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1669039 上传时间:2021-08-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此题库为 WordWord 版版, , 请按住请按住 Ctrl,Ctrl, 滑动鼠标滚轴滑动鼠标滚轴, , 调节合适的观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看比例, , 关闭关闭 WordWord 文档返回原板块。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考点 1010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一)(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 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 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 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

2、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 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悉草 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 ,其说皆自贾生发 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 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 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

3、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 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 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

4、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解析】选 C。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表示时间、人物、事件、官职等的关键词判断。A 项, “吴廷尉”应为“为河南守”的主语。B 项,“召置”结构不完整,“门下”应为“召置”的宾语。D 项,“于郡中”应为“闻” 的状语,“吴廷尉”为“为河南守”的主语。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

5、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解析】选 A。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道、法、儒三家影响最为深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 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

6、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 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 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 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 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 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解析】选 C。文帝表示自己不如贾生后又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表述顺序有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7、)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译文: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译文: 答案:(1)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2)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附【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 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 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

8、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 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 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 于是,大家都认为 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 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 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

9、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 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 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拔到公卿大臣的位置。 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 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做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贾谊已 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担任长沙王吴差的太傅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 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

10、的 情形。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 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 傅。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 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文帝不听。几年以后,梁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 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二)(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11、,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 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 中求贤者,将修缪公 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 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 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 不循古而 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12、”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 之令。令行于民期年,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黥 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 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 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13、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解析】选 B。综合四个选项,“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必杀之/

14、无令出境/”的停顿是一样的,这样大体了解文 意,减少断句阻力。接着 A 项断句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B、C、D 均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公孙鞅年虽少” 意为“公孙鞅年纪虽轻”,句意完整,排除 A 项。B、C、D 三项的比较关键在于“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之” “鞅”“之”三个指的都是“商鞅”,后面应该断开,排除 C 项。“愿王举国而听之”句意完整,中间不可断,排除 D 项。然后 代入,再通读检查一遍。 【技巧点拨】 快速断句的技巧 1.1.对断句部分的阅读应聚焦文本整体对断句部分的阅读应聚焦文本整体 虽说要断的部分其内容有时自成一体,但因为片段都是从原文中摘录出来

15、的,它与上文或下文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所以, 阅读时最好是先外后内,先关注片段的上下文,再回到片段内容,对该片段的阅读最好是由句到词。 2.2.掌握断句技巧掌握断句技巧 (1)比较 A、B、C、D 选项,标出各选项中断句的不同点。 (2)仔细比较不同点,利用积累的断句知识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点的前句与后句,以确定正确选项。特别注意:选项中前 后文的句意分层;选项中句子成分间的搭配。 (3)对比思考,逐步排除或确认答案。 (4)联系上下文,代入原文通读检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

16、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解析】选 B。汤武是商汤王与周武王的并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 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 谈,数日不觉厌烦。 B.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

17、 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 善,民众家给人足。 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 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 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解析】选 C。“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错误,原文为“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当太子 犯法,是对他的老师施加刑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译文: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

18、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译文: 【解析】(1)关键词:“苟”“法”“故”“利”“循”;(2)关键词:“期年”“都”“便”。 答案:(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附【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侍奉魏国国相公 叔座。 公叔座知道他贤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 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 公叔座说: “公孙鞅年纪虽轻, 却有奇才,希望大王能把国政全部交给他,由他去治理。大王假如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

19、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 座死后不久,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要重整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失地,他就西去秦国,依靠孝 公的宠臣景监求见孝公。孝公跟他谈得非常投机,谈了好几天都不觉得厌倦。景监说:“您凭什么能合上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国 君高兴极了。”卫鞅回答说:“我用富国强兵的办法劝说他,他才特别高兴。”孝公任用卫鞅后不久,打算变更法度,又恐怕天 下人议论自己。 卫鞅说: “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 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 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治理社会不止一条道路,有利于国家不必效法古代。所以商

20、汤、周武 不循古道而缔造王业,夏桀、商周不改礼制而亡国。违反古道的不可以否定,而因循旧礼的不值得赞美。”孝公说:“好。”于 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当这时, 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 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 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 行了。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 于为国家打仗,不敢

21、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于是卫鞅被任命为大良造。经过五年,秦人国富兵强。孝公令卫鞅 率领着军队围攻魏国。卫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班师回国。魏惠 王的军队多次被齐、秦击溃,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献给秦国以求和解。魏国就离开安邑, 迁都大梁。惠王后悔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公叔座的意见啊。”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於、商十五个邑封给 了他,封号叫作商君。 (三)(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

22、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 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 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 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 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 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 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 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

23、相,相田文。吴起 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 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 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 ;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 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 乃使令尹 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

24、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解析】选 B。D 项第三处前“而有战胜之”明显表意不完整,故排除;“君用起”主谓宾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 C 项;A 项

25、中 “则是弃卫鲁”明显不合文意,排除 A 项。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解析】选 C。“三家分晋”的“三家”指韩、赵、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

26、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 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 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 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 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 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解析】选 C。C 项中“深表不满”于文无据。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27、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译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译文: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1)关键词:“乃”“所以”“居”。(2)关键词:“宗室”“作乱”“走”。 答案:(1)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 (2)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附【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任命他做将军率领军队攻打齐军,大败齐军。鲁国有人说:“鲁 国是个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

28、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 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疏远了吴起。吴起这时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用他为主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 座城池。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吮 吸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大哭,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 吴将军又给他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啊。”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公平,能取得 所有将士之心,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

29、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泛舟黄河顺流 而下,船到半途,回过头来对吴起说:“山川是如此的险要、壮美啊,这是魏国的瑰宝啊!”吴起回答说:“过去殷纣的领土,左边 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因为他不施仁德,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政权稳固在于给百 姓施以恩德,不在于地理形势的险要。”武侯说:“讲得好。”吴起做西河守,取得了很高的声望。魏国设置了相位,田文做国 相。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请让我与您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武侯还年轻,国人疑虑不安,大臣不亲附,百姓不 信任,正当处在这个时候,是把政事托付给您呢,还是应当托付给我呢?”吴起沉默了许久,

30、说:“应该托付给您啊。”田文说: “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原因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田文死后,公叔出任国相,娶了魏国的公主,却畏忌吴起,吴 起怕招来灾祸,于是离开,随即就到楚国。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能,刚到楚国就任命他为国相。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 并了陈国和蔡国,打退韩、赵、魏三国的进攻;向西又讨伐了秦国。诸侯各国对楚国的强大感到忧虑,以往楚国的贵族都想谋害 吴起。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攻打吴起的那帮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 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等把悼王安葬停当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

31、 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 (四)(2019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临川汤先生传 邹迪光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之临川人。生而颖异不群。体玉立,眉目朗秀。见者啧啧曰:“汤氏宁馨儿。”五岁 能属对。试之即应,又试之又应,立课数对无难色。十三岁,就督学公试,补邑弟子员。每试必雄 其曹偶。庚午举于乡,年犹弱冠 耳。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丁丑会试,江陵公 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 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公乃自叹曰

32、:“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 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意欲要之入幕,酬 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 者。 以乐 留都山川,乞得南太常博士。至则闭门距跃,绝不怀半刺津上。掷书万卷,作蠹鱼其中。每至丙夜,声琅琅不辍。家人 笑之:“老博士何以书为?”曰:“吾读吾书,不问博士与不博士也。”寻以博士转南祠部郎。部虽无所事事,而公奉职毖慎,谓 两政府进私人而塞言者路,抗疏论之,谪粤之徐闻尉。居久之,转遂昌令。又以矿税事多所蹠戾 ,计偕之日,便向吏部堂告归。 虽主爵留之,典选留之,御史大夫留之,而公浩然长往,神武之冠竟不可挽矣。 居家,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干

33、旄往往充斥巷左,而多不延接。即有时事,非公愤不及齿颊。人劝之请托,曰:“吾不能 以面皮口舌博钱刀,为所不知后人计 。”指床上书示之:“有此不贫矣。”公于书无所不读,而尤攻文选一书,至掩卷而诵, 不讹只字。于诗若文无所不比拟,而尤精西京六朝青莲少陵氏。公又以其绪余为传奇,若紫箫 还魂诸剧,实驾元人而上。 每谱一曲,令小史当歌,而自为之和,声振寥廓。识者谓神仙中人云。 公与予约游具区灵岩虎丘诸山川,而不能办三月粮,逡巡中辍。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 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 【注】江陵公:指时相张居正,其为江陵人。蹠戾:乖舛,谬误。 5.对下

34、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每试必雄 其曹偶雄:称雄 B.酬 以馆选酬:应酬 C.以乐 留都山川乐:喜爱 D.为所不知后人计 计:考虑 【解析】选 B。酬:报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汤显祖持身端洁,拒绝了时相张居正的利诱,海内士人都以结识他为荣幸。 B.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塞言路,汤显祖被贬官至广东,做了徐闻尉。 C.汤显祖辞官回家后,当地官员争相与他交往,而汤显祖不为私事开口求人。 D.汤显祖与邹迪光相约三月份到江南一带游玩,但没准备好粮食,因而作罢。 【解析】选 D。原文中说“而不能办三月粮”,意思是“却不能

35、准备三个月的粮食”,选项中说“相约三月份”,因而 D 项错误。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见者益复啧啧曰:“此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蹀躞康庄也者。” 译文: (2)然不自言贫,人亦不尽知公贫。公非自信其心者耶?予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译文: 答案:(1)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2)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穷。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8.请简要概括汤显祖读书为文的特点。(4 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36、从文中筛选出主要事件,然后概括作答。 答案:读书不为功名,乐此不疲;于书无所不读,尤精文选;诗文无所不能,直追汉唐;戏曲创演结合,超迈元人。 附【译文】 先生名显祖,字义仍,别号若士。豫章临川人。从小聪慧过人,卓尔不群。体格挺拔,眉清目秀。见到他的人啧啧称赞说: “汤家有这样的孩子。”五岁能写文对诗。考验他时就会作答,再考验他还会作答,考验多次没有为难的神情。十三岁时参加 督学公试,补为弟子员。每次考试一定会在同类中称雄。庚午年在乡间被举荐,年龄也就二十岁。见到他的人越发啧啧称赞道: “这个年轻人(好比)是汗血宝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种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马。” 丁丑年参加会试,张居正派他的

37、党羽用中举来引诱他,但是先生不答应。说:“我不敢像女子一样失去贞洁。”先生虽然是 一个老孝廉,但是名声更加鹊起,天下的人更把拜望他当作幸运。等到癸未年间考中进士,张居正已经去世了。那些依附的人都 很快风流云散了。先生于是叹息:“假设我因为依附被任用,不也会因为依附而失败吗?”当时辅佐蒲州、苏州的两个人,他们 的孩子都考中进士,是同师受业之友。于是他们想要邀请他入幕,用选任馆职来答谢他,但是先生全都不答应,也像当时拒绝张 居正时的原因一样。 因为喜欢留都山川,请求做南太常博士。到任后就关上门足不出户,没有一点做官的想法。打开书,像书虫一样沉浸其中。 每天到了深夜,读书声也不停。家人笑话他说:“老

38、博士看书干什么?”他说:“我读我的书,不管是不是博士。”不久,凭借博 士调任南祠部郎。 部里虽然没有什么事情,但是先生对待职责非常谨慎,因为上书批评当权者徇私情阻塞言路,被贬官至广东做 了徐闻尉。待了很久,又调转为遂昌令。又因为矿产的税务有很多错误,与上计吏一同上京之时,便向吏部尚书请求辞官回家。 虽然主爵、典选、御史大夫都挽留他,但先生却义无反顾,辞官隐居而去不可挽回。 在家中,中丞惠文、郡国守令以下的仪仗往往停满了巷子,但是他不邀请迎接。就算是有当时的大事,不是引起公愤的事情 不会谈论。别人劝他请托说情拉关系,他说:“我不能拿着我的脸面和口舌去博取金钱,做不知道后人怎么考虑的事情。”指着

39、床上的书说:“有这些就不贫困。”先生没有不读的书,尤其擅长研究文选,等到合上书背诵,不错一个字。对于诗文没有 不模仿写作的,尤其精通西京六朝青莲少陵这些人的文风。先生又把剩余的部分写成传奇,像紫箫还魂这些剧本,水平 确实是超出元人。每写完一个曲子,让小史歌唱,自己为他应和,歌声响震天际。认识他的人都称他为神仙。 先生和我约定游览具区灵岩虎丘的山川,却不能准备三个月的粮食,犹豫着放弃了。但他自己不说穷,别人也不都知道他 穷。汤公不正是信从自己内心的人吗?我即使为他执鞭驾车,也是乐意和向往的。 (五)(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宗子相 集序 (明)王世贞

40、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角立。至潘陆衍 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 相为用, 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 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 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 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 材,然不敢尽斥矩镬 而创其

41、好,即何论世贞哉? 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 。余则无以难 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 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 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 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 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 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世之立

42、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 有声,以不能附会 ,非久出参 闽藩。属有岛寇 事 ,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 一方冠。既又佐其臬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怿,谓:“麒麟凤皇,宁能并 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飧食。”其曹偶持论若此。 (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 【注】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矩镬: 犹规则、法度。碔:似玉的石头。考功郎:吏部官员。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

4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叩之泠然中 五声中:符合 B.余则无以难 子相也 难:诘问 C.字不得累 句累:积累 D.以不能附会 附会:依附(权贵) 【解析】选 C。“累”,应译作重复。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 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 夫以于鳞之材 夫人之相与 C. 以与物境会 不赂者以赂者丧 D. 规摹为一方冠 君为我呼入 【解析】选 A。A 项“而”都表转折。B 项第一句“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第二句“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 独立性。C 项第一句“以”为连词,来;第

44、二句“以”为介词,因为。D 项第一句“为”为动词,戴着;第二句“为”为介词,替, 给。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 景。 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 不屑。 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闽藩”是离开京城到福 建任职。 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

45、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 上。 【解析】选 B。“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曲解文意,宗臣不屑的应该是那些规则、法度。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 憾 于 法 乃 往 往 屈 法 而 伸 其 才 其 文 足 尽 于 才 乃 往 往 屈 才 而 就 法 而 又 不 假 年 以 没 悲 夫 然 具 是 不 朽 矣 【解析】答题时要在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语言标志,比如句式、修辞、语气词、发语词、时间词等。句中的“乃”“悲 夫”“然”都可作为断句的标志。 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

46、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4 分) 译文: (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4 分) 译文: 【解析】答题时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回到语境当中,抓住关键词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 等)和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等),准确翻译。 答案:(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2)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附【译文】 啊!这是广陵人宗子相的诗歌文集。武昌人吴国伦为它作传,而吴郡

47、人王世贞为它作序,内容是:当初在建安年间时,二曹 (曹操、曹植)奋发有为,公干(刘桢)超群出众。到了后来,潘岳和陆机推衍辞藻,太冲(左思)重视辞赋质地之美,沈佺期、宋之 问讲究辞藻华丽,必简(杜审言)的诗风锋芒毕露,李白和杜甫并驾齐驱,龙标(王昌龄)用辞不拘一格。 古代的杰出之人对于文辞, 往往志趣相投却各不相让,气韵有所不合却互相利用,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那天,我与李攀龙在燕地游玩,宗子相带着吴生和天目人徐公一起过来。宗子相才气高超且气魄雄健,自己很高兴,曾经和 吴生多次辩论诗歌,辩不过,反拿着酒杯,竟然把酒杯都咬破了,回去沉思了一整天,到了咳血的地

48、步。当他恣意行事时,神思与 天赋合体,天然的颖悟自然生发,敲击时发出高冷之音,符合五声音律,诵读时开朗舒畅的样子好像风露吹拂于腋下又落到嘴里, 然而当他恣意行事没有终了时,就不在乎道理是否通行于天地,言辞是否能传诵千古,反而在间隔疏离之时得到。 凭借李攀龙的 才华,仍不敢尽弃法度而独创自己所好,更何况王世贞呢?宗子相却经常不屑于这样做,说宁愿有瑕疵也不愿完美如玉。我实在 没有办法诘责宗子相了。 那些称赞宗子相的人,说宗子相已经越过木筏逆流而上;那些批评宗子相的少年,认为宗子相想走陆路 因此放弃他的木筏。然而这实在不是宗子相的本意。我绞尽脑汁,竭尽所能,来迎合物境。如果与物境相合那么我就取它全部

49、 的优点,不合那么我姑且取它的优点并承受它的缺点。字不得在句中重复,句不得在文中重复,我时时拿着良马,依照次序跟天 下的中下之人相争,如果一次不胜,那么剩余二次必胜,如此罢了。现在他的文章都在,即使他稍稍不如公干、太冲、必简、龙 标等人,却能跟随在众贤人之后,宗子相也很乐意。 宗子相的文笔非常奇特,他的笔力足以破除冗长陈腐之言,自成一家言论,胜过现今那些只凭耳闻之人,而最有意思的是在 北地的李先生。他认为宗子相的诗歌,完全没有违背常理,却常常改变常理而尽展其才华,他的诗文完全展现了他的才华,竟然 经常压抑自己的才华而屈就常理,却早早去世,可悲啊,然而他们都永垂不朽了。 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

50、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子相却不这样。 他担任考功郎时有声望, 因为不能依附权贵,不久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那里有倭寇闹事,跟吏民同睡,管理兵器粮食,制度是地方上最好的。后来又辅 佐他的上司,成为读书人的表率。等到他快死的时候,家里祭祀,有人为他哭泣,宗子相在家里一直不高兴,说:“麒麟凤凰,难道 能和鸡犬共处吗?不能实现,就不能算是圣世。我讨厌我家的鸡犬,将要离去了!”于鳞大加称赏,写诗道:“一为麟凤言,三叹加 飧食。”他的同类所持的论调都是这样的。 (六)(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衡州新学记 宋张孝祥 先王之时,以学为政,学者政之出,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真题分类汇编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年高考语文分类题库 考点10 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