛场处处有意外。时隔 5 年,再次站上梦想中的赛场,谌利军紧张了。重压之下,
7、 他两次抓举试举失败。当对手率先以挺举 180 公斤、总成绩 331 公斤结束比赛时,谌利军 的落后重量达到 10 公斤。“第一次打这么被动的比赛”,赛后谌利军心有余悸。 上场前,教练于杰告诉谌利军:“上去拼了,你要对得起那么多年的努力!说什么也 要把 187 公斤举起来,不能辜负你自己!” 有实力,才有自信,有勇气,才有胜利。“上挺感觉挺轻的,那口气一直顶在上 面!”谌利军成功了!反超对手 1 公斤,拼下了这枚金牌。 “非常惊险,比我们预想的要惊险得多。”中国举重协会主席周进强赛后表示,“能 在巨大的压力下反超,这让我们所有人都非常感动,也为后面出战的队员树立了很好的榜 样。” 在之前进行的
8、男子 61 公斤级比赛中,李发彬第一把抓举失败,但随后两把试举,他顺 利举起 137 公斤和 141 公斤,在抓举比赛结束时领先印尼队选手伊拉万 4 公斤。 挺举比赛,李发彬第一把试举 166 公斤,举起杠铃后重心不稳,用“金鸡独立”的方 式调整重心,最终稳稳站定。随后他又成功举起 172 公斤,而伊拉万两次试举 177 公斤失 败,尽管李发彬最后一把试举 178 公斤失败,还是以 313 公斤、领先对手 11 公斤的成绩摘 得金牌。 “我以前比赛也做过这个动作,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动作,可不建议模仿。”李发彬 谈及“金鸡独立”时说:“多亏我力量比较强,硬扳回来了。今天也是比较紧张,动作可 能没
9、那么顺畅,基本靠蛮力举起来的。” 一个失误,却成为整场比赛的转折点,这不仅体现了他优秀的调整能力,更展现了李 发彬扎实的个人能力。 一骑绝尘的轻松夺冠、“金鸡独立”的惊险夺冠、破釜沉舟的惊天逆转,两天三金, 中国举重队在东京奥运会的开场可谓完美。“后面还有 5 个项目。我们不能骄傲自满,目 标就是取得应该取得的好成绩!”周进强说。 0303 沉稳一枪,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奥运首金沉稳一枪,杨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奥运首金 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本报记者 季 芳 王 亮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7 月 25 日第06 版) 站上最高领奖台,中国射击队选手杨倩笑眼弯弯,伸
10、出双臂,比了一个大大的“爱 心”。7 月 24 日,这位刚满 21 岁的姑娘从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中脱颖而出她顶住落 后压力,靠着沉稳果决的最后一枪,拼下了梦想中的金牌。 杨倩在女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中取胜的成绩是 251.8 环,打破了奥运会决赛纪录,也为 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当五星红旗在朝霞射击场高高飘扬,“中 国加油”的欢呼声响彻赛场。 夺冠 决赛现场,竞争激烈。在女子 10 米气步枪决赛进行到最后两枪时,赛场上只剩下杨倩 和俄罗斯奥委会选手加拉希娜。此时,杨倩落后对手 0.1 环。 枪声响后,杨倩打出 10.7 环,这样高的分数在决赛最后阶段尤为难得。但对手出乎意
11、 料地打出 10.8 环,将领先优势扩大。最后一枪,是杨倩追赶的唯一机会。“当时特别紧 张。”杨倩赛后说,她不停地深呼吸,努力让心情平静下来。 射击场上的较量瞬息万变,运动员比的是技战术,更是心理。现场紧张的气氛,让加 拉希娜的最后一枪仅打出 8.9 环,争金机会来到杨倩面前。 其实,在女子 10 米气步枪资格赛中,激烈的竞争就已经上演。赛前夺冠呼声最高的世 界纪录保持者、印度队选手昌德拉及新秀瓦拉里万都因前半程用时过长,导致发挥不佳, 被拦在决赛门外。而另一位中国队选手王璐瑶打出 625.6 环的成绩,排在第十八位,也未 能走得更远。在资格赛中,杨倩的发挥也算不上理想,前两组没能“放开打”,
12、最终打出 628.7 环,以第六名进入决赛。 在决赛中,杨倩发挥神勇,打出了 3 个 10.9 环,与加拉希娜交替领先,将近乎完美的 发挥保持到了最后一枪9.8 环,杨倩赢了! “整个过程就是专注做自己,不去想结果。”在赛后,“专注”是杨倩提到最多的 词。虽然只是奥运会上的一名新人,但她显然已经练就一颗“大心脏”,做好了自己,做 到了放手去拼。 成长 射击是一场与自己的较量,赛场上,运动员要沉得下心,才能完成与自己的“对 话”。“比赛中要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过程挺艰难的。”杨倩说。 作为一名“00 后”小将,杨倩平时开朗活泼,但只要走上射击场,就会展现冷静沉稳 的另一面。 从 10 岁练习射
13、击开始,杨倩很快显示出较高天赋,11 岁入选宁波体校射击队,师从 国家级教练虞利华。射击场上,她逐渐闯出一片小天地:2014 年,在浙江省运会上获得 3 枚金牌;2015 年年底,入选国家青奥队;2019 年全国青年运动会,获得女子气步枪 60 发 个人冠军和团体亚军。 “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会有回报。”杨倩说。在另一块“赛场”,她同样在书写佳 绩。2016 年,杨倩被特招进入清华大学射击队,两年后进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 杨倩此次的出色表现也让清华大学射击队负责老师董智兴奋不已:兼顾学习和训练,杨倩 走出了一条让很多人赞叹,也能激励更多人的道路。据介绍,清华大学射击队目前有 22 名 队
14、员,每学期选修射击课的学生达上千人。 “每次比赛都不要去想以往的成功或失败,因为每次都是全新的开始。”杨倩说,在 一次次的重新出发中,她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传承 因为国际体育赛事大规模取消或推迟,杨倩此前参加国际比赛的经历并不丰富,就在 出征奥运会前,她的世界排名仅为第八十一位。没想到,这位“无名小将”可以一举夺 冠。 事实上,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射击队的备战也从未放松。队伍积极调整、创新备 战:在队内开展模拟对抗赛、选拔赛,为了适应新规则,还加入淘汰环节;为了模拟比赛 氛围,在场边播放风格多样的音乐,工作人员加油助威,以锻炼选手专注力。在队内举行 的 4 站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上,杨倩均排名第
15、一,还打出过平世界纪录的好成绩。 以赛代练,让队员们没有远离赛场,没有放下大赛的感觉。“5 年来,我们克服了很 多困难,组成了复合型团队,完善训练保障。大家为这支队伍付出了太多,都在等待这一 刻的到来。”杨倩夺冠后,射击队领队梁纯难掩激动。 角逐奥运首金从来都是一场硬仗,运动员的压力不言而喻。抵达东京后的训练中,杨 倩的发挥并不稳定,赛前最后一次训练,她甚至关掉成绩显示屏,以便专心练习。“我们 的调整就是屏蔽信息,不受外界的打扰。”杨倩的教练葛宏砖说,承担重任,更要完成对 心理的淬炼。 首金意味着什么?中国射击队最熟悉不过。悉尼奥运会以来,每届奥运会的首金都在 射击项目女子 10 米气步枪的赛
16、场上决出。中国女射手总是能带给人惊喜。雅典奥运会,杜 丽的回眸一笑,伦敦奥运会,易思玲流下的泪水,都已定格成中国体育的经典画面。 重压之下保持斗志和冷静,成为队伍的传承。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高高飘扬,这枚 金牌也将激励中国体育健儿继续奋勇前行。 0404 制胜一剑,孙一文夺得女子重剑队个人项目历史首金制胜一剑,孙一文夺得女子重剑队个人项目历史首金国歌在赛场嘹亮奏响国歌在赛场嘹亮奏响 本报记者 刘硕阳 刘 峣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7 月 25 日第06 版) 7 月 24 日,孙一文(右)在女子重剑个人项目决赛中。 环球时报记者 崔 萌摄 7 月 24 日晚,东京奥运会女子重剑个人决赛
17、在 29 岁的中国队选手孙一文和罗马尼 亚队选手波佩斯库之间展开。胶着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最后一刻。比赛还剩 3 秒结束时,波 佩斯库一剑将比分扳成 1010,金牌将以刺激的“决一剑”方式产生。一剑定胜负,这正 是孙一文喜欢的决胜方式。 在此前的 1/4 决赛中,孙一文便是通过“决一剑”淘汰了意大利队选手伊索拉。据教 练统计,所有“决一剑”的比赛中,孙一文的胜率高达 80%。因此,将比赛拖入“决一 剑”阶段,也是孙一文在赛前的打算。“对手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是上届奥运会团 体冠军成员,以前赢她的比赛都是靠决一剑。”孙一文赛后透露,一板一眼地和对手 过招,自己很难取胜,所以争取通过“决一剑”拼一
18、次。 加赛开始后,孙一文主动出击,拿下了制胜一分,从而赢得了中国女子重剑个人项目 在奥运会中的首枚金牌!孙一文夺冠后,和外教拥抱在一起,共同举起了五星红旗。 孙一文认为,在奥运会这样的顶级赛事中,选手对彼此的技术动作都很了解,“所以 大赛实际上比的是心态,就是敢字当先!”在她看来,首先要敢想。“女子重剑项目 的前辈实力都很强,但她们都没拿过个人项目的金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想自 己能拿这枚奥运金牌。”孙一文说,“但是从去年开始,我首先敢想自己夺冠了。” 之后是敢拼,这股拼劲儿既体现在每日的训练中,也表现在“决一剑”中孤注一掷的 勇气上。“很多时候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技术动作是否标准,只
19、是凭借节奏感把动作带 起来。” 这是孙一文的第二次奥运之旅。5 年前的里约奥运会赛场上,她在个人项目中获得铜 牌,在团体决赛中随中国女子重剑队收获了银牌。而在东京,孙一文在为争取“双冠”而 努力。27 日,东京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比赛将会打响,这需要孙一文和队友继续敢打敢 拼。 0505“举好自己的每一把举好自己的每一把” 本报记者 李 硕 人民日报 ( 2021 年 07 月 25 日第07 版) “发力清楚!挺住挺住!”伴着教练王国新的大喊,24 岁的侯志慧稳稳将 116 公 斤的杠铃高高举起! 6 次试举全部成功,总成绩达到 210 公斤,侯志慧的抓举、挺举和总成绩全部创造了 新的奥运会纪
20、录。随着印度选手米拉拜最后一次试举失败,侯志慧稳稳地赢下了中国举重 队在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第二枚金牌。 “没有那么多杂念,这一次就是全力以赴!”赛后接受采访的侯志慧自信满满,但其 实走下举重台时,她已经泪流满面。“教练一抱住我,我就忍不住了。这么多年的梦想终 于实现了!”侯志慧说。 不惧改变找回自信 这是侯志慧的第一次奥运之旅。她弥补了 5 年前在里约奥运会的遗憾,用出色的表现 证明了自己在女子 49 公斤级的实力。年少成名、爱笑爱闹、活泼好动,侯志慧一直被队友 和教练亲切地称为“小猴子”。 2016 年,当时只有 19 岁的侯志慧成功入选里约奥运会阵容,随队前往圣保
21、罗训练 营。 但伤病的影响让她没能真正站上奥运会的舞台。知道被替换的消息后,一向乐观积极 的“小猴子”哭了整整一下午。那次打击让她的竞技状态一度跌落谷底。 “经历过因伤无缘奥运,我训练举一些大重量时就会想很多,怕受伤。”侯志慧感 慨。 2020 年 6 月开始与王国新教练配合之后,她慢慢恢复了自信,“感谢教练一直信任 我。这场比赛我就完全听教练的,举好自己的每一把,去享受奥运会的舞台。” “我们合作之后,首先是建立彼此的信任。我有信心把她带上最高领奖台。”赛后王 国新也激动地表示,“以前她的动作还有些粗糙,我们调整了她的发力方式,很快便取得 成效。” 2020 年 10 月的全国锦标赛,侯志慧
22、抓举 93 公斤、挺举 115 公斤,总成绩达到 208 公 斤;今年 4 月的亚锦赛,侯志慧以抓举 96 公斤、挺举 117 公斤和总成绩 213 公斤夺冠,其 中抓举和总成绩都打破了世界纪录。 “我不觉得举重枯燥,能做出漂亮的动作、能涨成绩,让我很有成就感。”侯志慧 说。 王国新介绍,侯志慧在今年的训练中抓举和挺举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正是因为在 训练中练厚练实,才能在比赛中稳定发挥。”5 年的拼搏,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 稳扎稳打从容不迫 作为中国举重队“打头炮”的项目,侯志慧坦言自己赛前压力很大,“昨天晚上没看 开幕式,睡得很晚,也没睡好。” “但好在比赛中每一步都很顺利,侯志慧贯彻了教
23、练团队的意图,赢得非常舒服。” 赛后中国举重队女队主教练张国政表示,要给“小猴子”点赞。 侯志慧最大的对手是在 4 月亚锦赛以 119 公斤打破挺举世界纪录的印度选手米拉拜。 整场比赛,教练团队制定了以稳为主、以我为主的战术。 抓举是侯志慧的强项。侯志慧在开把重量就要到了 91 公斤,从心理上震慑对手。在看 到米拉拜试举 84 公斤和 87 公斤成功后,果断把开把重量调整到 88 公斤,并轻松举起。随 后加重 92 公斤、94 公斤也都成功完成。而米拉拜在第三把试举 89 公斤时失败,侯志慧抓 举比赛结束时已经领先了 7 公斤。 挺举比赛是米拉拜的强项,她前两次试举举起了 110 公斤和 11
24、5 公斤。由于抓举累积 的巨大优势,侯志慧可以从容按照自己的步调加重。 109 公斤、114 公斤、116 公斤,每一把都完成得轻松又漂亮。六次试举全部成功!试 举的高成功率让侯志慧把压力完全甩给了米拉拜,米拉拜需要在最后一把加重 9 公斤,举 起 124 公斤才能夺冠。 最终米拉拜放弃了这个不可能的挑战,选择试举 117 公斤,这意味着侯志慧已经将金 牌收入囊中。兴奋的王国新给了侯志慧一个大大的拥抱,对她说,“小猴子,我们吃的所 有苦都有了回报!”侯志慧不禁流下了眼泪。 带伤作战意志顽强 “我都不记得教练跟我说了什么,太激动了。”赛后侯志慧不好意思地说,“不过就 哭了一小会儿,毕竟太开心了。
25、” 流下的泪水不仅来自胜利的喜悦,更是对过去 5 年艰辛备战的感慨。赛前,侯志慧腰 部拉伤,但她用顽强的意志拼下了这场胜利。 “腰部是有点反应,我就告诉自己不要想太多,一把一把拼。”在挑战极限的奥运赛 场上,她早就把伤痛抛到脑后。 侯志慧的腰伤也让教练团队在加重时格外谨慎,“我们所有的工作,目的就是要拿稳 定的金牌。”张国政解释了抓举比赛并没有向世界纪录发起冲击的原因,“首先要保证成 功率。” 这是实力的胜利,这是战术执行的胜利,这更是团队整体的胜利。 走下赛场,侯志慧褪去了所有霸气。这位 24 岁的湖南姑娘,有灿烂的笑容,更有一颗 纯真善良的心灵。 “感谢全国人民对我的支持,感谢国家,能给我
26、们这么坚强的后盾。也感谢我的家人 和领导一直以来给我的信任。之前老是怀疑自己,但这一次我证明了,你们信任我,我能 做到!”侯志慧说。 0606“四战奥运四战奥运”吴静钰:静水流深吴静钰:静水流深 玉汝于成玉汝于成 新华社东京 7 月 25 日电(记者周畅、朱翃)无缘领奖台而告别东京奥运会赛场,赛后 走向媒体通道的吴静钰表情平和,微笑着和等候的媒体记者打招呼并接受采访。 7 月 24 日,中国选手吴静钰(中)在赛后离场。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面对成功能淡然,面对失败能坦然,这位跆拳道老将笑看风云过。这种平静的状态, 有时更给人以力量感。静水流深,是对吴静钰现在状态最好的诠释。 34 岁,产后复
27、出,四战奥运。经历过巅峰与低谷,挥洒过汗水与泪水,吴静钰带着奥 林匹克给她的精神财富,平静坦然地走向人生的下一阶段。 无怨无悔无怨无悔 执着热爱执着热爱 东京时间 7 月 24 日中午 12 点 34 分,短发的吴静钰迈着坚定的步伐入场,脸上没有多 余的表情。多等待了一年,她的第四届奥运会征程,终于开启。 这天的吴静钰接连战斗了三场,两场晋级赛、一场复活赛,谁也没有料到吴静钰在东 京奥运会比赛中会如此大起大落。 7 月 24 日,中国选手吴静钰(左)在赛前向裁判展示牙套,接受检查。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 摄 当天的首轮比赛中,她仅用两局,便轻松战胜难民代表团选手迪娜普尔尤恩斯晋 级;但在四分之一决
28、赛中,吴静钰面对年仅 17 岁的西班牙小将塞雷佐时,却大比分落败。 伴随着塞雷佐晋级决赛,吴静钰有了一次复活赛的机会,尽管一度领先,最终却依然不敌 塞尔维亚选手博格达诺维奇,遗憾止步复活赛。 赛后接受采访时,吴静钰脸上的汗水仍在滴落。“我的战术真的很清楚,意识也很清 楚,但确实还是跟年龄有关,能明显感觉到身体对抗的压力。”吴静钰说,“对手贴上来 的那一刻,感受到速度和冲击时,我知道,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但和里约奥运会无缘四强时的泪洒现场不同,这一次,吴静钰在赛后采访时显得很平 静:“这次我依然没有成功,但是我收获了很多。奥运会真的给了我一辈子的财富,有起 有落时,学会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遇
29、到困难时用什么样的思维去解决。” 吴静钰坦言,如果里约奥运会就退役的话,会特别不甘心。“竞技体育就是这样,我 能接受我自己这样的状态退役,因为我觉得我尽力了,我真的非常努力做完了这一切。” 现在,她对奥林匹克精神也有了新的理解:无关乎别人,只在于挑战自己。 “跆拳道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承载了很多东西,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一大部 分,我从跆拳道学到了很多,是热爱也是一种信念。”吴静钰说,之前这二十多年跆拳道 的训练,给自己的评价是没有任何遗憾,能把这件事做到像今天这样,很开心,也挺骄 傲。 7 月 24 日,吴静钰(左)与博格丹诺维奇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静水流深静水流深 缔造传奇
30、缔造传奇 很多人熟悉吴静钰,都是从 2008 年开始。 那年的北京奥运会,21 岁的吴静钰一战成名,在祖国赢得自己的首枚奥运金牌。2012 年伦敦奥运会,25 岁的吴静钰在决赛中战胜三届世锦赛冠军、西班牙名将布里吉特,成功 卫冕。 带着实现三连冠的梦,吴静钰踏上了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的征程,却遗憾止步四分之一 决赛,赛后她泪洒当场,“非常抱歉,太多人为我付出了太多”。 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熬过那个夜晚。从巅峰跌到低谷,带着遗憾,吴静钰退役了。 2017 年的夏天,吴静钰顺利产女,升级为妈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她的女儿取了 个英文名为 Gloria,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荣耀、光环。 吴静钰并没
31、有就此终止自己的奥运生涯,她的内心始终有着一种渴望。在吴静钰首次 奥运会夺冠十年后的 2018 年,她选择了复出。 谈到复出,吴静钰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复出,其实打完里约奥运会后,就一直 没有放弃过这个念头。生完孩子就想再试一试,但我觉得也不是想要去证明什么。可能就 是对跆拳道的一种热爱,我想去探索,探索没有人走过的路。” 经历了生育、体重增长的吴静钰,复出之路异常艰辛。由于积分少、排名低,她还要 与时间赛跑,拿到足够的奥运积分,才能参加东京奥运会。 2019 年 2 月,吴静钰迎来了产后复出的第一场比赛,世界跆拳道联盟富查伊拉公开 赛。这场比赛上,吴静钰取得了“开门红”。 此后,吴静钰马
32、不停蹄,转战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各种国际比赛,拼命积攒奥运积 分,哪怕意外受伤也咬牙坚持。因为,她要抓住每一次比赛的机会。对于时间宝贵的吴静 钰来说,这一年里她“一口气都不能喘”,每一场比赛对于她而言,都是决战。 终于,在 10 个月后,吴静钰在莫斯科举行的一场奥运积分赛上,惊险获得参加东京奥 运会的资格,她也成为世界跆拳道史上,首位连续四届获奥运参赛资格的女运动员。 玉汝于成玉汝于成 百炼成钢百炼成钢 20 多年的训练生涯,吴静钰已经很清楚自己要怎么训练、怎么备战。但是面临从未遇 到过的疫情和东京奥运会的延期,她的计划也被打乱。东京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对于已 经过了 30 岁的吴静钰来说,就
33、意味着需要多付出一年的艰辛。 但对于经历过巅峰和低谷的吴静钰来说,内心也更加笃定。她用刻苦训练回应自己, 也激励着队友。在跆拳道队里,她还会做一些助教的工作,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姐”。 抵达东京时,吴静钰说:“这是一届特别的奥运会,我会去深入感受它。”赛前训练 时,能看到吴静钰的动作果断,眼神坚毅,整个人沉静而充满力量。 在吴静钰的丈夫侯琨看来,吴静钰能坚持到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她对这个项目的热 爱和对赛场的不舍,以及一直以来她希望为国争光的心”。侯琨说,吴静钰还希望能让孩 子看到自己在赛场上的努力和拼搏,树立一个精神榜样。 “如果说她参加第三届奥运会是为了能够三连冠、突破历史,那么她参加的第四
34、届奥 运会有着更多的意义。”侯琨希望,当吴静钰站上赛场时,能让他们的孩子看到,自己的 妈妈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她还在为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目标而拼搏。 没有人比侯琨更清楚,吴静钰为了这届比赛付出了多少。这几年来,每一次当吴静钰 站上比赛最高领奖台时,他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每一次吴静钰受伤、为达不到自己的训 练目标而感到难过时,他也会为她感到心痛。 这一次,尽管吴静钰没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但侯琨依然为她感到骄傲。“从今天开 始,一个新的吴静钰来了!继续为国家、为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努力!”这是侯琨在 24 日写 下的朋友圈。 侯琨已经设想好了,等吴静钰比赛完回国隔离期满,如果那天刚好是周末,就会带着 女
35、儿一起去接她。“如果那天孩子在学校,我就会自己去接她,然后我们一起去学校,等 孩子放学。”侯琨说。 相信那一天,终于归来的吴静钰,一定会给一直静静守候支持她的家人一个久违的拥 抱。 编辑:郑直、郁思辉、赵建通、蔡涵彬(实习) 张雨霏:张雨霏:“我给自己表现打我给自己表现打 9999 分分”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光明日报( 2021 年 07 月 27 日08 版) 承载着中国游泳队希望的张雨霏 26 日在女子 100 米蝶泳决赛中游出了 55 秒 64 的个人 第二好成绩,不过最终还是以 0.05 秒之差不敌世锦赛冠军加拿大选手麦克尼尔,遗憾摘 银。 张雨霏可谓年少成名,很早就获得泳坛“天才少
36、女”的称号。由于父母都是游泳教练 的缘故,张雨霏很小的时候就与水结缘。1998 年出生于江苏徐州的张雨霏在 3 岁时就已经 跟着妈妈下水学游泳了,5 岁时被送到徐州市游泳队接受正规训练,很快就从同龄人中脱 颖而出。12 岁时,她因为在江苏省运会上的出色表现进入江苏省队,15 岁即入选国家队。 在 2014 年的南京青奥会上,她收获 4 金 2 银。2015 年,17 岁的她首次参加喀山世锦赛即 夺得女子 200 米蝶泳铜牌,并以 2 分 06 秒 51 打破女子青年世界纪录。一年后,她代表中 国队参加了 2016 年里约奥运会。 在 2020 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迎来成绩井喷之前,张雨霏更多是在
37、接力项目上取得不俗 的成绩。然而,由于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国际大赛纷纷取消。中国游泳队经历 “史上最长”的冬训。在此期间,队伍上下重点抓体能,这也给张雨霏的爆发打下了坚实 基础。 在今年的全国冠军赛上,张雨霏在 100 米蝶泳预赛中游出了 55 秒 62 的成绩,刷新了 此前由刘子歌保持了 11 年之久的亚洲纪录。距离世界纪录仅差 0.14 秒,为该项目历史第 三好成绩。同时,她还在 200 米蝶泳项目上游出了 2 分 05 秒 49 的个人最佳成绩。 在 26 日的东京奥运会女子 100 米蝶泳决赛中,张雨霏前半程以 25 秒 71 排名第一。后 半程,2019 年光州世锦赛冠军麦克尼
38、尔从排名第七一路奋起直追。最后 5 米,两人几乎齐 头并进,在触壁的那一刻,肉眼已经难以分辨谁胜谁负。 赛后,张雨霏对着镜头庆祝,露出标志性的甜美笑容并握拳大喊了一声:“加油!” 尽管最终离冠军只差了一个指尖,但张雨霏还是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我给自己表现 打 99 分,剩下那 1 分,我希望自己的心态可以更好。” 在本次决赛中,前四名选手均游进了 56 秒大关,这完全称得上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较 量,张雨霏看到成绩时都直呼意外:“让我没想到的是,100 米蝶泳有种平分天下的感 觉,大家都旗鼓相当,就看谁发挥更好,所以我对自己今天的表现还是蛮满意的。” 谈及决赛“先冲后顶”的战术,张雨霏表示,赛
39、前在和教练商讨的时候,两人几乎是 不约而同脱口而出,“前 50 米是我的优势,我不可能把优势放弃去跟她们拼后程,所以还 是前 50 米冲出去,后 50 米顶回来”。 比赛的进程也一如赛前布置,只是离成功差了 0.05 秒。“最后 50 米我也冲啊,只是 不可能守住那么一点优势,其实我也看不到麦克尼尔。”张雨霏说。 三枪比赛,全部游进 56 秒关卡,所有选手中,只有张雨霏做到了。虽然没能摘金,但 张雨霏用稳定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女子 100 米蝶泳这个项目上,她已站在世界之巅。 接下来,张雨霏还将参加 200 米蝶泳比赛。她是该项目世锦赛铜牌得主,也游出过今 年世界最好成绩,同样具有夺金实力。
40、“今天决赛给我上了一课,让我学到很多东西,心理上的磨炼,这是最重要的,会对 200 米蝶泳有帮助。”张雨霏说。 三十岁的三十岁的“奥运新人奥运新人”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光明日报( 2021 年 07 月 26 日08 版) 本届奥运会开赛前,有媒体将中国跳水队的王涵称为“奥运新人”,殊不知,这次东 京之旅已经是她第三次踏上奥运征程,但在伦敦和里约奥运会中国跳水队名单中,她都是 作为替补出现,并未成为最终的参赛选手。 今年 30 岁的王涵是中国跳水女队中最年长的运动员之一。在队内摸爬滚打 13 年之久 的她,在世锦赛、亚运会等大型国际跳水赛事中获奖无数。但是如果从奥运会经历来看, 她只能算是“
41、新人”。 终于,这位入选中国跳水队 13 年的“奥运新人”,在 7 月 25 日的东京奥运会上完成 了自己的奥运首秀,当她和队友施廷懋以一套向内翻腾两周半屈体的动作完成女子双人 3 米板最后一跳时,计分牌上打出了 76.50 分的高分,从而以总分 326.40 分的成绩将金牌揽 入怀中。 此刻,她的奥运金牌梦终于实现了! 竞技体育从来都是这样,有人欢喜就必然有人忧伤,有人风光无限,有人则只能感叹 生不逢时。30 岁还被人们称为“新人”的王涵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跳水队进入伦敦奥运会的备战周期,王涵虽然进入队里,但 身份却是替补队员。从某种意义上讲,替补队员的身份有些尴尬。
42、她们要随时做好准备, 在需要的时候补上位置,因此要和主力队员一样始终保持状态。但是如果主力队员没有特 殊情况出现,替补队员就没有露脸的机会。错过了伦敦,又开始了备战里约周期,王涵的 替补身份并没有改变,最终还是以观众的身份见证队友争金夺银。 然而,生性乐观的王涵并没有被这一切击垮,奥运冠军的梦想支撑着她继续拼搏属于 自己的机会。 进入东京奥运周期后,王涵在自己的 3 米板项目上状态稳定,在 2017 年布达佩斯世锦 赛和 2019 年光州世锦赛上,她都排在里约奥运会金牌得主施廷懋之后,位列亚军。在东京 奥运会选拔赛上,她还两次击败过施廷懋。可以说她俩组成了中国队女子单人 3 米板的双 保险。
43、另外,在 2018 年年底,队里安排她和施廷懋搭档女子双人 3 米板。这两位队中年龄最 大的选手,因为都有着 20 多年的训练生涯,各自也有难以改变的动作习惯,刚开始搭档时 并不轻松。好在二人都有丰富的训练和比赛经验,新组合的阵痛期没有持续多久。 在 2019 年光州世锦赛上,这对仅磨合半年多的搭档在赛场上大放异彩,以较大优势赢 得了女子双人 3 米板项目的金牌。在去年至今的几次国内大赛中,二人携手征战双人 3 米 板都成为最后的赢家。在这个项目上,两人的对手只有自己。 在接受采访时,王涵表示:“从我成为队里替补的那时候起,我就做好了最后可能带 着遗憾离开的准备。但是后来队里让我从事双人项目,我在比赛中的胜率大大提升,终于 有机会圆自己一个梦了。” (本报记者(本报记者王东)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