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兴起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 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 军长征的意义。 课标要求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五四运动 (1)导火索:1919年1月,巴黎“_”召开,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 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 新课导学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知识点一 和平会议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时间5月4日起6月3日起 中心_上海 主力军青年学生工人阶级 形
2、式学生集会游行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 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 结果初步胜利 释放被捕学生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过程 新课导学 北京 唯物史观 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 治,不是民族矛盾,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只是诱因。 新课导学 (3)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意义 是中国_的开端。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新课导学 新民主主义革命 概念阐释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
3、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 新课导学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2)中心:北京与上海。 (3)代表:李大钊、陈独秀等。 新课导学 (4)概况 在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了_,系统介绍 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在_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 译和宣传。 新课导学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上海 1.条件 (1)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阶级: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4、。 (3)组织: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 (4)个人:李大钊、陈独秀及共产国际的推动和帮助。 新课导学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知识点二 2.标志:_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 (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 新课导学 1921 3.内容 (1)党的名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 (2)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3)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新课导学 4.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 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凝聚了中国人民的强大力量。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 然一新。
5、新课导学 唯物史观 中共一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与中国的国情不符。当时的中国 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而非推翻 资产阶级。 新课导学 1.国共合作 (1)背景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标志:1924 年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3)影响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_建立。 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新课导学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知识点三 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革命 (1)过程 新课导学 概况影响 东征 1925年,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
6、明的 势力 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北伐 1926 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 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_流域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长江 (2)结果: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 的活动日益猖獗。 (3)标志: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 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 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新课导学 易错提醒 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 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国民 革命失败了。 新课导学 史料1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
7、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 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史料2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 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 工人阶级接触而作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报告选编 课中探究 五四运动探究点一 史料3五四运动是“中国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 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 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课中探究 史料实证 (1)据史料1,分析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课中探究 提示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
8、动。 (2)据史料2,概括五四运动影响的具体表现。 课中探究 提示 (2)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3)史料3所说的“中国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课中探究 提示 (3)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解释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五四运 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 (2)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 合在一起,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奋斗目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
9、国运动。 (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 建的强大力量。 课中探究 史料1我们党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 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 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课中探究 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的变化探究点二 史料2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奋斗目标是:一、消除 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 完全独立;三
10、、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宣言 课中探究 史料实证 (1)据史料1,分析中共一大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目标。 课中探究 提示 (1)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据史料2,分析相对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课中探究 提示 (2)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的奋斗目标。 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新型政党。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明确的奋斗目标。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工作任务。中国共
11、产党作为工人 阶级的政党,从建立开始,就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前景,为中国革命由新民主 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指明了方向。 课中探究 史料11925年,广东革命政府的军队东征时,共产党党员陈赓救了蒋介石的性命。后 来有人指责陈赓说:“当年,如果你不救蒋介石的命,不就可以少打这么多年的仗了吗?” 陈赓说:“当时,如果蒋介石死了,不就成了烈士了吗?” 史料2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 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歌歌词 课中探究 国民革命探究点三 史料实证 (1)你认为陈赓
12、是否应该救蒋介石?理由是什么? 课中探究 提示 (1)该救。因为当时是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的共同敌人是北洋军阀 和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蒋介石当时从事的是革命战争。 (2)你如何从史料2这首军歌中理解当时革命形势的特点? 课中探究 提示 (2) 北伐军歌的歌词蕴含了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革命精神,反映出 北伐战争的时代特点。“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 是反帝反封建;从“工农学兵,大联合”“齐奋斗”中可以看出各革命阶层 实现了大联合,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历史解释 国民革命的特点 (1)以国共两党合作为
13、核心,形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 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 (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 (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 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4)是中国近代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打击了列强的在华势力。 (5)国民大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 课中探究 1.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 件。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B.青年学生是运动的主力军 C.提出了“还我青岛”的口号 D.是一次
14、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课堂评价 【解析】五四运动是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 端,而不是中国民主革命 的开端。 A 2.李大钊是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 代表人物之一。他首次系统介绍马克思 主义学说的文章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课堂评价 【解析】文学改良刍议是胡适 发表的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 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 毛泽东发表的文章,故A、B、C三 项错误;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 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 义学说,故D项正确。 D 3.中国共产党是“全新的革命政党”。对 “新”理解不正确的是()
15、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以武装斗争方式领导革命 课堂评价 【解析】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和中国共产党都采取武装斗 争方式领导中国民主革 命,“武装斗争方式”不是新 方式。 D 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 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课堂评价 【解析】 中共一大明 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 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
16、 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故D 项正确。 D 5.“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下,一同 告别了咱娘,并肩踏上了北伐的战场。”这 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歌中反映 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B.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课堂评价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 诗歌描写的是北伐战争,属于 国共第一次合作。根据所学 知识判断,B项符合题意。 B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 革命新道路 1.政治统治 (1)“宁汉合流” 概况: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_
17、”。 影响:标志着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统一全国(形式上) 背景:_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 标志:1928年底,_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新课导学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知识点一 宁汉合流 1928 张学良 2.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 瓷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不利因素: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巧取
18、豪 夺的重要工具。 新课导学 1.南昌起义 (1)原因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新课导学 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知识点二 (2)过程 起义打响:1927 年8 月1 日,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 领导了南昌起义,并占领南昌城。 南下广东: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遭到敌人的围攻而失败。 受挫转战:起义军一部分转战湖南;另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地区,与当地农 民军会合。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新课导学 周恩来 名师点睛 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军原计划南下广
19、州,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 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仍是城市,并未转入农村,中国共产党仍 未找到正确的民主革命道路。 新课导学 2.八七会议 (1)时间:1927 年8 月7 日。 (2)地点:_。 (3)内容 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纠正了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 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新课导学 汉口 陈独秀 3.“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1)背景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组织领导了_边界秋收起义。 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毛泽东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新课导学 湘赣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 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 建设: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 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 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新课导学 家国情怀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 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新课导学 (3)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 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4)“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到1930 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
21、命根据地。 1931 年11 月,在江西_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受到广大农民 的欢迎。 新课导学 瑞金 1.背景 (1)1933年9月,蒋介石自任总司令,调集100万军队“围剿”各革命根据地。 (2)由于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导 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新课导学 红军长征知识点三 2.过程 (1)开始:_年10 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受挫:由于“左”倾错误,中央红军损失惨重。 (3)转折:1935年1月,召开_会议。 内容:改组中央领
22、导机构,增选_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 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新课导学 1934 遵义 毛泽东 (4)胜利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地区会师。 新课导学 会宁 3.意义: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 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 的新局面。 新课导学 家国情怀 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 命英雄主义精神;
23、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 集体主义精神。 新课导学 史料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 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 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分 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毛泽东带领 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 验,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三篇文章,从理论上说 课中探究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探究点一 明了中国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必要性,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 条
24、新的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战争首先 要把主要战略方向指向农村的理论和斗争艺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 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三座大山的主要力量盘踞在中心城市,农村是它们统 治的薄弱环节。毛泽东毅然决定把主要战略方向首先指向农村,建立农村革 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课中探究 史料实证 (1)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背景。 课中探究 提示 (1)背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的失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 建立及发展壮大;国民政府对农村统治薄弱。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辟的意义。 课中探
25、究 提示 (2)意义: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推动了中国革命的 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解释 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理解 (1)原因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中 敌人力量薄弱,城市中敌人的力量相对强大。 国民革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深刻的影响,全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易于 组织发动。 只有坚持武装斗争、土地革命与根据地建设三者相结合的道路,发展革命 势力,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课中探究 (2)认识 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 地建设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土地 革
26、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核心内容;武装斗争是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离开了 武装斗争就不能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赖以发展 的战略基地,如果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不与根据地建设相结合,武装斗争就失去 了阵地和依托,土地革命就失去了根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 范,为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课中探究 史料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捧 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 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课中探究 遵义会
27、议探究点二 史料实证 史料中的“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 头胜利向前”指什么? 课中探究 提示 “云消雾散”指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舵手”指遵义会议开 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指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 势开始转危为安。 历史解释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及表现 (1)中共二大把实现共产主义确定为最高纲领,从国情出发确定了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明确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为中国革命指明 了方向。 (2)中共三大确定了革命统一战线方针,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
28、革命统一战线。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了武装起义,创建了人民军队,确 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课中探究 (4)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 到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5)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开始形成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说明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课中探究 史料1红军长征时的图片 遵义会议旧址飞夺泸定桥 课中探究 长征精神探究点三 翻越雪山 吃的野菜、穿的蓑衣 课中探究 史料2 七律长征
29、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课中探究 史料实证 (1)根据史料1、2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红军在长征中克服了哪 些方面的艰难险阻。 课中探究 提示 (1)党内的“左”倾错误;敌人的围追堵截;严酷的自然环境;物质的严 重匮乏。 (2)综合以上内容,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课中探究 提示 (2)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挑 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1.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关于八七会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30、是 () A.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可能有“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中的中心问题”这一内容 C.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D.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课堂评价 【解析】南昌起义是 1927年8月1日发生的,发 生在八七会议之前,所以 八七会议中不会有决定 发动南昌起义的内容,所 以选C项。 C 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 大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的 召开地点在() A.江西瑞金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D.河北西柏坡 课堂评价 【解析】根据材料中“1935年1 月”“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 心的党中央的正确
31、领导”可以判断, 这次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 义会议,故B项正确。 B 3.20世纪20年代末期,毛泽东写道:“红 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 片,分田分地真忙。”该词可以用来印证 () A.北伐战争中北洋军阀的内部争斗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 C.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D.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课堂评价 【解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 “20世纪20年代末期”“分田 分地”,结合所学可知,1927年秋 收起义后,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 命根据地,提出并实践“工农武 装割据”理论,涉及武装斗争、 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等方面,B 项符合题意,故选B。 B 4.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长征)是 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 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长征是一次武 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 剿”,转危为安在长征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B.C.D. 课堂评价 【解析】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错误;材料叙述 的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均符合题意。 D