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郑州市 2021 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及下水文 原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议论文。(50 分) 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胡清汝,出生在一个特殊的教育世家。从 1945 年至今,胡家 四代人出了 20 名乡村教师,“一门师表,两万弟子,三尺讲台,四世家传”是胡清 汝一家的写照。在这个大家庭里,尊重文化、重视教育,成为传统。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五号”,从“嫦娥一号”到“天问一号”,50 多年 间,我国一代又一代的航天工作者不断传承自力更生的航天精神,并把它融入自己的 血液,让我国航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某大学老师利用线上平台,让昆曲的韵味在“云”上流转;中医药传承精华, 守正
2、创新,在抗击戒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拍摄短视频、重走长征路、寻找身边红色 宝物.党史学习教育在新颍的形式中更加走心。 学校青藤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高谈阔论”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传承”, 栏目编辑向你约稿,并提供了三则素材,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完成约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700 字。 名师下水文 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洴澼絖 煌煌中华,源远流长。泱泱大国,薪火相传。 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风雨洗去了舞榭歌台的浮华,冲刷了功名利禄的嚣杂,而无 论帝王将相如何变化,时代的江流却总能激浊扬清,涤荡纷秽,留
3、下千古风流,并裹 挟着我们前行。这种绵延不断的传承,正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原因。 传承必有诚意静守的正心。 三尺讲台,四世为师。我看到的是对这个职业的坚守,更是坚守背后的正心。总 有人在社会的物欲横流里迷失于纸醉金迷,也总有人在金钱至上的口号里娱乐至死。 但我们也从不缺乏洞穿世事的沉着与勘透浮躁的淡泊。素心托高洁的张桂梅以怒放的 生命馈世界以芬芳,万佐成与熊庚香在陋巷中的厨房中氤氲出亲情的味道,当代愚公 毛相林用七年将绝壁变天路世间万事,必有正心,乃有前行。 传承需要披肝沥胆的奉献。 五十多年间,我国的航天事业不断突破。“神舟”“嫦娥”“天问”“祝融” 一个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冲破苍穹,响彻寰
4、宇。其实崛起的中国岂止航天事业?行 业万千,无数工作者在自己的领域默默地牺牲与奉献。耄耋之纪的叶嘉莹,没有选择 安享晚年,却是转蓬万里,尽洒清辉,奉献着对诗词的热爱。六十多年的风雨奔波, 穿山跨海的国测一大队默默地将山河的血脉织成祖国的经纬。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前 仆后继的英雄,而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以满腔热血的奉献,传承着中华的风骨。 传承应当力所能及地践行。 传承的过程容易陷入僵化。日新月异的社会总是喜新厌旧,一味死板照搬的说教 不如别出心裁的创新。然而有一些死守教条者非要追求“原汁原味”,大肆批评新形 式改造的经典,认为这不是传承,而是破坏。我们并不否认有披着经典外衣的“蹭热 度”,但我
5、们也必须看见有苦练经典“内功”的真功夫。于是我们看到了昆曲韵味的 “云”上流转,看到了阻击疫情中的中医精华,看到了抖音 B 站上的红色经典,看到 了“洛神水赋”引起的轰动好评。 与其痛心于传统文化的流失却裹足不前,甚至对另辟蹊径者冷语风言,不如勇于 创新,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文化,影响更多的人,并吸引他们参与其中。一直走老路最 后只能无路可走。这个世界有多少冷嘲热讽,就有多少敢为人先。 传承是诗词里的金戈铁马杨柳依依,是书法里的浮云惊龙痛快纵横,是忠臣的先 天下之忧而忧,是侠客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传承,常令 我们胸怀激荡、心生自豪;也由于我们有太多的传承,也容易滋生懈怠之心,甚至有 人会觉得这么多文化传统,丢一两个也没有关系。但我们处于风云动荡之年代,更需 要常怀警惕之心。不传承无以继以往,不开创无以辟未来。 扎住我们的炎黄根,守住我们的华夏魂。薪火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