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驿路梨花.pdf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文档编号:1685056 上传时间:2021-08-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 驿路梨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4 驿路梨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4 驿路梨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4 驿路梨花.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414 驿路梨花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 学习本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物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篇巧妙标题的深刻含意。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课文中记叙的顺序; 2.学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的象征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导语设计导语设计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有美与生命地方就有诗。”作为春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梨花被许 多诗人纳入笔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悬知寒食朝陵史,驿路梨花处处开” 。 那么,在云南边陲有着 20 多年军旅生涯的作者笔下的驿路边那盛开的梨花又蕴含

2、着怎样的“美与生 命”呢?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2.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难点)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目标导学一 :检查预习,介绍作者。:检查预习,介绍作者。 1. 识记本课的生字词。 驿路 花瓣 喷香 撵走 麂子 修葺 好奇 干草 陡峭 2. 介绍作者。 荆风,当代作家。他的小说、散文和电影剧本,多以边防军民的生活 和斗争为题材。作品有边塞烽火 芦笙恋歌 鹿衔草等。 目标导学二目标导学二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本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是什么人 本文的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穿全篇的人物是

3、“我们” 。 2. 依据“我们”的行止和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主要写出 了什么?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主要写“我们”在梨树 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从“老余打着电筒走过去”到“可能是一位守山 护林的老人” , 主要写小屋帮助 “我们” 解除了饥饿疲劳 ; 第三部分, 从 “正 说着”到“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 名叫梨花;第四部分,从“第二天早上”到“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主 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从“我望着这群”到篇末,热 情赞美,结束全篇。 3.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 (1)本篇开篇怎样写出了什么?写这些起着什么作

4、用? 开篇从“我们”的视觉,用一个感叹句振起,描写山峦。“起伏的青 【 教 学 提【 教 学 提 示】示】 课前布置学 生预习课文, 梳理 字词。 指定学生朗 读课文。 引导学生抓 住线索进行写作 思路。 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挨”“延伸”“消 失”三个动词,由近及远,描写出山峦层叠,一望无际。“迷茫的暮色” , 又表明、我们”行进山中已经到了傍晚时候。这样描写山峦,表明时间, 衬托出“我们”的焦急心情,为小屋的出现作好铺垫。 (2)“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的情况怎样? “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 人” ,“我们”在发现梨树林

5、中小屋前,行走在人迹很少的深山密林当中, 天色已晚,担心“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 。 (3)“我们”看到梨花时的心情怎样? 老余“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表现出意外看到梨花 的惊起动情。“这里有梨树,前边就会有人家” ,梨花使“我们”产生了 希望。“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梨花的白色 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进一步描写出梨树林中的如画境界,表现了 “我们”满怀希望在林中寻找人家的心情。 (4)“我们”首先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产生了什么疑问?这起 着什么作用? 我们”首先看到小屋“没有灯也没有人声” ,不禁产生了“这是什么 人的房子呢”的疑问,设置出了一个悬

6、念。 4. 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部分。 (l)“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 现力量? “我们”看到:“门是从外面扣着的” ,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 , 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 门板上写着“请进” ,屋内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 盐巴,有辣子” ,表现出小屋主人专诚热情地帮助行路的人,准备得非常 周到。 (2)课文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的什么情况?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 表现力量? 写出“我们”在小屋中烧火做饭,“温暖的火,喷香的米饭和滚热的 洗脚水,把我们身上的疲劳、饥饿都撵走了” ,表现出并不在屋的屋主帮 助

7、素不相识的“我们”解除了旅途当中的疲劳和饥饿,帮助了深山行路的 人。 (3)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哦”和老余的对话有什 么表现力量?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问老余: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老余说:可能是一位 守山护林的老人。”两人猜测起了屋主是干什么的,既表现出对这家主 人的感激之深,又在行文上照应前文设出的悬念;“可能” ,语气并不肯 定,又深化了前设的悬念。 可采用灵活 的形式, 教师先做 示范, 再由同桌按 照此种方法进行 互问互答。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运用悬念悬念, 就 是在文章的开头 或文章中提出间 题, 摆出矛盾或设 置疑团, 引起读者 的关注。 悬念的

8、特 点, 先将疑问悬在 那里,然后,或者 “顾左右而言他” , 故意不予理会, 或 者作出种种猜想。 令人念念不忘。 总 之, 作者并不急于 揭开谜底, 解开矛 盾, 而是蕴蓄比较 长的时间后, 再开 “悬念” ,写出结 局, 回答先前的间 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山峦层叠日暮(作好铺垫) 山陡人稀天晚担心露宿 意外看到梨花产生希望 小屋无灯无人(设出悬念) 屋主专诚热情准备周到 助解旅途饥疲帮助路人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难点) 2. 合作探究,把握写法。 (难点) 3. 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重难点) 学习过程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整体

9、感知。目标导学一:研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 (l)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具有什么表现力量?老 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我”和老余在老人进屋后的反应:“主人”回来了、我和老余同时 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 住”“抢着说” 、 ,表现出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老人说“我不是 主人,也是过路人呢” ,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 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我不是主 人” ,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悬念。 (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经打扰小屋,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

10、是对面山 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 。这段语言在叙述故事上起着什么作用? 具有什么表现力量?在行文上起着什么作用? 这段语言具有插叙故事的作用,表现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行路的人,意 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现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 的心情,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设的悬念,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 (3)文章写出“我”在这天夜里什么样的梦境?具有什么样的表现 力量? 写出“我”在梨树中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 , 环境是多么美好;“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美 好的环境烘托出梨花姑娘,自然界的梨花衬托着梨花姑娘,表现出梨花姑 娘的无限美丽。情深

11、才会成梦,这看到梨花姑娘的梦境描写,表现了“我” 对她的衷心赞美。 2.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 (1)文章怎样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和什么样的出现情景? 写这些在 行文上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的出现的。“我们 正在劳动,突然从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 五岁” ;听这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的“我” ,马上想到“她一定 是梨花” ;老人更“立即走到她们面前” ,弯腰行礼致谢,感谢她们盖了这 间小屋;“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 手说:“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 次发生了一

12、个误会。写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又在行文再次照应前设 的悬念。 (2)文章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意义? 【教学提【教学提 示】示】 四人小组合 作,互问互答。 教师引导, 课 堂交流。 可指名朗读 相关语段, 在此基 础上进行引导。 是由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思念的。这段具有插叙作用的 人物语言表明:原来是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林中过夜淋了雨, “为了方 便过路人” ,次晨砍树割草盖起了小屋;梨花看到很受感动,就 经常照 料小屋;梨花出嫁以后,她的妹妹继续照料小屋。这就沏底解 开了悬念, 盖造小屋的解放军,照料小屋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都是小屋的主人。 这样几经曲折

13、,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间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 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学习雷锋,又表现出哈尼小 姑娘在解放军的影响下也在学习雷锋;更在文中写出“梨树丛中闪出了一 群哈尼小姑娘” ,梨花之妹 在讲述小屋的来历时,又先说明那是“十多年 前”发生的事;这就表 明了学习雷锋的人甚多,而且经久不衰。 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把握写法,目标导学二:合作探究,把握写法, 1.第五部分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结尾,有什么作用? 既照应题目,更表明“处处”都有这样美如梨花、 助人为乐的小姑 娘, 学习雷锋之花开遍了神州大地, 大大开拓了作品 的境界, 深化了作品 的主题。 2.通过上面

14、的分析可以体会到本篇叙述故事、结构篇章具有什么样的 特点和表现力量? 本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屋写起,顺叙 出十多年的时间跨度, 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 在顺叙 “我们” 宿在小屋的得解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表明过去的盖起 和照料小屋。通篇扣住小屋主人是什么人这个故事核心,先设悬念,穿插 两个误会,三次深化悬念,最后才彻底解开悬念。从而构成了波澜起伏的 故事情节, 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 突出 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 心灵纯 美的主题。 3.本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 言写出他们的行动。这运用了什么写人方法?运用这

15、种写人方法收到了什 么样的效果? 本文对解放军和梨花姑娘,运用了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这种 写人方法,把作品的现在时间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插叙过去的事件, 大大节省了篇幅,构成了曲折生动、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有利于表达作 品的主题。 4. 本文的标题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一语双关,既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更写小屋主人梨花姑娘; 譬喻恰切,以洁白美丽的梨花喻写出梨 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 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以自然界梨花 的美化环境象征出梨花姑娘的帮助 路人。 目标导学三:总结全文,拓展训练。目标导学三:总结全文,拓展训练。 1.文章以梨花为线索,以物喻人的形式,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

16、曲折情 节中, 再现了西南边 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 乐于助人的纯朴民风, 讴歌了 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2.小组讨论:梨花姐妹开旅店是利还是弊? 集体齐读该 部分, 再结合全文 分析其作用。 【学法指导【学法指导】 理解或赏析 文章的标题:可以 从把握标题的一 般作用着手:表 明写作对象;概 括主要内容;是 文章的行文线索; 点明文章主旨; 设置悬念, 引起 读者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自愿 选择观点展开自 由辩论, 让学生为 雷锋精神在市场 经济的今天寻求 继续传扬的方式。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老人述说屋主名叫梨花 误认小屋主人再深悬念 说出屋主名字似解悬念 雷锋精神代代传 梨花之妹

17、说明小屋来历 情节波澜起伏 哈尼姑娘出现再生误会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讲出盖房之人又生悬念 一语双关 姑娘说明原委解开悬念 引句开拓境界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1. 对于本课,在教学中设计了“学生自读提问精读回答问题”的形式,有助于深 入文本,理解文意。 2.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从内容到写法,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 堂教学的热情。 3. 所设问题,基本上来自学生的阅读体验,做到了准确而不模糊。 不足之处: 1. 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束缚得较紧,还可以进一步放手,引导学生大胆设疑。 2.为了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 “悬念” , “文似看山不喜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14 驿路梨花.pdf)为本站会员(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