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露和霜 2021新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PPT 新知导入 谜面: 小珍珠,真可爱, 只能看,不能踩, 清晨长在绿 草丛, 太阳一出无影踪。 (打一自然物) 谜面: 清秋清晨寒, 到处白毛长, 风来它精神, 日出它就亡。 (打一自然物) 谜底谜底: :露珠露珠 谜底谜底: :霜霜 新知讲解 一活动 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 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表物体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的空气层随之降温。当地面 或地表物体表面温度降到露点(0以上),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 表物体表面
2、就会有水蒸气凝结,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地面或地表物体表面因散 热而降温至0以下时,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而凝华成白色晶体,即为霜。 新知讲解 一活动 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1、露。 露的形成: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地面上的草、木、石块等物体由于向外辐射热量,它们的 温度要降低。当温度降至一定程度,空气中达到饱和状态的水蒸气遇到这些较冷的花草或 树叶表面便会凝结成小水滴,成为露。 露对植物的生长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在中国北方的夏季,水分蒸发得很快,遇到缺雨干 旱时,农作物的叶子在白天被晒得卷缩发干,但是由于夜间有露,叶子又能恢复原状。 新知讲解 一活动 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 2、霜。 霜的形
3、成:霜的形成多发于晴朗的夜晚。若气温低于0,水蒸气就会在地面或物体 的表面直接凝华形成冰晶,这就是霜。入秋后最早的一次霜称初霜,入春后最晚的一次霜 称终霜,初霜至次年终霜的时间间隔称霜期。 霜一般是六方晶系冰的集合体,呈鳞状、针状、羽状或扇状。 事物档案馆 雾凇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是非常 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非冰非雪,而是由于雾中无数0以下且尚未凝华的水蒸气随风 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雾凇形成 需要的气温很低,并且水蒸气又很充分,同时具备这两个形成雾凇极重要而又相互矛盾 的自然条件更是难得。 新知
4、讲解 二活动 人造露和霜 1、造露。 实验材料:杯子、一支温度计、一块湿毛巾、若干碎冰、冷水。 实验步骤:(1)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 (2)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 (3)观察杯子的外壁。 实验现象: 温度计显示的温度为-1.1,杯子的外壁有细密的小水珠,即露珠。 活动手册 实验分析: 在碎冰中加入冷水,目的是让杯子外壁的温度下降速度比较均匀。湿毛巾的 目的是增加杯子四周的水蒸气含量,湿毛巾蒸发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外壁,凝结成小 水珠附着在杯子外壁,小水珠越来越多,汇聚成很多大水滴,这就是露。 露是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水滴。实验结论: 科学零距离 凝结凝结 空气中的水蒸
5、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如装了热水的玻璃杯杯口 内壁上出现的小水珠、热水壶上方形成的“白气”、早晨草叶上的露珠等都是凝结现象。 水蒸气(气体)水(液体) 受冷 新知讲解 二活动 人造露和霜 2、造霜。 实验材料:杯子、一支温度计、一块湿毛巾、若干碎冰、冷水、盐。 实验步骤:(1)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 (2)将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 (3)观察杯子的外壁。 实验现象: 杯子外壁出现了很多白色的霜花。 活动手册 实验分析: 碎冰中加盐,目的是让杯中温度降至更低。当冰水的温度是-5时,杯子的 外壁有小水珠。这里模拟露的形成。当加盐后的冰水温度是-15时,杯子
6、的外壁有白色 小冰晶,这是模拟霜的形成。凝华是水蒸气遇冷后不经过液体直接变成固体的过程。 霜是水蒸气在0以下,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实验结论: 新知讲解 二活动 人造露和霜 3、总结实验中的发现。 (1)加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 (2)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3)我们的发现: 露和霜的形成与温度有关。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会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雾;遇到更冷 的物体会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霜。 加盐后柄内的温度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壁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态的小 水滴。 将杯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杯子外壁的霜花会慢慢融化成小水滴。这说明 霜是水的一种固体形
7、式。 新知讲解 二活动 人造露和霜 4、露和霜形成的原因。 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 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 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 新知讲解 二活动 人造露和霜 5、总结露和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活动手册 露露 相同之处相同之处 霜霜 无色 小水滴 多形成于春夏以及 初秋的夜晚 白色 小冰晶 多形成于深秋及冬 天的夜晚 液体 固体 都是在夜晚形成的 都是由水蒸气在遇 到冷的情况下形成 一般都附着在地表的花 草树木或是建筑物上 生活小百科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外面进屋后眼镜为什么冬天戴眼镜的人
8、从外面进屋后眼镜为什么“起雾起雾” 这是因为眼镜在外面变得很凉,当人进屋后,周围的热空气会碰到很凉的眼镜,此 时热空气迅速冷却达到饱和,于是一部分水蒸气就在眼镜外面凝结成了小水珠,眼镜也 就变模糊了。 新知讲解 三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1、了解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因为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依据 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于确定 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
9、、谷雨、立夏、小满、芒种、 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 至、小寒、大寒。 新知讲解 三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2、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是为了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流传 至今有多种版本。下面是比较常见的版本:春雨惊春春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 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歌 新知讲解 三活动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 3、白露和霜降。 秋天,天气逐渐转凉,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夜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凝结在花草树
10、木上,形成密布的水珠。早晨,经阳光照射,这些小水珠看上去晶莹剔透, 因而得“白露”之美名。白露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霜降在每年10月23日或24日, 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类似白 露、霜降这样与天气现象有关的节气还有雨水、谷雨、寒露、小雪、大雪。 生活小百科 白露与寒露白露与寒露 秋分是秋意最浓之时,而围绕着秋分前后,便是露和霜的时节:白露的意思是“露 凝而白”,白露开始就表明晚上的露水比较多,天气已经转凉了。这个时候,华南经常 会有秋雨出现,一般还是连绵的阴雨天气。按气候学定义,开始进入秋季。而寒露则是 “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后便是霜降
11、,到了霜降时,狗熊们就要存储好食物,准 备倒头冬眠。 课堂练习 1、在0以上,空气因冷却而达到水蒸气饱和时的温度叫(“ ”)。 一、填空 2、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冷会在草木或其 他物体上凝结成( ),这就是( )。 露点温度 水蒸气 小水滴露 课堂练习 1、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的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原来民间有“霜重见晴天” 的谚语,道理就在这里。( ) 二、判断对错 2、露的形成条件之一是空气温度在0以上。(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露和霜 水蒸气遇冷后形成液滴 或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 联系 制造露 水蒸气 本课思维导图 制造霜 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 高于0 水蒸气 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 低于0 区别 露为液滴,温度高于0 霜为冰晶,温度低于0 板书设计 露和霜 水蒸气遇冷后形成液滴 或冰晶附着在物体表面 联系 制造露 水蒸气 本课思维导图 制造霜 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 高于0 水蒸气 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 低于0 区别 露为液滴,温度高于0 霜为冰晶,温度低于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