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高考2年模拟》2022课标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667484 上传时间:2021-08-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高考2年模拟》2022课标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年高考2年模拟》2022课标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年高考2年模拟》2022课标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高频考点整合归纳整合归纳 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一、牢记化学与生活中的N N个名词个名词 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 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称 PM10,又称飘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2.PM2.5: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 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 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3.酸雨:指 pH 小于5.6的雨、雪

2、、雾、雹等大气降水,绝大部分是硫酸型和硝酸型酸 雨。 4.臭氧空洞:部分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 臭氧转化成氧气的过程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形成空洞。 5.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一 种有毒的烟雾。 6.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 4.5 gcm -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铬、镉、镍、铅、 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赤潮:海中的红藻、褐藻由于吸收较多的营

3、养物质(N、P 等)而过度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的现 象。它会造成海水的严重缺氧。 9.水华: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特征,主要是 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 N、P 的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蓝 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 10.雾霾: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 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才是加重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 变得灰蒙蒙的,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 11.绿色化学:绿色化学也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思想就是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观念和做 法

4、,利用化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减少或消除产品在生产和应用中涉及的有害化学物质,实现从源 头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 12.原子经济利用率:指目标产物占反应物总量的百分比。即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总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100%。 按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就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 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二、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N N个常见陷阱个常见陷阱 1.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0.3NA() (2)常温下 11.2 L 甲烷气体中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 0.5NA() (3)

5、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 19NA() (4)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 2.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 0.2NA()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 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 6NA() 3.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1)0.1 L 3.0 molL -1的 NH 4NO3溶液中含有的 NH4 +的数目为 0.3N 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KCl 溶液中,阴、阳离

6、子数目之和均为 2NA() (3)0.1 molL -1的 NaHSO 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 0.2NA () (4)25 时,pH=13 的 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 0.2N A () 4.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1)2 mol SO2和 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 2NA()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3)100 g 17%的氨水中含有的 NH3分子数为NA()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1NA() 三、基本概念正误判断

7、三、基本概念正误判断N N例例 1.电解熔融态 Al2O3、 12C 转化为14C 都属于化学变化 () 2.H2SO4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而 NaCl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3.弱电解质溶液中有溶质分子,强电解质溶液中没有溶质分子 () 4.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时电解质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 5.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6.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铝的钝化均属化学变化() 7.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和颜色变化,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 8.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核裂变、核

8、聚变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是化学变化() 9.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0.石油的分馏生成了多种沸点不同的物质,所以分馏是化学变化() 11.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12.水的汽化、液化与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 13.Na2CO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这是交叉分类法() 14.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是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也是纯净物 () 15.组成混合物的元素一定是一种以上() 16.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所以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1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9、 18.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两性化合物() 19.颜色反应、显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均属于化学变化() 20.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是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21.把饱和 FeCl3溶液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可以制备 Fe(OH)3胶体,同样把 FeCl3溶液加入氨水 中也可以制备 Fe(OH)3胶体() 22.混盐(如 CaOCl2)是混合物() 23.天然气、沼气和液化石油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24.过氧化钠、烧碱、纯碱分别属于碱性氧化物、碱、盐() 25.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26.易溶物质都是强电解质,难溶物质都是弱电解质

10、() 27.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28.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相同化合价时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29.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 30.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N N例例 1.碳酸氢铵溶液和过量 NaOH 溶液反应:NH4 +HCO 3 -+2OH- NH3H2O+CO3 2-+H 2O () 2.用氨水吸收过量的二氧化硫:NH3H2O+SO2NH4 +HSO 3 - () 3.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 SO2:Ca 2+2C

11、lO-+SO 2+H2O CaSO3+2HClO() 4.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ClO -+CO 2+H2O CO3 2-+2HClO () 5.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NH 3H2O AlO2 -+4NH 4 +2H 2O() 6.过量的 NaHSO4与 Ba(OH)2溶液反应:Ba 2+2OH-+2H+SO 4 2- BaSO4+2H2O() 7.0.01 molL -1 NH4Al(SO4)2溶液与 0.02 molL -1 Ba(OH)2溶液等体积混 合:NH4 +Al3+2SO 4 2-+2Ba2+4OH- 2BaSO4+Al(OH)3+NH3

12、H2O() 8.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2AlO2 -+CO 2+3H2O 2Al(OH)3+CO3 2- () 9.NaHSO4溶液和 Ba(OH)2溶液反应后呈中性:H +SO 4 2-+Ba2+OH- BaSO4+H2O() 10.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 -+Ca2+OH- CaCO3+H2O () 11.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 2+2Br-+2Cl 2 2Fe 3+Br 2+4Cl - () 12.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 2+Cl 2 2Fe 3+2Cl- () 13.用惰性电极电解 MgCl2溶液:2H2O+2Cl - Cl

13、2+H2+2OH - () 14.FeSO4溶液中加入用 H2SO4酸化的 H2O2溶液:2Fe 2+2H+H 2O2 2Fe 3+2H 2O () 15.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 +NO 3 - Ag +NO 2+H2O() 16.用 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IO3 -+5I-+3H 2O 3I2+6OH - () 17.FeCl3溶液与 Cu 反应:Fe 3+Cu Fe 2+Cu2+ () 五、离子共存问题五、离子共存问题N N个知识归纳个知识归纳 1.熟记常见离子的性质 颜色MnO4 -( 紫)、Cu 2+( 蓝)、Fe 2+( 浅绿)、Fe 3+( 黄) 氧化性C

14、lO -、MnO 4 -、NO 3 -(H+)、Fe3+、Cr 2O7 2- 还原性S 2-(HS-)、SO 3 2-(HSO 3 -)、I-、Br-、Cl-、Fe2+ 水解显酸性NH4 +、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AlO2 -、S2-、SO 3 2-、CO 3 2-、SiO 3 2-、ClO-、CH 3COO - 两性离子HCO3 -、HS-、HSO 3 -、HPO 4 2-、H 2PO4 - 2.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 pH 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呈蓝色 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

15、液:和 Al 反应放出 H2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常温下,c水(H +) 或c水(OH -)等于 10-a molL -1(a7)的溶液等。 3.审准附加条件 (1)指定离子限制 (2)酸、碱性限制 指定溶液的 pH 指定指示剂的颜色 指定 ?(H+) ?(OH-) 的值 加入铝粉后放出H2的溶液 由水电离出的 ?(H+)或 ?(OH-) = 1 10-10?thL-1的溶液 4.考前思考归纳 (1)弱酸根离子 CH3COO -、F-、ClO-、SiO 3 2-、CN-等与 H + 都不能大量共存。 (2)酸式弱酸根离子如 HCO3 -、HS-、HSO 3 -既不能与 OH -(或

16、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 H +(或 OH-) 大量共存。 (3)能形成沉淀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Ba 2+、Ca2+、Ag+等不能与 SO 4 2-、CO 3 2-等大量共 存,Mg 2+不能与 OH-、CO 3 2-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 AlO2 -、S2-、CO 3 2-、C 6H5O -等 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Fe 2+、Al3+、Cu2+等在 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Fe 3+必须在 酸性较强的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常温下,pH=7 时不能存在)。 (5)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S 2-、HS-

17、、SO 3 2-、I-和 Fe3+不能大量共 存;MnO4 -(H+)、NO 3 -(H+)、ClO-与 S2-、HS-、SO 3 2-、HSO 3 -、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 3 2-和 S2-在碱 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2S 2-+SO 3 2-+6H+ 3S+3H2O 而不能大量 共存;H +与 S 2O3 2-不能大量共存。 (6)溶液中能发生配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 Fe 3+与 SCN - 不能大量共存。 (7)常设陷阱 条件类型考试中的常见表述误点点拨 常见的 限制条件 “无色”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存在 “pH=1”或 “pH=13” 溶液

18、显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只能是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共 存,不是其他离子反应类型 常见的 易错点 “透明”“透明”也可能“有色” “不能共存”易看成“能共存” 常见的 隐含条件 “与 Al 反应放出 H2”溶液既可能显酸性又可能显碱性 “由水电离出c(H +)=110-12 molL -1” 溶液既可能显酸性又可能显碱性 常见题干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审清关键字 六、氧化还原反应的六、氧化还原反应的N N个知识归纳个知识归纳 1.理清概念间的关系,把握知识线索 2.判断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最基本的方法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口诀:比什么“性

19、”找什么“剂”,“产物”之“性”弱于“剂”。 3.常见物质的氧化(或还原)性强弱 氧化性:Cl2Br2Fe 3+I 2S 还原性:S 2-I-Fe2+Br-Cl- 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七、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 1.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特殊结构 (1)原子核中无中子的原子:H。 (2)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的元素:H、Li、Na。 (3)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元素:Be、Mg、He。 (4)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 (5)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C;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元素:O;是 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元素:Ne

20、。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7)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Be。 (8)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Li、Si。 (9)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Li、P。 (10)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Li。 (11)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2 倍的元素:He、C、S。 (12)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 3 倍的元素:O。 2.核外电子总数为 10 的微粒 分子(5 种):Ne、HF、H2O、NH3、CH4。 阳离子(5 种):Na +、Mg2+、Al3+、NH 4 +、H 3O + 。 阴离子(5 种):F -、O

21、2-、N3-、OH-、NH 2 - 。 3.核外电子总数为 18 的微粒 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K +、Ca2+ 。 阴离子:Cl -、S2-、HS-、O 2 2- 。 4.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项目同周期(左右)同主族(上下) 原 子 结 构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 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 减小,r(阴离子)r(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 质 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由+1+7 (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8-主族 序数) 最高正化合价=主族

22、序数 (O、F 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 金属性 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稀有气体元 素除外) 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离子的氧化 性、还原性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 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 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方法 (1)“两审” 一审题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二审反应特点: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是否发生变 化;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两标志” .等:

23、v正=v逆 分析v正、v逆的关系。主要分析在某一可逆反应中,正反应消耗掉某反应物的速率是否等于 逆反应生成该物质的速率。 .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a.分析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是否保持不变。 b.对于有有色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体系的颜色是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例 如,2NO2(g)N2O4(g)。 c.体系中某反应物的转化率或某生成物的产率是否达到最大值或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2.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1)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 K值 正反应进 行的程度 平衡时生 成物浓度 平衡时反

24、应物浓度 反应物 转化率 越大越大越大越小越高 越小越小越小越大越低 (2)判断可逆反应是否平衡以及不平衡时反应进行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 Qc= ?(C)?(D) ?(A)?(B) 。 (3)判断可逆反应的热效应 升高温度,若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特别提示平衡常数数值的大小,只能表示一个可逆反应所进行的最大程度,并不能预示 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3.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判断方法 (三)电解质溶液 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三大定量关系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

25、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的,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 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 NaHCO3溶液中存在着 Na +、H+、HCO 3 -、CO 3 2-、OH-,其电荷守恒关 系为c(Na +)+c(H+)=c(HCO 3 -)+c(OH-)+2c(CO 3 2-) 。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虽然某些离子能够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有所变化,但是原子总数是守恒的。 如 K2S 溶液中 S 2-、HS-都能水解,故 S 原子以 S2-、HS-、H 2S 三种形式存在,且有如下守恒关系: c(K +)=2c(S2-)+2c(HS-)+2c(H 2S) 。 (3)质子守恒规律 Na2

26、S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到 Na2S 水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c(H3O +)+2c(H 2S)+c(HS -)=c(OH-)或 c(H +)+2c(H 2S)+c(HS -)=c(OH-) 。质子守恒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 到。 2.关于盐溶液的蒸干、灼烧问题 盐溶液蒸干后并灼烧,有的能得到原溶质,有的不能得到原溶质而是得到由原溶质在灼烧过 程中转化成的其他物质,有的得不到任何物质,其规律如下: (1)易水解的金属阳离子的挥发性强酸盐(氯化物或硝酸盐)得到金属氧化物,如 FeCl3、 AlCl3等。 (2)易被氧化的物质,蒸干后得不到原溶质,如 FeS

27、O4、Na2SO3溶液等,蒸干后得到其氧化产物。 (3)不稳定的化合物水溶液,加热时在溶液中就能分解,也得不到原溶质,如 Ca(HCO3)2溶液 蒸干后得到 CaCO3;Mg(HCO3)2溶液蒸干后得到 Mg(OH)2,灼烧后得到 MgO。 (4)阴、阳离子均易水解,其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蒸干后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2S 等。 (5)其他盐溶液蒸干后并灼烧,成分一般不变。 (四)电化学原理常考点归纳 1.燃料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正极反应式的书写 正极通入的气体一般是氧气,根据电解质的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a.在酸性溶液中生成水: O2+4H +4e- 2H2O; b.在碱性溶液中

28、生成氢氧根离子: O2+2H2O+4e - 4OH - ; c.在固体电解质(高温下能传导 O 2-)中生成 O2-: O2+4e - 2O 2- ; d.在熔融碳酸盐(如熔融 K2CO3)中生成碳酸根离子: O2+2CO2+4e - 2CO3 2- 。 (2)负极反应式的书写 负极通入的是燃料,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生成的离子一般与正极产物结合,有以下几种情况: .若负极通入的气体是氢气,则 a.酸性溶液中:H2-2e - 2H + ; b.碱性溶液中:H2-2e -+2OH- 2H2O; c.熔融氧化物中:H2-2e -+O2- H2O。 .若负极通入的气体为含碳的化合物,如 CO、CH4、C

29、H3OH 等,碳元素均转化为正四价碳的 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生成 CO2,在碱性溶液中生成 CO3 2-,熔融碳酸盐中生成 CO 2,熔融氧化物中生 成 CO3 2-;含有的氢元素最终生成水。如 CH 3OH 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在酸性溶液中为 CH3OH- 6e -+H 2O CO2+6H + ,在碱性溶液中为CH3OH-6e -+8OH- CO3 2-+6H 2O 。 2.以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的类型和规律 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 电解 物质 电解质 溶液浓度 pH 电解质溶液复 原 需加入的物质 电解 水型 阴极:4H +4e- 2H2 阳极:4OH -4e- 2H2O+O2 NaOH水增

30、大增大水 H2SO4水增大减小水 Na2SO4水增大不变水 电解电解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HCl电解质减小增大氯化氢 质型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 电 CuCl2电解质减小氯化铜 放 H2 生碱型 阴极:放出 H2 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 电 NaCl 电解质 和水 生成新 电解质 增大氯化氢 放 O2 生酸型 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 电 阳极:OH -放电 CuSO4 电解质 和水 生成新 电解质 减小氧化铜 注意电解水型的电解质溶液为稀溶液时才符合上述规律。 八、常见元素化合物八、常见元素化合物N N个知识归纳个知识归纳 (一)物质的俗名及主要成分 1.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31、大苏打:Na2S2O3 2.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3.重晶石:BaSO4(无毒)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4.碳铵:NH4HCO3 绿矾:FeSO47H2O 明矾:KAl(SO4)212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漂白粉:Ca(ClO)2、CaCl2(混合物) 5.硅石、石英、水晶:SiO2 刚玉、红宝石、蓝宝石:Al2O3 泡花碱:Na2SiO3 铁红、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6.铝热剂:Al+Fe2O3或其他氧化物

32、7.氯仿:CHCl3 TNT:三硝基甲苯 裂解气:烯烃、烷烃、炔烃等 焦炉气:H2、CH4、乙烯、CO 等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二)颜色 1.铁:铁粉是黑色的;纯净的铁的金属晶体是银白色的。 Fe 2+ 浅绿色 Fe3O4黑色固体 Fe(OH)2白色沉淀 Fe 3+ 黄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SCN)3红色溶液 FeO黑色粉末 Fe2O3红棕色粉末 2.Cu紫红色 Cu 2+ 蓝色 CuO黑色 Cu2O红色 CuSO4(无水)白色 CuSO45H2O蓝色 Cu2(OH)2CO3绿色 Cu(OH)2蓝色 3.BaSO4、BaCO3、CaCO3、AgCl、Mg(OH)

33、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Al(OH)3是白色絮 状沉淀,H4SiO4(原硅酸)是白色胶状沉淀。 4.Cl2、氯水黄绿色 F2淡黄绿色气体 Br2深红棕色液体 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5.Na2O2淡黄色固体 S黄色固体 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 NO无色气体 NO2红棕色气体 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KMnO4紫色 MnO4 - 紫色 6.火焰颜色 (1)苍白色:H2在 Cl2中燃烧。 (2)蓝色:CH4、CO 在空气中燃烧。 (3)淡蓝色:H2S、H2在空气中燃烧。 (4)黄色: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5)

34、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含钾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三)现象 1.Cu 丝在 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H2在 Cl2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Na 在 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NH3与 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铝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镁条在空气 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在 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铁丝在 Cl2中燃烧,产生 棕色的烟。 3.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某些蛋白质遇浓 HNO3变黄,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九、常考的九、常考的N N个化学实验问题个化学实验问题 (一)特殊试剂

35、的存放 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 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在阴冷暗处。 液 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棕色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浓 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且应低温、避光。 卤水、澄清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用随配,不能长时间放置。 (二)中学化学中与“0”有关的实验问题 1.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 0,精确度为0.01 mL。 2.量筒无 0 刻度。 3.托盘天平的标尺左边数值是 0,精确度为0.1 g。 (三)实验现象的描述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 质。

36、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的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 清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

37、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 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 成。 15.向含有 Cl -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 SO4 2-的溶液中滴加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8.将 Cl2通入无色 KI 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物质产生。 19.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0.向

38、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 21.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 浅。 22.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3.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蓝绿色的溶液。 24.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5.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6.氯气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27.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28.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29.在溴化钠溶液

39、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0.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1.I2遇淀粉溶液,变成蓝色溶液。 32.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3.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后,停止加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 物质。 34.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出 现黄色粉末)。 35.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6.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集气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7.二氧化硫气体通入

40、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 色。 十、物质结构中的十、物质结构中的N N个要点归纳个要点归纳 1.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举例(以 S 为例) 原子结构示意图 电子式 电子排布式1s 22s22p63s23p4或Ne3s23p4 电子排布图 价电子排布式3s 23p4 2.洪特规则特例 当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p 6、d10、f14)、 半满(p 3、d5、f7)和 全空 (p 0、d0、f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较稳定。如基态 24Cr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 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 1s22s22p63s23p63d

41、44s2。 特别提示电子的填充顺序与排布式的书写顺序不完全一致,如 20 号以后的元素虽然电 子先填入能量较低的 4s 轨道,后填入 3d 轨道,但书写电子排布式时仍把 3d 写在 4s 前面。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与分子构型 (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可用来 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关键是判断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价层 电子对数,对于 ABm型分子(或离子),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形成的键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上 的孤电子对数。 键电子对数=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孤电子对数=1 2(a-mb)。 a

42、: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m: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b: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H 为 1,其他的为 8 减去该原子的价电子数) (3)价层电子对与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关系 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分子的立体构型 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两者的立体构型一致。 当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时,两者的立体构型不一致。如: 价层电子对数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空间构型分子空间构型 220直线形直线形 3 30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21V 形 4 40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31三角锥形 22V 形 4.杂化轨道与分子构型 杂化类型杂化轨道空间构型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分子空间构型实例 sp直线形0直线形CO2 sp 2 平面 三角形 0平面三角形BF3 1V形SnBr2 sp 3 正四面 体形 0正四面体形CCl4 1三角锥形NH3 2V形H2S 5.晶体的结构分析与计算 (1)原则:晶胞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被n个晶胞所共有,那么该原子只有1 ?属于该晶胞。 (2)平行六面体晶胞粒子数的计算方法 (3)晶胞各物理量的计算 对于立方晶胞,可简化成下面的公式进行各物理量的计算:a 3N A=nM,a表示晶胞的棱 长,表示密度,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表示 1 mol 晶胞中所含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 量,M表示晶体的摩尔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化学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3年高考2年模拟》2022课标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高频考点 整合归纳.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