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模块整合提升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 基本单位。 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 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
2、年人共同讨论决定。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 起来组成部落联盟。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奴隶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私有制的确立与阶级的产生 a.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 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b.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奴隶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点 a.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 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b.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
3、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社会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 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农民受苦、地主发财的总根子,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 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缴纳苛捐 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建立在封建经济基础上的封建国家,其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 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思
4、 想、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在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 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 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 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 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 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在历史上,西 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
5、条件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 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这种过剩是相对 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 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 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 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 产阶级的对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 盾在资本主
6、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 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 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2)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 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 (3)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 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 应运而生。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优
7、秀思想文化的结晶,其创立 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两个伟大发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 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 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 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共产党宣言
8、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 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 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 利的历史必然性。 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 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 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3.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 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 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2)十
9、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 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与胜利 1.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历史任务 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完成历史 任务,必须另辟新路。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1921
10、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道路,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 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二)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地
11、位 (1)创立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 立了毛泽东思想。 (2)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 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 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 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
12、向社会主义的过 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 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完 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 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过渡时期的
13、总路线和总任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 时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这一内容概括来说,就是“一化三改”。 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及意义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 义社会。 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 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 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体系建
14、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四)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党的八大对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规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 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 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 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 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探索的意义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 准备、物质基础。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第三课
15、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一)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 1.伟大转折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 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 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改革开放的巨大意义 (1)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 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 来了从温
16、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 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 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 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一鲜明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 紧紧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
17、动理 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 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个重 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 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了新时代。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1.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重要性及其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 活的必由之路。中国
18、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 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国 全党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2.坚持“四个自信” 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 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我
19、国社会主要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 新的历史方位。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一方面,我们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 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 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我国社会 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二)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及
20、其要求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 斗争,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事业。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 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 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新时
21、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要求 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 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 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 力和领导水平。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3.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新时代历史机遇期是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
22、、文化更加成熟、更具引领 力感召力的机遇,是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机遇, 是中国共产党从建党百年迈向执政百年、进而铸就千秋伟业的机 遇。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主要内容和基本方略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 这一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主要内容:“八个明确”。党的十九大用“八个明确”概括了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2)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体系建构知识清单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 2.历史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 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 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 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