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产生背景 古典贸易模型主要从技术差别的角度说明了比较优势对 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影响。那么,比较优势是如何产生的?按 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对参与国的收入有何影响呢?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让你更深刻地理解造成各国相对成本差 异、从而形成比较优势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探讨各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数量的不同是如何 影响产品价格以及如何形成贸易基础的(H-O模型)。另一 方面,讨论贸易发生反过来又是如何影响要素价格以及各贸 易国国内的收入分配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代表人物与在国际贸理论中的地位代表人物与在国际贸理论中的地位 q代表人物: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代表人
2、物:最早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赫克 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 不断加以完善。不断加以完善。瑞典经济学家俄林(Bertil Cotthard 18991979)是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 q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在从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在从20世纪前半世纪前半 叶到叶到70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年代末这段时期内,成为国际贸易理论 的典范。的典范。 新古典贸易理论产生背景 相关概念准备:生产要素与要素价格 l生产要素:指生 产活动必须具备 的主要因素或在 生产中必须投入 或使用的主要手 段。 l通常指:土地、 劳动和
3、资本。企 业家管理能力、 技术知识、信息 等也逐渐扩入。 要素价格:指生 产要素的使用费 用或要素的报酬 如土地租金 劳动工资 资本利息 管理利润 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 l大数据(big data,mega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需要新处理模 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 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l大数据的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 样)、Value(价值)。 l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 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 那么这种产业实
4、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 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 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 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 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大数据技术,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变革,更是一种技 术性战略资源,它使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因新技术的介入而提 高创新能力,形成内生性增长。 相关概念准备:要素密集度 l要素密集度:指产品生 产中某种要素的投入比 例的大小。 在一个只有两种 商品(X和Y)
5、和两种要 素(劳动和资本)的世 界中,如果生产Y时的资 本/劳动比率大于生产X 时的资本/劳动比率,则 商品Y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反过来,X为劳动密集型 商品。因此要素密集度 为一相对概念。 l注意:要素的密 集度只有在不同产 业或产品之间进行 比较时才有意义。 相关概念准备:要素丰裕度 l要素禀赋的含义: l 要素禀赋(或称要 素丰裕度):是针 对国家而言的,是 指一国所拥有的两 种生产要素的相对 比例。这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与其所 拥有的生产要素绝 对数量无关。 要素的丰裕度 只有在不同的 国家或不同的 地区之间比较 时才有意义 图中,图中,EA、EB 分别表示分别表示A、B 两国的要素总
6、两国的要素总 量组合量组合AB , 故故A国为资本丰国为资本丰 富的国家,富的国家,B国国 则为劳动丰富则为劳动丰富 的国家。的国家。 3.1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发表了 题为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在 这篇论文中,他对国际贸易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性 的说明。这篇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直到10年后,他的学生,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 Bertil Ohlin才在这篇文章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 研究,并在1933年出版了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 (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 书。 由于俄林的
7、著作中包含了赫克歇尔的所有工作, 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赫 克歇尔提出的,故将这一理论称为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HO贸易模型) 3.1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H-OH-O模型的一般分析框架模型的一般分析框架 商品相对价格 要素价格 要素的派生需求 最终产品需求 技术 要素供给 消费偏好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 3.1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2 2* *2 2* *2 2模型;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两国进行模型;两国的技术水平相同;完全竞争的商品和要素市场;两国进行 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无运输费用、关税或其他贸
8、易限的是不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无运输费用、关税或其他贸易限 制。制。 - H-OH-O模型的经济学分析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贸易基础与结果:本质上为比较优势原理,但分析过程不同,将生产过程贸易基础与结果:本质上为比较优势原理,但分析过程不同,将生产过程 所有要素纳入模型;引入递增的机会成本假设,但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所有要素纳入模型;引入递增的机会成本假设,但仍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不同产品使用不同比例的生产要素;不同国家生产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不同产品使用不同比例的生产要素;不同国家生产 要素的拥有量是不同的,因此,比较成本的差别不仅产生于技术的差别,要素的拥有量是不
9、同的,因此,比较成本的差别不仅产生于技术的差别, 也产生于要素使用比例和稀缺程度不同。也产生于要素使用比例和稀缺程度不同。 -结论:结论:贸易产生于比较成本的差别;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最密集使贸易产生于比较成本的差别;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最密集使 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最密集使用起稀缺要素的产品。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最密集使用起稀缺要素的产品。 3.1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禀赋差要素禀赋差 异异 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供给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生产可能性边界线 要素禀赋点要
10、素禀赋点 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3.1 要素禀赋论(H-O模型) 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 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两国需求条件完全相同 要素禀赋要素禀赋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供给差异相对价格差异相对价格差异 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生产技术条件相同 pa1时,表明该出口商品具有显 示比较优势;当RCA0表明国部门 具有比较优势,而RCAS0则表明国部门不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RCAS是对RCA进行的单调变换,因此其性质并没有发生变 化,不影响对一国某一部门比较优势状况的判断。不仅如此, 与RCAS相比,它是
11、一个对称的指标,更有利于对各部门比较优 势和比较劣势的程度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 但是,CAI、RCA 和RCAS都反映的是贸易过程中显示出来 的比较优势,是贸易的结果,并不能消除贸易政策扭曲的影 响。 二、里昂惕夫之谜的谜解 里昂惕夫之谜产生之后,理论界纷纷讨论, 试图解开这个谜。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一)劳动力不同质论 里昂惕夫本人在生产要素比例和美国的贸易结构: 进一步的理论和经济分析中解释道,谜的原因在于 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他在计算时把美国的劳动力的 实际人数乘以3,谜就消失了。乘以3后,美国的劳动 就是倍加的劳动,这样,与其它国家相比,美国就成 了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相对稀缺的
12、国家,所以,它出口 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他还认为,美国劳动生产率高的原因在于科学的 管理、高水平教育、优良的培训、可贵的进取精神等。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二)熟练劳动说 基辛(D.B.Keesing)等人把熟练劳动和简单劳动 分开。1965年和1966年基辛分别发表了劳动技能与 国际贸易:用单一方法评价多种贸易和劳动技能 与比较利益。 他认为,由于美国熟练劳动这个生产要素比较丰 裕,所以出口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而 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比较丰裕,出口非熟练劳动密 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三)人力资本论 人力资本(Human C
13、apital)是指对人的智能的投 资,这种投资能够提高劳动力文化水平、劳动熟练程 度、劳动技巧、管理才能和健康等,它同物质资本一 样,能够取得大于投资的收益。 各国人民的天赋是相近的,人的智能的差别是后 天人力投资的结果,主要是对教育投资的结果。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四)三要素论 凡尼克(J.Vanek)认为,里昂惕夫计算时仅考虑资 本和劳动两种要素,如果把美国非常依赖的自然资源 产品的进口考虑进来,这些自然资源产品在国内生产 是资本密集型的,那么,美国进口品中资本/劳动比率 就会提高。里昂惕夫本人在后来进行再一次验证时, 考虑了自然资源要素,计算时在投入产出矩阵中减掉 19中资源密
14、集型产品,结果解开了谜。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五)市场不完全论 这一解释认为,谜产生的原因是由市场不完全引 起的,由于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存在,赫-俄模型所揭示 的规律的实现受到限制。鲍德温认为,美国的关税结 构保护了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在进口品中增加 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 (六)需求逆转 当某一国对于某一商品享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但 因其国民在消费上又特别地偏好该商品时,将会使得 原来依据H-O定理所决定的进口方向发生改变,即发生 了需求逆转(Demand reversal)。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六)对谜解的简评 谜和赫-俄模型在理论原则上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矛 盾
15、体现在赫俄模型的假定前提与现实不符。 v1对各国劳动生产率相同的修正。劳动力不同质论、 熟练劳动说、人力资本论等都是对这一前提的修正。 反映了二次战后科学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较大。 v2对两要素模式的修正。三要素论把自然资源作为 一个要素从资本中独立出来,是对两要素(资本、劳 动)模式的修正。 v3对完全竞争、需求偏好一致前提的修正。 3.3 里昂惕夫之谜及谜解 导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上的分野导致比较优势理论研究上的分野 l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发展方向是: :在原有理论分析框架下将比在原有理论分析框架下将比 较优势动态化。较优势动态化。 如新要素理论扩大了HO模型中生产要素 的范围,引入了人力资本
16、、技术、信息、甚至 制度等要素。从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普雷维 什的产业结构分析到波纳斯的技术差距论和弗 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以及一批日本学者都从 国际分工的动态变化来分析比较优势在经济发 展的不同阶段的影响。这些都决定了一国比较 优势格局。一直到70年代末,国际贸易理论基 本上囿于对传统观点的进一步精微分析。 l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是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方向是: :试图逐步放试图逐步放 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和现实不符的假设条松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些和现实不符的假设条 件,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件,构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出现了新贸易年代以来,出现了新贸易理论理
17、论 和竞争优势理论两个分析框架,共同的目标和竞争优势理论两个分析框架,共同的目标 是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是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l本章要素禀赋理论由本章要素禀赋理论由H-O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这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罗伯津斯基定理这 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三个主要部分构成 ; lH-O定理:根据比较优势,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 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l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 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同时由于要素价格 的变动,国际贸易会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即相对丰富要素的所有者会 从国际贸易中获利,而相对稀缺要素的所有者会因贸易而受损; l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 使用该要素产品的生产增加,而另一产品生产则下降,由罗伯津斯基定理, 我们可以依据罗伯津斯基线的方向来判断要素增加国的经济增长类型,对 于大国来说,如果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门,则会恶化增长国的贸易条件, 如果经济增长偏向进口部门,则会改善增长国的贸易条件。 让你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